業餘體育與職業體育的本質區別,總挨揍這就是這個原因。別拿自己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社會發展到現在,很多格鬥已經是職業化,七八年每天工作上班一樣,練六個小時,還有團隊合作。業餘的武術愛好者沒有系統性,不能比。
至於太極雷雷、掌門馬保國,這兩人不屬於正常人的思維,是有心理障礙的人,自戀型人格障礙;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詞,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
傳統武術分為練法,演法,打法。演法是套路,也是區別門派的。練法的過程是極其辛苦的,力量,耐力,負重,反應,速度,對練,抗擊打等等。是要從小到老都不能丟的。打法是分輕重,要命要殘還是要拿。馬保國除了演法外,練法和打法都不會,他可能連十公裡負重跑都沒練過,怎麼打?
這裡的武術大師是加問號的。看看近期在各類自由博擊挑戰傳統武術中挨揍的武術大都是什麼人吧。雷雷,據說是練健美出身,跟人學了幾天太極拳就創出了雷公太極。馬保國,自稱是馬家武術密傳,吹牛吹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了,70歲的人和小自己20歲的人上臺放對,也不知道誰給這些人的勇氣。
縱觀這些挨揍的大師,第一,搞不清自己的實力,騙人騙久了,連自己都騙了。以自己在業餘中都實力低下的身手去挑戰退役的搏擊選手,真當人家的職業是白給的啊!第二,根本就不懂傳武的技擊,任何博擊項目共有的基本素質,力量,速度,步法等等一概沒有,上去就被人三拳兩腳打翻在地,連最基本的躲閃反應都沒有。
從馬保國踮踮的小碎步就可以看岀。不管練什麼,搏擊必須要反覆經過實戰,任何不經實戰的東西只能是繡花枕頭。如同射擊運動員和久經沙場的狙擊手比搏殺一樣。如果讓馬保國等人每年參加365次與高手搏擊,相信他們會比現在的表現好得多。從抗擊打上看,馬保國表現得比同齡沒練過的人強很多。現今社會上的人很浮躁,不管什麼人都稱大師,其他行業叫也就叫了,但武行不能叫,因為叫了大師就意味要挨揍。
現在的武術均以套路為主,兼顧健身,本就不是搏擊術,因我國國情限制,真正的殺人搏擊術在現今武學中已鳳毛麟角,不管是太極八卦,還是少林功夫為順應潮流均以修身強身為基本理論,不可否認練過武術的要比普通人反應靈敏,抗擊打能力更強,但你和散打,泰拳等搏擊術去比,本就沒什麼可比性,搏擊術是以擊倒擊傷他人為目的,武術是以強身健體為目標
當代武術都是武術套路!不比古代真刀真槍的實戰,比如現在的我們因為現代機械化的出現、我們的身體機能已經退化了很多!在古代一個人可以扛起三百斤左右的貨物行走百裡、現在是不可思議的!同樣中華武術亦是如此,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不是靠幾個人就能代表的!這裡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