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大師為什麼總是挨揍?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作者丨王動 脫落酸

你知道「直挺挺地倒下去」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

「太極宗師」馬保國親身為大家演示了。

這一場面就發生在前天。在山東的一場擂臺賽中,「混元形意太極門」創始人馬保國在比賽中僅用時30秒就被擊中面部,倒地不起。

擊倒他的,是50歲的業餘選手王慶民。根據王慶民在所的山東金鼎智達武術健身俱樂部的聲明,王慶民實屬「民間傳統武術愛好者」,在部隊學過一些擒拿格鬥,退役後主要學習形意拳,僅此而已。

這是賽前馬保國發布的微博:

這是他賽後發布的微博:

顯然馬保國並沒有為傳統武術正名,他只是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名了一下。

馬保國並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被痛打的傳武大師。在他之前,太極雷雷、「裡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都已經栽過了跟頭。

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僕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

每個大師上臺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臺,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

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掌門花式挨揍史 史上最快倒地:雷雷

第一個開啟傳武擂臺之旅的是太極傳人雷雷。

雷雷對傳統武術,尤其是自己修習的太極充滿自信,對現代搏擊頗為不屑,自稱能輕鬆破解MMA(綜合格鬥)中公認無解的技術「裸絞」。因此與退役MMA選手結下梁子,約了一架。

在開戰之前,雷雷擺出了白鶴亮翅的抱架:

這個抱架很帥,但是不太實用:三秒鐘過後,雷雷就被擊倒在地,並被按在地上痛毆,在比賽僅進行了10秒鐘的情況下,裁判不得不提前中止比賽,解救雷雷。

在賽後採訪中,雷雷表示摔倒並不是因為對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腳底打滑;

交手中落入下風則是因為手下留情,沒有使用內力。

被問及為什麼有內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會出人命,「術高莫用」。

值得一提的是,馬保國在賽後曾點評:雷雷不懂實戰,不懂接手,而自己則懂得「接化發」,可以「唱著歌破裸絞」。

史上首位被裁判KO的選手:鄭家寬

鄭家寬身兼詠春、太極兩派弟子身份。一方面,除了自稱習得「失傳已久」的《五枚師太古詠春金雞拳》外,他還拜入太極「大師」馬保國門下成為入室弟子。

去年五月,鄭家寬與跆拳道選手張龍進行了一場跨界對決。

在比賽中,鄭家寬多次使用掐喉嚨等犯規動作,先後被裁判警告三次,最終被張龍使用「十字固」技術制伏。

正常來說,此時比賽勝負已分,雙方應當握手言和。惱羞成怒的鄭家寬卻在起身之後偷襲對手。此時,看不下去的當值裁判出手了,他使用一招「裸絞」從背後再次制伏了鄭家寬。

由於本場比賽,鄭家寬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被對手和裁判先後制伏的男人。

雙拳不敵一手:餘昌華

太極輸了,中國功夫沒輸,畢竟其他門派還沒有出手。很快,兩位詠春高手也站出來向現代搏擊宣戰。

他們是一對師徒,師傅餘昌華是詠春六段,據稱是葉問徒孫,徒弟丁浩年齡26歲,正是拳怕少壯的年紀。

和餘昌華對壘的是業餘拳擊手熊呈呈。據熊呈呈稱,他右臂曾受嚴重傷病,所以右臂背在身後,打拳只用左手。

可能是缺乏對陣獨臂選手的經驗,餘昌華的詠春寸拳、標指等高級技術無從施展,反而很快被讓了一隻手的熊呈呈擊倒在地:

原定三回合的比賽在進行了一回合後,裁判宣布提前結束,因為比賽已經沒有懸念。

賽後,餘昌華總結了比賽失利的部分原因:

首先,自己帶傷上陣,但是很硬漢,沒有對外聲張。

其次,食宿不到位,7個人才兩個菜,沒有吃飽。

再次,比賽場地突然由廣東改到北方,氣候不適應,牙疼、流鼻血,影響競技狀態。

雖然裁判判餘昌華負,但他認為:「熊呈呈在攻擊我的過程中……有效的擊中的話,就一兩拳。」

也就是說自己沒輸。

一場比賽被打倒六次:丁浩

餘昌華的弟子丁浩則主動向年齡比自己大13歲的選手發出挑戰,誓要為師門報仇。

一開場,他就使用詠春「寸拳」連續攻擊對手的頭部,孰料對方被擊中幾下後並未受傷,反而將丁浩摔倒在地。此後丁浩連續被擊倒六次,裁判宣布比賽結束。

除了師傅餘昌華總結的部分原因,如食宿、氣候之外,丁浩還提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場地都是對方的人,贏了可能走不掉。

有媒體採訪了當值裁判,他對丁浩的評價是:「一分鐘後還在堅持……還是挺頑強的。」

對於這場比賽,詠春全國總會表示:二人不能代表詠春。

開局掛彩:田野

接下來粉墨登場的是「裡合腿」高手田野。

田野的看家功夫是腿法,自稱曾打敗俄國80KG級拳王。

他的出場look是貂皮大衣,賽前宣言是:要用「裡合腿」和「鐵牛肘」讓大家知道什麼是中國傳統武術。

比賽開始後,田野開始了狂風驟雨的攻勢,不停用擺拳攻擊對手頭部,攻勢雖猛,對方卻無動於衷。反而是田野挨了一套肘擊+上勾拳之後,馬上血流滿面,緊急包紮。

帶著紗布的田野在第二回合進行1分42秒之後,被一記飛膝擊倒,比賽結束。

賽前豪言要秀出的「裡合腿」和「鐵牛肘」也沒來得及施展。

幾天後,有人在火車站遇到了田野,他獨自一人拎著旅行箱,走路一瘸一拐,顯得頗為落寞。

傳統武術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把自己騙了

太陽底下無新事,挨揍的滋味,田野、雷雷的師父、師叔們早就品嘗過了。

上個世紀,香港武術界曾多次到東南亞交流,次次都是慘敗而回。

1958年,香港太極拳師40秒被泰拳拳手擊昏

1974年,中泰拳師「生死決鬥」,中方0勝4負

早在民國時期,由於實戰能力堪憂,有識之士對於「國術向何處去」這一問題就進行了深入探討,主流意見是:「練國術目的是要積極的來鍛鍊國民的體魄,並不是目的就在于格鬥」,「套路」形同體操,恰好合用。

1955年,國家體委正式取消了對抗形式的武術比賽,以套路表演為主,武術全面體操化,距離實戰就更遠了。

出生於1915年的國家級榮譽武術裁判康紹遠,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學習「國術」,是中國屈指可數的武術九段之一,親身經歷了傳統武術「套路化」的進程。

他對武術的看法是:「武術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術的形成」。「武術不是起源於技擊,而是起源於舞蹈。不能因為動作跟技擊好像類似、相同,就誤認為武術是為了打人的技擊性練習」。

對於武術的實戰能力,他評價道:「年輕時,我也是堅信武術的技擊性。後來接觸了拳擊、摔跤、擊劍以後,從武術與這些項目的比較中,我才發現,武術就是一個鍛鍊項目和鍛鍊身體的各種姿勢:如果不練習拳擊、摔跤、擊劍等項目,你是不會認清這個問題的。並且,從技擊的角度來看,只練武術在認識上會走上歧路。」

可惜大多數傳武練習者並不具備康紹遠先生的自知之明。

喬治·歐威爾在《1984》中寫道:無知即力量,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雷雷、田野們的自信來源。

在嘗到現代搏擊的鐵拳之前,這些沉浸在個人世界的大師們,既沒有經歷過科學的訓練,又嚴重缺乏實戰經驗,以至於對現代搏擊體系訓練下的對手一無所知。

拳擊手的力量

拳擊手的速度

拳擊手的敏捷性

經過長期的發展,現代搏擊早已成為一門包含理論、裝備、訓練方法、飲食調配、心理輔導在內的精細科學,一項經受全世界十億雙眼睛考驗的成熟項目。

相比之下,傳統武術仍在閉門造車,既不重視訓練,也極少實戰,不強調力量、速度、體能,反而沉迷於玄而又玄的「內力」、「寸勁」。

在某檔尋找武術大師的節目中,雷雷曾展示過自己的獨門神功:向一隻西瓜拍出一掌,然後讓工作人員把西瓜切開,西瓜內部看起來像是腐壞了一般。

雷雷解釋道:這便是內力的作用。

事後有記者透露,雷雷所拍打的西瓜,在表演之前已被工作人員做過手腳。

其實,就算能打壞一個西瓜,又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呢?中國運動員林丹可以用羽毛球輕鬆打穿西瓜,靠的並不是什麼秘不外宣的神功,就是大力出奇蹟而已。

在擂臺上,無論是呂剛的「點穴」還是田野的「裡合腿」亦或詠春的「粘手」、太極的「卸力」,最終都沒有讓傳武大師們逃過被直拳與飛膝KO的命運。

希望這些挨揍的慘痛經歷能讓傳統武術愛好者意識到,作為一項運動,格鬥並沒有什麼反物理規律的神奇竅門,它遵循一切運動項目的普遍規律:更快、更高、更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既然格鬥是一項運動,那麼格鬥家首先應該是優秀的運動員,但任何項目裡的像樣運動員都不會有田野、雷雷這般糟糕的身材管理——在他們身上幾乎看不到任何訓練痕跡。

大腹便便的裡合腿「大師」

他們的實戰表現正與他們的身材相配——與格鬥選手的比試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慘敗。

他們的拳頭綿軟無力,對手甚至懶得防守:

田野VS格鬥狂人

丁浩VS熊呈呈

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極差,連簡單的直拳都防守不住:

同樣乏善可陳的還有他們的體能狀況。

昨天(6月26日),坐擁近200萬粉絲、號稱精通八極拳、千斤墜、寸勁掌的散手大師劉俊擂臺對陣職業選手薄福凡,結果比賽進行1分鐘後就因體力不支棄權。

開場10秒鐘後,劉俊向裁判表示:累死了

沒有基本的身體素質,一切技術都是空談。

不久前,71歲的施瓦辛格就用親身經歷證實了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當時,施瓦辛格正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出席推廣運動與健身的阿諾德體育節。

現場粉絲火爆如潮,斯瓦辛格背對演講臺侃侃而談。

突然,一個黑影划過圍觀群眾頭頂上空,飛速躍起,合併雙膝用盡全身力氣,對準他的後背猛踹過去。

結果,施瓦辛格只是踉蹌了幾步。

反倒是偷襲者臉朝地面,被一股強大的定力,反彈下去,重重摔倒在地。

涉事男子當場摔個四仰八叉,保安人員立即上前將其按住並制服。

施瓦辛格毫髮無傷,事後他在推特上這樣回復襲擊「我還以為只是被人群擠了一下」。

剛剛做過心臟手術的施瓦辛格如此輕描淡寫,不禁令人感嘆:「施瓦辛格壯得像一堵牆」。

如果站在現場的是雷雷、呂剛等傳武大師,後果恐不堪設想。

身體素質是一切運動項目的基石——不僅僅限于格鬥領域。

由於糟糕的身材,中國男足運動員經常被調侃為「白斬雞」,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由於人種差距,中國運動員很難練出健美的身材。

易建聯就是最佳證明。

在登陸NBA以前,他就是一個竹竿身材、對抗能力嚴重不足的球員。

但在美國待了幾年後,他變成了「魔鬼筋肉人」。

撕掉「瘦弱」這個標籤,易建聯個人形象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是自律讓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強健的體魄。

如今,在國際賽場上,能抗衡世界一流運動員的,也只有易建聯。

差距不僅僅來自職業運動員。體育產業是一座金字塔,只有全民體育構築起牢固的塔基,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的選手。

以中美兩國都很流行的闖關類節目做對比。

中國最流行的「XX向前衝」最大的賣點是衣著清涼的美女,相比之下,美國的同類節目堪稱是極限運動。

在巨石強森主辦的最新闖關節目《泰坦》裡,人氣最高的選手之一克裡斯魯登雖然是一名殘障人士,但身手之矯健,足以讓普通人汗顏。

生來只有兩根手指的他一出場,就敢這樣豪言「沒有我舉不起的重量,沒有我爬不上的牆,沒有我無法跨越的障礙」。

健力扭轉了他的命運。

7次比賽,6次冠軍,打破非官方記錄。

如今的他,愛上「不管什麼情境我能成功「感覺,作為青年勵志演講家,他致力於向那些失去希望的孩子證明,希望是存在的。

同樣通過最嚴苛激烈體能運動節目,挑戰身體極限,解釋生命另一種可能的,還有這位身材最嬌小,年紀最大的單親媽媽選手。

她有兩個女兒,她為女兒而戰。

兩位肌肉女生,徒手拉著綁著鐵球的繩,製造狂暴氣旋,撞向直立的鐵柱子,誰在規定時間,最快將5顆柱子撞倒,誰獲勝。

她咬著牙,憋著勁,巧用力,轉動身體,一口氣連續撞倒4根,大幅度趕超對手。

柱子的每一次傾倒,都是一次勝利,一個新的開始。

巨石強森節目的選手覆蓋美國境內各行各業,這個最先進,最具有開創性舞臺,為無數人運動愛好者搭建了實現夢想的通道。

在這些地獄級別的闖關節目裡,甚至不乏青少年的身影。

小小少年展現出來的速度和力量,足以秒殺一大波成年人。

這身手,這敏捷度,絕非一個「強」字了得。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武術界活躍的不是骨瘦如柴的道長、就是大腹便便的和尚。指望他們與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員抗衡,實在是痴人說夢。

我們距離真正的高水平格鬥有多遠

2015年4月12日,在一檔名為《崑崙決》的國內格鬥賽事中,中國選手楊建平對陣日本選手孤山信,爭奪該賽事的「MMA輕量級洲際冠軍金腰帶」。

他的對手日本選手孤山信號稱「日本衝繩最強空手道」,「長期在海外訓練,熟悉空手道、拳擊、自由搏擊、柔道和巴西柔術等多種格鬥項目,多次斬獲格鬥賽事冠軍。」

在比賽中,孤山信本來佔盡上風,已經使用「裸絞」技術控制住了楊建平,卻又突然鬆開手臂,使楊建平得以掙脫,展開反擊。

兩分鐘後,孤山信向裁判表示投降,楊建平獲勝,取得金腰帶及200萬元獎金。

這場揚我國威、痛揍日本拳王的好戲過程實在蹊蹺。

在外網上搜索孤山信的相關信息,只能找到一個沒有照片的網頁,頁面顯示他唯一的戰績就是輸給了楊建平,是一位歷史戰績0勝1負的「最強空手道」。

無獨有偶,去年10月份,一場「六國拳王爭霸賽」在河南登封舉行。據賽事主辦方事先宣傳,當天的重頭戲將在51歲的少林弟子釋延孜和來自坦尚尼亞、15戰14勝1負的30歲的「搏擊悍將」蓋博瑞之間進行。

在這場噱頭十足的比賽中,「搏擊悍將」蓋瑞博毫無進攻欲望,只是象徵性地發動了幾次掃腿進攻,在挨了釋延孜一拳後,便直接癱軟在拳臺,用時43秒便舉手投降。

賽後有人證實,這位非洲拳王實為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在中國打了六場比賽,戰績為1勝5負。在該場「金腰帶爭奪戰」中,他的出場費僅為6000元。

在這種競技水平的賽事中,當然不可能出現有實力的選手。

內地第一代散打運動員鄒國俊曾為多檔國內比武節目擔任顧問,但他坦承,由於中國選手的實力水平較弱,70%以上的國際一線拳手他都不敢引進。

中國沒有像樣的搏擊選手嗎?

有。在代表世界綜合格鬥最高水平的UFC聯賽中,就有多位中國選手效力。

UFC聯賽使用標準的MMA(綜合格鬥)規則,對拳擊、泰拳、柔道、摔跤……等各種各樣的格鬥技術都保持開放的態度。在UFC聯賽的中國選手中,有人練散打出身,有人練自由式摔跤出身……但沒有一個是傳統武術門派培養出來的。

在馬保國被KO的同一天,中國選手宋亞東剛剛追平了亞洲選手在MMA項目上的不敗戰績,在UFC排名中上升到第14位,刷新了中國男選手的最好成績。

宋亞東在比賽中

更值得一提的中國選手女張偉麗。她在去年擊敗傑西卡·安德拉德加冕UFC金腰帶,又在今年4月擊敗喬安娜 · 耶德爾澤西克成功衛冕,至今依然是女子草量級的世界第一人。

作為後發力量,中國搏擊這些年依靠科學訓練、奮力追趕,已經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選手,而傳統武術的掌門們,至今仍是全身上下只有嘴硬。

從訓練水平、職業態度的差距來看,中國武術掌門挨打再正常不過了。如果不能正視差距,他們不僅過去曾經挨打、現在正在挨打,將來仍將繼續挨打。

老舍曾經寫過一部小說《斷魂槍》,其中的主人公沙子龍以「五虎斷魂槍」威震江湖,卻在晚年放棄武藝,做回一個開客棧的普通人。因為他清楚地明白:在洋槍洋炮的年代裡,自己的武藝傳下去只會誤人子弟,「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

棍棒不敵槍炮,套路不敵肌肉,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但許多年後,中國的掌門們還是不肯醒——有的是在做夢,有的是在裝睡。

讓掌門們挨幾頓揍對中國搏擊事業來講未必是壞事,既然不願意醒,就打醒好了。不斷慘敗同時又不斷自欺欺人的中國傳統武術,是沒有出路的。

在西方觀眾欣賞世界級格鬥賽事的時候,中文網際網路上最矚目的比賽是打王八拳的掌門被業餘選手暴打,這樣的局面是時候改變了。

如果能推動中國搏擊事業的發展、強化全民體育意識,大師們的打也算沒有白挨。

相關焦點

  • 從太極雷雷、掌門馬保國等事件來看,中國的武術大師為啥總挨揍?
    業餘體育與職業體育的本質區別,總挨揍這就是這個原因。別拿自己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社會發展到現在,很多格鬥已經是職業化,七八年每天工作上班一樣,練六個小時,還有團隊合作。業餘的武術愛好者沒有系統性,不能比。
  • 中國武術大師挨揍後的奇葩藉口,人類是從什麼時候學會找藉口的?
    根據王慶民所在的山東金鼎智達武術健身俱樂部的聲明,王慶民實屬「民間傳統武術愛好者」,在部隊學過一些擒拿格鬥術,退役後主要學習形意拳,僅此而已。馬保國並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被痛扁的傳武大師,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他之前,雷公太極、「裡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紛紛獻醜。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家常便飯,太極、詠春、八卦等各大門派粉墨登場,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更有網友表示十分擔憂,長此以往,會對中國的武俠小說造成嚴重傷害。
  • 挨揍的「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只有馬保國火了?
    早在今年5月,我們寫過的這篇中國武術大師為什麼總是挨揍?(點擊跳轉)中,就已經詳細描繪過以馬保國為代表的武林宗師群像。不客氣地說,No body knows 馬保國 better than me.此人不懂傳統武術以點到為止,對雷雷痛下殺手。儘管賽後雷雷稱輸掉比賽的原因是自己不敢使用內力,「術高莫用」,怕傷到對方,但還是挽尊失敗,窘態傳遍網際網路。賽後,許多傳統武術界人士紛紛指責了這種不講武德、不點到為止的行為,但是並沒有人主動亮劍,制止大膽狂徒,傳統武術面臨了嚴重的輿論危機,武術的末法時代來了。
  • 武術大師挨揍史:馬保國30秒被KO,太極雷雷20秒,鄭家寬玩偷襲
    在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領域的大師,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時真的難以分辨。近日,馬保國在社交媒體上十分活躍,聲稱傳統武術要比西方搏擊更強,所以他登上了擂臺,之後他便被KO了。很顯然,馬保國的表現並沒有為傳統武術正名,他只是為他的健康正名了。
  • 為何功夫大師總是挨打?
    與保國大師對戰的王慶民,50歲,屬於「民間武術愛好者」,曾在部隊學過一些擒拿格鬥,退役後主要學習形意拳。就是這位「民間武術愛好者」王慶民,只用了28秒就打得保國大師昏迷了兩個小時。這要讓冬子結結實實來上一拳,恐怕原地去世也說不定。
  • 總是談論武術大師,總該知道中國技擊是怎樣打的吧
    作者:李通國大多數國人可能真不清楚中國武術技擊是什麼樣子,即便在今天媒體空前發達的時代。他們得到的武術技擊知識是從武俠小說或影視劇來的,無疑,這種藝術化的武功與真實的技擊有天壤之別,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的擂臺。或者說他們不願意知道真實的武術,寧願選擇不相信。
  • 太極大師一擊就倒,中國什麼武術實戰最強?日本人:這兩種
    文/快哉風「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業餘搏擊愛好者30秒KO三次,國人皆笑罵。笑其不堪,罵其不爭。享譽數百年的太極拳真的不能實戰?當年楊露禪孤身去北京,靠一雙肉拳頭打了那麼多王府的武師,號稱楊無敵,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些武師可都是靠武術混飯吃的,太極拳發軔之初怎麼可能不能打?只不過,後人丟了祖宗的玩意而已。圖:中國武術不能打嗎?說起實戰武術,中國正巧有個好勇鬥狠的日本鄰居,來看看他們眼裡的中國武術。
  • 掌門花式挨揍史——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
    根據王慶民在所的山東金鼎智達武術健身俱樂部的聲明,王慶民實屬「民間傳統武術愛好者」,在部隊學過一些擒拿格鬥,退役後主要學習形意拳,僅此而已。這是賽前馬保國發布的微博:這是他賽後發布的微博:顯然馬保國並沒有為傳統武術正名,他只是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名了一下。馬保國並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被痛打的傳武大師。在他之前,太極雷雷、「裡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都已經栽過了跟頭。
  • 馬保國不能代表太極,更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近日由於功夫大師馬保國被擊倒,使中國武術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更有網友總結了中國武術大師挨揍史1、「混元形意太極門」創始人馬保國:比賽30秒被擊中面部,倒地不起。回應失敗原因:功夫不分高低2、雷公太極:僅用時20秒,雷雷被徐KO。雷雷賽後回應:摔倒並不是因為對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腳底打滑;交手中落入下風則是因為手下留情,沒有使用內力。被問及為什麼有內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會出人命,「術高莫用」。
  • 從「太極大師」到「人類挨揍精華」:假大師馬保國再次敗壞傳武!
    此人是山東臨沂人,自稱為「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但形意跟太極根本就是不同拳種,他還說「中國傳統武術比西方混合武術要好得多」,馬保國之所以這麼有底氣,是因為他曾在一天之內擊敗兩位無限制搏擊冠軍,說得連馬保國自己都信以為真了。
  • 挨揍已經成了大師們的套路 30秒被KO的大師馬保國 其實已經贏了!
    當然,這些年倒在擂臺上的傳武大師們,不僅僅是馬保國。還有被武林打假英雄騎在身上爆錘的雷雷,被裁判KO的詠春、太極雙修大師鄭家寬,被「獨臂」大俠擊倒的詠春高手餘昌華……這些所謂的傳武大師們,如果不是病人的話,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搏擊高手們的差距。為什麼還要不斷地走上擂臺,被別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暴揍呢?
  • 「傳武大師」馬保國被打挺,我們被猥褻,武術圈是無下限者的樂土?
    而在專業性方面,通過「比賽」中馬保國那幾步移動的不協調程度和身心狀態,這位「大師」有可能做過任何實戰甚至模擬實戰的訓練嗎?而對手同樣連三流格鬥選手也談不上,基本就是愛好者打沙袋的水平。很多人歡呼雀躍:「這個騙子終於挨揍了」。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某國總統的保鏢被中國武術打敗,某位格鬥冠軍的某種手法就出自中國武術,某種拳法原理如何,如何練法,都一清二楚。其中也有不少是真正練習過或者正在練習武術的人。2.反對的人認為中國武術就是花架子,不能實戰。普遍看法也分為兩類:1)中國武術就是騙術,所謂的武術大師都是開門教徒弟打套路,晚上在悄悄地在自家後院練其它實戰格鬥術。堅信無論是什麼格鬥術,體形和力量在格鬥中是絕對優勢,根本不存在所謂四兩拔千斤,以快打慢之說。不然各種現代格鬥比賽也不會設置不同重量級別,讓一60公斤的選手去和一80公斤選手格鬥,估計讓我去打張偉麗一個概念吧。
  • 中國武術真的不行嗎?回憶一下師承葉問的一代宗師李小龍
    根據常理推論,傳統武術肯定具有實戰性。因為依據自然淘汰規律,如果武術不具備實戰能力,是不可能流傳到今天的。最初的武術是一種求生保命的技能。早期的人們為了基本生存,每時每刻都要與野獸鬥、與敵人鬥。前一陣子馬大師擂臺挨揍,著實讓各位網友在現實中看清楚了「跑江湖的」與真正的中國武術的區別差距。傳統武術是民族的瑰寶,是值得去愛護、去保護、去珍惜的。然而現實之中,那些偽大師、假大師最終將會把這個延續數千年來的中華瑰寶毀於一旦。師承葉問的一代宗師李小龍,讓國內外知道了中國功夫,在國際上打響了中國功夫名氣。
  • 中國武術協會重拳出擊,自封的大師、掌門們好日子過去了!
    在倡議書中,中國武術協會說道近期一些偽「大師」、假「掌門」為了追逐個人名利,隨意自創門派、自封稱號,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對中華傳統武術的喜愛和關注,通過「約架」等方式進行商業炒作,給中華傳統武術形象帶來嚴重損害,對此,必須堅決制止!
  • 傳統武術總被輿論譴責,為何空手道、跆拳道卻很少有負面評論?
    傳武「大師」個個在吹牛逼,拼師父拼輩分,至少目前視線範圍裡的是這樣,說白了就是架子貨花拳繡腿。用現代最通俗易懂的說法:一頓操作猛如虎,一上擂臺二百五。從雷公太極開始就是倆字:挨揍!反正傳武跟自由搏擊打,每次都鼻青眼腫,不過大師們臉皮厚過城牆,開個傳武專場吧,什麼禮盒腿、王知亮之流一開打都是王八拳,臉都不要了,光知道要錢,哪有傳武的味道,哪裡還有大師的尊嚴。
  • 中國武術是如何逐漸喪失實戰的——中國武術歷史全面科普
    那麼你也就能理解,為什麼中國武術有這麼多的讓人奇怪的文化或者陋習?因為清代一朝,中國武術的練習基本上是以地下反政府社團形式存在的。這必然決定了他的神秘性和地下組織性。中國武術為什麼在近代沒落,當然業餘化是最大的原因,(見這個《中國功夫史》關於中國古武術問題的回答,在知乎拿到了340個贊),但還有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時代沒有擂臺,所有武術都是為戰場和江湖設計的,如果要轉型到擂臺,就要重新思考和改良。比如傳統武術中國跤和自由跤比,誰厲害?要真是擂臺單挑的話,自由跤無疑更強,畢竟有地面技術,但在戰場上,無疑中國跤要適合的多。
  • 中國傳統武術的神奇之處——超強的實戰性
    傳統武術這麼厲害為什麼那麼多傳統武術大師敗給了現代搏擊在說丟人也比挨揍好啊!答案顯而易見,中國武術中國功夫好用、好使、實戰能力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可拳師為啥一上擂臺就敗北了哪?這就不得不說中國文化和武術的神奇之處!中國自北宋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以來,一直在重文抑武,主要怕民間以武範禁威脅到朝廷!
  • 日本武術大師嘲諷中國武術是騙局,2招之後反要拜師當徒弟
    中國上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國之精粹自然是數不勝數,而中國武術也是其中之一。有人就認為,中國武術也許只是赤裸裸的騙局,明明都是些花拳繡腿,卻硬要誇成起大家宗師。那麼,中國武術到底是不是騙局呢?日本武術大師澤井健一,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答案。
  • 中國武術沒落了嗎?武術為什麼不能打?(上)
    首先我們先做出一個回應,就是我們堅定地相信傳統武術可以打。我們會從幾個原因著手分析,由於篇幅原因,不會在一篇文章裡將所有內容講完,這裡先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那麼接下來,我們打算對造成「傳統武術不能打」這個印象的原因,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