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餘字書法對聯獲獎,這楷書表面看不出奇,越細看越敬佩

2021-01-19 騰訊網

在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上,四川書法家祝昌勳以一件楷書對聯獲得最高獎——優秀獎。祝昌勳是四川金堂縣成名已久的書畫家,不僅能書法,繪畫水準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在他以及金堂縣書法界同仁的努力下,金堂縣被中國書協授予中國書法之鄉的榮譽。

祝昌勳(左)

我們來說回祝昌勳在首屆楷書作品展上的獲獎作品。他的這件作品為一副長聯,上下聯各197字,再加上落款,這幅作品超過400字。對聯是我們傳統的文學形式,這副清代李濟善題蜀西青城山前山門的對聯很有名,不僅因為它長,更因為寫盡了青城山的歷史、沿革、風景、名勝、人文等,堪稱絕響。

祝昌勳首屆楷書展獲獎作品

祝昌勳的這件作品用對聯的形式書寫,這樣的長聯我們通常稱之為「龍門對」。對聯比較講究對稱,進而因為對稱便產生了平衡、均勻的美感。再加上祝昌勳的楷書寫得輕鬆自然,很容易讓人看出有虞世南《孔子廟堂碑》以及王寵小楷的氣質,甚至還有些魏晉楷書瀟散空靈的風骨。

祝昌勳的楷書寫得既乾淨又安靜,與澄明的玉宇、空明的秋天一樣,讓人朗目。這與時下書法展覽上的書法有著明顯不同的追求。現在的書法大展,由於入展競爭的激烈,所以作者們大多追求衝擊力,以便一下子抓住評委的眼睛。

追求衝擊力,也就是增強書法的藝術性,這本來沒有不對,可當這種追求成為大多數書法創作者共同的選擇時,便帶來了一些問題。現在展覽上追求寫出動感的作品,不僅僅存在於行書、草書中,還廣泛地存在於楷書、篆書、隸書等本該以靜為主的書體。

不加控制地求動,固然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但自古以來,我們先祖崇尚的靜穆、潔淨、雅致、斯文,也隨之變成了今天的嘈雜、粗糙、醜陋。

祝昌勳在當下的大環境下,能以一手安靜嫻雅的楷書獲獎,實屬難得。這類作品,我們不能只以書法的技巧來看,而應該站在技巧之上,體會其氣質。書法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在氣質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外在的表象,真正能夠決定書法作品境界的,是內在散發出來的氣質。而且,作為書法來說,技巧可以訓練,而氣質只能通過涵養才能得到。

祝昌勳的作品用筆輕靈徐緩,在不動聲色中,將筆畫表現得很到位。雖然沒有大幅度的動作,但其筆下字的力度、張力卻張揚得很充分。有人為追求字的張力,用筆動作很大;但祝昌勳卻在很小的幅度下,平分秋色,但味蘊其中,這就是本領了。

楷書很容易讓人覺得乏味,所以千萬不能形成固定的套路。社會上那種將字形、用筆拆成若干固定方法的做法,無意間給楷書戴上了緊箍咒,只會讓人越寫越板。

祝昌勳這件作品可以算是長篇幅之作,但讓人沒有乏味之感,這主要是他在書寫時,每個字的造型規律、書寫狀態都不同。表面上看,這件作品似乎也就不過爾爾,但越看得仔細,越能發現作者的小心思。靜水深流,很見高明。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朱以撒評價這件作品說:

此作結構平正,疏朗清暢,具有均衡、勻稱、恰當的特點。以正為宗,不故作欹側、顛僕或反比例,對稱的結構方式,因此不奇不怪,守住常道。惟不同的是在平正中有迎送、伸縮、短長這些細微的調節,因此平正中有趣味。

朱以撒先生對此作的評價,真是切中要害。

相關焦點

  • 這件楷書展獲獎作品,洋洋灑灑300多字,字數越多漏洞越大
    覃兆平首屆楷書展獲獎作品覃兆平楷書,師法褚遂良。《金石錄》稱登善楷書:「筆法精妙,不減歐、虞。」張懷瓘贊曰:「美人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前者屬技法肯贊,後者屬意境稱道。現在書法愛好者學褚遂良,若能從其技法、意境兩方面手摹心逐,定有春華秋實之期效。覃兆平楷書在禇遂良的經典中浸心遊目,練就一定功力。其結體稍微變化了登善之楷的某些縱勢結法,使結體愈顯寬綽、雅致。
  • 于右任楷書對聯,真誘人
    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書法早年取法於魏碑,中年後精研草書,沉雄其本,飄逸其形,逐漸形成氣勢磅礴、自由爛漫的獨特書風。他的對聯作品,更把這種書風演繹到了極致。②.款識:天健先生正,于右任。《于右任書法全集》(卷二),第12頁,文物出版社。2.《髯翁翰墨》,文物出版社,第7頁,2015年。于右任書法對聯 立軸 水墨紙本
  • 【博聞強識】對聯,為什麼越老越有味道?
    對聯,短短數字,包含了學識、見解、修養、境界。 對聯,是學問與書法高度結合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 對聯,要品味老一輩的作品,文字寓意深刻,筆墨講究守法,細細品讀下來,往往令人回味無窮......
  • 書法十大變,越變越耐看!
    在美學角度而言,書法是一種視覺造形藝術,講究變化與造勢。下面,我們總結書法10種變化,悟懂和實踐這些變化,越寫越清爽、越有味耐看!三個同樣大小的字,筆劃的粗細與多少差不多的,若相連在一起,整幅書法就廢了!
  • 從二田楷書現象看寫字與書法
    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書法是稱得上的,要比寫字水平高許多,嚴格來說入不了寫字範圍,不過,按照傳統經典審美理論來看,其楷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以只是書法的理解,有些印刷體化了,雖然在精到和諧融洽方面不一定有現在字庫中的字好。
  • 獲書法大展最高獎的草書,因太雜亂被批不該獲獎,你怎麼看?
    李由憑藉草書,在全國書法大展上屢屢獲獎、入展。比如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就獲得了最高獎——優秀獎。李由的作品能夠在全國大展上獲獎,當然有其獲獎的根據,比如其書法的氣勢不凡,再比如其書法的書寫狀態放鬆,再比如其體現出的蕩宕壯闊。寫成這樣,是需要高超的書寫技巧,以及開闊的胸襟的。當然,這是李由書法的長處所在。
  • 王學德及其書法藝術
    草書雙手同書《龍》、尺寸:四尺橫幅、創作時間:庚子年孟秋草書《鴻運通勝》、尺寸:四尺對開、創作時間:辛卯年秋1995年10月,他又拜全國著名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柳倩為師,當時他帶了四幅字:楷、行、草、榜書,柳老特認真,就這四幅字看了足足兩小時,然後高興地說了一句話:「路子走對了」。
  • 美女書法家王文英,10幅獲獎書作欣賞,網友:字美人美書法更美
    王文英 王文英的書法寫的渾厚中不泛飄逸,楷書靈動耐看,行草張弛有度,在女書家中確實出類拔萃。女書法家王文英在書法藝術宮殿裡,追求的是一種真水無香的境界,每當我們仔細地品鑑她的書法作品時,給人的是一種安靜淡然和飄逸鳳舞之美感,尤其是她的草書更加突出這種感覺。她的字寫得不錯。然而學碑之流,終覺古樸有餘,靈氣不足。刀砍斧鏨之碑,怎比得上纖纖毫筆的峰迴路轉,藕斷絲連。有人點評王文英的書法說:「王文英的書法筆畫穩重、氣勢慷慨、筆力剛健、結體自然,該女書法全合古法詩訣,真書法家也。」
  • 書法科普:三大楷書字體之---魏碑
    四海之內雖戰亂不止,造像求長生的心理卻更加熾烈,刻石佛記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數千萬。魏碑應運而生。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魏碑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
  • 300字楷書獲全國最高獎,寫出了意趣,卻失去了自然
    在當代書法創作中,楷書相較於行書、草書來說,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這從國展上的入展作品數量中就能夠感受得到。即使能夠進入國展,楷書也是以小楷、魏碑為多,與我們普通愛好者認為的一般意義上的唐楷類作品也有很大不同。
  • 14字「陪襯」楷書作品入了國展,這是啥路子,顏楷格調筆墨有張力
    國展是很多書法家嚮往的神聖殿堂,尤其是以楷書主打的書法家們,更是翹首以盼,希望以楷書撬開國展的大門,可是往往事與願違,而他卻輕鬆拿下,並且是首次以唐楷的形式投稿,沒曾想,14字的「陪襯」楷書作品入了國展,很多人感覺到這是意外,可是卻是現實,這位幸運的書法家就是董文科,雖然在書壇已是小有名氣
  • 是書法,還是寫字兒?田英章楷書的積弊在哪裡
    除了劉洪彪先生的楷書《嶺頭飛雪日》,最近另一幅引起評論撕裂的書法作品大概要算雲岡杯魏碑書法雙年展的這幅獲獎之作了:雲岡杯魏碑書法雙年展的落幕時間是2020年11月22日。也就是說到今天(2021年1月7日)為止,這幅作品已經被人們議論了一個多月,關注的熱度也漸漸地消歇下去了。我一向不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人,更不願與人作口舌之爭。
  • 精妙「龍門對」,對聯與書法的完美結合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副對聯被寫成了類似「門」的形狀,這就是龍門對。 龍門對,是指上下聯在兩行乃至兩行以上,須寫成「門」(門)字形的對聯。這種對聯,上聯從右向左寫,下聯從左向右寫。上款落在上聯聯文餘下的空白處,下款落在下聯聯文餘下的空白處。上下落款的首字最好對齊寫。
  • 這幅對聯八個字,送給每一位書法人!
    清 錢灃楷書四言聯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寫字,在於一個「敬」字。提起毛筆,就要有「敬畏心」、有「恭敬心」。不說一定要像古人那樣沐浴焚香,在起碼要對得起手中的筆、筆下的紙。古人說,要「惜紙」「惜字」,即使寫壞了的字紙,也不要亂扔,要恭敬的去燒掉。恭敬文字乃是一善。
  • 他寫了8個字,獲得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網友:寫的真好嗎?
    ,假如你寫了幾十年字,如果不參加書法大賽,是沒有人知道你的水平的。如果再僥倖一點,參加了書法大賽而獲得了獎項,那也就會一夜成名的。這些都是書法大賽所帶來的效果。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參加了20餘次全國書法大賽的作者,因為對書法的熱愛,他自幼寫字,在老師的指點下,一次次參加書法大賽,終有一日,他寫了一幅8字聯的書法作品,獲得了嶽安杯」第一屆國際書法大賽一等獎,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上圖是他所寫的對聯作品。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12屆國展明顯取法歐陽通的作品歐陽通是歐陽詢的二字,其楷書得歐陽詢親傳,自然具有乃父楷書的骨力洞達的面貌,但也有不同之處。局部一個出生在官二代又是位及「翰墨之冠」的超級大書家的家庭裡,真是「蝦掉進開水——不紅都不行了」,無可置疑,小歐受到的是最好的書法教育而且用功異常才能出後世稱譽的「大小二歐」,君不見書法史以父子皆善齊名傳世的也不過只有二王二歐二米數對最為顯赫著名
  • 他是中書協理事,書法作品讓楷書「飛」起來
    一般人們都認為,在寫楷書時,要一筆一畫,筆筆到位,只有這樣的寫出來的字,才會完全表現出楷書那種端莊、寧靜之美。這也是自古以來對學習楷書書法的基本要求。楷書鼻祖鍾繇與王羲之的楷書並且都具有高古、質厚之美,但有些人所作楷書卻有華貴、古拙、空靈之美,如明代王寵便是如此。等等。
  • 學院路小學書法創作特訓班作品點評展示
    【單凌雁老師點評】項煦晉:歐體楷書中堂。這件習作取法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小作者項煦晉娓娓寫來,溫文婉約,從容不迫,不激不勵。用筆簡靜,結字典雅。但小作者因受隸書影響,字形偏扁,個別字部首搭配尚欠和諧。由於小作者學書時間不長,功力不逮,這些問題相信都會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解決。
  • 書法人物
    2016年~2019年間,楷書,隸書,行書,篆書,章草五體分別入展市書協舉辦的首屆篆書篆刻展,大字展,隸書展等,其中小品展章草獲獎。文章發表:2008年10月6日《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在《青少年書法》雜誌發表。
  • 代表書法最高水平國展,很少有楷書,這位高官的楷書,能否入展?
    喜歡楷書的朋友經常說:楷法無欺,說的是:現在很多書法家,可以用老百姓看不懂的行書、草書來故作玄虛,但他們不敢寫楷書,怕露怯,因為有無功底,一目了然。《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以林則徐的《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為例,以金粉所寫,以歐體為正宗,具有「顏筋柳骨」字神韻,筆跡剛硬,姿態飽滿,每個字做到了圓潤、娟秀、挺拔、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