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麥稍黃,女瞧娘」啥意思?麥子黃了要看娘?

2020-12-14 鄉村靈子

今天是小滿,膠東地區的小麥還沒有到黃的時候,起碼這幾天還是綠色的。如果日頭毒烈,用不了幾天,麥子就發黃了,農村人都說麥熟一晌,也就是說一個中午就能夠把還綠油油的麥子曬黃了。過去那時候,結了婚的閨女,都會趁著收麥收之前回一趟娘家。為什麼非要趁著麥稍黃的時候回娘家?

原因很簡單,馬上就要進入農忙時節了,各家都要忙著收麥子,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既要忙著夏收,又要忙著夏種,恐怕沒有時間回家看老娘。過去那時候收割麥子,不像現在有收割機,無論有多少畝麥子,很快就可以搞定,不需要人累死累活的用鐮刀收割。

我小時候割麥子還都是用鐮刀,大家都要趁著早晨天不亮,或者晚上的時候去地裡割麥子,因為只有一早一晚的時候,麥穗才不那麼焦。出了太陽以後再割麥子,碰到麥穗麥粒就會都落到地裡,那樣會浪費糧食。三夏是農村人最辛苦的時候,忙完了夏收,緊接著還要忙著種夏玉米,斷斷續續起碼要忙活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是農活最忙最累的季節,再加上過去的交通工具很匱乏,結了婚的閨女想回一趟娘家,需要拿出一整天的功夫。那個時候連自行車都沒有,更別說四個輪子的汽車,想回娘家只能步行走。離娘家近一點的,當天可以打個來回,如果離娘家遠一些的話,當天都回不了家。所以要趁著夏收以前回趟娘家,看看老娘身體怎麼樣,家裡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自己做,回家看一眼心裡放心。

心細的閨女選擇這個時間回家看父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回家給父母送點吃的,預備著割麥子的時候吃。收割麥子可以說是一年四季當中農活最累的時候,活越累,人越沒有食慾,不想吃飯,閨女提前給父母備下一點兒點心或者雞蛋之類的東西,到時候可以填補一下。現在人眼裡的點心和雞蛋,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過去不一樣,過去一般人家是不捨得吃點心和雞蛋的。

總之農村老話說的麥稍黃女瞧娘,主要就是怕麥收時間太忙,抽不出功夫回家看老娘,趁著農忙之前抽出一點時間來,給老娘送點吃的用的,看到老娘身體硬朗,當閨女的心裡也放心。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男穿女沒出息,女穿男嬌滴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穿女沒出息,女穿男嬌滴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在農村依然還流傳著很多老話被後人所熟知。我們平時聽到的這些老話,也算是我國文明歷史的一種沉澱,雖然這些俗語和老話,並沒有書面形式的記載。
  • 麥子黃啦~看看長安田間收麥子的場景吧!
    六月廣袤的大地上湧動著金色的麥浪長安區小麥也陸續成熟各街道也已開鐮收割放眼東部塬區隨處可見一望無際的麥田顆顆飽滿泛黃杜曲街道新樊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我們塬上的地種麥比較好,土壤厚,麥子生長時間長,所以磨出來的面比較勁道,營養也比較高。
  • 餘秀華的詩歌《麥子黃了》賞析
    《麥子黃了》首先是我家門口的麥子黃了,然後是橫店然後是漢江平原在月光裡靜默的麥子,它們之間輕微的摩擦就是人間萬物在相愛了如何在如此的浩蕩裡,找到一粒白住進去?深夜,看見父親背著月亮吸菸——那個生長過萬傾麥子的脊背越來越窄了父親啊,你的幸福是一層褐色的麥子皮痛苦是純白的麥子心我很滿意在這裡降落如一隻麻雀兒銜著天空的藍穿過餘秀華的這首詩歌《麥子黃了》浸透著詩人對「麥子」黃熟不易覺察的喜愛和喜悅,更表達了詩人對農人父親勤勞樸實的讚美和對其勞累的心疼,抒發了詩人對父親深沉的愛!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三白」指什麼?
    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農村俗語:「異姓封王,早晚要黃」是啥意思?
    但我不懂這句臺詞的意思,於是,便向老農探尋,老農說:這句臺詞說得有道理,因為農村有句俗語就叫做「異姓封王,早晚要黃」嘛!「什麼?『異姓封王,早晚要黃』?異姓封王為什麼會『黃』呢?」老農的說法就更讓我大惑不解了。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古語:「好男一身臭,好女無『二友』」,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好男一身臭,好女無『二友』」。當我看到這句農村古語後,雖然仔細的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古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古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好男一身臭什麼叫「好男」?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農村一直流傳著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大多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風土人情,有些是人生哲理,毫無疑問大多都是很有道理的話,不過有些如今卻不適用了。就比如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農村俗語和老話在人們日常交流中常佔有一席之地,它們簡短易懂,卻又蘊含一定道理。而有的農村俗語卻不是這麼簡單,乍一聽你難以明白其中深意,如這句農村老話:「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只從字面意思看,讓人有點丈二摸不著頭腦。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有句土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什麼意思呢?
    經歷過農村生活的人都了解,「老話說」「俗話說」漸漸成了村中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茶餘飯後嘮家常時常用的開頭語。每當這個時候,年輕人都會搬著小板凳聚在一起認真聆聽,可見這些話有多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這些老話,追尋一下這些老話的深層意義,看看有沒有你聽過的。
  • 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教育小孩成了家長的一大難題。古時候的人覺得「百善孝為先」。
  • 在農村挑狗,講究「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這些年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就拿住的來說吧,十年前,大家住的還是低矮的磚瓦房,還有的是土坯房,短短的三五年間就大換樣,幾乎家家住進了三層的大樓房,家用電器應有盡有。還有出行,當年每次去城都要繞上一大圈,並且坑坑窪窪的,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
  • 農村俗語「一吹枯,二吹黃,三吹漫天紛飛揚」,說的是啥意思呢
    大自然的力量是無法抵擋的,尤其是季節的變換、更迭,按照農村老人說的話,該什麼季節就該什麼樣的天氣,季節的變換也從來沒有讓大家失望過,都會在相同的時間準時的到來,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一吹枯,二吹黃,三吹漫天紛飛揚,指的又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
  • 麥花開了,麥子要成熟了,你能區分這幾種「麥」嗎?
    而麥子也借著和熙的陽光與暖風,演繹著最後一波麥花。一望無際的麥浪逐漸由深綠變成淺黃,成熟的季節快要來了。沿著麥田一路走來,麥子就像被農人修剪過一樣,非常齊整。但偶爾也會竄出幾叢不一樣的麥杆來,或高出一大截,或蓬蓬地堆作一團,看得極不和諧。這些突兀的「破壞者」,其實也叫麥,與小麥一樣,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農村老話:「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結婚一般都比較早,農村女孩,如果是沒有讀多少書的,基本上一到20歲就要被家裡人天天領著人回來相親了,而那些30多歲還沒結婚的男人,也要被一些人背地裡嘲笑「老光棍」。但是奇怪的一點在於,這麼催著人結婚的地方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
  • 地面黃框裡的「1」「2」是啥意思
    核心提示: 最近,西安市民在太白南路與科技路十字快車道上看到了一組這樣的地面標識:黃框+黃色數字1和2,這樣的地面標識,在西安街頭還是第一次出現,那麼這樣的路面黃色數字框倒地代表著怎樣的含義呢?於是有網友拍下圖片轉發微博,引起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