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脫貧了|只要勤勞肯幹,每個人都是有福之人

2021-01-07 湘湘帶你看社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譚莉 張義尹

株洲市扶貧辦幹部說,醴陵市楓林鎮彰仙村有個致富能手叫付琦。1月4日,記者慕名尋訪,村民都說:找福氣哦!醴陵話「付琦」與「福氣」同音。

付琦剛從嶽母家回來。嶽母家建房,付琦上門幫工。「一天能省100多元工錢呢。」23歲的付琦,透著與年齡不相符的穩重。

年少的付琦,沒福氣。爺爺、父親聽力殘疾,母親智力殘疾,全家因殘致貧,三畝水田養不活付家五張嘴。「到了愛跑愛玩的年齡,我就跟另外幾個小子混在一起,攪得周邊雞犬不寧。」回憶當年,付琦紅了臉,「混來混去,書沒好好讀。初一讀了半學期,就『打流』了,大家都稱我『浪子』。」

離開學校,付琦跟著村裡的包工頭到廣西、貴州、甘肅工地幹活,也南下廣州進過廠。

閱盡社會百態,浪子長大,決心回頭。

當年,家裡長輩曾強令付琦跟人學過農機。「一個人開著耕田機,眼前是放好水的田,身後是打好的地,自在得很。」付琦17歲前,對開耕田機特感興趣。

一臺耕田機4萬元左右,作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付家哪拿得出錢?

2017年,駐村幫扶工作隊進村,結對幫扶責任人、醴陵市副市長鍾國建主動上門。

「耕田機的事,我來想辦法。你只管好好幹,不要再有別的想法。」鍾國建話說得輕巧,但有深意,付琦聽得明白。

當年5月的一天,在鍾國建的幫助下,一輛嶄新的耕田機開到付琦的家門口。望著高大橙黃的耕田機,付琦掉了眼淚。

「鐵牛」上門,福氣到家。

為了開好耕田機,付琦報名參加市農機局組織的培訓,學精技術。興趣高,底子厚,很快,他的耕田技術達到一流。

鄉裡鄉親看付琦幹得好,都來找他。付琦掐指一算,一畝地能掙100多元,一年可以掙1萬多元。

付琦卯足了勁,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開燈接著幹。名聲越來越響,10多公裡外的村也來人請他去耕田。

存下些錢,付琦心想,耕田機看天吃飯,有季節性,辦產業才能穩定致富。

他看中了養魚、養牛。駐村幫扶工作隊、結對幫扶責任人鼎力支持,鍾國建送來1100餘元的魚苗,工作隊幫忙翻修擴建牛棚,2頭奶牛進了欄。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付琦的父親到村合作社務工,一天也有了80元收入。

2017年底,鍾國建再次登門。問起一年的收入,付琦一項一項算,竟有2.4萬餘元,成功脫貧。

「精準扶貧把福氣送來了,我自己要是不上進、不惜福,怎麼說得過去呢?」付琦幹勁更足。

他更忙了。田耕完了,種稻穀;稻穀正長著,塘裡出魚了;魚賣完了,趁著農閒修耕田機;耕田機修好了,又去給人收油菜……

因為上進,很快脫貧,鄰村一個姑娘喜歡上了付琦。2018年,付琦用自己辛苦掙下的錢裝修了房子,娶回了新娘。雙喜臨門,前來賀喜的人都說,付琦有福氣。

十月懷胎,兒子呱呱墜地。付琦倍覺責任重大,更加努力掙錢。「儘量多留點錢給孩子讀書,不要讓他走我的老路。」

今年初,付琦在村裡流轉了8畝地,一家人辛苦種下成片油茶。3年後,每畝收入可達2000餘元。

山中陽暖,微風不寒。站在自家三層樓房前坪,付琦感慨:大家都說我有福氣,福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黨的扶貧政策送來的。只要勤勞肯幹,每個人都是有福之人。

【來源:永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們脫貧了」只要勤勞肯幹,每個人都是有福之人
    從今天起,湖南日報推出《我們脫貧了》專欄,講述貧困群眾自力更生、開創致富之路,通過脫貧改變命運的感人故事,敬請關注。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譚莉 張義尹株洲市扶貧辦幹部說,醴陵市楓林鎮彰仙村有個致富能手叫付琦。1月4日,記者慕名尋訪,村民都說:找福氣哦!醴陵話「付琦」與「福氣」同音。付琦剛從嶽母家回來。嶽母家建房,付琦上門幫工。
  • 只要勤勞肯幹,每個人都是有福之人
    從今天起,湖南日報推出《我們脫貧了》專欄,講述貧困群眾自力更生、開創致富之路,通過脫貧改變命運的感人故事,敬請關注。湖南日報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譚莉 張義尹株洲市扶貧辦幹部說,醴陵市楓林鎮彰仙村有個致富能手叫付琦。1月4日,記者慕名尋訪,村民都說:找福氣哦!醴陵話「付琦」與「福氣」同音。付琦剛從嶽母家回來。嶽母家建房,付琦上門幫工。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勤勞肯幹,就能過上好日子丨桐梓縣風水鎮泡通...
    我一直都相信只要勤勞肯幹,就能過上好日子。我叫謝代剛,家住在桐梓縣風水鎮泡通村,家有7口人,2014年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順利脫貧。最難的時候,我賣掉了家裡6000斤稻穀,連電費都是借的。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駐村工作隊找到了我,了解了我的家庭情況,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幫助。幫扶幹部入戶走訪謝代剛戶最讓我感動的是,駐村工作隊幫我籌資了19200元,幫助我渡過難關。
  • 河北阜平:「只要勤勞肯幹,脫貧致富不難」
    新華社石家莊6月11日電題:河北阜平:「只要勤勞肯幹,脫貧致富不難」新華社記者範世輝、張洪河早晨六七點鐘,河北省阜平縣食用菌種植核心區,車水馬龍。食用菌種植戶或採摘、或分揀、或到收購點送食用菌,忙得不亦樂乎。談起脫貧致富,當地群眾信心滿滿:「產業送門前,缺錢有貸款,怕賠有保險,脫貧致富,只要『幹』就行。」
  • 我的脫貧故事|高安田:用好政策 勤勞肯幹 脫貧致富就不是夢
    我叫高安田,是黔西縣花溪鄉瓦房村人,我靠養豬脫貧致了富。2018年,我把老房子裝修了,砌上圍牆、安上不鏽鋼院子門,建成了一個漂亮的庭院。現在,我家住的這裡,公路修到家門口,我經常騎著小摩託出行,日子過得比以前舒服多了。
  • 【脫貧之星】靠勤勞脫貧 扛致富帶頭旗
    【脫貧之星】靠勤勞脫貧 扛致富帶頭旗 2020-12-15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原來我們一直理解錯了它的含義
    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原來我們一直理解錯了它的含義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縱觀古今,每個時期都有特殊的文化氣息,每個時期的人們的認知也是各不相同,還有生活上的習性也是如此。或許,我們今天的生活在古人看來沒有吧飯認可,甚至根本沒有想到。
  • 勤勞是擺脫生活貧困的秘鑰 ——興賓區遷江鎮高長村脫貧示範戶黃...
    勤勞是擺脫生活貧困的秘鑰 ——興賓區遷江鎮高長村脫貧示範戶黃有悅典型事跡 2020-12-18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殘疾人田在虎:勤勞肯幹 脫貧不愁
    隨著精準扶貧舉措的實施,通過鎮、村產業幫扶,田在虎決定通過從事特色養殖來增收致富,儘快實現脫貧。田在虎養殖了60頭豬、300隻鴨。此外,還承包了11畝魚塘和10畝稻田。每天清晨,當村莊還被夜色籠罩,田在虎就已開始他忙碌的一天了。他先要把鴨趕到田畈裡放養,然後回家撿拾鴨蛋,並將鴨蛋拿到集市上賣。賣完鴨蛋,田在虎又要趕回家餵豬食、清理豬圈。
  •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2021-01-04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菜地裡響起的致富歌林志龍脫貧故事
    「百姓巖講家″欄目由中共新羅區委宣傳部主辦,通過講述貧困戶不懈奮鬥、基層幹部真情幫扶的感人故事,激勵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九期的「百姓巖講家」,傾聽適中鎮中溪村林志龍的脫貧故事。
  • 老祖宗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說法大全"就是"增廣賢文",有些說法很難理解,比如這句"有福之人腿毛,無福之人腿毛"。這句話到底指的是什麼?在祖先看來,有福和無福有什麼區別呢?其實我們都知道,人要想成功,就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奮鬥,但世事無常,沒有什麼目標一提出就能實現,所以古人用"有福"和"無福"來解釋這種情況,表明了一種"盡人事,聽天命"的觀念。
  •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有福之人?(精闢)
    而古籍則這樣記載:「福者,百順之名也。」意思是說,「福」是順利、諸事如意的代名詞。被誇「有福氣、福相、福氣」的人,總是特別開心。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福之人? 活在當下 曾國藩說:「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 老話說:有福之人,必有天相!有福之人都有這3個特徵,你有沒?
    在這個世界上,相信命運的人有很多。尤其是在咱們中國,有些人更是對命運篤信不疑。相信命運的人,通常認為命運是神奇的東西,是被上天設定好的。命運也可以決定人是否會成功,決定人是否會有源源不斷的福氣。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命運並不是先天就設定好的,而是看個人在後天的造化。俗話說得好,有福之人,必有天相,命好的人一般身上都會有以下4個祥兆:第一,自律。
  • 古代識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啥意思?
    古代識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啥意思?我們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平日裡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淺顯的道理,我們的老祖宗在千百年前就意識到了,他們結合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了一系列識人辨人的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俗語在當時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並被大家視為識人的鐵律,那麼這句俗語該作何理解呢?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那個年代,相士備受人們的尊敬。
  • 一個人有福氣的幾種徵兆,有一個,就是有福人
    人生一輩子,有很長的路要走,每個人的路,都走的不同。在生活中,為了追求富貴,每個人都會考慮很多,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的考慮都是多餘的,若是能行持善法, 積累善根,無論在哪裡都一樣會有福報,一樣會快樂幸福,如果不能積功累德,考慮得再多也用。
  •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內涵深刻
    所以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它是經過歷史長河的層層篩選而保存下來的,對於後人而言,它就是精華,去其糟粕後的精華。如果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去看待民間俗語的話,那麼我大概可以用這幾個字來表明我的觀點:不可盡信,但也不可不信!「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乍一看,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腿毛?難道不是人人都有嗎?
  • 黑龍江方秀霞:用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今年62歲的方秀霞是杜蒙縣敖林西伯鄉新興村村民,肢體三級殘疾,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脫貧。方秀霞是一個非常勤勞的農民,家裡只有他們夫妻二人,丈夫也體弱多病,說起她家能夠脫貧,還真是靠這雙布滿裂紋的勤勞雙手,每天都在不停地勞作。正是這粗糙的雙手,讓她家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 佛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
    信者真誠善良生怕行惡事得惡果,而不信之人總覺得,就算自己做了什麼天大的罪過,只要不涉及法律,就不會得到該有的懲處,就不會有什麼所謂的報應。但是這種惡人他忘記了有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善良的人,總是不斤斤計較,很多時候,由於太過真誠,付出太多,常常不會被人理解,因此也常常會被人當成傻子對待。
  • 周光應:只要勤勞肯幹就能過上好日子
    周光應在翻耕土地 (攝影:劉亞春)「這些都是鄰居們不種的撂荒地,荒廢了可惜,我把它利用起來,可以種點蔬菜。」4月12日,豔陽高照。合川區錢塘鎮灰壩村7組的田野上,村民周光應一邊操作旋耕機翻耕土地,一邊對前去採訪的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