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孟郊一首30字小詩,讀後令人淚目,讓我們歌頌母愛,感恩母親

2020-12-22 文學漫談

五月的母親們,在一片祝福聲中,又度過了一個溫馨的節日。一年又一年,母親節又增加了多少初為人母的年輕母親,又有多少母親無奈離開她的子女。人生苦短,我們一生能為母親過多少個節日,所以,我們要珍惜和親愛的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儘量抽時間回去陪陪父母,力所能及早點孝敬父母,別說等到有錢,有時間時再去做。有時你的這句話也可能成為中生代遺憾,那時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景。

在古時有句話:「父母在不遠遊」,可是現代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得不遠離父母去外地工作,只有在節假日才能回家看看父母。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道出了外地遊子們的心聲。這首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詩句,在唐詩中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千百年來卻讓無數的遊子們淚溼衣襟。這首30字的唐詩,被國家推薦為中學生必讀的古詩。現在讓我們欣賞這首古詩。

《遊子吟》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五言小詩,是寫母親燈下為兒子趕製衣裳的情節,用細緻入微的描寫,表現出一位母親對兒子遠行依依不捨惦記的心情,通過為兒子縫製衣服的細節,體現出母子連心動人的一幕。前兩句「手中線」和「身上衣」相對仗,一根針,縫製密密麻麻的衣服,生怕子女在外衣服單薄。所有的母親都有過相同的經歷,讓人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第三四句,讀者強調「密密」和「遲遲」,兩組詞重疊使用,讀來親切感人,朗朗上口。明日孩子就要遠行,其實母親早已準備好了衣裳,但是心裡總覺得衣裳淡薄,趕製一件新的衣服,縫了又逢,就怕孩子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帶多少衣服都不放心。夜深了,母親睡不著覺,一邊縫製衣服,一邊叮囑孩子,在外出門不易,凡事要多禮讓,切不可和人發生口角,以免吃虧。事情辦完早點回家,母親給你做好吃的。任何兒女聽到母親的叮嚀,都是眼含熱淚。母子互相安慰,別人分離。母親把對兒女的愛,都縫在衣裳裡了。

母親的愛是無休止的,不管準備了多長時間,臨行前還要再縫製一遍,再囑咐一次。在母親的眼裡,子女多少歲都是孩子,都是母親心裡放不下的寶貝,所以心裡總是不放心。

最後兩句,用「寸草心」和「三春暉」相對,體現針連著線,線連著衣,母與子心心相連動人的畫面。這裡的三春,是指春天的陽光,表現母親對子女的愛心,像春天裡的陽光那麼溫暖,遠行的兒子身穿老母親手縫製的厚衣,懷揣老母一片愛心,定會按照母親的囑咐行事,讓母親放心。心裡想早點辦完事,儘早回家,母子團圓。

那麼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嗎?原來孟郊在10歲時父親就病故了,母親負擔起家庭的重擔,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孟郊是老大,從小讀書非常用功。他幾次考試均未考取,但母親一直鼓勵他,讓他不放棄。最後孟郊在46歲時才榜上有名。在考取後他寫了一首《登科詩》,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千古名句。體現了孟郊急於向家中母親報喜的歡樂心情。

考取後,孟郊做了一個小官,到了51歲,老母又建議他去參加官職考試,在洛陽孟郊得到了認可,做了溧陽縣尉,這是他人生重要的官職。他前進的每一步,都有老母親付出的心血和拳拳的愛心,母親是他心中的指明燈,是他堅實的精神支柱。這首《遊子吟》,正是在洛陽最官時所寫,此時母親已年邁,他把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盡孝,想起當年出遠門,母親為他縫製衣服的情景,孟郊感慨萬分,寫下了這首詩,向偉大的母親致敬。

母親的愛是無私地,對孩子永遠都是付出著。普天下的母親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這首小詩,讀後令人淚目,讓我們感恩母親,歌頌母愛。

相關焦點

  • 為何我們古代沒有母親節,品析唐代詩人對母親感恩思念的古詩
    都說為母則剛,在成為母親的那一刻,母親對子女的愛、關心操心便是一輩子,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親,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因為母親十月懷胎,忍著劇痛和生命的危險才讓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給予了我們生的希望,也給予了我們人生中最溫暖的港灣。
  • 孟郊這首詩歌頌母愛偉大,縫衣的舉動飽含母親不舍心理,感人肺腑
    兒行千裡母擔憂,縷縷牽掛,直至皓首白髮,沒有怨言,母愛是純潔、無私的,我們何以為報?感激母愛溫暖的文字,在先秦時就有文字流傳下來,「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堅含辛茹苦的養育著我們,我們要回報父母。「棘心夭夭,母氏劬勞」,表達母親為子女的成長操碎了心,給予無以復加的愛。
  • 母親節的起源及古代為何沒有,品析唐代詩人對母親感恩思念的古詩
    都說為母則剛,在成為母親的那一刻,母親對子女的愛、關心操心便是一輩子,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親,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因為母親十月懷胎,忍著劇痛和生命的危險才讓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給予了我們生的希望,也給予了我們人生中最溫暖的港灣。
  • 孟郊寫給心中「女神」的詩,歌頌了女性的偉大與無私,流傳了千年
    時代不同,女神的意義也不同,但是有這樣一位女神,被人尊敬了上千年,直到今天她們的魅力仍然影響了所有人,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母親。唐代詩人孟郊就對這位永恆的「女神」進行了最崇敬的讚美,這位女神對他意義非常,他將自己對「女神」的愛寫到了詩中,這首歌頌「女神」的詩從此成了膾炙人口的經典。
  • 讀經典詩詞 品美麗江蘇|《遊子吟》:寸草春暉,書寫最美「母愛詩」
    唐代詩人孟郊的五言古體詩《遊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手法,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愛戴與感激,是歷代抒寫母愛最為經典的詩作。而這首詩就誕生於江蘇省溧陽市。
  • 天下最美的母愛讚美詩,源自一位「官場老鮮肉」的感恩之心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孟郊的生平。孟郊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由母親撫養成人。他前半輩子基本在隱居、旅居中度過。他參加科舉考試,成了「落榜大戶」「大齡高考青年」。他一直考到46歲,才終於登第。登第後,他寫了一首詩《登科後》。開頭兩句說「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他之前過得很狼狽,現在則非常「放蕩」。
  • 第10天 詩囚孟郊,詩奴賈島
    今天第10天,我們來講講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故事!中國是一個詩歌盛行的國度,特別是唐代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傑」王勃、「詩骨」陳子昂等等。今天要介紹的兩位詩人,一個是孟郊,一個是賈島,他們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詩奴」之稱。一曰詩囚----孟郊。
  • 除了孟郊的《遊子吟》,這三首關於母親的詩詞,你應該了解一下!
    母親節快要到了,許多人一提到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一般都會想到一首傳頌千年的經典詩詞——《遊子吟》。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一生孤苦,兩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直到46歲奉母親的命令第三次參加考試才得以中舉。這首《遊子吟》僅僅只有六句,三十個字。但是就是這三十個字,卻把一個既要讓孩子出遠門,又想讓孩子早回家的母親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 任時光流轉,滄海桑田,真心付出對母親的愛永遠比讚頌母愛更重要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對於此,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體會。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母愛所給予的,是任何一個孩子用盡畢生都難以報答的深恩厚愛。有很多關於慈母與孝子的故事,古時的孟母三遷,二十四孝,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
  • 8首抒寫母愛的古詩,做兒女的都好好讀讀
    母愛是高山,偉大而剛毅;母愛是大海,汪洋而深沉;母愛是太陽,明亮而溫暖;母愛是月亮,柔和而寧靜;母愛是歌謠,婉轉而動聽;母愛是酒釀,清香而綿長……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形式讚頌這天下最無私的愛,今天,讓我們做兒女的,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品味這八首抒寫母愛的古詩,感受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
  • 6首寫母親的唐詩,李白真實,李商隱悲傷,孟郊和白居易更值一讀
    千百年來,以歌頌母愛為主題而廣為流傳的詩歌,首推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短短的三十個字,以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衣的場景,針針線,密密縫,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無限的掛念與期盼。詩歌語言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而深厚。此詩的作者孟郊出身貧寒,兩次科舉考試都落第,直到四十六歲時才考中進士,被派往溧陽擔任縣尉,這首詩就作於他即將赴任接母親一起前往之時。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黃金年代,也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
  • 莫言創作《獻給母親的詩》禮讚母愛
    >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袁思陶、伊媛) 5月10日是2020年的母親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特創作《獻給母親的詩》來慶賀母親節,歌頌母愛的偉大,並將之刊發於書法公眾號「兩塊磚墨訊」上。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王振亦手書了《詩經·小雅·蓼莪》,向全天下含辛茹苦哺育子女的母親們表達了深深的敬意與感恩之情。
  • 孟郊這首30字的短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卻不被現代女性認可
    或許有人已經猜到,這位中年大叔就是孟郊,世人尊稱他為「詩囚」。孟郊從小就是苦命的孩子,家境相當貧寒,而且父親去世太早,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孟郊比同齡人更懂事,深知母親把他撫養長大不容易,儘可能替母親分擔家務。另外,他讀書非常苛刻,打算用優異的成績報答母親,通過科舉考試踏入仕途,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 《遊子吟》《登科後》的作者孟郊,一個不折不扣的唐代「啃老族」
    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的詩人,詩作以「寒冷」著稱。近日重讀孟郊的小傳和詩作,突然發現,孟郊的一生竟然充滿了矛盾,他的種種行為,很是顛覆了以前的認知。論述如下:慈母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在孟郊的所有詩作中,論起知名度,絕對是首屈一指的。這首詩也是讚揚母子情深的上乘佳作,孟郊也因此成為了史上最傑出的母子情的代言人。孟郊用筆寫出了最煽情的詩句,可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孟郊的一生,如果只用一個字概括的話,那就是「窮」。
  • 詩中的母愛,首首深情,獻給你最愛的人
    養育之恩說到和母親相關的詩詞,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孟郊的《遊子吟》,孟郊每次出門遠行老母親都給他縫縫補補,生怕他歸來的晚衣服會穿破,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愈覺母愛之可貴。所以這首質樸無華的小詩,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無論成功與否,家都是你的歸宿,母親的愛永不改變,孟郊的母親如此,蔣士銓的母親如此,每一位母親都如此。
  • 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今天,我們就繼續古詩仿寫第四篇。你想學寫詩歌嗎?你想學習寫作古詩嗎?你想學會像盛唐詩人孟郊那樣,去抒情詠懷,感恩母親,歌頌母親嗎?那就趕快過來,咱們一起學習吧!感恩的話兒說不夠,感恩的詩歌唱不夠。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
  • 每天一首古詩詞|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95首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了遊子臨行前慈母細細縫衣的場景,謳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慈母用手中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的晚衣服破損。
  • 走進散文詩《荷葉·母親》,體會母愛的崇高與無私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散文詩《荷葉.母親》,來感受那濃濃的母愛吧。她最擅長的是小詩,她的《繁星》《春水》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小詩集。同時還有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