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對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發起的「眾神上凱道」活動全面地分化、抹紅、潑髒水、貼標籤,一方面可以看到靠宮廟起家的民進黨,上臺後如何變成如今這般傲慢的嘴臉;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民進黨洗風向、帶輿論、操縱社會運動、分化異己勢力的嫻熟手腕。
比如,從日前蔡英文親上火線,將民間宮廟的訴求貼上「網路謠言」的標籤後,許多自認色彩比較中間的媒體,焦點開始放到「政府為何不能有效闢謠、反應慢半拍...」等等,但前提已變成「這是謠言」。至於扮演民進黨傳聲筒的綠媒及綠委,則開始炮製「抹紅」耳語,說關於「滅香」傳言都是「 中共統戰陰謀 」,並意有所指將主要發起活動的武德宮說成是「另有目的」,企圖動搖原本有意參與者對活動的信心,使人民內部產生矛盾,成就統治者的威權不墜。
但我們必須要問,「滅香」真的是謠言嗎?環保署公開的說帖,以「零燃燒」、「全面替代燒金及拜香」為十年後的長程目標,然後藉由勸導、空汙檢測、罰款等手段軟硬兼施,開始誘導具代表性的大廟封爐,這不就是以行動在推動「滅香」嗎?請問:「零燃燒」、「全面替代燒金及拜香」,和「滅香」有什麼不同?
問題的癥結,在政府根本上的思維就錯誤。燒金、拜香根本不是空汙的主要來源,這樣有計畫地推動「全面替代燒金及拜香」不只離譜,更是可惡!政府應該是輔導制香業遵循一定標準,少用化學香,研發環保金爐,而非想方設法要取代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斷掉咱祖先「唐山過臺灣」、世世代代在這土地上綿延的香火!
作為一個從小傳承民間信仰文化的臺灣青年,看到政府用公款拍所謂「還未保庇到,我就先住院,拜拜有誠心,毋免燒香放炮燒金」的廣告,甚至把敬奉神明、先人的紙錢送去燒垃圾的焚化爐燒,真的是非常傷心。民間信仰有民間信仰的傳統儀式,嚴格來講並非「宗教」,而是祖先傳下來的臺灣文化,憑什麼用世俗政權一紙公文,醜化傳統的拜香燒金?隨便裝扮神明來宣傳「不用燒香、燒金」,更是膽大妄為地冒犯神明,輕視文化,不倫不類。
日本殖民後期搞「皇民化」運動,企圖滅神明、撤祖宗,聲稱「送神上天,人間不必再有宮廟」,徹底拔掉臺灣人的根。如今自認靠著宮廟、草根文化起家的民進黨,卻對臺灣草根最核心的「拜拜」文化態度如此輕率,甚至宣稱「不懂他們(宮廟)為何這麼堅持」,寧願把精力放在跟人民辯論文字遊戲,而非從根本上對民間信仰的價值重新認識,實在令人不解!
試問: 既然民進黨可以懷疑人民另有目的,人民是否也應該懷疑,民進黨加快步伐推動「滅香」,同時卻重建日本神社,背後是否也「另有目的」?
比起基督教會、佛教山門長期有組織、有系統地強力發聲,民間信仰宮廟一直是比較沉默的一群,但這群人卻是臺灣的最大多數,也是臺灣最草根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沒有那麼多規律教條,就是單純的敬天法祖,但這絕不代表宮廟文化就比較低下,更不能沉默到任人欺凌!
更多炳忠對於臺灣前途與民族未來的主張 請參考拙作:
簡體版《我是臺灣人 更是中國人》(華文出版社,2016年9月初版)為各位附上華文出版社提供,網路購書二維碼,請大家參考。
繁體版《你不知道的王炳忠》請透過微博私訊與我聯繫喔。
原創不易,感謝打賞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