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就是我們的方言,原來我們一直在模仿灤平人講話,真醉了!

2020-12-22 人群之中

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漢字文化除了留下很多名勝之外,深不可測。漢語一直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許多來旅遊的外國人會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並有留下來的衝動。

近年來,雖然我們強烈提倡說好普通話,但方言在我們的語言和文化中仍然是獨一無二的。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一定是北京話和東北話。

甚至很多人認為北京話是普通話,其實不是。北京話和普通話有區別,普通話以二花發音命名。北京話裡有很多兒話音。很多人去北京會模仿當地人,但有些人會矯枉過正,每一個字後面都加上孩子的聲音,鬧很多笑話。中國有個普通話之鄉,不是首都北京,是個不知名的小縣城。你知道它在哪裡嗎?

河北省灤平縣位於承德市西部,位於北京、河北和內蒙古的交界處。它是連接三地的交通樞紐,被稱為北京北門。灤平縣歷史悠久,文化古蹟眾多。歷史上很多皇帝去避暑山莊都會經過這個地方,康熙、乾隆皇帝的次數最多。灤平方言是普通話的語音標準,是普通話標準語音的主要匯集地,被譽為普通話之鄉。

灤平方言的發音是方圓,比北京人的標準多了。在這裡,老人和孩子都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在灤平縣,除了發音標準,人們的講話都是廣播式的,吐字清晰規範。很多新聞節目主持人喜歡在當地走動,和當地人聊天,這已經完全成為普通話的教科書模板。對於當地人來說,普通話是他們的方言,所以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灤平縣不僅是普通話的故鄉,也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地方,吸引了許多遊客。當地的金山嶺長城、碧霞山地質公園、老瓦觀星臺等都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將美麗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不過對於灤平縣來說,最出名的還是當地的普通話。當人們去當地時,最重要的是感受普通話家鄉的魅力,然後欣賞旅遊景點。

通過邊肖的介紹,你對灤平縣有所了解嗎?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小縣城是普通話發音最標準的地方。如果有機會,不妨去當地看看,和當地人交流一下,感受一下最標準的普通話發音。

相關焦點

  • 中國普通話很正宗的地方,一開口就是播音腔,北京人都要靠後站
    我國有非常多的省和地區,每個地方的口音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口音容易理解,南方地區口音不同,此外每個省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方言,越遠方言的種類越多,特別是南方地區,隔河相鄰的鄉鎮說什麼方言,我國有各種方言,我們統一的標準是普通話。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有媒體貼出網友找到的截圖,表示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曾回復過相關問題,其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詞彙,「外婆、外公」屬於方言。看到這個回復,網友的討論頓時炸開了鍋,有網友說:我一直以為姥姥才是方言,外婆才是普通話說法。說實話,逍遙子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在我們當地的語言習慣裡,根本就沒有「姥姥」這個詞。 或者因為地域的不同的一種稱呼,結果上海教育局給這麼個無釐頭的說法這我也是醉了!
  • 我國「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城市,人與人都說方言,外地人都想模仿
    我國幅員遼闊,我國擁有眾多的各種各樣的城市,在當前我國發展的各個極端特色,許多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中,在這個歷史長河中,我們也探索了我們自己的文化,也影響了我國許多地方的文化,其中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語言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結交更多的朋友
  • 雲南話PK普通話!果然我們雲南方言更板扎!
    >第14名:湖南第13名:湖北第12名:寧夏第11、10、9名:東北三省第8名:山東第7名:河北第6名:天津第5名:江蘇第3名:安徽第2名:北京第1名:原熱河省包括現在的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遼寧省阜新市、內蒙古赤峰市而普通話所謂的北京官話就是熱河地區的方言
  • 寶寶的普通話你教好了嗎
    寶寶的普通話你教好了嗎 各位,這2天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藍痩香菇」刷爆呢?小編第1次看到時是大寫的懵逼,問了度娘才知道原來是普通話「難受想哭」的意思。這時候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老人習慣講方言。若是雙方老人講各自方言,而家長說普通話,這會很麻煩。專家表示,語言混雜對寶寶說話有不良影響。
  • 中國一直講方言的兩大城市:經濟名列前茅,卻總是不愛說普通話!
    普通話作為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說實話當遇上說自己家鄉方言的人們,小編是真的聽不懂他再說什麼。雖然說普通話是通用的,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畢竟每個人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遇到那些不會說普通話的用自己的方言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像那些會說普通話卻還用方言和你說話的人,確實是讓人一頭霧水但是在我們國家就有兩個還是經濟發達的城市,他們就一直用方言進行交流,不喜歡說普通話,這真的讓人想不明白啊。
  • 老外很無語:好不容易學會的普通話,你告訴我這是地方方言?
    只是如果這些老外想要快速的融入到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的話,肯定第一要克服的就是語言了,雖說,我國人一直認為英語非常的難學,但實際上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我們的漢語,而英語其實是多國語言當中,非常容易學一門語言了。不少老外就感嘆中文太複雜了,同樣的一個字有不同的意思,同樣的拼音竟然有不同的字,而且將這些字組合起來意思就更加千差萬別了。
  • 普通話or方言交流 訊飛輸入法說我都可以
    推廣普通話是一項重要且必要的基礎工程,但中華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還分布著各種方言,「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是常見的現象。普通話作為民族溝通的通用語言值得被推廣,而方言是民族語言的組成部分,承載優秀的民族文化。從社會功能角度來說,普通話是民族共同語,佔主導地位。
  • 翼城方言裡的普通話
    漢語原來沒有語法。土語俗語,舊時代難登大雅之堂,為文人所不齒,大多數難以形諸筆墨。語言是存在的家園。世世代代,翼城人生活在自己語言的家園裡。語言破碎處,無物存在。這是翼城人的生活樣態,生存方式。一我的故鄉翼城南常村,「常」,方言念shang,賞也。古代先秦該村救駕有功,得到封賞,故名。
  • 我國最「高傲」的2座城市,一直不說普通話,網友:有錢就是任性
    為什麼要說這2座城市高傲呢,主要原因是現在很多城市都已經開始說普通話了,但是這2座城市卻依舊說著當地的方言,而且他們的知名度還非常高。雖然每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的方言,而且聽起來也非常有意思,但是這2座一直不說普通話的城市,可以說也是非常任性了。
  • 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11座城市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這也就是為什麼北方人喜歡這樣生活,而南方人卻喜歡那樣生活的重要原因了。當然除了生活習慣之外,語音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而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僅11座城市卻有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 普通話說出「燙嘴」的感覺,方言和普通話轉換真的很難嗎?
    很多港臺地區的明星的普通話就是這種感覺:比較典型的2個代表:1、「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的普通話」2、「大嘎好,我系渣渣輝,探挽懶月,介四裡沒有挽過的船新版本,擠需體驗三番鍾,裡造會幹我一樣,愛象節款遊戲
  • 我國古代沒有「普通話」,方言五花八門的各地百姓是如何溝通的?
    而我們之所可以對古代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全都要歸功於文字的作用。談及中國漢字,在歷史上有著巨大貢獻的人那就是秦始皇。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但由於地域山川的阻隔,形成了不同地區的人的聚集。因此造成了人們在說話時會有地方的差異,這就是我們所稱的方言。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這些載體或許是一種食物,或許就是兩三個字的方言詞。 02 四川方言中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四川方言裡有很多詞彙都是用普通話無法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緣於四川人多年來生活的積累,只有長期生活在四川的人才能明白這些詞的細微意思。這些方言詞在外地人眼裡就是四川人的語言標誌,在四川人眼裡就是那些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只能個人自己感受的詞語。
  • 日本議員狂飆普通話和方言走紅B站,網友:你為什麼這麼熟練啊
    視頻的主角是一位名為吉田一郎的日本議員,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他現場飆起了普通話,模仿出了中國人成為日本議員後的場景。「所有的大宮市人民要團結起來,站起來!」「鄉親們同胞們,浦和市政府是紙老虎。」這一開口就是滿滿的太君味道,可見電視劇中那些口音奇怪的太君是還原歷史的。
  • 我國西部最「魔性」的方言,遊客喜歡模仿,男女老幼更喜聞樂說
    如今在我國的地區方言文化上,雖然隨著普通話普及力度是越來越大,但是在我國所擁有的古老方言文化卻是一個不可低估的方面,在其中所傳達出來的文化意義與價值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是成為塑造各地的民風民俗的一種很核心的一面,這是一種非常值得值得被肯定的方言文化,在我國也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標準語是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標準語作為聯合國的業務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成為與外國朋友學習漢語的最佳語言但是,我國這麼多地區的城市,偏偏有一個不太會說普通話的城市,他們一開口都是方言,但沒有人懷疑
  •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
    普通話是以戰犯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作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朋友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但是我國這麼多地方的城市中,偏偏有不喜歡普通話的城市,只要他們開口,都是方言,偏偏沒有人敢質疑,因為他們說方言不僅能聽懂,還能感到更親切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保護上海方言,我們可以做什麼
    保護和傳承上海方言,十分重要。小而言之,上海話是上海城市、上海文化、上海歷史和上海人的顯著特色與重要標誌;大而言之,上海話同全國各地的幾千種方言一起,構成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之一。此後幾年,我們又數次談及此事。她告訴我,滬劇院著名演員呂賢麗等人正在主持兒童滬語營,上海話和滬劇唱段都弄得像模像樣。此外,我們社會各方面也都有些實際行動,比如有的媒體闢出了上海話專題和頻道,電視臺播出滬語節目,一些公共運輸也採用雙語報站等等。    但這一切,還不足以保護上海話。2014年1月,在上海兩會召開前,部分代表委員在一起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