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是一個流傳千年的謊言?看一看趙氏此人的作為便知

2020-12-18 無筆

元代紀君曾經創作了這樣一部雜劇,它被後世奉為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法國、德國、義大利的劇作都有它的改編版本,這部感動了後世幾百年的經典就是《趙氏孤兒》。

筆者雖未曾看過《趙氏孤兒》的劇作,卻也看過陳凱歌導演拍的電影版本。其劇情就是晉靈公在屠岸賈的讒言下,趁趙朔暴斃之際,滅趙氏滿門,唯獨一幼嬰趙武存活,在民間大夫程嬰的撫養下,趙武成功復仇並復興趙氏,引領晉國再次成為了有德大國。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的故事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趙本紀》的記載改編而來的。然而,在比司馬遷的《史記》早幾百年的《左傳》裡,卻有截然不同的記載,屠了趙氏的,並非晉靈公,而是晉景公。導致晉侯滅趙氏的直接原因也並非是屠岸賈的讒言,而是趙莊子的正妻,晉景公的姐姐,莊姬告密,說趙莊子的兩位叔叔趙括、趙同意欲謀反,所以晉景公才放過了趙莊子這一脈的人。而究其本源,這件事的性質是由趙氏家族內部叔嫂相爭引發的,由對趙氏把持晉國朝政二十餘年不滿的晉侯、晉國公族和其他的卿大夫家族推波助瀾,落井下石,以打壓趙氏的政治事件。其根源在於執晉國之牛耳長達二十年的趙宣子趙盾。

今兒個,咱就來嘮嘮這位「夏日之日」趙宣子。

趙盾其父乃是晉文公的連襟趙衰,趙衰在晉文公還是公子重耳時就追隨著他,陪伴著重耳一生,為之出生入死。如此忠臣,又是近臣,重耳在成為晉侯之後自然想對其加以重用,然而趙衰卻以自己才疏學淺為由拒絕了,並且舉薦了晉國六卿中的五位。晉國是六卿輪流執政的制度,從諸大夫中挑選最為賢能的六位輔助國君執政,是終身任職的制度,而當一位卿去世後,如其無過,則其卿位由其嫡長子繼承,並順延至下一等級。

晉文公對趙衰大公無私的舉薦感動萬分,然而其對趙衰的歉疚也愈發深刻,於是晉文公改革六卿制為十卿制,不久又把趙衰提高到了第四卿的上軍佐之位。趙氏的崛起至此始。

我們都知道晉文公雖開創了晉國霸業,但因其繼晉侯位時已年逾花甲,故其在位時間實則不長,趙衰則成為了其託孤重臣,勤勤懇懇輔佐了兩代晉侯,為晉文霸業的延續鞠躬盡瘁。而當年追隨晉文公的一批老臣也因修短有數,逐漸凋零。晉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先且居、欒枝、胥臣都在這一年與趙衰一同共歸黃土,六卿的前四位一口氣死絕,沒有絲毫緩和。晉襄公於是打算重置六卿,而趙衰身前已坐到了晉國二把手中軍佐的位置,加上晉襄侯的太傅陽處父得到過趙衰的舉薦,故其投桃報李,以趙盾賢於賈季,舉薦了趙盾。就這樣趙盾以而立之年成為了晉國的一把手——中軍將。趙氏至此騰飛。

趙氏孤兒

趙盾本人也確實賢能,自擔任執政的那天起,他「制事典,正法罪。闢獄刑,董逋逃。由質要,治舊汙,本秩禮,續常職,出滯淹」。具體來說,就是:

第一,行政法制方面:制事典(制定章程);本秩禮(明確貴賤);續常職(恢復廢除的官職);

第二,刑事法治方面:正法罪(明確刑事法規);闢獄刑(清理獄囚積案);

第三,民生經濟方面:由質要(使用契約帳冊);董逋逃(追捕逃亡的奴隸);

第四,澄清吏治方面:治舊汙(清理積弊);出滯淹(舉薦沉淪的賢才)。

從上述施政措施看來,趙盾雖年輕,但其果斷的作風,使得晉國的政治煥然一新。至此,趙盾就像其父趙衰一樣,是一個賢能之卿,為諸大夫和國人所讚譽。

然而,人隨著環境的改變,也是會改變的。趙盾的權臣之路才剛剛開始,上天似乎就是要他來執掌晉國門戶,憑他自己無法除去的擋道者都巧合般地自動離去了。就在趙盾成為正卿的幾個月後,本來正值年輕,欲繼續開闢霸業的晉襄公染了重疾,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按照晉襄公生前囑咐,晉侯之位應由其嫡長子繼承。然而,趙盾認為國賴長君,於是想迎接正在秦國為質的公子雍回國繼位。公子雍是晉文公的素來謙讓,頗有賢惠之名的四夫人杜祁的兒子,國人對其觀感不錯,故趙盾欲立之。

趙氏孤兒

但是趙盾的政敵,晉國二把手,中軍佐賈季以秦晉之好為由,欲立秦穆公的外孫公子樂為侯。曾被晉文公視為心腹的狐偃、趙衰的後人在此刻徹底反目。於是兩人開始了時間上的競爭,兩位公子誰先到達晉國,誰就是下一任晉侯。趙盾的智謀顯然更勝一籌,他一方面派先蔑、士會去秦國迎接公子雍,一方面派殺手阻撓賈季的人迎接公子樂。當消息未至時,他又將視野放在了尚在襁褓中的晉襄侯太子夷皋,也就是日後的晉靈公的身上。

太子夷皋的母親穆嬴也是個剛烈的女性,其眼看著諸卿為了迎立之功,故意忽視晉襄公的遺願。其主動找上趙盾,頻繁地哭求他,並向其陳述趙盾立太子夷皋的好處,表示太子一脈絕不忘記趙氏的恩情,有晉室存在一日,就有趙氏興盛一日。趙盾聽了覺得也有道理,控制一個幼童至少比架空一個賢公子容易。這一刻,趙盾的心理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其追求轉化為了野心,開始邁出了權臣之路。

趙盾在背棄秦國之後,就要動員準備秦晉之戰了,因為秦國為了防止晉獻公之事重演,也為了給公子雍造勢,出動了軍隊護送公子雍,所以秦軍實則是兵臨城下。於是趙盾在卿大夫會議上迅速通過了戰爭決議,對秦軍不宣而戰,秦軍大敗。挾擁立之功和敗秦之威的趙盾,真正成為了晉國隻手遮天的人物,以至於賈季出使外國時,評價趙衰為「冬日之日」,令人溫暖至極,而評價趙盾則是「夏日之日」,令人酷熱難耐。

趙氏孤兒

在穩固了晉襄公薨逝以來的混亂局面後,趙盾於公元前621年秋8月,代表晉靈公,與齊昭公、宋成公、魯文公、衛成公、陳共公、鄭穆公、許僖公、曹共公在鄭國的扈地結盟,史稱「扈之盟」。趙盾是春秋第一個代表諸侯出席盟會的卿大夫,一時間,世人只知晉國有「趙孟」,而不知晉國有晉侯。魯文公因會盟遲到,遭到了趙盾的宣戰,其急匆匆地派使者向趙盾道歉,以表示無不臣之心。

趙盾如果只是一味的霸道,晉國是不能被中原諸國尊為盟主的,其在內政外交上的手腕,亦是剛柔並濟。

賈季曾派殺手前往刺殺舉薦趙盾的陽處父,陽處父死後,趙盾徹查此事,賈季東窗事發,逃亡外國。而趙盾則將其家屬送至賈季所在國家,與其團聚。

包括後來的五將之亂,趙盾也只誅首惡,不禍及家人,甚至還扶植五將的後人繼承卿位。

他聽取建議不以好惡,曾經的政敵郤芮之子郤缺,在其手下做事。他向趙盾建議道:「曾經的衛國不肯順從晉國,因此晉國佔據了衛國的土地以示懲戒。如今衛國已然順服,您應該把衛國的領土還給衛國啊。背叛不進行討伐,不能彰顯大國的威嚴;服從又不進行安撫,不能顯示大國的德行。假如我們的德行沒有什麼值得尊敬的,諸侯們又憑什麼歸順我們晉國呢?」郤缺的足智多謀受到了趙盾的讚賞,其日後取代荀林父,越級成為中軍將,亦是趙盾臨死前的舉薦。

趙氏孤兒

次年,趙盾以晉靈公的名義將晉襄公時代晉國攻佔的匡、戚兩地還給了衛國,同時將鄭國虎牢邊境的土地,歸還給了鄭國。不僅衛、鄭兩國對趙盾感恩戴德,其餘諸國亦對晉國心悅誠服。趙盾由此在諸國贏得了「賢」之名。晉國的霸權也因為趙盾的經營而延續了二十年之久。其真的可算是晉文之繼業者。

然而,晉國終究是姬姓的晉國,晉靈公終於還是長大了,他開始反抗趙盾的執政,企圖親政。本來這在後世的專制王朝時代,該說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使遇到權臣當道,只要不是王朝末路,皇帝終究是最後的贏家。但這時是春秋,是個君臣尚且在人格上平等,卿大夫甚至可以凌駕於君侯之上,而被臣民視作尋常的時代。趙盾有大才,其賢能之名遠近可聞,晉國倚仗趙盾方得以維持霸業,這是國人的共識。趙盾對晉侯未有不敬之舉,然晉侯卻時刻想要其命,這是晉靈公給國人的印象。這也是趙盾雖陰令其族弟趙穿弒君,卻仍能為國人所容的一個重要原因。相比於草菅人命、荒淫無道的晉靈公,賢能勤勉的趙盾也更得民心。

但是國人之心並不能作為趙盾復任正卿的理由,能請趙盾回都的,除了已死的晉靈公,仍舊只能是卿大夫會議。而時常感慨「時日曷喪」的卿大夫們,為何又願意請趙盾回來執政呢?一句話概括即晉國離得開晉侯,卻離不開趙盾。

那時的晉國實在是強敵環伺,內憂外困。

內憂是晉靈公新喪,晉國急需迎立一個長君,因晉國公族相爭的往事,晉國的公子向來都是在外為質的,而在君侯未繼位之前,國事無趙盾不能行。

趙氏孤兒

外患是楚莊王打敗若敖氏開始親政了。那可是無論哪個版本都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啊!晉楚爭霸隨著趙盾與楚莊王的對決而逐漸白熱化。

強敵環伺則是秦楚聯盟,齊國冷眼旁觀,鄭、陳、蔡等小國在晉楚之間搖擺不定,只能依賴趙盾維繫晉國的霸業。

趙盾就是這樣一輪「夏日之日」,在他的照耀下,晉國諸邪莫近,妖魔遁形。雖然他在趙穿弒君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不得不面對國人的質疑,不僅僅是他個人,還包括整個趙氏。晉國太史董狐的那一筆「趙盾弒其君」,一直流傳至今。但趙盾將被晉成公赦免的趙穿流放至陳國,也顯示了趙盾再無袒護、掩蓋此事之心了。晉成公即位後,終究還是為趙盾正名了,一方面其感念趙盾擁立之功,一方面也是懾於趙盾之威,但在筆者看來,晉侯應該還是願意相信趙盾的人格的,否則也不會將其女嫁於趙盾之子。

趙盾一人,撐起了整個趙氏,然而在這尊巨人轟然倒塌之際,魑魅魍魎通通現形,就連新的晉侯晉景公亦有意剷除趙氏。趙氏滅族,僅在趙盾逝世後的十四年。畢竟,晉國要的是強大的趙盾,而非強大的趙氏。

相關焦點

  • 趙氏孤兒,一個百年家族的縮影
    而這場內亂也被演繹成後來中國戲劇史上的一個重要段落,即「趙氏孤兒」。(1)趙氏家族是晉文公姬重耳最看重的家族,趙衰受姬重耳的重視程度遠勝於其他人。趙衰死後,兒子趙盾繼承了父親在晉國政府中的遺產。趙盾不負眾望,輔佐姬驩(晉襄公)盡心盡力,漸漸成為晉國的二號人物,後來又立了姬重耳的孫子姬夷皋(晉靈公)繼位。
  • 趙氏孤兒雕塑——見義勇為、視死如歸的崇高品格
    《趙氏孤兒大報仇》(又名《冤報冤趙氏孤兒》、《趙氏孤兒冤報冤》,簡稱《趙氏孤兒》)是元代紀君祥創作的雜劇,全劇五折一楔子。劇演春秋時晉國上卿趙盾遭到大將軍屠岸賈的誣陷,全家三百餘口被殺。
  • 《晉獻文子成室》-「美輪美奐」、「趙氏孤兒」
    這篇簡短的文章也可以引申出一個經典的成語和一則流傳千古的傳奇故事。1、「美輪美奐」的成語就是出自於此。2、「趙氏孤兒」:文中的獻文子趙武便是趙氏孤兒中的主角。從趙武執政開始晉再修文德,棄徵戰,趙武尊王室,與楚弭兵。晉楚分霸,中原始寧。
  • 趙氏孤兒慘案發生在河津
    《趙氏孤兒》劇情比較複雜,由多種情節構成,策劃陰謀的場所,不用說,是在當時的晉國都城絳邑(一說是今侯馬新田,一說是今襄汾趙康)。慘案發生的地域在哪裡?直到趙獻侯(趙氏第十代)元年,即公元前423年,隨著趙氏勢力的不斷北擴,便將府治由耿遷至中牟(見《史記·趙氏家》、《辭海》)。趙氏在耿共統治了238年,這一點與《河津縣誌》記載:「趙氏在耿共傳十代」是一致的。而這件事發生在趙氏第五代趙朔時期,即公元前597年。也就是說此時,趙氏的採邑非耿莫屬。
  • 趙氏孤兒的背後:一個家族的毀滅與重新崛起
    趙家滿門僅公主因為是皇親而倖免於難,身懷六甲的莊姬被軟禁宮中,趙氏孤兒出生後,義士程嬰以醫者的身份將孤兒趙武帶出宮去。 我是個草澤醫人,與趙家非親非故,只因他全家被害,可嘆這世代忠良只留下這一條根苗,是我不顧生死前來搭救,今被將軍看破,你若貪圖富貴,將我獻與奸賊,你請功受賞去吧!」 小人物的大義舉 韓厥被程嬰的大仁大義所感動,放走了程嬰,沒想到程嬰走出幾步後又轉了回來。程嬰囑咐韓厥千萬不能洩漏孤兒的秘密,為了讓程嬰放心,韓厥拔劍自刎!
  • ​「趙氏孤兒」案背後的歷史真相
    趙宣子趙盾正因為趙宣子強勢的執政風格,趙氏在趙宣子生前就樹敵眾多,深為晉國諸大夫嫉恨。於是在趙宣子去世之後,由於一個莫須有的理由,趙氏便被大家聯手剿滅,若非韓氏傾力保護「趙氏孤兒」,趙氏恐怕早就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 忠義之地:電影《趙氏孤兒》的拍攝地藏山
    這裡也孕育著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有著一個感天動地而又驚心動魄的藏孤故事。  藏山,它有著北國江南的美稱,它既有小喬流水的江南特色,又有丘陵起伏的山林美景。很多遊人在這裡悠遊的同時,也深深的被這裡悠久的文化氣息所吸引著。這裡因為隱藏趙氏孤兒而得名,在此之後,逐漸的形成了悠久的藏山文化。
  • 趙氏孤兒全家被殺,他為何還能逆風翻盤,成為戰國七雄?
    據《史記》載,由於公孫杵臼與程嬰的拼死保衛,才保住趙氏的血脈:趙盾的孫子趙武。程嬰秘密收養趙氏孤兒,趙武雖僥倖活了下來,但是趙氏家族的財產與地位喪失殆盡。晉景公將趙氏的土地田產賜給大臣祁奚,如果不能幫助趙武恢復地位與權益,趙氏仍然不可能復興。當年趙盾得罪那麼多人,在晉國高層中,誰能幫助趙氏呢?只有一個人能幫助趙氏,此人便是當時晉國下軍司令韓厥。
  • 影評|士不可以不弘毅——談談電影《趙氏孤兒》裡的「士」
    程嬰就是這樣的一個「士」。這個平凡的人,在趙盾一族被滅門時,冒死救下了趙氏唯一的血脈,亦即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程嬰憑藉一己之力,隱瞞趙氏一族的滅門真相,將趙氏孤兒撫養長大,隨之開始了對元兇屠岸賈的復仇行動。歷史就這麼簡單,程嬰卻並不簡單。
  • 藏身山洞15年後成晉王 兩千六百年前趙氏孤兒藏匿地——藏山
    藏山,以藏匿趙氏孤兒而得名。藏山景區的藏孤洞、報恩祠、育孤園等景點及附近的大圍、荒鞍嶺、寶劍溝、落箭山等村名、山名都是當年程嬰攜孤遠逃追殺、救孤育孤的證據。趙氏孤兒的故事逐漸被後人傳成神話地處太行山的「藏山」,這裡藏著歷史,藏著故事,也藏著美景。藏山古名盂山,位於山西陽泉盂縣,是國家級AAAA風景區。境內峰巒疊嶂,古剎櫛比,千百年來留名篇佳作無數。山以史傳,史以文傳,匯中華儒家文化於此藏孤勝境,譽為晉東第一名山。
  • 只剩下一個孤兒的晉國豪族趙氏,後來是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對於晉靈公的行為,趙家先祖趙盾看不下去了,於是多次進諫規勸靈公改邪歸正,重視國家之事,但晉靈公非但不聽,反而記恨起了趙盾,想要將趙盾欲殺之而後快。 一天早晨,晉靈公派手下鉏麑前去刺殺趙盾,當鉏麑來到趙盾住處的時候,發現這位國家重臣的住處十分簡陋樸素,趙盾此時正打著盹兒穿著衣服準備去覲見國君。
  • 爸爸姓趙,給兒子取名「趙氏孤兒」,登記民警:喝了多大酒取這名
    爸爸姓趙,給兒子取名「趙氏孤兒」,登記民警:喝了多大酒取這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給新生兒辦理身份登記的地方來了一位90後父親,拿著孩子的證件要登記。可登記民警一看孩子名字就樂了,這位爸爸給孩子取名「趙氏孤兒」,一邊笑一邊問:喝了多大酒取這名!
  • 「趙氏滅族」真相:被掩蓋的姦情、內訌和陰謀|百家故事
    《趙氏孤兒》堪稱中國傳統戲劇小說悲情敘事的經典,自問世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並經過戲曲、電影、電視劇的不斷重演而至今婦孺皆知。在歐洲,經過伏爾泰、歌德等大師的轉譯,《趙氏孤兒》同樣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和生命力。王國維說過,元雜劇《趙氏孤兒》列入世界大悲劇中,毫無愧色。
  • 歷史上的趙氏孤兒趙武原型是誰?他的命運又如何?
    趙氏孤兒趙武  趙武官至晉國的正卿,主持了晉楚分霸的弭兵之盟,為當時的中原帶來了難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夠休養生息,可以說對於民眾來說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權傾一時的人物卻有著血腥而且悲慘的身世,一出生就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並且背負起全族的血海深仇。
  •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被奪,如何發展為戰國七雄的趙國的?
    這趙莊姬是晉景公的妹妹,嫁給了趙氏的趙朔,她舉報趙氏謀反可信度很高,同時欒氏和郤氏也出言作證。於是晉景公暗中召集軍隊發兵趙氏的封地。趙氏在晉國專權已久,侵害了不少家族的利益,於是晉國的貴族紛紛起兵響應。
  • 偷情、內訌、陰謀引發的滅門血案:歷史上的趙氏孤兒原來是這樣的
    那麼,《左傳》對趙氏孤兒記載如何呢?  春秋晉國實行軍政合一的「三軍六卿制」,國家軍隊被分為三個軍,由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六人統領,他們同時又是國家卿士(相當於宰相),其中以中軍將為首席執政。公元前601年,此時晉國的中軍將是郤缺,他提拔了趙盾之子趙朔為下軍佐。那麼趙盾可能在此年去世或者退休,而晉成公要到明年才去世,然後晉景公即位。
  •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提及電視劇《趙氏孤兒案》,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對於這個稱得上經典的歷史傳奇故事,卻談得上是家喻戶曉。之所以能夠打動世人,無疑是因為這是個煽情催淚的故事:趙家遭遇奸臣滅門,孤兒僥倖死裡逃生,八位義士前僕後繼,血海深仇終得昭雪。
  •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趙氏在趙家宗主的率領下拼死抵抗,但由於寡不敵眾所以兵敗。趙家人大多都死在了刀光劍影下,只有一個小孩子趙武突然不見了。原來趙武早就被程嬰抱走遁入山林中藏匿了起來,這個孩子就是趙武,也就是人們口中的趙氏孤兒。趙武在大眾的關心下很快就長到了十歲。而晉景公削弱趙氏權威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所以晉景公復立趙武。成年的趙武總是有貴人相助,你比如說韓厥。
  • 趙氏收養了他,趙氏孤兒認他為父,可下宮之難,他什麼也沒做!
    為繁榮、弘揚趙氏文化, 歡迎向《趙氏宗親》微信號投稿。聯繫QQ359723925!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本文為趙氏宗親原創出品,轉載請後臺留言在《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趙氏一族的滅頂之災即下宮之難發生之前,韓厥提前找到了趙朔,並勸說趙朔逃跑,說明兩個人的關係很不錯。
  • 8月23日19點浙江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博士杜磊:《趙氏孤兒》在海外的前世今生(1731-2019)
    大夫屠岸賈原是晉公的龐臣,一貫助紂為虐,對趙氏早就恨之入骨在這危難之時,趙氏的兩個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決心把趙氏孤兒救出來。於是二人定計,買了別人一個嬰兒,由公孫杵臼抱去藏起來,然後程嬰去向屠岸賈「告密」,說趙氏孤兒在公孫杵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