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半島歷史上曾經有個「光州」,治所在掖縣,後改名萊州

2020-12-14 騰訊網

州,是古代重要的區劃單位,面積一般較大。膠東半島範圍相對有限,因此州的數量也不多,人們所熟知的就是登州和萊州。其實,除了這兩個名稱之外,「光州」和「牟州」也曾出現在膠東歷史上。下面就重點介紹一下其中的「光州」。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南一北兩個光州,北面的光州在山東,南面的光州在河南。兩者後來雖然都取消改名,但河南光州改名較晚,且附近還有帶有光字的地名,如光山縣等,因此知名度更高。而膠東的光州,年代較為久遠,知者相對不多。

(北魏時期光州示意圖)

膠東半島的光州,治所在掖縣,與後來的萊州相同,因此不少人將光州等同於萊州。但嚴格來說,光州與萊州並不能完全等同(最多跟唐初的萊州相同),因為就轄區而言,光州幾乎相當於萊州和登州之和,膠萊河以東的地區,大致都是光州地界。

追溯歷史,膠東半島的光州是在北魏時期設立,比南朝梁在河南設立的光州,要早數十年。兩者在南北朝曾並存過一段時間。

關於膠東光州的設立時間,《太平寰宇記》記載:「皇興四年(公元470年),分青州置光州。」

皇興是北魏獻文帝的年號,提到獻文帝,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他的兒子廣為人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獻文帝在位時間不長,在他的本紀中並沒有找到設立光州的記載,或許是因為當時州郡太多的緣故。

不過,在《魏書•地形志》中,有關於光州的記載,以此來看,北魏設立光州一事應無疑問。

在漢代十三刺史部當中,膠東半島屬於青州地界,延續至此,光州分出,這也意味著膠東半島逐漸與青州脫離了關係。

光州的範圍有多大,史料記載,領郡三、縣十四,戶四萬五千七百七十六,口十六萬九百五十。三個郡分別是東萊郡、長廣郡和東牟郡,十四個縣是掖縣、西曲城、東曲城、盧鄉、昌陽、長廣、不其、挺縣、即墨、當利、牟平、黃縣、惤縣、觀陽,基本包括了現在膠萊河以東的區域。

萊州的「萊」取自東萊,登州的「登」取自文登,那麼光州的「光」,是從何而來呢?

對此,《太平寰宇記》載:「取界內光水為名。」《隋書•地理志》也記載:「東萊郡舊置光州……有掖水、光水。」其中,掖縣以掖水得名,光州則以光水得名。

這條「光水」掖縣境內的哪一條河呢?對此,清代修撰的《掖縣誌》中有提及,志稱:「三裡河,城南三裡,即光水也,州以水名,出寒同山,後溪經仲家窪西北流入掖西河。」

如今的萊州市境內,有個仲家窪子村,在萊州南路半壁店子立交橋附近。打開電子地圖,放大比例尺,在村莊的西面,的確可以找到一條河,附近有個小區,就叫「三裡河子小區」,想必這就是古代的光水了。

水不在深,有名就行。光水雖然不是大河,但膠東半島曾以此為名,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光州這個名稱,在膠東歷史上存在了大概一百多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有許多 任 的光州刺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鄭道昭。他在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以秘書監、滎陽邑中正的身份,出任平東將軍、光州刺史。在光州任上,他留下了不少石刻碑文,如今萊州雲峰山上就存有古蹟。

隋朝建立之後,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光州為萊州。自此之後,萊州逐漸成為這片土地的代稱。但光州的區劃雖然取消,名字在如今的萊州市仍有體現,市區有一條主幹道就叫光州東街、西街,有名的萊州一中,就在這條路上。當地還有一款光州啤酒。「光州」地名之影響,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萊州這個地名在隋朝開始出現,建築大師宇文愷曾做過萊州刺史
    萊州,是膠東半島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地名。不同時期,萊州指代的範圍也不同。如今的萊州,指的是一個縣級市,範圍就是原來的掖縣。明清時期的萊州,指的是一個府,管轄昌邑、濰縣、高密、膠州、即墨和平度,駐地在掖縣。
  • 【奇談】鐵打的萊州,紙糊的登州
    濰坊曾經想積極對接青島,但又擔心被青島「吃掉」。威海在對韓貿易和旅遊資源方面,也要和青島比個上下……這種城市之間各自為戰、分散式的發展布局與長三角、珠三角的抱團式發展有本質的不同。必須承認,受發展定位、心理因素、行政壁壘、空間距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膠東半島實際上並不存在城市群,後果自然是長期不受重視,也得不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
  • 膠東半島西部有不少綦姓人,平度和萊州為集中分布地
    但在膠東半島區域內,有不少綦姓人分布,尤其是在半島西部的平度和萊州等縣市,綦姓分布較為集中。 那麼,平度和萊州兩地的綦姓人都有什麼淵源? 萊州市舊稱掖縣,在明代與平度同屬萊州府範圍內。
  • 千古萊州 豐功殊勳
    膠東抗日烽火在玉皇頂燃起萊州原稱掖縣,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是山東沿海的重要縣邑。1928年,省立九中學生王鼎臣、鄭耀南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年後成立了直屬山東省委的中共掖縣委員會,領導萊州人民開展革命鬥爭。
  • 萊州曾經有個掖南縣,你知道嗎?
    1940年11月,膠東區黨委從掖縣分出掖南縣,以掖城大十字口為界(鼓樓街和古城街路口),以南劃出掖縣南部成立掖南縣。掖縣、掖南縣均隸屬於西海專區。西海專區 在山東省東部。屬膠東行政區。轄南掖、北掖、北招、昌南、昌北、濰南、濰北七縣。1940年12月設置。1950年5月撤消,所轄區域分別劃入昌濰、萊陽兩專區。
  • 【山海仙境】萊州原來是這樣的!
    雲峰山憑因其林壑優美、景色宜人被封為「著名文化旅遊勝地」,也是因有北魏著名書法家鄭道昭魏碑刻石而馳名中外,山上分布著歷代摩崖刻石37處,聞名於海內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留下的珍貴題刻17處,被國內書法家譽為「隸楷之極」。嵌空疊架、姿態各異、由山腰散布到山頂,構成了雲峰山的天然碑林。
  • 百年前膠東半島的隋姓人聯合修譜,都有哪些村莊捐過款?
    民國初年,是民間修撰族譜的一個集中時期,膠東半島很多姓氏都在此時續修或重修族譜。因為交通和通訊條件的改善,同時也由於帝制時期一系列禁忌的取消,此時的修譜範圍大大擴展,不再僅限於以一縣一村,而是擴展到全道(膠東道)乃至更廣的層面。
  • 膠東姓氏:萊州市朱橋鎮大郎家村,有一座郎氏宗祠
    在膠東半島地區,郎姓多見於西部縣市,如萊州、平度、萊西等地。其中,萊州市朱橋鎮的大郎家村,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聚落。該村現存一座郎氏宗祠,系民國二年(1913年)由郎氏族人郎郡璽發起修建,次年落成。在2019年,萊州市公布的第一批歷史建築當中,大郎家村郎氏宗祠在列。
  • 【青青島觀察】聯通南北 青島至萊州高鐵意義重大
    青島經平度至萊州高鐵是繼濰萊高鐵、濰煙高鐵後,平度市爭取到的第三條高速鐵路,將進一步彰顯該市交通區位優勢,推動平度加快融入環渤海經濟圈。該項目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隨著高鐵的延展,青島都市圈的範疇被進一步擴大,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有了重要的交通支撐。
  • 明末「萊州保衛戰」的勝利,提升了濰縣人對萊州府的認同感
    明清時期,地處膠東半島西部的萊州府共管轄七個州縣,即史籍所謂的「萊郡七屬」。這七個州縣分別是掖縣(附郭縣)、昌邑縣、濰縣、平度州、膠州、高密縣和即墨縣。以上州縣當中,平度、即墨等地在明代之前就就與萊州關係密切,而濰縣、昌邑縣和高密縣則是明初才劃到萊州府範圍內。相對來說,前者對「萊州」這個概念的認同感更強一些,而後者相對就有些疏遠。其中,濰縣在明代之前本來是濰州,與升級為府之前的萊州平級。兩者的地位長期相埒,而濰州在洪武年間降級為縣,歸屬萊州府管轄,使得當地士紳在心理上很難一下子就接受。
  • 中國書法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青島雲峰山摩崖石刻
    中國上下五千年,每個歷史階段都留有自己特殊的印記。要找尋這些特殊印記背後的故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一定是重要的線索之一。近期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背後的歷史印記。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市雲峰山摩崖石刻。
  • 萊州金城故宅老街
    近段時間以來,經考古人員發掘,該鎮城後萬家村的清末民初古民居一條街逐漸為人所識。其實,金城鎮所轄的紅布、後坡、馬塘等村都有大片建造精美的清末民初古民居和充滿古韻的老街道。古宅多為白石青磚堆砌,門樓、雕花、飛簷、鬥拱,漫步其間,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古鄉村。據當地居民介紹,清朝中後期,掖縣(今萊州)人多外出到北京、哈爾濱、大連、青島等地謀生,很多人因此發跡。
  • 山東十大失落城市,有你老家嗎?
    6、萊州 失落指數 8.6歷史沿革: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晉為東萊國治。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中華民國廢府留縣,由省直轄。再往後,就成為一個普通的縣級市了。鼎盛場景:明清時期,現在青島大部、濰坊中心均歸萊州府管。
  • 山東這15座百強縣,大部分在膠東半島,魯南地區滕州、鄒城上榜
    山東省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百強縣的名單上,可謂是舉足輕重。2020年的全國百強縣名單中,山東省一共有15個地方榜上有名,大部分集中在膠東半島,魯南地區滕州、鄒城上榜,不知道你怎麼看?>從名單上不難看出,大多數百強縣集中分布在山東的煙臺、威海、濰坊、青島等地,其次為魯中地區、魯南地區,被譽為「魯南明珠」的滕州市位居全國百強縣第34名,在省內僅次於榮成市,不過數據看出榮成市排名14,滕州排名34,這中間有很大的差距,再看滕州往後的百強縣,可以看出來,山東的百強縣排名整體靠後,這與江浙等地有一定的差距,數量雖多,但整體實力略低。
  • 傳統的膠東指的是什麼地方?我來告訴你
    膠東,分為文化意義的膠東,地理意義的膠東和行政意義的膠東。文化意義的膠東即以膠遼官話為母語,文化習俗也趨於一致的地區;通常是指青島、煙臺、威海全部及濰坊的市區(原濰縣)和昌邑市、高密市。地理意義的膠東,即膠萊谷地以東的膠東半島,包括煙臺、威海全部,青島東部 。行政意義的膠東指山東半島地區。
  • 山東半島5市合建膠東經濟圈 欲重振北方經濟
    如今,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更大平臺」上,王清憲發現,青島能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舉足輕重的帶動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個城市實力的比拼,而是所在城市群、都市圈之間綜合實力的角逐。2020年,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開局之年。
  • 膠東鄉村記憶:看貓說貓,掖縣老家養貓的往事
    舊日在我的掖縣老家,祖母王氏、父親都稱呼老鼠為「耗子」。一是偷食,二是噬咬,鄉民深受鼠害。貓食量不大,柔弱身段好獵手,於是養貓蔚然成風。母親特意買來俗名沙拱子的小乾魚,在做飯燒火時的灰燼裡燒烤後,與乾糧同嚼,餵養討要來的小貓。「溪魚不惜朝朝買,贏得書齋夜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