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浙江省經信廳聯合省人力社保廳發布《關於鼓勵留員工穩生產確保經濟高質量「開門紅」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列出10大舉措,鼓勵地方和企業春節期間留員工、穩生產,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促進經濟高質量「開門紅」。
其中第一條提出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鼓勵企業採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安排文化旅遊活動等措施,吸引外地員工儘量留在當地過年,有條件的地區可給予適當補助。
《通知》還提到,鼓勵訂單較多、生產任務較重的企業,制定職工春節錯避峰放假和調休計劃,根據實際情況調度增加一季度產量安排,以崗留工、以薪留工。
《通知》具體十條舉措如下:
一、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各地要根據生產經營實際,鼓勵企業採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安排文化旅遊活動等措施,吸引外地員工儘量留在當地過年,有條件的地區可給予適當補助。組織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慰問堅守崗位的員工,營造關心關愛外地員工的良好氛圍。對確需返鄉過年的外地員工,引導企業錯峰放假,儘量減少出行壓力,降低疫情防控風險。
二、引導企業科學安排生產計劃。在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的前提下,鼓勵訂單較多、生產任務較重的企業,制定職工春節錯避峰放假和調休計劃,根據實際情況調度增加一季度產量安排,以崗留工、以薪留工。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出臺政策,對一季度保持連續生產、連續滿產的工業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充分利用省企業運行監測和風險防範平臺,開展重點企業連續生產和春節後開(復)工情況監測和風險預警,及時掌握企業員工去留、產能發揮、在手訂單、項目建設等方面情況,根據企業生產安排,調整優化部門工作和服務計劃,主動幫助化解企業連續生產中碰到的困難問題,增強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和發展信心。
三、協調企業合理安排停產檢修。及時掌握重點企業停產檢修計劃,在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和有序經營的前提下,鼓勵各地積極探索以差別化要素價格引導企業靈活安排停產檢修,將非緊急、非必要的停產檢修計劃延遲到二季度進行。加強停產檢修企業服務,支持企業強化日常維護。
四、支持企業統籌做好穩崗工作。充分發揮餘缺調劑機製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力餘缺調劑活動,幫助節日期間短期用工需求較大的企業,提前對接放假早、富餘員工多的企業,促進企業間用工平衡。各地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鼓勵和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用工服務。鼓勵企業靈活安排生產,開展職工技能提升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政策。發揮失業保險穩就業作用,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實施返還失業保險費政策。做好規上工業企業、重點外貿企業、計劃裁員企業和缺工企業監測「四張清單」管理,及時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做好用工形勢預判。
五、全力做好企業節日生產要素保障。完善應對極端天氣的應急預案,加強與交通運輸部門的協調,指導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的企業備足備好原材料,確保不發生因節日假期運力緊張帶來的斷供現象。要加強與供電、供水、供氣、供熱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保障各類要素穩定供應。
六、切實做好留企員工生活服務保障。各地要根據本地區外來員工錯峰情況,積極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強化醫療衛生、治安消防、餐飲商超、公共運輸、公租住房、教育培訓等公共服務供應保障,確保留企員工正常生產生活。
七、認真落實員工合法權益保障。大力推進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加強糾紛處置和隱患排查,確保春節前欠薪問題「兩清零」,確保員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安心過節。進一步暢通勞動保障維權渠道,全面落實「一地投訴、全省聯動」機制,開展欠薪投訴集中接訪活動,線上線下同步化解各類欠薪糾紛。落實屬地政府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加強源頭穩控和多元化解,落實風險防範預案,把不穩定因素和群體性事件苗頭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
八、指導生產企業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各地要指導企業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按照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等原則,鼓勵企業將員工留在當地過春節。要全力配合防疫部門,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規定,落實企業建立外地返工員工登記制度,確保做到全覆蓋、不遺漏。鼓勵企業儘可能將原籍在中高風險地區的員工留在本地。
九、切實做好生產企業服務工作。各地要按照「三服務」2.0版的要求,聚焦閉環式全程服務、體系化聯動服務、滴灌式精準服務,依託企業碼,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為企業解憂、助力、賦能。深化「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主動對接勞務輸出地,儘快形成本地企業用工需求和輸出地有意來浙務工人員清單,做好點對點接返員工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前謀劃節後招聘工作,省市縣聯動組織好「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合理安排線上線下招聘場次。
十、指導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要認真履行好工業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指導督促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特別是要指導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消除因春節期間加班生產造成的各類安全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