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飲食文化,中國可以說是具有最古老的飲食文化,我們現在人們吃的食物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各式各樣。那麼,古代皇帝的飲食有多豐盛呢,如果你穿越到明朝,你肯定會被當時皇帝的一頓飯所震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明代皇帝都吃些什麼。
一、皇帝的一頓飯能有多豐盛
據史料《南京光祿寺志》記載,朱元璋洪武一天的飲食情況:早膳:羊肉炒、煎爛拖齏鵝、豬肉炒黃菜、素熇插清汁、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坢肉、筭子面、攛雞軟脫湯、香米飯、豆湯、泡茶。一共12道。
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焚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面觔、羊肉水晶角兒、絲鵝粉湯、三鮮湯、菉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 一共有24道。關於晚膳吃什麼,資料並未詳細記載。
那有人就會問,種類這麼多,皇帝能吃得完嗎?就這樣的飲食習慣還是明代初期的,要是真和後期的相比,這都不算什麼。比如,就拿粥的而言就有:蒸香稻、蒸糯、蒸稷粟、稻粥、薏苡粥、西梁米粥、涼穀米粥、黍秫豆粥、松子菱芡棗實粥等,除了粥類還有其他的吃的。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別提有多豐富了。那皇帝一般的主食都是什麼呢?
二、皇帝主食都吃什麼
雖然前面講那麼多吃的,不過那些都是配菜,其實皇帝真正吃的主食和現在基本差不多,有米飯和麵條。麵條方面有面片、雞蛋面、白切面等。還有饅頭、花卷、餅、花餡餅等面制食品。還有一些在外觀方面看起來很好看的就有蒸捲、海清捲子、蝴蝶捲子,餅的花樣很多,大蒸餅豆餅、澄沙餅、糖餅、芝麻燒餅,還有椒鹽餅,可以當作甜點的餅都有菊花餅、葵花餅、芙蓉花餅、石榴花餅、荷花餅等等。
雖然面制食品很豐盛,但有關米飯不過單獨提出了一種「清風飯」,這是一種可以消暑的米飯:用水晶飯、龍眼粉、龍腦末、牛酪漿調和,放入金提缸,再垂下冰池冷透,用傳導方式製作的冷飯。我們都知道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米飯為主。明朝皇帝自成祖朱棣開始生活在北京城,所以主要以麵食為主。
三、明代皇帝的口味有多重
我們都知道,牛肉、豬肉能提供人體的蛋白質,蔬菜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但也不能多吃,脂肪增多容易造成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平常做菜以少油、少鹽為好,而不健康的食物就是燻烤、燒烤、煎炸之類的食物,這種高溫烹製的菜容易產生致癌物。而明代皇帝每道菜上各種肉類都有,並且蔬菜很少。
明代皇帝喜歡吃重口味的菜,味道清淡的菜覺得不好吃,尤其是調料必須要多。據《酌中志》記載:明熹宗最喜歡吃的,就是炙蛤蜊、炒鮮蝦、田雞腿、筍雞脯,還有一道菜光看食材就知道這道菜有多肥膩,把海參、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一塊燴成一道菜,可以想像油膩程度。不但飯菜是這樣,連吃水果都要放鹽。
夏天吃西瓜前,還要先放點鹽,烘焙一下在再吃。這味道不知是什麼感覺,鹹味甜西瓜嗎?又比如王譽昌在《崇禎宮詞》一文中提到:明代崇禎帝每月持齋十日,嫌菜清淡沒味道無法下咽,尚膳監又把齋菜重新處理了一下:給生鵝拔毛,去掉腸子等臟腑器官,塞蔬菜進去,煮沸之後馬上將菜取出,再用酒洗乾淨,再用麻油煮烹,這樣的菜才能過關。齋菜都做成這樣,那平日吃菜肯定更油膩。
綜上所述,看來皇帝的飯菜也不是一般人說吃就能吃的,首先你得和他的口味愛好相同,才能比較容易接受和皇帝一樣的飯菜。
小夥伴們,你們能接受皇帝這麼重口味的飯菜嗎?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參考資料:邱仲麟:《皇帝的餐桌:明代的宮膳制度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
陳寶良:《明代飲食生活時尚及其新動向》,《社會科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