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區菱角市66號,這裡有一處令人耳目一新的場所,西靠明城牆,北接內秦淮河,從1896年的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到上世紀50年代的南京第二工具機廠,延續了19世紀以來的中國百年工業文脈。如今,這裡煥然一新,被打造成了金基國創園,厚重的歷史光影與新潮的現代文明在這裡交疊,成了這座城市的文化之光。
以文創、設計、科技創新為基本業態,已集聚140多家企業
交匯點記者了解到,2012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秦淮區委區政府的引領下,南京金基集團果斷決策,投資改造南京第二工具機廠老廠房,建設以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科技創新為基本業態的創意產業園區,走上了堅持工業遺存保護和利用的創新之路。
金基國創園建設運營中,始終堅持瞄準一流策劃定位,改造施工創新設計,精準投資確保收益,建設品牌輻射影響,口口相傳吸引客戶,同生共長促進創業,服務至上力求盡善,園區環境建設日建月新、產業集聚提勢顯級、服務能力日臻完善、創業氛圍激昂向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高。園區現已集聚140多家創意企業,吸引3000多名人員就業。
修舊如舊,產業創新,江蘇唯一「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
漫步在園區裡,時不時就遇到周邊過來散步的居民,也有特意來「打卡」的年輕人,大家享受著工業文明伴隨著的愜意。暖色調的紅磚,修舊如舊的整體風格,踩在斑駁的石階上,仿佛一轉身就能遇見幾十年前的一段時光和一個舊人,心情一下子就舒緩了下來。
園區的特色可以用「一個空間、兩個集聚、三個平臺、四個轉型」來概括。一個空間,就是南京高端產業的創業空間;兩個集聚,就是創意設計產業和創意人才的集聚;三個平臺,就是園區參與構築的多功能服務平臺,包括:南京創意設計中心、「創意南京」文化產業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南京設計廊等服務平臺。四個轉型,就是園區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實現了四個突破:一是創業文化的內涵升級、二是發展方式的轉變、三是工作成果的轉型、四是職工隊伍的轉型升級。
金基國創園承接秦淮老城南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功能區,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園區是江蘇省與南京市秦淮區省區共建工業設計示範園區,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秦淮特色文化產業園核心園區、江蘇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江蘇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江蘇省工業設計示範園區、南京市文化產業園、南京市工業設計示範園、南京市小企業創業基地、南京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南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
雖自身低調仍備受關注,摘得「2019城市更新殿堂案例獎」
自身足夠低調的金基國創園散發出的產業之光和魅力無法被掩蓋,它越來越多地被關注到。2016年8月1日,《人民日報》以「南京變輕了」為題,報導了南京扭轉產業格局的做法和經驗,用「調整工業布局,企業退城入園」概括了以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為代表的南京創意產業園結構轉型、業態向高、布局求新的歷程。
繼2016年獲得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狀後,2019年,園區運營主體又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的殊榮。2019年11月21日,「2019中國城市更新論壇」金基集團不負眾望,一舉斬獲兩項大獎:金基國創園摘得「2019城市更新殿堂案例獎」,金基集團榮獲「2019城市更新精益求精獎」。
當城市更新成為了熱詞和新命題,金基國創園摘得「2019城市更新殿堂案例獎」更顯得彌足珍貴。尤其是在空間設計上,廠區內打造了一條交通空間軸,並以空間場景營造的手段,將時間維度與交通空間軸相融合,命名為時光軸,以歷史發展為線,打造「江南造幣時期」、「近代工業生產時期」、「知識經濟的今天」以及「綠色生態的未來」為代表的四大主題廣場,讓現代與歷史處於同一空間,賦予時間新的活力。
如果不是金基集團的作為,這顆工業遺存的明珠將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未來,金基還將帶給南京城更多的精彩,值得我們期待。
交匯點記者 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