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解放軍舉行進入北平入城式,留下了這些珍貴老照片!

2020-12-16 騰訊網

1949年1月,北平圍城。為了實現北平和平解放,毛澤東指示要動員一切力量,積極做好北平守軍長官傅作義將軍及上層軍官的統戰工作。也許,在他心中,早已把北京內定為新中國的首都了。

1949年1月,北平市民在東長安街三座門前看解放戰爭形勢圖 高帆攝

定都北京

當時,與毛澤東頗有私交的東北局城工部部長王稼祥剛好去西柏坡開會,並看望了毛澤東。交談中毛澤東說:「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的政府定都在何處?中央雖有幾個考慮,但還沒有最後的答案。」

對這個問題,學者出身的王稼祥早有考慮:「依我看,現在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雖然自稱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知道,凡建都金陵王朝,包括國民黨政府都是短命的。這樣講,帶有歷史宿命論的色彩,我們當然不相信這一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南京離東南沿海太近,從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缺陷,我們定都最好不選在南京。」

「再看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現在中國的疆域不是秦漢隋唐時代了,那時長城就是邊境線,現在長城橫臥於中國的腹地。因此西安在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點。這樣一來,選西安為都也不合適。」

王稼祥再論:「黃河沿岸的開封、洛陽等古都因中原經濟落後,而且這種局面不是短期內所能改觀的,加之交通以及黃河的水患等問題,也失去了作為京都的地位。」

哪裡可以定都?王稼祥直指北平。「北平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謂今日中國的命脈之所在。同時,它又鄰近蘇聯和蒙古,無戰爭之憂。此外,北平是明清兩代的帝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也樂於接受。」

毛澤東連聲稱道,他說:「蔣介石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

可見,毛澤東把人民的政權定都北京,是有政治考量的,這種針鋒相對既反映出毛澤東的偉人個性,更反映出兩種不同政權的根本對立。

另外,在定都問題上,中共領導層的意見也是一致的,這種一致建立在對國際政治格局和國家安全戰略的考慮上。「一邊倒」的外交格局和接受蘇聯的幫助,曾是中國共產黨建國前後的一個方針,而這一方針也影響到了對首都的選擇。

北平百姓擁護解放軍入城。

北平在黨內被公開定為首都是在1949年3月5日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會議提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從鄉村移到城市,在這一背景下,毛澤東講:「我們希望四月或五月佔領南京,然後在北平召集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並定都北平。」

北平雖然被內定為首都,但最後的決定,還要人民來下,得開政協會議,因此定都問題在黨外並未公開。

接下來的問題是,遠離政治中心這麼多年,北平還能勝任嗎?

先接管再入城

入城式中,威武的騎兵從永定門行進到前門,清華大學學生夾道歡迎。孟昭瑞 攝

戰爭年代,接管一座城市首先是接管防務,實行軍管。而由四野41軍來接管北平防務,大概有兩方面考慮:第一,這支軍隊善守,在塔山阻擊戰的時候打得非常漂亮;第二,這支部隊軍紀好,塔山阻擊戰時,大部隊路過老鄉果園,全軍無一人上前偷吃一個蘋果。

新華社戰地記者王健漢回憶,入城前,41軍還進行了入城資格大評比。比如,平時說話是否和善,群眾關係處理得好不好,服裝是否整潔,是否有侮辱婦女的言行等等,凡有一條不合格,就不準先行入城。

1949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北平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天——中午12時30分,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1軍莫文驊部由西直門進城,開始接管防務。

身背行李包的解放軍邁著整齊的步伐,跨進北平巍峨的城門。 高帆攝

簡單的交接儀式

北平百姓雖然覺得進城部隊挺精神,可和戰士們打交道時,總覺得他們太嚴肅,用幽默樸實的北京話說,有點「傻乎乎」。當然,這怪不得戰士,入城之前的教育,讓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不過,這種情況到了2月3日就有了全然改觀。為什麼呢?部隊首長知情後,專門下發了「關於改變部隊嚴肅有餘而活潑不足的規定」。

宣傳車隊駛過四牌樓。 高帆攝

學生們在街頭宣講和平解放政策。高帆攝

馬句在給北京首任市長彭真當秘書之前是接管幹部。2月1日,他收到了北平市委的指示:人民解放軍2月3日要舉行入城式,路線是從永定門進城,經前門大街到前門樓接受平津前線司令部的檢閱,然後經東交民巷,到崇文門內大街,向東單、東四方向前進。

為什麼31日進城交接城防時特別低調,在接管之後,卻要再辦一次盛大的入城式呢?北平警備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在工作總結中寫道:「把軍隊在城內擺一下,展現我們的威力,目的是給人民群眾增強信心,同時給反革命分子一個鎮壓。」

原來,那時北平敵特的數量之多,系統之龐雜,竟然居全國之首。

由於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屢失城池,從東北、華北、西北撤下來的特務,紛紛聚集在北平。據掌握的材料,除保密局、軍統、中統三大系統的特務外,還有華北「剿總」、「清共先鋒隊」以及英美間諜等8000餘名特務。再加上國民黨北平市黨部、河北省黨部、三青團、民社黨、青年黨等反動骨幹分子,特務總數不下1.6萬人。

馬句的任務是組織群眾在前門大街迎接解放軍入城,這可讓他失眠了。你想想,他剛接管了區政府,還誰都不認識,就要執行這麼重大的安保任務,要是混入了國民黨特務,放了冷槍,那可怎麼交代。

為了防止特務搞破壞,入城式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並沒有在北平城內廣泛宣傳。在所有經過的街道,安排在前三排的,也幾乎都是我們的地下工作者,青年學生。然而,令平津前線指揮部詫異的是,當天雖然有沙塵暴,但老百姓聞訊趕來,不惜在寒風中站立4個多小時,也要一睹解放軍的風採。最終,差不多有一半北平市民參加了入城式。

金水橋前人山人海

最具有象徵意義的是,軍隊從東交民巷穿過,要知道使館區可是舊中國的「國中國」。當年北伐軍也曾接收過北京,可沒敢進東交民巷,解放軍走了這一圈,不僅把歐美的官員震住了,還象徵著北京完完全全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解放軍經過東交民巷

作為戰地記者,高帆等人參與了北平入城式的採訪報導。當時,他們並沒有什麼具體任務,只是拿著照相機在大街上隨意拍攝。在那個革故鼎新的關鍵時刻,重要的歷史畫面,以及身處歷史中各色人等,都被他真實地定格在畫面中。

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兩年半戰爭的總結;北平解放是全國打出來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軍的入城式。」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北平入城式,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命令:繞道也要從這裡過!
    這個畫面被隨軍的攝影師捕捉下來,北平和平解放的經典時刻在此定格。第二:為什麼要在北平舉行盛大的入城式?北平解放前,解放軍已經接連解放了石家莊、濟南、瀋陽、天津等八個重要城市,為什麼偏偏要在北平舉行入城式?
  • 威武雄壯的解放軍北平入城式
    1949年2月2日,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北平市人民政府進入市內辦公。軍管會、市政府分別向全市發布了入城辦公的布告。同日,北平市警備司令部宣布成立,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程子華,副司令員彭明治、吳克華,副政治委員莫文驊。《人民日報》(北平版)在北平創刊,並發表《為建設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奮鬥》的長篇社論(代發刊詞)。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在這之前,中共北平市委各部門已開始進城辦公。
  • 今天|1月31日,70年前,傅作義接受「八項和平條件」北平和平解放……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70年前的今天,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入城接收北平防務,擁有二百餘萬人口的北平宣告解放。
  • 70年前的今天,潮州群眾夾道歡迎解放軍進駐潮州城!
    今天是10月23日,70年前的今天,對潮州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22日,潮安解放。第二天,也就是1949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舉行入城儀式。這一幕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隊員羅國璋、盧修平等用相機記錄下來,成為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
  • 老照片:一組1949年解放軍解放南京的珍貴照片,群眾載歌載舞歡迎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民們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解放南京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部隊,隨著南京勝利解放,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南挺近,5月3日杭州解放、5月22日南昌解放。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戰軍主力攻佔上海,上海就此解放。
  • 專家文庫|「北平不能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
    北平是一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都,留下了故宮、天壇、頤和園等眾多代表中華民族文明的珍貴文物古蹟。此外,北平還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全國一流的高等學府,匯集了一大批聞名全國的專家學者。讓敵人去佔據這些文化機關,但是我們不要攻擊它,我們將其他廣大城區佔領之後,對於佔據這些文化機關的敵人再用談判及瓦解的方法使其繳械。即使佔領北平延長許多時間,也要耐心地這樣做。為此,你們對於城區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調查,要使每一部隊的首長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擊,哪些地方不能攻擊,繪圖立說,人手一份,當做一項紀律去執行。」在短短一個月內,毛澤東連續3次電示保護北平文化古蹟,殷殷之心躍然紙上。
  • 檔案揭秘:1949,北平—北京(上)
    其一,傅氏反共甚久,殺人甚多,除非和平讓出平津,否則我們無法說服人民赦免他的戰犯罪;其二,傅氏不能採取騎牆態度,只能站在人民解放軍一方,其軍隊可編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不能有其他名義;其三,除傅部外,其他軍隊一律繳械;其四,迅速解決,否則我軍即將舉行攻擊。
  • 解放軍和平入城次日人民日報批傅作義為戰犯
    傅作義(左一)和蔣介石從1949年1月31日開始,解放軍陸續進城,接管了北平的防務。2月3日,在解放軍舉行盛大入城式的時刻,傅作義獨自坐在北平西郊原華北「剿總」司令部的駐地內。他沒有參加入城式,解放軍沒有邀請他,他也沒有主動報名。
  • 70年代中國珍貴老照片;想不到四十年前的人們是這樣子的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七十年代的兵哥哥,非常的精神、帥氣。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二十世紀70年代,三個扎著綁子的女孩。
  • 70年前珍貴史料公布!大名鼎鼎的「聖約翰大學」原來是這樣的……
    70年前,《聖約翰大學概況》靜靜地問世於上海解放的黎明時分。據推測,這份珍貴的史料,正是地下黨為迎接上海解放而開展的社情調查。跟隨著這份珍檔,讓我們一同來回望聖約翰大學的黎明時刻。《聖約翰大學概況》的整理歸檔時間為1949年,由於缺乏落款等其他信息,其具體形成時間與作者均不明。
  • 今天,舟山解放70周年!一波新老照片對比,滿滿的都是回憶!
    一波新老照片對比,滿滿的都是回憶!    70年前的5月17日   舟山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迎來解放   普陀青年們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   用他們的方式慶祝舟山解放70周年   ▲登陸舟山本島的解放軍行進在定海城內
  • 70張老照片丨完整再現日軍侵佔唐山交大校園行徑
    近日,70張反映日軍佔領交大校園的老照片被媒體曝光。據查證,在目前已發現的資料中,關於這一時期唐山交通大學校園的影像資料相當稀少。而這次發現的這套老照片,是侵華日軍佔領唐山交通大學校園最為翔實的一批原版照片。
  • 30年前的今天,是你的節日!快來看看你珍貴的兒童照!
    又是一年六一兒童節大齡兒童們紛紛表示要過節回憶起70後、80後、90後的兒童節懷舊氣息濃鬱的集體記憶仿佛湧到了眼前今天隴報君搜集到了一些隴南二三十年前的兒童節照片趕緊速度往下翻看看有你嗎?!當年的六一兒童節雖然大家都應該長大了但沒人說成年人不過「六一」哇今天隴報君帶大家一起回首從前看一看這些珍貴的老照片他們是怎樣過兒童節的???
  • 這個展覽帶你閃回70年前的廣州解放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川 通訊員 陳何毅)10月14日是廣州解放70周年紀念日,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辦的廣州解放主題展覽「廣州1949」在廣州起義紀念館開幕。據悉,此次展覽聚焦1949年,以「老城市新活力」為主題思想,分為「解放廣州」和「建設廣州」兩大部分,通過50餘件(套)珍貴文物、170多張歷史照片,以及多個影像視頻及主題展項等,多角度呈現解放廣州和建設新廣州的不同群體在各條戰線上不懈奮鬥,使廣州這座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的故事。展期將至12月31日,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 解放軍74式女兵裙服,豈止是漂亮二字可以形容的!
    65式系列包括71式,74式,78式改進系列,在軍中服役長達20餘年。對於解放軍女兵來說,這次換裝最大的變化就是-65式軍服取消了女兵的裙子。這個變化影響了整個中國。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解放軍推進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我軍女兵不僅有了專門的制式服裝,而且有了越來越漂亮的裙服。1950年,解放軍統一了全軍軍服-50式軍服。這一次,解放軍女軍人第一次有了全軍統一的裙服。
  • 與國洲文化一起:慶八一紀念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入藏70周年
    1950年初,西南局研究提議由二野十八軍擔任入藏任務,得到了毛澤東主 席的同意。1951年5月25日,毛澤東主席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即派出必要兵力進駐西藏。7月25日,十八軍首先派出一支以王其梅為司令員兼政 治委員,陳競波為參謀長,林亮為政治部主任,並配有部分專門從事統戰、公安、外事工作的幹部共約400餘人的隊伍,作為人民解放軍入藏的先遣隊。經過50餘天的艱難行軍,9月9日,先遣部隊到達拉薩,並舉行了進入拉薩城的入城式,受到拉薩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
  • 從「北平」到「北京」
    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新的時代。  新中國定都在北京。九個月前,1949年1月31日,還被稱為「北平」的這座城市宣告和平解放,讓馳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於戰火完整地保存下來,為新中國定都奠定了基礎。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北平」改稱為「北京」,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新中國定都這件載入史冊的大事,是從驚心動魄、艱苦卓絕中拉開大幕的。
  • 北京和平解放後,第一支入城的解放軍部隊是哪支?由誰率領?
    1949年1月31日,北京(當時叫北平)和平解放,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所部20餘萬人全部開出城外。那麼,第一支入城與傅作義部隊交接防務的解放軍部隊是哪支呢?由誰率領?我們往下看:1月31日傅作義所部20餘萬人全部開出城外後,當日,東北野戰軍第41軍政委莫文驊率第121師的幹部和戰士,從西直門進入北平,與城內的傅作義部隊交接防務。因此,北京和平解放後,第一支入城的解放軍部隊是東北野戰軍第41軍第121師,由第41軍政委莫文驊率領入城。先來說一下東北野戰軍第41軍第121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