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熱話】港樓價15年內暴升4倍 置業平均年齡推遲到44歲

2022-01-16 香港薈

香港樓價難負擔已成共識,昨日一條「香港樓價15年間大漲4倍」成為微博熱搜,火速成為兩地網民熱話。這其實來自立法會3月1日發表的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

當中提到香港樓價在過去15年內急升近4倍,首次置業人士平均年齡於2019年推遲至44歲,而35歲以下年輕人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更只得7.6%,較1997年的22.1%大幅縮水。

在香港,12歲入讀中學,18歲領取成人身份證,22至23歲大學畢業,大家有沒有想過要到多少歲可以成功買樓「上車」?研究簡報指因為樓價高企令次置業人士平均年齡於2019年推遲至44歲。

居於自置物業的60歲及以上的年長人士數目,由1997至2019年期間由19.21萬人倍升至53.6萬人,在所有自置戶主中的比例亦由21.4%倍增至41.2%。報告指,這大體反映了財富累積的生命周期及社會人口老化的趨勢。

該報告指,自置居所可為整體社會帶來明顯效益,包括培養社會歸屬感和促進社會穩定。然而,香港樓價15年內急升近4倍,自置居所比率2019年跌至49.8%,為20年新低。

研究又指,年輕世代單憑工作入息,難以追趕樓價。35歲以下年輕人於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由1997年的22.1%(19.81萬人)大幅縮減至2019年的7.6%(9.82萬人);相反,60歲及以上的年長人士,於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為41%(53.6萬人),較1997年的21%(19.21萬人)上升一倍。 

此外,多達三分之二(65.7%)本地業主,已於2016年全面繳清按揭貸款,較2001年的48.5%、2006年的52.2%及2011年的60.1%有顯著改善;他們擁有較強購買力添置額外單位,作為子女的第二居所,或為收租的投資物業。

政府在2002年11月,政府收緊土地及房屋供應,包括停止賣地、無限期停建居屋等,令新土地供應量在2005至2011年期間大減逾8成半,同期房屋總落成量暴跌57%,令樓價大幅反彈133%, 之後政府雖然透過重推居屋、建立土地儲備及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等增加房屋供應,但由於開發新土地、興建樓宇過程漫長,未能抵銷早前暫停開拓新土地的負面影響。

在2011年至2019年間,樓價升幅達110%,自置居所比率回落至2019年的49.8%,創20年新低,自置居所住戶數量只淨增長了 45,700 戶。

研究簡報全文

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2021rb02-socioeconomic-implications-of-home-ownership-for-hong-kong-20210301-c.pdf(或可點擊文末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全文)

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

延伸閱讀

港豪宅連續14年全球第2貴 每平方呎售價幾錢港元?

【全球第2最悲觀】香港買樓要不吃不喝20.7年 樓價連續11年最難負擔

【近9年以來最高】一成港人認為現時是入市買樓時機

相關焦點

  • 港人平均44歲才上車!逾半數考慮購兇宅
    沒想到,香港的房價問題把大家都逼到這個份上了。 當中,2/3受訪者認為香港樓價將會在未來半年持續上揚。由於樓價不斷上升,越來越少人預期未來能夠在港置業,自2018下半年的55%大幅下降至45%。而受訪者預期的成功置業年齡已升至44.1歲,這一數據在2018下半年是37.7歲。
  • 【樓奴】港人均月存1.3萬,要幾多年先夠首期?
    香港公屋聯會近日發佈「香港樓奴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未計其他儲蓄,為了首期,受訪者平均每月竟儲逾1.3萬元!然而,他們預計首期平均金額達174.3萬元,即他們約要儲蓄不少於10年8個月才能達成目標……期間更要假設樓價繼續平穩不會攀升。調查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上月訪問508名市民,於上月11日至25日期間進行。
  • 【香港要聞】樓市熱到失控 居屋公屋鬥癲
    原業主於2012年以238萬元(已補價)購入,持貨6年至今轉手,期內賬面升值達427萬元,賺幅達1.8倍。翻查資料,去年4月該屋邨便誕生全港首個500萬元公屋,同年7月再誕生第二個「五球」公屋「冧莊」,同年10月「超越自我」創下530萬元成交,及至去年底顯徑邨包辦全港公屋最貴造價三甲。
  • 港青年無樓難結婚 招國偉倡重推中產公屋、資助白表者買私樓
    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香港新港人 互助文明社群有調查發現,近4成受訪青年因置業考慮推遲結婚打算
  • 港樓市五窮月由頭升到尾 學者:下月料續升逾1%
    不過樓市則獨領風騷,期內出現多宗樓王成交,由豪宅、私苑、居屋至公屋,一一破盡歷年紀錄,同時市場數據均顯示5月份的二手成交量價俱升。學者預計,除非「六絕」出現股市劇瀉,否則對用家主導的樓市影響不大,加上美國仍未確認加息時間表,估計下月在強烈的需求推動下,樓價仍有機會升1%至2%。
  • 公屋聯會倡建:港樓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屋聯會(18日)公布《青年住屋政策倡儀書》,建議政府可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規定部份發展商興建的私樓單位,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
  • 香港樓市泡沫風險極高 買樓要至少20年不吃不喝
    瑞銀最近發表《2021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比較全球25個城市樓價,發現本港樓市面臨泡沫風險極高,並指樓價連高收入專業人士都感吃力,在市中心一帶置業需要他們工作20年並將所有工作收入投入其中。報告顯示,疫情下香港樓價去年中至今年中仍升約3%,銷售量更接近歷史高位;即使是收入較高的專業人士,要在市中心附近購買一個約65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也需要足足20年的工作收入。
  • 【香港要聞】樓價升到麻木 下半年或放緩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佈6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9.4點,較5月再升1.6%,為連續27個月上升,累計升幅達43%,也是史上最長升浪,當中更有20個月創新高。雖樓價再度破頂,但業界普遍對後市會否繼續大升有保留,不少人擔心中美貿易戰爆發愈演愈烈,加上本港臨近加息期,預料後市升幅會收窄。
  • 【文匯社評】加快落實新樓策 助市民置業安居
    本港一房戶步入千萬元時代,繼荃灣有樓盤400多呎一房戶賣過千萬後,昨日北角有新盤公佈價單,400多呎的一房戶入場費同樣過千萬。本港樓價高居不下,即使政府一再「加辣」,努力增加供應,仍然無阻樓價升勢。面對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脫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政府協助市民置業安居的新思維更應加快落實,推出更多市民可負擔的資助房屋,幫助港人解決居住問題。而目前仍有意置業者,必須小心評估風險,切勿盲目跟風入市。
  • 【財經專題】銀行追估價 本港樓市火上澆油
    當中新屯門中心估值於短短不足6個月內,升幅近15%,同期東湧映灣園估價亦調高逾13%。市場人士稱,按揭業界競爭劇烈,銀行為求爭取生意,願意估足、甚至估高價吸客;估計隨著交投越趨活躍、樓價將持續上揚,今年私宅估價亦會隨大市較去年上升至少一成。■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 【港熱話】日AV女優驚爆染愛滋!
    問到可會繼續睇AV支持女優?他笑住話:「我話唔睇你信唔信呀?」(這一句是各位男士的心聲呀)報導指,日本關注AV女優感染HIV(愛滋病毒)的組織「AV人權倫理機構」,日前公布一名AV女優於9月證實感染愛滋病毒。
  • 5月份成交住宅平均樓價按月升近2成!事實真的如此瘋狂嗎﹖內附分析!
    2017年5月份申報結算資產移轉印花稅住宅單位的統計更 新 日 期:2017/06/15成交量平均樓價
  • 【港熱話】「神預測」鄭爽桃花劫人氣翻hit 麥玲玲少女look竟撞樣日本藝人?
    堪輿學家麥玲玲不時都會出現在娛樂圈,近日她又因「神預測」被熱捧,皆因內地網民翻出麥玲玲去年曾批過鄭爽會遇桃花劫,結果火速應驗,在內地網絡人氣高企,甚至熱傳回港。有網民笑言玲玲師傅與陳奐仁似樣麥玲玲牛年娛樂圈預測:屬鼠藝人運滯 姓名有木字易惹血光之災玲玲師傅指牛年雖然是藝人辛苦之年,
  • 香港未來將成女人天下 港男愈見矜貴,兩女爭1男!
    報告推算,總和生育率將由2019年的每千名女性,相對1,051個活產嬰兒,下降至2069年的1,010個。另外,到2069年時,每千名女性,就只有685名男性,女性人口佔六成,香港將成女人天下。即平均一名1.46名港女,爭奪1名港男。
  • 【十年來香港變化】人口老化 年齡中位數升3.8歲
    根據最新人口數字,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步伐近年開始加快,處長鄧偉江表示,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陸續踏入老年,人口老化加速,人口年齡中位數則由十年前的39.6歲升至去年的43.4歲,反映人口老化的趨勢。  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12%上升至2016年的16%。
  • 香港樓價月挫3% 7年最勁
    差估署昨天公佈《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去年11月份樓價指數報293.4,按月急挫3%,為2008年11月以來的7年最大單月跌幅,結束連續5個月維持在300點樓上,並返回去年4月水平。他預計今年樓價跌勢會延續,全年一般住宅樓價會下跌半成至一成。去年首11月仍漲3%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預計,樓市氣氛轉淡及經濟環境趨不明朗下,加上多個大型新盤項目部署於年內應市,料有意沽貨的二手業主會減價求售,全年樓價料跌約一成。縱然今年有多個新盤將會登場,但隨著二手樓價回軟,料將吸引買家重投二手市場;不過,預料二手住宅成交宗數回升的幅度不會太大,只會回升至近4.3萬宗的水平。
  • 香港樓價漲兩成全球之冠
    9月5日,市場消息指出,萊坊發表2015年第二季《全球樓價指數》報告,統計全球56個國家或城市,截至今年第二季,以本港樓價按年上升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