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遊泳要體測上崗,中國足球笑了: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2020-12-09 懂球帝官方

打破亞洲紀錄卻沒有進入決賽?你以為這是一場超級高水平的體育比賽,但實際上卻是中國體壇又一個創造性發明和充滿爭議的「笑話」。

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次出現了運動員創造泳池佳績,卻因為體測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決賽。比如,廣東選手餘賀新在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裡,以21秒79的成績打破了寧澤濤的全國紀錄,但因為體能測試排名沒有進入前八無緣決賽。大家熟悉的「洪荒少女」傅園慧同樣是在女子100米仰泳排名預賽第一,然後被淘汰。

傅園慧微博

更搞笑的是,在花樣遊泳項目,奧運會亞軍黃雪辰、孫文豔因為「坐位體前屈」不過關,也被擋在了決賽門外。就連全國象棋甲級聯賽都引進了體能測試,要求運動員完成1000米跑、立定跳遠、體前屈等項目。

雖然這些都是比較常規的,在中國的大中小學都引進的項目,但用來作為一些非強相關競賽項目的淘汰門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也不禁讓人想起了昔日中國足壇那令人叫苦不迭的「YOYO體測」和「12分鐘跑」。

YOYO體測發明後得到廣泛應用

2002年世界盃上,韓國隊以「跑不死」的姿態挺進四強,讓世界為之震撼。而中國男足顆粒無收,一直被詬病的體能問題再次被輿論針對,也擺上了有關部門的案頭。於是,為了借鑑鄰國經驗,在2003年中國足協宣布引入「YOYO體測」,希望藉此增強中國球員的體能狀況。

「YOYO體測」是丹麥生理學和運動科學領域的學者詹斯-邦斯布(Jens Bangsbo),發明的,他也是前尤文圖斯和丹麥國家隊教練組成員。這個項目測的其實是運動員在達到體能極限的時候,持續進行加速、減速、急停、轉身時的耐力。它的主要形式,是20米的變速折返跑。

12分跑測試標準

在YOYO體測當中,分有20個速度指標,測試的時候旁邊會有一臺機器,給運動員發出指令,運動員聽到的數字變大,意味著要變速跑得越快。如果你通過了一個速度指標,那麼就進入下一個指標進行折返跑,直到完成體測標準。如果跟不上,則會被機器提示中止,表示不合格。自引進到中國足球圈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體測結果的好壞,意味著中國球員能否獲得聯賽參賽資格。

當時,中國足協制定了這樣的標準,在平原上要完成17速度標準下的3次20米折返跑,在高原上則需要達到1次。折算下來,總的達標距離,平原是2280米,高原是2200米。看似距離不遠,但在不停變速折返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體力。所以在當年,不少球員都是體測的困難戶,一次通不過的話,足協會給補測的機會,如果補測再不過,就沒法參加下個賽季的比賽。曾經的國腳、快馬高峰,就是因為沒有通過2003年的體測,直接宣布退役,後來他抱怨道:要是沒有這些測試,球員的職業生涯可以再延長一些。

高峰未通過體測,宣布退役

2007年1月,國安隊老將楊璞沒能通過第一次體測。楊璞的傷勢剛好,正在恢復,為了能夠拿到「上崗證」,他選擇打封閉出場。在衝刺當中,他兩次犯規,被裁判長罰下。楊璞接受採訪時對媒體說:「YOYO體測只是形式、形式、形式!」

楊璞在體測中險些未能過關

好在他最後補測通過,讓自己的生涯延長了兩年,最後隨國安拿到了2009年的中超冠軍。

除了YOYO,還有更早的12分跑難倒了不少英雄漢,甚至讓人聽著就「聞風喪膽」。12分跑由一位名叫庫珀的人發明,最高的標準是在12分鐘內完成3200米的跑動距離。而足球作為一項短距離衝刺較多的項目,有些球員在場上,他就能進球,能帶球跑很長的距離,但你單獨讓他去跑12分鐘,他可能就不行了。

在職業化的第一年,吉林的國腳球員李紅軍就因為12分跑不過關導致一年無球可踢,如今高居足協副主席之位、大名鼎鼎的高洪波為了躲避12分跑,遠走新加坡踢了一年球。當時,還有球隊專門拿年輕球員在前面帶著困難戶跑。

高洪波練體能

體測到底合不合理?實際上,在當時就已經有很多球員、教練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曾效力於陝西、現在四川優必選的主教練李毅說:體測對每家俱樂部來說都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冬訓一半精力要放在這上面,體能困難戶要單獨加練,浪費大量的時間。李毅認為,體測只是一種激勵球員提升體能情況的方法,但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式。

前國腳宮磊對於體測也有自己的理解

時任陝西隊助教的宮磊則認為,門將、後衛、中場和前鋒,不同位置的球員,場上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非要體測,對待這些不同位置的球員,理應有不同的測試方法。

由於多方詬病,加上中國足球並未因體測而提高成績,中國足協在2011年廢除了體測上崗的制度。但體測這個項目並非被打入冷宮,而是隔一段時間又會被炒起來。

比如在今年春天,國家體育總局指導中國足協進行了「春季大練兵」活動,要求三級聯賽各俱樂部自行組織體能儲備,接受足協的抽查,這其中的項目依然是YOYO和12分跑。

球隊進行春季大練兵

覺得中國球員體能不好,認為跑得快、跑得遠就能踢好球,這樣的認知其實依然存在於大眾之中。比如前段時間,由美團CEO王興引發的 「國足跑不過大學生」事件,讓足球界人士與其它領域的精英們打了一場口水仗。

美團CEO王興引發的 「國足跑不過大學生」事件

不可否認,體能是所有運動的基礎,尤其在中國足球,曾經遭遇了各種「黑色三分鐘」,就是有最後階段體能下降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比賽節奏的情況。但輸球並非完全因為體能,還有技戰術、心態等各方面綜合的因素。

U23亞洲杯遭絕殺

運動員通過YOYO或者12分跑等手段來加強體能儲備,讓自己在場上的發揮多一層保障,這絕非壞事。但任何一個項目,都不是只認體能,足球要速度、耐力、技術、大局觀,遊泳、象棋又何嘗不是。體能可以是一項標準要求,但絕不該「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成為卡死運動員「上崗」、「晉級」的鐵門檻。

我們把話題回到一開始的全國遊泳冠軍賽,在爭議發生後,中國泳壇名將、現任泳協主席的周繼紅力挺體測政策: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是比賽就要按規則進行,在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對於這樣的說法,不少網友和業內人士都不買帳,有媒體評論員開玩笑地說道:郭晶晶、熊倪穿越到現在,恐怕也倒在了田徑場,無法為國爭光了。

以前,我們總說中國足球是外行領導內行,才會有這麼多「過場」。而如今,周繼紅作為運動員出身,自己培養了那麼多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對於基本的運動規律難道就有那麼不懂?當一個行業總是外行領導內行,內行也會分不清到底誰是內,誰是外,屠龍的勇士變成了惡龍,在不斷妥協中成為不合理政策的最堅定執行者,究竟是不是一種悲劇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象棋遊泳要體測上崗,中國足球笑了: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你以為這是一場超級高水平的體育比賽,但實際上卻是中國體壇又一個創造性發明和充滿爭議的「笑話」。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次出現了運動員創造泳池佳績,卻因為體測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決賽。如果你通過了一個速度指標,那麼就進入下一個指標進行折返跑,直到完成體測標準。如果跟不上,則會被機器提示中止,表示不合格。自引進到中國足球圈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體測結果的好壞,意味著中國球員能否獲得聯賽參賽資格。當時,中國足協制定了這樣的標準,在平原上要完成17速度標準下的3次20米折返跑,在高原上則需要達到1次。折算下來,總的達標距離,平原是2280米,高原是2200米。
  • 中國體壇再鬧笑話,下象棋需要進行體測!冠軍體測不合格無緣參賽
    但是傅園慧在預選賽中遊泳成績排在第一名,結果卻無緣決賽真是令人費解。作為一名遊泳運動員首要就是需要看自身專業的遊泳成績,在世界級比賽上會有裁判去看你跑步的成績嗎?最終還是憑藉遊泳成績一決高低,遊泳運動員真的要比田徑?
  • 遊泳要測長跑,象棋要比跳遠,所以國足永遠出不了梅西
    如果遊泳你能用體能這個籠統概念糊弄,那象棋比作為一項安靜的腦力比賽,最重要的是心態沉穩,消耗的永遠是精神,象棋選手跳遠排第一,就能一步棋將死對手了?如果沒人提醒,很多人以為是惡作劇,體育運動不一定是體能好就能贏的,有些人體能差也不代表他贏不了。
  • 體測「攔路」?遊泳體測前八才有資格,為何不學象棋體測達標制度
    何為體測?泳協主席周繼紅表示:中國遊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體測對於遊泳有一定的道理,出發點是好的,體能測試有利於培養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迫使運動員加強自身的體能,在世界大賽上有利於運動員更好地發揮,這個出發點值得肯定,但是「一刀切」有些過於絕對。
  • 體測何錯?梅西沒體能也沒戲 中國足球錯在沒能堅持「瞎指揮」
    甚至下象棋,都引進了「體測」!足球體測不是外行決策本質上,體測確實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幹預,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足球的體測。公眾熟知的「體測」,都是源於中國足球。早在1994職業化開鑼之際,中國足協出臺政策:球員要獲得上崗證,必須過體能測試,包括12分鐘3000米跑,以及25米折返跑。
  • 中國體育界全員搞體測,這種無釐頭之舉源自於26年前的中國足球
    最近,中國體育界大搞運動員體測,不過關就不能參加比賽,如此興師動眾,總會讓年紀大的人莫名眼熟!這種很創新的方式早就在CBA進行,體測不過不能參加聯賽,不過在之後有補測,還有封閉測試,媒體不能入內,一般情況大多數球員基本都可以通過體測。
  • 笑出腹肌!體測和成績綁定 外行整死內行 女排為何格外不同?
    這幾天,中國體育因為體測引起了一股衝擊波,打破遊泳亞洲紀錄保持者進不了決賽,體操簡單動作能拿全國第五,因為體測只有五人參加決賽,擊劍隊要比跳繩,世界冠軍沒一人入圍八強,最哭笑不得的是象棋隊也要體測,60-69歲組不只3000米跑還要投實心球,難道棋子像鉛球一樣重嗎?要人家集體退役嗎?看到這些新聞時都可以要笑出腹肌了。
  • 奧運冠軍過不了體測,世界一流大學是要評的,這些笑話本質都一樣
    我不知道鄭淵潔本人有沒有想到,自己這段文字竟然是真的:體校校長一到學校就召集全校老師開會,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有強烈的鬼使神差的感覺。體校有田徑班、籃球班、足球班、武術班、棋類班、遊泳班、跳水班……「今天開會,是要宣布一項新決定。」
  • 熱議中國奇葩體測:孫楊參賽也要倒在3000米跑上
    近日,中國各個項目的體測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位預賽第一乃至打破全國和亞洲紀錄的選手,因為體測成績被排除在決賽門外之後,體操項目也因為體測原因導致跳馬決賽只有5人參加,一個業餘動作也能拿到全國第5。如此兒戲的規則,令人笑掉大牙。而包括國外媒體也對此進行了關注,可以說這次體測丟臉丟到國外了。
  • 熱議中國奇葩體測:孫楊參賽也要倒在3000米跑上
    近日,中國各個項目的體測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位預賽第一乃至打破全國和亞洲紀錄的選手,因為體測成績被排除在決賽門外之後,體操項目也因為體測原因導致跳馬決賽只有5人參加,一個業餘動作也能拿到全國第5。如此兒戲的規則,令人笑掉大牙。
  • 中國體育體測標準不能一刀切,體能是基礎但不可矯枉過正
    也就是說,就算在遊泳比賽中排名第一,如果在體能測試中排名靠後,也有可能被淘汰。遊泳比賽還要看看體能測試成績,這項規定引得很多人吐槽,一個遊泳運動員在水裡的成績和他陸地上的成績有什麼關係?要知道王簡嘉禾參與的三個項目都達到了奧運會A標,並且是今年的世界第二好成績。
  • 黃健翔:做夢沒想到遊泳也有這一天
    對於這一現象,曾因為知名外賣網CEO嘲諷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在當年體測制度下,跑得還不如清華大學普通學生,而進行反擊的足球解說員黃健翔,則如此嘲諷說:「我做夢也沒想到,中國遊泳也會有這麼一天!這其中,預賽遊出第一的傅園慧在社交媒體上,如此寫道「啊,傅園慧預賽第一,棒棒」——其言下之意,你品,你細細品其中的味道吧……
  • 象棋也要進行體測,項目包括1000米!網友:讓聶衛平試試?
    象棋也要進行體測,項目包括1000米!網友:讓聶衛平試試?最近這段時間全國遊泳冠軍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可大家關注的地方並不是比賽有多激烈,而是有多位名將因為體測分太低直接被淘汰出局,像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王簡嘉禾等名將都在預賽中遊出了第一名,其中王簡嘉禾還打破了亞洲紀錄,但他們都以為體測分沒有進入前八,而被擋在了決賽的大門外。
  • 下象棋也要體測!跑步跳遠都有,主任:要有精氣神
    消息徹底爆炸是在18歲遊泳運動員王簡嘉禾打破了1500米自由式亞洲記錄之後,在採訪中抱怨自己因為體能測試的成績無法參加決賽。並且他們還明文規定,要求體測合格之後,棋手才能夠參加比賽。棋手也要參加體能測試?象棋雖然是一項體育運動,但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競技體育,兩位棋手坐在那裡對弈,雖然小區樓下大爺下象棋的時候會經常喊出來,但在正規的比賽之中,雙方棋手還是都非常溫和爾雅的。
  • 要命?69歲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曝光:實心球+3000米快走+體前屈
    近日,中國體壇體測引發全網關注,有網友吐槽,象棋運動員也要體測嗎?實際上的確如此,有媒體曝光了一份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其中,45-59歲壯年二組、65-69歲的老年組象棋運動員,要考核3000米快步走、投擲實心球以及坐位體前屈。
  • 體測害了一代人
    9月底,中國遊泳名將傅園慧在一項國內遊泳的預選賽中拿到了第一的成績,最終卻因為體測不過關無緣決賽。該新聞立馬登頂熱搜,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除此之外,9月開賽的中國象棋甲級聯賽也需要體測,種種體測的「迷惑行為大賞」讓網友大跌眼鏡。
  • 運動員體測風波升級:下象棋的老頭子,還需通過實心球測試?
    近期,中國體育圈內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就是運動員體測,起因是遊泳賽場上一眾世界級名將被田徑類體測項目困住,甚至可能無緣東京奧運會。米長跑的體測項目不過關,只能無緣決賽。隨著這個消息傳出,中國體育圈內其它項目的體測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 奇葩,遊泳預選賽第一無緣決賽,竟因體測成績不佳
    競技不靠比賽規則而要靠體測來決定,體能決定運動員的成績,太搞笑了,這顆雷終於被中國遊泳隊給暴了。傅園慧因為體測不達標無法晉級女子100米仰泳決賽,餘賀新打破了塵封七年的全國紀錄,由於體測排名9,無緣決賽,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打破亞洲紀錄,由於體測排名第11,無緣決賽,這種結果太搞笑了,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
  • 黃健翔憤怒發聲:我做夢也沒想到,中國遊泳也有這一天
    幾天前的全國遊泳錦標賽賽場,傅園慧在預選賽排名第一的情況下,竟然無緣最終的決賽,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標;王簡嘉禾在打破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的情況下,沒能入圍決賽名單,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標;張雨霏創造了新的100米蝶泳亞洲紀錄,還是沒能進入決賽,原因依然是體能測試不達標。
  • 黃健翔憤怒發聲:我做夢也沒想到,中國遊泳也有這一天
    賽場,傅園慧在預選賽排名第一的情況下,竟然無緣最終的決賽,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標;王簡嘉禾在打破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的情況下,沒能入圍決賽名單,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標;張雨霏創造了新的100米蝶泳亞洲紀錄,還是沒能進入決賽,原因依然是體能測試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