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
顧問--屈金星
聯辦--中國詩歌春晚
主辦--盧溝詩人
金獎
鄭朝陽
銀獎
陳治安 安瑞剛
銅獎
李魯燕 潘志銘 佔東海
優秀獎
溫雄珍 徐宗佑 王忠民 侯瑛
評委
鄭朝陽 賴飛明 潘志銘 吳小猛 楚紅城
西藏,西藏
鄭朝陽
犛牛,像行動遲緩的老人
走起路來
比時間慢;像是雪域上
艱難的抒寫
卻有著
走在藏人前面的命。它們
每一次出發
都是朝聖之旅。山脈逶迤
像高原捧出的哈達
史詩般
呈現在鷹的視線中
河水流著冰川的淚
即如我們
在詩歌中,找到珠穆朗瑪的
疼痛
怪不得
許多湖泊的形成
都有「錯」
納木錯、瑪旁雍錯、羊卓雍錯
一錯再錯
在活佛的愛情裡。那些
映入水中的山峰,有著倉央嘉措
愛人的名字
有羚羊和野驢,在湖畔
或者谷地裡
透露小草的消息,每一棵都比我
站得高
山坡上,綻開的格桑
是高原歌唱的
另一種形式。最低處的那朵
讓人景仰
至少要我在想像裡,向上努力
四千多米
鄭朝陽:寫這首詩時,我儘量地從心靈感應到的事物出發,通過對人事景物的聯想呈現環境特徵、地理元素、民俗風情和人文底蘊。在意象的選取上,儘量突出有地域性的東西,讓內情與外景得到某種程度上的交融,在「情」、「智」、「象」的融合中表現高原的神聖與高遠,尋找一種人與自然潛在的聯繫,表現內心感受真實。當然對這個史詩般的大題目,要在很短的篇幅上完成,對我來說是很有難度的。有時選擇了某個方面,又忽視另一些富有代表性和地域內涵的東西。在語言的駕馭上,也體現出力不從心,未能在更大的程度上與含涵儘可能多容量。
吳小猛:這是一首很耐讀、適宜細品的詩歌。建議大家靜下心,做一次詩歌的深度閱讀。這首詩給我的總體印象是:這是一位飽經滄桑和人生歷練後,有著豐厚積澱的智者的低語,像山間的清泉汩汩湧出。技巧純熟,語言老到,立意高遠。我試著從立意和結構、語言和氣息以及其中暗含的技巧來做一個簡單的解讀。首先說立意和結構。本詩立足於高空俯視大地這樣一個視角,體察在眼底這片神奇土地上生存、生長的生靈,思索這片特殊土地所獨具的、典型性的地域文化和精神。通過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犛牛、格桑花以及山川湖泊為書寫對象(具象和意象)進行深度解讀,全詩構建在一種博大的人文情懷之上。文本結構上,從犛牛身上引出信仰的話題,繼而以山川湖泊導出情懷和胸襟,最後以對自然中的生靈的關照呈現對生命高度的思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每部分的內部均採用以小見大,由實轉虛,虛實相生而化的結構模式,層次分明,緊湊完整。其次,說說語言和氣息。語言樸素自然,多由名詞和動詞組成,語義明確,簡約傳神。同時以斷句達成節奏上抑揚頓挫,並以此來消解語氣上的相對平實,推動氣息的流動。關於語言層面的氣息,即由語言形成的氣場和氣息的流動,以及氣息流動如何轉化為氣韻等等,事關結構、空間和語言組織等多方面。就語言組織的技巧而言,主要是通過詞語的對立、碰撞、摩擦,以至矛盾關係的建立,比如本詩中多處存在的快慢、前後、高低、大小,低微和神聖、疼痛和 「錯」等等對立關係的存在;說到「錯」,可謂神來之筆。「錯」字的借用,將錯就錯,看似玩了點小幽默,其實對上下文的承接,以及氣息的連貫、流暢起到很大的作用;再聯想到文本結構上的虛實相生,本詩視角和立意的高度,這一切都有效的融合成一個強大的氣場,並推動氣息的流動。本詩讀來看似情感上沒有大的波動,實則氣息綿密、渾厚、沉鬱,讀後令人沉默、靜思。若說作者心中有遺憾,那可能是會慨嘆,假如把這首詩寫得「年輕態」些,激越一些,是不是就有了更強的感染力。
本次解讀,不是為了吹捧,不是說這首詩藝術成就上達到了怎樣的高度。主要是本詩在某種意義上的示範性引發了我的興趣。其次,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假如勉強可以稱為草根詩人,一家之言,我的識見有限,讀者對我的點評文字,不妨一笑置之。
西藏,西藏
陳治安
從未涉足西藏邊沿
而久聞你卓越與風騷的不朽傳奇
想通過各種途徑領略你的全部
於是懷揣著一顆飛躍的夢境
在西藏藍天白雲下暢遊
領略珠峰高山的壯觀偉岸
領略峽谷奔流的河水
領略原野的青翠平垣
領略那裡的風花雪月
領略人們之間的風土人情
領略每一個角落的美境如畫
每每動聽高亢的旋律唱響珠穆朗瑪峰時
揉搓一顆雪球
滾動在頂峰的晝夜之間
熾熱的心隨著雪花一起飄搖
飄過山峰迴味著長年累月的積雪
換一種音頻唱響那裡的草原
搖搖欲墜的意念下
騎著狂野的奔馬
與心一起縱橫馳騁無限草原
時而靜默與牧場牛羊一起啃著嫩綠的青草
時而靜默峽谷溪流涓涓柔音
時而靜候換一種格桑花的讚美之聲
那也許是西藏
又如自己被摟在西藏的懷中靜靜地哺乳著成長的心
塵封日久的激情從這刻吶喊
西藏啊 西藏
鄭朝陽:這首詩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呈示內情。在詩中多以排比的修辭來升華感情,音韻節奏與感情節奏圓融統一,有效地表現內心的波動之情,給人一種氣勢恢弘的感覺。個人覺得一些地方修飾過多。或許作者覺得沒有這樣是不足表達內心情感的,誠然也給人一種無法見縫插針的感覺。語言表達過滿了,意也淺顯了。一己之見,錯誤難免,供參考。
吳小猛:這是一首直抒胸臆式的作品,採用了類似進行曲的調子來組織語言進行抒發,也注意到由面及點、由外及裡、由激越到舒緩的變化來推進。但對西藏這片特殊地域的文化底色、精神屬性和神秘感涉及甚少、也淺,個性化感悟少,語言的容量不大,缺乏應有的張力。另,有個別詞語用得不夠準確,詞語夾帶的情感色彩有待商榷,比如:飄搖、搖搖欲墜。
西藏,西藏
安瑞剛
直到布達拉宮熄滅最後一盞明燈
我才看清了你真實的神聖
這來自西部雪域高原的雄鷹啊
這一朵開在佛光普照裡的格桑花
幾千米的海拔之巔,你揮臂一擲
雅魯藏布江的波浪連成潔白的哈達
世上還有什麼能比你的名字更加純淨
西藏,西藏。這柔軟的皮膚、硬朗的骨頭
這流淌著冷峻血液的金沙江,這整齊的
岡仁波齊峰下的誦經筒,這穿越三生三世的藏香。這納木錯湖畔的千年之謎啊
這情郎中最美的倉央嘉措。
西藏,西藏。只要你願意
世間都會以信徒的名義懷想
鄭朝陽:這首詩最大的亮點是把景物化為情思,如從「明燈」中看到「神聖」、在「雄鷹」、「格桑花」中聯想到「佛光」、「哈達」,使得所寫的詩句充滿神聖、聖潔的宗教情懷。由景到情,採用了鋪排表現手段,感情充溢,詩句顯得很有節奏感;自然地述說湧動的思緒,由衷表達內心的摯愛與虔誠。第二節中的長句「岡仁波齊峰下的誦經筒,這穿越三生三世的藏香。這納木錯湖畔的千年之謎啊」,可作一下斷行,太長了與整體的形式建築不和諧。
吳小猛:起筆不錯,喻示著作者不會直接以現實場景的描述來推進。果然,作者筆下呈現的是外物在內心的映象,是經過加工提煉後的一系列形象,有機融入了個人的情感和感悟,詩也因之顯得比較厚實。結尾也收得漂亮,一句「只要你願意/時間都會以信徒的名義懷想」起到了總結、提升的作用,把西藏在自己心中的高度給亮了出來。
西藏,西藏
李魯燕
我相信每一塊粗礪的石頭是柔軟的
我相信扯一塊藍天上的白雲
比棉花糖甜
轉山 轉經 轉人
我相信那些看見看不見的風馬旗一直在每顆佛心前引路
我相信蒼鷹、雪山、喇嘛、信徒、路人、雪蓮、蟲蟻
經過冷、經過寒、經過缺氧、哪怕斷糧
都有青稞慈悲的心
我相信神聖、靈魂、歸宿都與西藏有關
我相信這首詩 是西藏掰給我的一個句子
鄭朝陽:這首詩寫的熱烈奔放,以「我相信」相同的句式抒發內心的感觸。在排比中升溫情緒,把情感推向極致。不過通篇這樣的表達,詩語變化不大,顯得過於拘謹。語言有力度,但缺乏彈性和張力,無法深入到內核之中。詩中推出所有關於西藏的那些物象,都給人一種蜻蜓點水的感覺。
吳小猛:這是一首以輕巧博厚重,集中一點發力的詩作。作者把西藏這塊神聖之地的「聖」字,作為詩歌的內核進行有效的解讀,層層推進;語言輕靈柔美而意沉實,指向統一;反覆使用的「我相信」承載了作者心中美好的願望和祝福,更增詩的美感和感染力。尤喜「我相信這首詩/是西藏掰給我的/一個句子」這樣出彩的句子。
西藏,西藏
潘志銘
扶直珠穆朗瑪,佛光淌滿雅魯藏布
我的喜瑪拉雅,壯得像頭犛牛
叫人缺氧,窒息,磕長頭
吻一下那曲,喝一口納木錯
就把肉身,隱進潔白羊群了
拉薩色拉寺背後的大山頂
禿鷲盤旋,口含真相——
為了大昭寺,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為了文成,我修了布達拉
為了念青唐古拉,我把歌唱得三千裡長
為了一首詩,我和倉央
念了一宿經,吹了半生雪
鄭朝陽:這首詩的最大亮點是別出心裁的想像,優美、生動、形象的聯想,給人韻味無窮的感覺。寫的行雲流水,語言顯得有生氣,感情真摯,在整體的結構和排比中,尤其是在語氣、語勢和語速的行進中,讓我們感受到鮮嫩如初的情愫。當然,這份真情的流露是相當美的,強調了對這些景物摯愛的方面,卻忽視它們更多的內含。就易於流於空泛。
吳小猛:志銘用詞比較大膽且略帶兇險。以誇張的修辭手法來表達心中豪情,並朝著酣暢淋漓之境逼近,力道拿捏得挺好。假如,能夠在第三段成功轉向的基礎上,把詩意往上再提一點,更加理想。
西藏,西藏
佔東海
風吹經幡
高山託起打坐的水母雪蓮花
一片白雲俯視眾生
牧草飽飲甘霖
快速豐腴,穿著寬大的僧袍
追著羊,牛滿山坡跑
轉動經筒
佛徒以身體丈量渡劫的路
我在心裡神遊這片樂土
蜜蜂,蝴蝶把格桑花幸福的話捎過來
我遙望水洗過的藍天
如一匹馬或一隻鷹
自由弛騁,飛翔
投向你多情,廣闊的懷抱
鄭朝陽:這首詩精心選取了「經幡」、「 水母雪蓮花」、「 僧袍」、「 經筒」、「以身體丈量渡劫的路」等系列富有宗教情懷的意象,創造意境。以此來呈現地理特色、人文景觀和親歷的感受。作者以點帶面,把整個西藏濃縮在宗教意義上來觀照,主觀審視與客觀描畫是和諧統一的,使得自然景物、動植物與人的活動都充滿了神性,雄渾、深遠的詩句就把人帶入一片神奇色彩的國度。
吳小猛:把心中的嚮往,用文字美美的記錄下來,豈不快哉。但是,「詩言志」,所謂「志」,不僅僅是抒情,還有著更豐厚的意旨;抒情也可以有多種選擇和可能,就看你往裡裝什麼。我想說的是,《西藏 西藏》這樣的詩題,應該裝進更多一點內涵。
西藏,西藏
溫雄珍
一、使命
春暖陝北不可多得
綠繞長江,黃河
不可多得
煙雨搖舟不可多得
繁華的街景不可多得
安寧的鄉村不可多得
以西再以西,背向歸鄉之路
日、月與雪共一色
戰爭是無奈一擊
槍枝與額頭,信念與執著
嚮往的是和平
堅守的是和平
二、雪山上的鷹
聽完鷹的故事,才認識那朵雲
不是憑空模仿你的孤傲
寂寞是一種常態
是風呼嘯後的尾音
高山如是
你如是
懸崖或絕壁
絕處,必然有逢生的路
天空何其廣闊
你只戀皚皚白雪
並不止一次,用乾裂的唇
吻向大地
三、少年與少年
這樣說吧,你還算是少年
你太陽一樣的膚色
銅雕一樣的手
讓我震懾
陽光沿著你的額頭滑下來
必是這樣的
那些草,那些巖石
那些灰暗的泥土
它們同時發岀光芒
在祖國的另一側
我十五歲的兒子用手機玩遊戲
他抱怨網速,抱怨手機很卡
是的,他的手
乾淨
柔軟
四、西藏,西藏
你將贈我
高山與白雪
馬奶酒與哈達
白玉石階上,仰望雲霧中的宮殿
在喃喃誦音中淘洗
癬一樣頑固的惡習
經幡在風中,晚鐘在風中
我將悄無聲息,無鱗無鰭
多餘的骨挑去,多餘的刺挑去
風中多了一片落葉
落入雪中,有了雪的輕盈
落入山中,有了山的靈氣
鄭朝陽:這組詩基本上通過夢幻的描繪來展開的,從幾個不同的角度表現西藏。說說(四)《西藏,西藏》。也是一組詩中最喜歡的一首。這首詩在夢境中展示了一些列有關於地域內涵的意象來呈現西藏。圍繞意象,表現情思。而且又能把這些意象統一在一個整體中,把自己情感灌注其中,使得詩歌語言顯示出了一種柔和的呼吸和生命中的悸動。其實這份感覺的發現先於我們的描述而存在了,那份生命本真的感動使得詩人獨有的心境就躍然紙上了。
吳小猛:這是本次同題詩作中涉及時事,關注到當下中印邊界對峙的話題的詩作之一(記得總共只有2首),雖然只是擦邊,只是因該話題觸發。但我相信作者心中是有掛念的,相信作者是看過某個反映駐紮在中印邊境的邊防部隊生活的連結之後,寫了這首詩。誠如是,這是詩者的一種品德。
話歸正傳,說詩。這組詩在本次同題作品裡,是格調比較清新、雅致的一組。組詩裡的每一首,選取不同載體、不同角度來展現西藏特殊地理位置所獨具的承載、風貌、精神指向,以及超越地域概念的人文情懷和意義。手法上,《使命》的指東說西;《雪山上的鷹》的讚美和景仰;《少年與少年》的對比;《西藏 西藏》的直指內心(見性),靈活多樣,但都沒有偏離「神聖和敬畏」的總指向,詩意曠遠略帶空靈,尤其《西藏 西藏》已現頓悟、涅磐之端倪,漸向化境之跡象。溢美之詞不再,不足之處在於《使命》的第一節略感繁複,入題較遲,指向性的鋪墊不足,以至「戰爭是無奈的一擊」的出現過度不夠自然。《少年與少年》第三段偏弱,對比的目的沒有得到較好的實現。
西藏,西藏
徐宗佑
最接近天空的距離,擎高了世人的想像,蔚藍無限
遼闊無限。柔軟的白雲,你抬望眼中的棉花糖,一團挨著一團
美得那麼乾淨。而我,是西藏放牧在外的一隻羚羊
今生欠它一個擁抱,也欠至聖靈魂一次叩問
轉經筒裡有根超度生死的軸,萬物輪迴,都有理由
我還沒解開哈達獻禮中西藏的淵源。只知道,阿媽的訓語中
一本族譜的珍貴。時間是遠了,但執著卻近了
我越來越渴望和某人談到一次信仰,親密無間地
走在那片神奇之域,讓笑聲穿透悲喜,散至四野,或直抵穹蒼
鄭朝陽:這首詩格調雄渾,詩思悠遠。氣氛與情緒的渲染,在時空的距離中拉近客觀環境與主觀情思的契合,使之散發著一種宗教情懷,也顯示出一個地域神秘的色彩。在意境的創造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嚮往和懷舊之情。
吳小猛:以遊子的身份、遊子心中對聖地的懷念、不舍和讚美來呈現「根」的意識,構思、立意上別開生面,詩意較濃。語言上尚可更精練些,少用些連接詞。長句式的使用和探索,應注意有所節制以利於空間的構建。
西藏,西藏
王忠民
這裡的祥雲應該是舒緩的
他不同於疾風暴雨。透著禪言
明晃晃的天邊祥雲可以是純白
不染世俗的汙穢,給我奇幻的遐想
雪山的哈達,雪域聖蓮
掠過巍巍雪峰,簇擁著珠穆朗瑪
汲取了天地精華, 釋放大地恩澤
雅魯藏布猶如情柔的飄帶
親密地纏繞在她的身旁
聖錯神湖湛藍的眼睛
注視著聖山,遙望著天堂
誰把綠毯鋪在莽莽高原
鋪陳在喜馬拉雅廣袤的淨土上
天空格外明朗也格外絢爛
Pm2.5之說,從未出入我們乾淨的耳朵
這是一幅巨大的油畫啊
羊群溢出草甸,綢緞漂洗於清溪
遼闊無垠的草原上飛揚著天籟的情歌
敖包裡飄逸出青稞酒的濃烈酥油茶的清香
雪域朝聖的經幡,循著虔誠的佛經吟唱
去神聖地觸摸世界屋脊的天穹上
醉人的湛藍,生命之藍
前世多情的格桑,結緣冰山上縈繞的白雲
給我們帶來另一番景象
活潑而讓人看到簡樸之中的美
他們優美的形態被匠人鐫刻在器物的表層
與生活相伴相攜,讓豐盈貼近心跳
好像自然與我們處在彼此默契的水平線上
讓我佇立在唐古拉山口
深情地遙望夢中的西藏,請不要驚醒我
讓我沉醉於盛唐公主漢藏相融的縷縷情懷
永恆不滅地傳承綿延
鄭朝陽:這首詩以優美的筆致,抒寫出滿心的嚮往與至愛之情。內容充實,感情充沛,在抒情中完成了顯象與達意的整體,是很有地域性的,注重了地理、風情的一些元素和人文、歷史底蘊的挖掘。個人覺得抒寫的整個過程有著散文化傾向。
吳小猛:洋洋灑灑,極盡抒懷之暢快淋漓;滿滿的讚美,富有感染力。因而,作者便沉醉在如斯美景之中,沉醉在「盛唐公主漢藏相融的縷縷情懷」,期冀著「永恆不滅地傳承綿延」,多麼美好的心願。結尾意在提升詩歌書寫的高度,但忽略了與前面大段大段抒情間的內在聯繫。是否需要花那麼多的筆墨來描繪西藏之美,如何為這些美找到內在的強力支撐,值得探討和思考。
西藏,西藏
侯瑛
一
這裡是接近太陽的地方
石頭是人們的信仰
這裡一天輪迴著四季
震撼的歌兒,在天籟流淌
西藏,西藏
一個神奇的地方
匍匐於地上的人們,尋找丟失的自己
轉山轉水的人兒,迷失了方向
二
這裡有世界的屋脊
這裡有朝聖的殿堂
這裡有廣袤的草原
這裡有成群的牛羊
這裡有貪婪的覬覦
也有英雄戰士,在日夜守望
三
藍天如此近,白雲如此近
它們是戰士的被子
沙礫寒涼,露氣成霜
它們是戰士的床
星星如此近,月亮如此近
它們是戰士的親人
邊界如此近,敵人如此近
它們與戰士面對面對峙
鄭朝陽:這首詩細節的呈現尤為讓人欣喜,如「匍匐於地上的人們,尋找丟失的自己/轉山轉水的人兒,迷失了方向」,不僅有形象的出現,還有理性的思考,更有關注中情感的抒發。是很有詩意、詩味的。(二)、(三)的思想和立意都是值得稱道,不過寫得有點直截了當。想像、聯想也不夠新。
吳小猛:這是另一首涉及目前中印邊境對峙話題的詩,首先向作者致意。作者首先從信仰的角度切入,鞭撻那些丟失自己,迷失方向的人;繼而以排比引出固守邊境的衛士,頌揚祖國的英雄;第三節描述戰士們在極其艱難、惡劣的環境下,堅守陣地,面對敵人,展現邊防衛士們大無畏的精神氣概和寸土不讓的決心。以一連串的如此近來渲染氣氛,藉以表達對邊防衛士的敬仰之情。詩雖直白,卻有情調,有態度,值得肯定。
西藏,西藏
李忠奎
讀你,從文成公主開始
布達拉宮
是一個有愛的地方
懂你,從倉央嘉措開始
蓮花寶座
是一個有詩的地方
愛你,從《天路》開始
雪域高原
是一個有歌的地方
眼前的路
延伸不到你的腳下
心,卻被你牽著行走
有夢的地方就有你
西藏,我的西藏
西藏,西藏
鄭佳志
我想做一個友誼使者,
來一次飛越
親近一下西藏。
首先,
乘座越野車走很長的山路,來慰問當代最可愛的人
……那雪域的金剛戰士。
然後,
磕著長頭
去拜謁藏傳佛教聖地布達拉。
接受那裡高僧的洗禮。
承接雪山下美少女親獻的哈達。
騎上白犛牛去那木錯湖邊,
那清澈的湖水、湛藍的天空
盡收眼底。
騎上藏血馬,
馳騁在雅魯藏布江江岸,
看江吼。
聽他咆哮的聲音。
蹬上那巍峨的珠峰之巔,
不出聲,
就站在那裡四處俯瞰。
真正感受一下,
一覽眾山小,
唯我獨尊。
到雪線上採那最美的高山雪蓮,
贈予我心愛的姑娘。
願她的美麗永遠綻放。
累了,
來牧民的氈房。
吃攢巴、品嘗青稞面燒餅,
特正宗。
藏族同胞上來款待我的,
青稞酒,酥油茶,
隨風飄香。
不醉才怪。
醉了,
躺在暖帳裡美美的睡著
……如同進入了溫柔鄉。
美不可言。
醒來天大亮,
紫外線幾乎刺透了雙眼,
看到的是閃閃發光的金子。金子,到處都是金子。
西藏,西藏
佔東海
天上的白雲
飛著飛著就落下來
牧羊犬把它們趕進圈
生了無數隻羔羊
金達萊花開滿草原
雄鷹展翅追逐天空上的湛藍
那片藍
嘴角一滴青稞酒微醉
少男少女們忘了羞澀
動情地跳起《果諧》
憨厚,遼闊的蒙古包
端出酥油奶茶
向遠方的客人
獻上純潔的哈達
一如那穿過邦傑草原的河流
把希冀和祝福傳向天涯
海角
西藏,西藏
侯瑛
跺一跺腳,就可以踏上白雲
張開手臂,就可以觸摸藍天
雅砮藏布江串聯著古老的村落
山上掛著冰川,山下住著江南
在這裡不要大聲說話
免得驚動了靜謐的湖面
它們已經沉思了千年
在這裡不要大聲說話
免得驚動了草原上漫步的牛羊
它們早已習慣了自在,悠閒
彩旗在瑪尼堆上指引方向
騎行的人兒,在海拔高度上徵服自然
轉經筒惦記著誰的名字
倉央嘉措還是拉姆扎旺 ?
磕長頭朝聖的人啊
他們在為誰祈禱
西藏,西藏
讓我也匍匐在你的懷抱
只為追尋純淨
只為融入自然
西藏,西藏
楚紅城
1.格桑花
格桑花打顫兒。肆意的,固執的
形容詞,更加接近旺姆的歌喉
旺姆是老拉姆的女兒
不遠處,站著揮鞭子的強巴
老拉姆的眼神
被一隻盤旋的禿鷲抓走
2.邏些
邏些縮寫於唐卡上,經幡上
我聽到叩長頭的朝聖者
一路匍匐的
心底的撕裂聲
大昭寺端坐於一注香之上
木魚敲出澈澄的空
我尋找我的佛
3.冰雪
一萬年的冰雪,十萬年的冰雪
百萬年的冰雪
千萬年的冰雪
億萬年的冰雪……
我分不清楚是羊群
還是雲朵
4.扎西德勒
喊一聲扎西德勒
高原就醒了
再喊一聲
雪山就醒了
再喊一聲
卓瑪捧來潔白的哈達
春天醒了
愛情醒了
扎西德勒
西藏,西藏
洪小薇
借我一匹千裡馬
我要從長安出發
沿著文成公主和親的路
回溯 千年前古道的痕跡
風 迎著日月山
雲 順著倒淌河 向西淌
一隻雄鷹 把雲天抬高
在朔風切骨的雪域高原
我成了藏地美麗的雪蓮花
一伸手 就能撫摸白雲
納木錯湖
深情的眼眸和藍天的肌膚
偎依
在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骨
布達拉宮 巍然不動
訴說著亙古最深的愛
松贊幹布是藏地的太陽
文成公主就是藏地的月亮
西藏,西藏
我把你仰望
世界把你仰望
西藏,西藏
王德興
本來就夠高的了,幹嘛
還不時伸出雄鷹的手
一遍遍丈量雪域與天庭的距離
夲來就夠廣闊的了,幹嗎
還得讓江流與駿馬不停向遠方疾馳
的確沒去過,但布達拉宮的神聖
卻早已在憧憬裡發芽成五彩經幡
生動我的青春歷程與所有想像
的確沒見過,但格桑花的美麗與頑強
卻藉助一首首草原抑惑佛教歌曲
無數遍濾潤我乾枯的心靈,盎然起綠意
歲月應如哈達,正因她的慷慨與多情
才把不同地域和民族,橫向聯結
縱向傳承成一個和諧千秋的大家庭
而信仰的高度,只有在這裡
一如岡仁波齊峰那樣,根植雪原
頭頂聖蓮,身披霞光
——超越輪迴,渾然天成……
西藏,西藏
侯瑛
騎上一匹快馬,循著一朵雲的方向
我得帶上長江,帶上黃河
帶上江南,帶上大漠
向西,向西
帶上阿媽的青稞酒
帶上阿爸的瑪尼石
我只想去一個叫洞朗的地方
去擁抱那裡的每一位戰士
把錫林郭勒盟的風帶到
沙場秋點兵,三軍軍威壯
金珠瑪米,讓我們的心臟跳在一起
站在世界屋脊,挺直祖國的脊梁
西藏,西藏
杞人
總有一種方法
讓你走進我的視野
總有一條路
讓你牽動我的心
當天路已通
還有什麼不能成功
相信吧
在不遠的地方
我在聆聽你的呼吸
西藏 西藏
郭士提
變成一朵雲
飄在聖潔的天空
在這裡,一切美好都是極致
布達拉宮,敞開輝煌燦爛的胸懷
思念著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
他因她而生,因她而千古
納木錯,拉昂錯,班公錯
一切的「錯「湖也盛不下對她的愛戀
朝聖途中,五彩的經幡隨風起舞
神,默默聽訴
這千年的相思
格桑花,青稞酒,酥油茶
都寫進倉央嘉措的詩行
不負如來不負卿
誰又是你今生的等待
絕世的畫卷
旖旎在雪山,冰川,還有美麗的草原
而我
已經變成一朵盛開的白蓮
《盧溝詩人》微信公眾號,主要刊發散文、小說、現代詩歌、古典詩詞、攝影作品、書法繪畫等作品。
投稿郵箱:1291595133@qq.com
微信公眾號:LF1977327(歡迎您賜稿!)
《盧溝詩人》微信平臺編委
顧問:畢淑敏 張慶和 曾少立 熊東遨 徐鎖榮 張國領 豐瑟草 陳家新 馬淑琴 李靈 趙國培
主編:楚紅城
副主編:王德興 馬志廣 馬崢嶸 胡濱 伍俊穎 宋青松
常務副主編:賴飛明 潘志銘 侯瑛
編委:汪再興 鄭朝陽 孫忠凱 許碧霞 汪劍平 楊國存 張祥波 李拙 王蘇華 張晶 蔣淑玉 郭士提
北京豐臺作家協會 主辦
盧 溝 文 學 網 協辦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