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契之美--奧缶齋甲骨藏品擷珍

2021-02-25 古戈爾藝術

百餘年前,「甲骨之父」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雖已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十五萬片,皆散藏於中、美、英、法、德、日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各學術機構及私人手中。一般的甲骨文書法愛好者難得見到實物,只能通過各種印刷出版物進行觀摩欣賞。

自劉鶚首刊《鐵雲藏龜》,前代學者不斷致力於甲骨文資料的收集和刊印工作,但限於技術手段等因素,與甲骨文相關的印刷品多以墨拓、黑白影印為主,且印刷質量良莠不齊,很多珍品實物難以通過印刷品全面展現其細節魅力。尤其是一些民間私家藏品,因受展覽場地、刊印經費等各種因素制約,更是難得一見,甚為學界所抱憾。

隨著近年我國印刷出版水平的逐步提高,一批高質量的甲骨文出版物相繼問世。專注於「殷商文化」和「鄴城文化」的民間藏家鄧泓先生於2012年將其奧缶齋的部分甲骨藏品篩選甄別,整理輯錄,以彩色微距攝影高清圖片在「中國名家私家藏品書系」《奧缶齋·殷器別鑒》上與所藏殷器一同刊發,使這一批珍貴的甲骨實物得以纖毫畢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乃古文字學者與書法愛好者之幸事。本期公號特遴取書中精品圖片,摘錄於此,以便讓同好共賞難得一見的甲骨文刀筆風韻,體味甲骨書法之美。

▲圗1  

▲圗2

▲圗3

▲圗4

▲圗5

 

▲圗6

 

▲圗7

 

▲圗8

 

▲圗9

 

▲圗10

 

▲圗11

 

▲圗12

 

▲圗13

 

▲圗14

 

▲圗15

 

▲圗16

 

▲圗17

 

▲圗18

 

▲圗19

 

▲圗20

 

▲圗21

 

▲圗22

 

▲圗23

 

▲圗24

 

▲圗25

 

▲圗26

 

▲圗27

 

▲圗28

 

▲圗29

 

▲圗30

 

▲圗31

 

▲圗32

 

▲圗33

 

▲圗34

 

▲圗35

 

▲圗36

 

▲圗37

 

▲圗38

 

▲圗39

 

▲圗40

 

▲圗41

 

▲圗42

 

▲圗43

 

▲圗44

 

▲圗45

 

▲圗46

 

▲圗47

 

▲圗48

 

▲圗49

 

▲圗50

 

▲圗51

 

▲圗52

 

▲圗53

 

▲圗54

 

▲圗55

 

▲圗56

 

▲圗57

 

▲圗58

 

▲圗59

 

▲圗60

 

▲圗61

 

▲圗62

 

▲圗63

 

▲圗64

 

▲圗65

 

▲圗66

 

▲圗67

 

▲圗68

 

▲圗69

 

▲圗70

 

▲圗71

 

▲圗72

 

▲圗73

 

▲圗74

 

▲圗75

 

▲圗76

 

▲圗77

 

▲圗78

 

▲圗79

 

▲圗80

 

▲圗81

 

▲圗82

 

▲圗83

 

▲圗84

 

▲圗85

 

▲圗86

 

▲圗87

 

▲圗88

 

▲圗89

 

▲圗90

 

▲圗91

 

▲圗92

 

▲圗93

 

▲圗94

 

▲圗95

 

▲圗96

 

▲圗97

 

圖片摘自「中國名家私家藏品書系」《奧缶齋.殷契別鑒》(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歡迎進入古戈爾藝術微店購買傳統古法製作筆墨紙硯和名家書法篆刻定製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古戈爾藝術

歡迎轉載轉發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

郵箱:roy.y.xu@hotmail.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古戈爾藝術」微店

相關焦點

  • 重慶首次集中展示一批商代甲骨
    鍾旖 攝中新網重慶1月15日電 (記者 鍾旖)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15日在重慶開展。這是重慶市首次集中展示館藏甲骨,內容涉及祭祀先祖、戰爭、卜旬卜日、田獵等方面。甲骨文指的是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目前大多數均出自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即殷墟地區。
  • 趙愛學:善齋甲骨來源考
    其中一組與國圖藏通古齋舊藏甲骨綴合,是因為胡厚宣當時也在通古齋購買甲骨。《庫》9其中英國藏5組、美卡內基博物館藏4組,又與《後》、東洋文庫等羅振玉舊藏同綴,與明義士早期收藏同綴,亦反映善齋甲骨中有早期出土品。
  • 《甲骨文大字典》及《大篆字帖》、甲骨文十二屬相、《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大字典》及《大篆字帖》、甲骨文十二屬相、《甲骨文字歌》
  • 羅振玉:甲骨書法第一人
    他自己也收藏宏富,眼界寬、眼力精,所以當他在劉鵲(號鐵雲,即《老殘遊記》作者)家中第一次見到了甲骨拓片時,即大為驚嘆!並認定此乃漢以來諸小學家所未見之奇特文字。於是叢力就劉氏舊藏編印了《鐵雲藏龜》,公之於世。從此,羅振玉則與甲骨文結下不解之緣,終身從事甲骨的搜集、整理、著錄和考釋工作,對我國甲骨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 杜建民「寫意甲骨」作品展開幕
    杜建民寫意甲骨展■吳悅石夫殷墟甲骨自清末發現以來,迄今一百二十餘年。百廿年間,甲骨之研究,一時蔚為顯學。其著名者,有四堂之目,郭董羅王,「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唐蘭先生語)。
  • 嘉珍堂藏品賞析——《延年益壽》
    《後漢書・王梁傳》裡記載「玄武,水神之名」。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巧色作品就是玉龜,將皮色完美地運用於龜殼上。從神玉時代開始,對於龜就有著神秘的信仰。龜背的紋理細密,中國人一直相信,龜紋隱藏著天地的秘密。龜紋中央有三格、代表天地人三才,旁邊有二十四格,代表二十四山、亦有十格代表十天幹。龜殼的底部又有十二格,代表十二地支。
  • 甲骨文上的輝煌(九)——那些遺失海外的殷商甲骨
    而很多在挖掘之初沒來得及進行綴合的甲骨片,很可能永遠無法還原,因為缺少出土記錄(地點、地層、窖坑位置、同期參照等條件),想要從散落四方的十幾萬片甲骨中進行有效綴合基本不可能。39.8庫壽齡曾創辦青州廣德書院並親自任教英國以駐青州傳教士庫壽齡為代表,美國以山東濰縣傳教士方法斂為代表,積極參與收購走私殷墟甲骨活動。早在1903年,兩人就通過山東濰縣古董商收集甲骨轉賣給美國和英國的博物館,獲利頗豐,後來甚至直接插手殷墟的發掘。通過兩人之手走私到海外的殷墟甲骨,有記錄可查的就有5200多片,其中英國3355片、美國1882片。
  • 甲骨文上的輝煌(九)——殷墟甲骨現世120年簡史
    37.3河南省市級單位地圖"七朝古都"安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有豫北要衝、四省通衢之稱,自然條件和土地耕作條件較好,歷史上一直是河南的糧棉主產區,明清時稱彰德府。但自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開始,近百年時間裡彰德府頻發洪水、旱災、蝗災、瘟疫、冰雹、地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導致安陽長期糧荒、百業不興,當地百姓不得不向"地下"求生路,使殷墟甲骨的出土成為了必然。
  • 我為甲骨「說文解字」
    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孜孜不倦地深耕甲骨「絕學」,破譯文字、廓清古史;他探訪國內外收藏單位找尋甲骨,經手的甲骨多達數萬片;他領銜著述的11卷本、688萬字《商代史》,填補了商代斷代史著作的空白,將中國信史拉長千餘年;他編纂的《甲骨文合集三編》《甲骨文獻集成》等,著錄甲骨兩萬多片……「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獻,也是漢字的鼻祖,傳承著中國基因。」
  • 千年書法,殷契重光:紀念甲骨文特展賞析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成熟的文字,是商王朝王室貴族利用龜甲獸骨佔卜兇吉時,寫刻的卜辭以及和佔卜相關的文字。甲骨文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是我們了解早期文明的重要途徑。同時,甲骨文出土以後很快成為書法家的臨創對象,拓展了書法藝術的取法範圍。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甲骨示例說起漢字中的生僻字,肯定都是讓大家很頭疼的文字。有的生僻字的筆畫數多達三十幾畫,但是也有的生僻字,只有寥寥幾筆,卻沒有多少人認識。當然,生僻字的存在,肯定是因為使用頻率的過低,而成為了生僻字!先看看甲骨文中「屮」字的寫法,嗯,就如同這個漢字的字形一樣,實際上,從甲骨文開始,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草書、楷書,這個文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字形的脈絡也讓我們非常明確的直到:甲骨文中的「屮」字就是對應後世文字中的「屮」字。
  • 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庚子穀雨記
    今日穀雨,下了一陣大雨,並有彩虹雙雙出現在東邊,人們流露出無限的喜悅之情,認為這是個好兆頭,並期盼疫情儘快結束,還人們正常生活。因是,按我力倡的「甲骨文非卜辭說」可作如是:「壬辰,卜,青,穀雨,帝都傍午,風自乾來,紅日匿玄,大雨虹東!王佔曰,亡咎,吉。」
  • 大英博物館重開後,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是哪件?
    想知道自今年3月大英博物館閉館以來,館內的文保科學家、研究員還有志願者們各自心中最念茲在茲的藏品有哪些嗎?是來自非洲的蛛網帽,還是瑪雅文明中精雕細琢的門楣浮雕?這些藏品又有什麼吸引他們的地方呢?如今大英博物館已於8月27日重新對外開放,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又是哪件呢?「你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藏品嗎?」
  • 張家界武陵山珍館正式開業
    張家界武陵山珍館正式開業。為武陵特產插上騰飛翅膀,讓絕美山水變成金山銀山。紅網時刻張家界8月18日訊(記者 張紅)8月18日,由深圳市聯和正光投資有限公司、張家界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張家界市眾興合作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張家界武陵山珍館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張家界市首家3A級文化旅遊購物景點和武陵山片區新型旅遊商業標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羅智斌宣布武陵山珍館正式開業,副市長歐陽斌、尚生龍參加開業儀式。
  • 一代甲骨文大師
    1908 年,經多方調查, 始知甲骨出於河南「濱洹之小屯」,小屯即殷墟。 至此,殷墟遺址第一次被學術界所知, 這次發現把中國文字的歷史追溯至 公元前1700 多年的殷商時代。
  • 廣天藏品丨12年份壇裝陳釀,五糧液《囍·豬年必和壇裝酒》賀歲上市!
    在人們心中,豬是吉祥、豐收和財富的象徵,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祝福大家福星高照、安居樂業、諸事必順的祥和之年。囍·2019(己亥豬年)濃香原漿珍釀【背面主圖】  囍·2019(己亥豬年)濃香原漿珍釀以中國郵政2019年發行的《己亥年》特種郵票為主圖設計,郵票是年份的最好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