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形如一的小笠原流禮法
心と形がひとつなり 小笠原流禮法
小笠原敬承齋 / photo courtesy
小笠原敬承齋,出生於東京,小笠原流禮法宗家。從聖心女子專門學校畢業後曾赴英國留學。現繼承小笠原忠統前宗家的遺志,作為小笠原流禮法的首位女性宗家向大眾普及禮法教育。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根據現代社會靈活運用禮法,圍繞學校、企業等進行演講、撰稿活動。著有《伯爵家的慣例》(伯爵家のしきたり)《男人的一日一作法》(男の一日一作法)等。
「禮法」一詞可以拆分為「禮儀」與「作法」,它並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點頭鞠躬、姿態優美、規則死板這麼狹隘與片面,而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而構築起的橋梁。「禮儀」是體諒他人、糾正自身行為,而基於這種形式而制定的基準為「作法」。在日本,有一家傳承了七百多年的禮法大家「小笠原流禮法」,在小笠原家第32世小笠原忠統前宗家去世後,其姐姐小笠原日英尼公的孫子小笠原敬承齋女士繼承了這份家業。這次知日有幸採訪到了這位禮法傳人。
interview 小笠原敬承齋
抑制自己,常懷為他人著想之心
知日 能談談你繼承宗家的經過嗎?禮儀作法是從過去就一直喜歡的嗎?
小笠原敬承齋(以下簡稱「小笠原」) 二十歲過後我曾前往英國留學,那時感受到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並以此為豪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便開始學習先代流傳下來的技藝,這也成為後來我繼承宗家的契機。雖然學生時代的我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繼承宗家,但由於祖母(先代的姐姐)對我的管教非常嚴格,從小便自然地掌握了舉止、措辭方面的技能。
知日 日本的禮儀可能會給人以複雜、繁瑣的印象,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
小笠原 日本的禮儀作法其實很簡單。如果覺得它很複雜,那是因為沒有從其根底、理由,也就是「心」去理解它。
知日 日本的禮法在世界範圍內看來也有著其獨特風格,在當今有著各種文化衝擊的大環境下,它能保持獨特性的理由是什麼?
小笠原 在日本的審美意識中,有著重視保守、自我抑制的傾向。自鳴得意的炫耀很可能讓對方產生不快。這些從體諒他人中誕生的日本禮儀作法認為,美反而是從「不引人注目」中產生的,而正是這樣保守的關照,才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吧。
知日 在小笠原流禮法教室的課程中,具體會教授哪些禮儀作法呢?
小笠原 在日式房間與西式房間內的基本動作禮儀、用餐禮儀、書信禮儀、冠婚葬祭相關的心得、贈禮答謝相關的心得、商務禮儀、折形(和紙的折法、扎結禮品繩的方法)等。
知日 你在學習禮法的過程中,有沒有感到特別辛苦的時候?
小笠原 讀懂從室町時代傳下來的書籍,並掌握它們以達到能教授弟子的程度,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事情。但是,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艱辛的過程,才讓我能夠教授符合現代的實際情況的禮儀作法。
知日 你曾在過去的訪談中提到:「只有心形合一,禮法才能成立。」能具體談談這個觀點嗎?
小笠原 舉個例子,在向對方賠禮道歉時,若是內心真的感到非常抱歉,那麼這種心情一定會在表情上體現出來。與人寒暄問候,光有好看的行禮是不夠的,還需伴隨內心,向對方傳遞自己的心意。
知日 小笠原流禮法當中你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小笠原 抑制自己,常懷為他人著想之心。
知日 從室町時代確立下來的小笠原流禮法在經過幾百年的歷史傳承後,有著怎樣的變化呢?與過去相比,你如何看待現在的小笠原流禮法?
小笠原 經過歷史的洗禮,禮法的「形式」當然發生了改變。因為從毛筆到鋼筆、書信到電子郵件、轎子到汽車……我們生活的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但是,我們重視他人、為對方著想的心一點也沒有改變。我覺得正是在這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夾雜著的日本社會,才有更多機會去靈活運用小笠原流禮法。
知日 無視傳統禮法的現代人也在不斷增多,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在現在社會,你認為禮法的重要性是什麼?
小笠原 在現代社會中禮法被輕視,我覺得應該是由於物質變得豐富,人們的感激之心變得淡薄了。生活在這物質豐富、社會交往複雜的現代社會,禮法承擔起了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得以順利進行的角色,這一點,我認為是禮法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之處。
知日 有沒有想向中國讀者介紹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禮法呢?
小笠原 日本人經常被認為有「不明確說出YES或NO」「優柔寡斷」等特點。但這並不是優柔寡斷,而是日本人會不自覺地思考「自己的發言或行為會讓對方有著怎樣的感受」。在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想法時,存在著「先體諒他人」之心,我希望大家能理解這份「心情」。舉個例子,為什麼會有用餐禮儀?並不是為了展示自己美妙的身姿,而是在用餐的場所,顧慮著為了不給他人增添不快,才有了餐桌禮儀。希望中國的各位也能理解這樣的心情。
——摘自《知日·向日本人學禮儀》特集,點擊「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知日·向日本人學禮儀》特集
亞馬遜 噹噹 京東 快書包
全國各大書店 淘寶天貓 北京7-11
正在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