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地球」小笠原群島科考探秘探討會在京舉行

2021-01-15 中國日報網

近日,由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願者機構舉辦的「東方的加拉帕戈斯在召喚–小笠原群島海洋生態科考探秘」活動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中國著名鳥類專家、《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何芬奇教授,就守望地球「小笠原群島海洋生態科考探秘」和全場嘉賓及觀眾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交流與探討。

何教授曾於1998年應日本環境廳國立環境研究所之邀訪問小笠原群島,就海洋生態保護這一專業科研領域開展國際調研及合作。他也成為了自二戰以來,美日兩國在小笠原群島展開連番激戰之後,登上該島的第一位中國人。交流訪問結束後,何教授以「文希」為筆名,在《大自然》報1998年第4期上,發表了《走訪小笠原群島》科普文章。

小笠原群島位於東京以南約 1000 公裡,是亞熱帶氣候的太平洋群島,由父島列島、母島列島、硫磺島等 30 餘個島嶼組成。該島由海底火山隆起而成,沒有與大陸相連的部分,在人類到達前,一些小型動植物經海洋漂浮、風力或鳥類攜帶來到島上。漫長的歲月中,它們靜悄悄地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域,經過適應輻射演變出獨立進化而來的多種多樣的物種,形成島上獨特的生態系統,被譽為「東方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這也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11 年 6 月 24 日把小笠原群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原因。

時隔20年後,何教授於2018年7月再度重返小笠原群島,以守望地球「小笠原群島海洋生態」野外科研志願者項目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帶領守望地球青少年野外科研志願者科考隊員,以嚴謹、專業的野外科研方法,對島上獨有的瀕危物種如小笠原果蝠、小笠原鴿、小笠原白眼鳥、發光蘑菇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調研與評估。

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願者青少年代表認真聽取了何教授演講,並以青少年獨特的思維和視角,現場分享了親身參與守望地球「小笠原群島海洋生態科考探秘」以及「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監測」野外科研項目的志願者經歷。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監測項目是守望地球與秘魯亞馬孫生態保護協會長期在亞馬孫河上遊的秘魯帕卡亞 · 薩米裡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的野外科研合作。亞馬孫熱帶雨林產生的氧氣,約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素來享有「地球之肺」的美稱。雨林所在地的微小氣候變化都將引起全球氣候的重大變化,面對全球變暖的嚴峻局面,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除了在這些遙遠、神奇的科考所在地親身投入野外科研工作外,守望地球也為優秀的青少年學子,在重要的全球會議上,提供一展才華的國際平臺。 2名守望地球青少年代表也在現場分享了他們今年10月21日-27日在杜拜參加溼地公約第 13 次締約方國際大會的親身經歷。該締約方大會全球參會代表總計1900 人,中國代表團共派出了80多人,包括應邀出席本次全球性環保盛會的 6 名守望地球代表,其中 4 名青少年代表由守望地球選送,與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代表現場交流參與溼地生態監測和保護的野外科研志願者科考行動和體驗,展示中國當代青少年對全球生態保護及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注和擔當。

作為中國第一家國際野外科研志願者機構,守望地球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華環保基金會等組織同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中國的成員單位。守望地球旨在動員公眾,包括世界的未來 - 青少年,以野外科研志願者的身份,以直接參與的方式,支持我們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可持續未來所必需的野外科研項目。

自2012年以來,秉持「公眾參與科研」的機構理念,守望地球共為國內外16個具備全球環境意義的野外科研項目持續提供資金支持,並輸送了超過3,500人次的野外科研志願者,累計志願服務超過210,000小時。這些野外科研志願者協助全球知名科學家進行一線野外數據調研和採集,以便為科研團隊制定更好的氣候變化應對方案和生態保護方案,提供堅實的野外數據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儘早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與科學素養,讓青少年認識到我們當今面臨的全球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擴展中國人的人文地理疆界與大國公民的全球視野,顯得尤為重要。」守望地球創始人和原世界銀行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保護臭氧層專家諶良仲先生如是說,「守望地球讓我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環保責任與使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全球知名科學家到青少年野外科研志願者,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守望地球的野外科考隊伍中來。讓我們一起凝聚中國力量,共同守望地球!」(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相關焦點

  • 近年來不斷的火山噴發,日本小笠原群島的「西之島」面積不斷增大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兩部分組成,其中海洋佔了絕大多數,總面積大約為3.61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的71%,陸地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的29%。地球上的陸地分布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由面積不同的陸地分散在地球表面的各個區域。
  • 日本唯一的「海外飛地」,淺談日本小笠原群島
    小笠原群島最早是因火山爆發而形成的,雖然這裡距離東亞大陸遙遠,但早在史前時代就有太平洋島民發現了該島。小笠原群島由30多個小島組成,其中著名的島嶼有小笠原島、父島、母島和硫磺島等等。該群島104平方公裡,雖然面積不算大,但該群島的覆蓋範圍卻異常遼闊,該群島最東邊和最西邊的島嶼相距超過2500公裡。
  • 最遙遠的東京——日本唯一的海外屬地小笠原群島是什麼樣的?
    東京都的三個部分是的,東京都實際上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區部(東京城二十三區)、多摩地方、島嶼部分(即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伊豆群島距離東京很近沒什麼好說的,但小笠原群島就相當特殊了。這個地方離東京市區有近2000公裡遠,一個大都市管轄2000公裡外的地方,這在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第二例了。東京還管著一群島嶼小笠原群島的特殊性在哪裡呢?
  • 日本唯一的海外屬地——小笠原群島,是怎麼成為日本領土的
    小笠原群島是由於火山爆發而形成的火山島,距離大陸非常遙遠,群島由30多個小島組成,其中著名的島嶼有小笠原島、父島、母島和硫磺島等,共計約104平方公裡。雖然面積不大,但由於散落在太平洋的面積廣,群島的東西相距超過2500公裡,因此讓日本也擁有了大片的海洋專屬經濟區。
  •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小笠原群島(八)
    二戰地理歷史資料彙編——小笠原群島(一)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小笠原群島(三)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小笠原群島(四)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
  • 被戰爭反噬的日本,帝國崩塌後,小笠原群島島民有家難回
    ,5月,守衛小笠原群島的,直屬大本營直接統轄的小笠原兵團正式成立。在部隊的配屬上,大本營向小笠原群島的各主要島嶼都部署了部隊,109師團麾下,由立花芳夫少將指揮的混成第一旅團屯兵小笠原群島父島列島的父島要塞,而大須賀応少將所指揮的混成第二旅團,則在想要抵近指揮的慄林忠道中將的帶領之下,前往小笠原群島火山列島之中的硫磺島。
  • 日本唯一的「白人民族」,小笠原群島的歐美系島民是怎麼回事?
    這還真不一樣,「歐美系島民」指的並不是一般的歐美移民,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群——小笠原群島居民!小笠原群島的位置小笠原群島是什麼地方?這個島嶼距離亞洲大陸非常遠,而且面積也不大,就100平方公裡左右,現在是歸屬日本的,是日本領土最東端,在行政區劃上歸屬東京。
  • 日本東京小笠原6.9級地震!專家:別慌,震源很深
    但災害總是突如其來,就在剛剛,4月18日下午,東京時間17時26分(北京時間16時26分),日本東京都小笠原群島突然發生芮氏6.9級強烈地震!地震危害如何?會不會引發海嘯和次生災害?網友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 日本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發生兩次6級以上深源地震
    2020-04-18 19:57:07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郭丹    據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消息,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
  • 日本小笠原策劃衝之鳥礁團隊遊 僅從船上參觀
    原標題:日本小笠原策劃衝之鳥礁團隊遊 僅從船上參觀  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二戰後處於美國管理下的小笠原群島今年迎來歸還日本45周年。東京都小笠原村正在策劃從船上參觀衝之鳥礁的團隊遊作為紀念活動。活動將於10月25~27日進行,由村民報名參加。  衝之鳥礁為距離東京約1700公裡的無人島,沒有定期航線。雖然行政部門在開展生物調查工作,但該村負責人表示:「以民間人士為對象的團隊遊幾乎還沒聽說過。」
  • 當地時間3日,日本氣象廳表示,氣象衛星觀測到東京小笠原群島的西之...
    >2020-07-03 21:21:52來源:FX168 當地時間3日,日本氣象廳表示,氣象衛星觀測到東京小笠原群島的西之島持續噴發煙霧
  • 小笠原流煎茶道 來虎跑冷泉了·都市快報
    記者 馬恩 本報訊 2月28日,小笠原流煎茶道家元中國講習會,在杭州西湖景區馬兒山8號虎跑冷泉2號樓「杭州茶家」舉行。在這場日式茶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學員初傳學成,踐行待客之禮。 小笠原流煎茶道是以日本最高禮法——小笠原禮法為基礎形成的煎茶方式,是日本煎茶道最主要、最優秀的流派之一,崇尚和諧、尊敬、信賴、公平與以誠為貴的理念,堅守傳統並加以改善和洗鍊而更加適應、融入現代日常生活,今年迎來創流100周年。 日本煎茶道在明末清初,由福建黃檗山萬福寺的隱元隆琦禪師將浙江的飲茶文化傳去日本後逐漸形成的。
  • 日本小笠原群島近海發生芮氏5級地震,震源深度達20千米
    據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消息,當地時間4日下午15時26分,日本小笠原群島中的父島近海發生芮氏5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消息稱,此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 心形如一的小笠原流禮法
  • 李振傑行走 / 小笠原資料館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設計  1999年小笠原資料館O-MUSEUM 日本江戶時期遺留之重要文化財
  • 港媒:東沙群島戰略地位重要,一旦被大陸奪取臺當局會壓力巨大
    文章指出,今年5月,日本共同社報導稱,解放軍計劃於8月在中國南部海南島舉行一次大規模訓練演習,包括模擬奪取東沙群島的訓練演習。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Yoshiyuki Ogasawara)12月在接受《外交官》期刊採訪時表示,他認為解放軍不太可能登陸並佔領臺灣,但大陸可選擇另外的手段,如進一步對東沙群島施壓或直接佔領東沙群島。小笠原欣幸聲稱:「在奪取東沙群島的過程中,大陸可以一舉兩得。例如,可以進一步鞏固領導地位。
  • 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小笠原和也先生一行來寧交流學習
    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小笠原和也先生一行來寧交流學習‍        2016年7月14日,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九州研究所所長小笠原和也先生和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海外事業部課長兼任日本納豆激酶協會中國地區理事井上賢一先生一行
  • 好男人小笠原滿男的忠誠和愛情
    內田篤人也說,小笠原無論場內場外都是他尊敬和值得學習的人。想必小笠原從來沒有想過會效力於其他J聯賽球隊,他的忠誠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一、高中天才小笠原滿男出生於巖手縣,年少成名,小學時代就名震全國。他作為隊長獲得了第15屆日本全國小學生足球大會的冠軍。這樣一名天才自然會讓縣內的高中強豪趨之若鶩。
  • 溯源小笠原流禮法:推廣與變革
    長清舊姓加賀美,在成人禮時被高倉天皇賜姓為小笠原。鎌倉時代,長清作為信濃守護效力於源賴朝,在那時已經掌握了優秀的弓馬之術,作為弓馬教師執行各種相關儀式。到了室町時代,被譽為小笠原流中興之祖的貞宗將禮法擴充成包含弓、馬、禮三法的「糾方法」,這是奠定小笠原傳統的基礎。
  •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科考再出發
    12月1日,正值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成功21周年,為進一步傳播國家公園理念,2020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啟動。「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從2018年以來已連續開展3年,今年為閩贛兩省首次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