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劉謙翟天臨·閏土」等國人名字中的傳統哲學文化
我們都喜歡自己的名字,對別人寓意美好的名字也都會交口稱讚,因為名字反映了父母的文化認知,更反映了我們上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天說說國人名字當中的傳統哲學文化。
一、於 謙
謙,謙虛、遜讓、謙敬。
說文解字解釋:側重於內心上的恭順謹慎。
《易·繫辭》:謙者,德之柄也。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尚書》:「滿招損,謙受益」。
《易·謙》: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謙是中國人喜愛的品德。我們的老祖宗,對這個「謙」字真是特別喜歡,特別鍾意。並且賦予很多美好的寓意。「君子」就用來指謙虛的人。
從古至今,國人取名字都喜歡用「謙」。當下最有名的有「于謙」、「劉謙」等。
我們來看看「謙」字背後的傳統哲學文化。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為「謙卦」。 卦辭:亨,君子有終。為中中卦。
我們都知道,易經六十四卦裡,共有384爻,其中121個吉爻、52個兇爻、85個無咎。「謙」卦6爻沒有兇爻,其他63卦幾乎都含有兇爻。為什麼?
「謙」卦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為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是為內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譽,位高不自傲。這就是謙。
爻辭: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鳴謙,貞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撝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6個吉爻組合起來的第十五卦,為「謙卦」,給予「亨,君子有終」的極高評價。試問哪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亨」且「有終」呢?「謙」字表達著家長美好的心願,用來取名字,也就再合適不過了。
為什麼一個「謙」字有這麼多美好的寓意呢?
《易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乾卦上九,亢龍有悔」。前一階段,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下一階段,亢龍有悔,即: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既然「上九」最高,「九五」次之,那麼以帝王之尊,為何不稱「上九之尊」,而謂之「九五之尊」?
這一點正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
《老子》:「知雄守雌,知白守黑」;
《論語》:「過猶不及」
《荀子》:「虛則剞,中則正,滿則覆」;
《呂氏春秋》:「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晏子春秋》:「盛之有衰,生之有死」;
《論衡》:「昌必有衰,興必有廢」;
俗語講: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易》言之,則是「復極必剝」、「泰極必否」。
再看六十四卦,第十四卦為「大有」。 下乾上離火天大有:元亨。卦辭:上卦為離,象徵火、光明;下卦為乾,象徵天、剛健。火和光明在天上照耀,光芒萬丈、萬物生長,社會處於和諧穩定,高速發展的階段。第十五卦為「謙」。「 大有」之後是「謙」,這和乾卦九五,飛龍在天;乾卦上九,亢龍有悔;不正是一個道理。
當你萬事亨通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保持謙虛呢?
我們看于謙、劉謙等名字。相聲演員「于謙」始終保持著謙和、謙虛、謙敬的品格,他的人生也時刻收穫著世人的喜愛和尊敬。
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後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通,故曰亨。雖高而不顯,此所以能保其高與。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善。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近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所以才有《易》:謙,亨,君子有終。
二、天 臨
百度詞條解釋:「上天照臨下土。喻天子之治。」
明天啟年間流傳的手抄本《宅經》記載:「乾門艮主,天臨山上富貴家。」
這裡的天,即「乾」,這裡的土,為坤為地;在「男性演員翟天臨」這裡則為艮為山。
《易》遁卦,上乾下艮,上天下山,卦辭原文:亨小,利貞。譯意:少有亨通,宜於佔問。朱熹《周易本義》曰:「遁」,退避也。在客卦「乾」強大的壓力下(可以理解為在外界強大的壓力下),主方應當逃循(可以理解為主方應該時刻保持逃避的狀態,生活在謹慎之中)。
《宅經》解釋:「乾門艮主,天臨山上富貴家。初年富且貴,合天乙星,久則孤寡寒居。蓋純陽故也。」
「天臨」喻意宏大,表達了「上天臨幸,天臨富貴,天降大任」的美好願望,用來做名字,保持謹慎的心態則相得益彰,如若飛揚驕橫則會適得其反。所以「上乾下艮」,《易》為「遁」也?
三、閏 土
魯迅《故鄉》節選:「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很熟悉,少年閏土的父親對兒子最大的願望就是五行不缺,寓意人生沒有缺失,不再貧窮。
每一個名字,都是父母對子女最直觀最熱切的願望。閏土的名字反映了其父親最樸素的願望,也反映了「五行生剋」傳統哲學文化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
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大家一定要客觀看待,我們的名字只是表達了父母對我們的美好期待和願望,當然,也反映了我們時代傳承的傳統哲學文化。
本文引用網絡人名、圖片,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