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禮敬傳統文化中前進

2021-01-18 中國文明網

在禮敬傳統文化中前進

發表時間:2016-09-20   來源:安慶文明網

  歷史上,中國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華文明綿延五千餘年而不衰,豐厚的傳統文化正是前人留給今人的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如何禮敬優秀傳統文化呢? 
  禮敬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學習中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人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才能深入理解、好好把握。近年來,從幼兒教育到高校教育再到社會教育,我們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改變了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使傳統教育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地把中國的傳統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開展了中華傳統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以及六藝的學習,並衍生出來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與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只有在教育中潛移默化地融入傳統文化親身體驗,才能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真正地理解傳統文化。 
  禮敬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實踐中深化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豐富人、教化人,傳統文化是前人留下來的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也是國人民族自信的源泉,但我們不能因此停滯不前,要切實肩負起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重任。「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優秀的傳統文化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深化,為它注入新的血液,今天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在傳統文化與時代需求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的,禮敬傳統文化,更要不斷地開拓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傳統文化滋潤現實生活、豐富現實生活。我們不僅要享受昨日的文化,比如嫦娥故事,比如賞月,比如閱讀詩詞,我們也要享受今天的新民俗文化,打造現代民俗文化。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為生活增加新文化,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綻放出時代的精彩。 
  禮敬優秀傳統文化,要在揚棄中傳承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精華要大力弘揚,糟粕性的東西比如封建迷信則要堅決擯棄。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與核心,是立足於當代中國人的自我認識、自我發展。對待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離不開中國人的自我改造。只有面對當代和未來的世界,認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時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並在今後的發展中自強不息,揚長避短,揚長補短,不斷前進,才是真正的傳承,才能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也才能更好地研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歷史價值,審美價值,藝術價值,讓其熠熠生輝,更好的走向世界。 
  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一脈,更是我們大國文化地位的具體彰顯,我們每一個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在理解中深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從而做好文化傳承,爭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王海韞)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03941&encoding=UTF-8&data=ADiEhQAAAAcAAE5bAAAAAQAe5Zyo56S85pWs5Lyg57uf5paH5YyW5Lit5YmN6L-bAAAAAAAAAAAAAAAuMCwCFBPqta3Cv6_y9ao5KzEbPxHyHvqxAhRR_hCk2FFUDi2_DmKyCeM4cay_-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03941&encoding=UTF-8&data=ADiEhQAAAAcAAE5bAAAAAQAe5Zyo56S85pWs5Lyg57uf5paH5YyW5Lit5YmN6L-bAAAAAAAAAAAAAAAvMC0CFBkGdDjtqK4P6aJwBLQn3qt6RqwxAhUAhatiBETc-JJtYK_7mKtp-NrAbIA.&siteid=7

相關焦點

  • 禮敬中華,藝鑑芳華|看CQUer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熱愛傳統文化的我,在進入重慶大學後,便通過各種傳統文化宣傳活動,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禮敬中華」是#我的大學#每年都會舉辦的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該項活動通過開展多種趣味性的傳統文化遊戲,以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當代大學生文化歸屬感,更好地提高重大學子的文化內涵。就在上周,「禮敬中華」系列活動之藝鑑芳華順利舉行。「展眼華夏美,仰止芳華藝」,在活動現場,有猜燈謎,知識問答,製作手工品,摺紙,做陶藝等小遊戲供參與者遊玩。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學到了不少傳統文化知識,還掌握了如何製作中國結。
  • 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源流來自何處?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又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廣東國香文化研究中心展開國香文化人才培訓
    (原標題: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廣東國香文化研究中心展開國香文化人才培訓)
  •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文化價值觀定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的歷史遺產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封閉的體系。儘管在中國古代限制對外交流的條件下,但它還是以開放的態度實現了與外國文化的交流融合。
  • 拱手作揖——防疫的知識,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前段時間浙江衢州市常山縣的「兩會」採用了「作揖」(拱手禮)的形式,帶火了中華傳統禮儀:作揖之禮。見面不握手,而是作揖。這個古老的傳統禮儀,如今又成為「新風尚」,躍入了我們的視野。按照傳統禮儀,這一姿勢只會在報喪場合中使用。除手位外,還有高度等講究。男人對長輩、長者作揖,正確動作是:兩手抱拳高抬,身體略彎,兩腳並放,手要舉到眼睛部位,下至與腰相平再放下。以示敬意,一般朋友,見面晃三下就可以了。古代禮節有著嚴格的規定。
  • 用「儀式感」禮敬「英雄」歸來
    用「儀式感」禮敬「英雄」歸來 2020-04-0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運動起源於朝鮮半島,而朝鮮半島歷來和我國有著良好的鄰邦關係,其民族文化深受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這一點跆拳道運動自然也不例外。可以這樣說,在中小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跆拳道運動和跆拳道精神是可以發揮非常有效的作用的。我國傳統文化能夠包容各國、各民族的文化,那麼我們就不應出於保護我國文化而牴觸外來文化中一些好的東西,而是應該將其有效的融入來為我所用。
  • ...銘刻方寸間——「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誕生記
    彰顯文化特質徽標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特殊圖形符號,表達著特殊的精神理念。在VI視覺體系中,徽標是核心要素。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徽標將具體活動的精神和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希望「彩雲杯」文化節徽標(LOGO)能穿越5000年時間隧道,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進而通過書畫、金石的鑰匙,讓廣大師生在「方寸」之間,銘記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傳統美德。
  • 禮敬中華·紅色足跡|紀念 「一二·九」 運動85周年
    用青春的聲音,傳播信仰的力量 禮敬中華(第二季) 我們來了!城外清華、燕京兩校學生,因城門關閉未能入城,在凜冽朔風中堅持終日,含淚向圍觀市民控訴日軍在東北的暴行,指責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平學聯決定各校學生舉行總罷課,積極醞釀和準備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抗日救亡怒潮,席捲了整個北平城。10日起,杭州、武漢、上海、廣州、南京、濟南、天津、青島、南寧、長沙、廈門等地學生、教職員等紛紛集會,發表宣言、通電,舉行罷課、遊行,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因為,在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必須有所甄別,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今天我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復古懷舊,不是厚古薄今,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要把我們祖祖輩輩創造和傳承下來的精神和智慧,融入和指導我們今天鮮活的社會生活,用當今時代的豐富實踐和不懈創造來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它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 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作了明確闡述,並號召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使優秀民族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但是,在具體的 「挖掘」與「闡發」實踐中,出現了某些偏頗甚至誤將糟粕當精華的現象。
  •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原標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 感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報,使人們在節日中感受傳統道德的力量,心靈得以淨化,思想境界得以升華。 傳統節日是被賦予了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並穿插於日常生活之間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習俗形成的,都與祭祀、神話或佛、道信仰有關。
  •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德育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濃重的道德色彩,其不勝枚舉的教育因素對德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用,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產生影響。孝道終究是一種倫理道德的意識和規範,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誠信助人的社會道德教育,可以讓學生由家庭內的道德規範逐步過渡到社會中,由家庭倫理道德引領社會道德規範教育。   第二,探索山西優秀傳統文化中和諧觀教育的因素。
  • 中國傳統文化在動漫中的體現
    作為一部武俠動畫片,「武俠」二字突出了《秦時明月》中濃厚的「中國風」。中國元素實現了與動畫的創作行結合。另外《秦時明月》在業務上打破了單一產品的局面,實現了多渠道、多領域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下面我用兩方面來舉證。(1)劇情:在《秦時明月》每一集動畫片頭,都會出現「歷史為骨,藝術為翼;中華文明,弘揚百世」的標語,標誌著該片一開始就定位為具有中國古典特色的產品。
  • 傳統民俗文化的花市中的咖啡館
    花市是廣東省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2015年在佛山
  • 「禮敬」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性!康會長細講《弟子規》
    這個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養成「禮敬」,對人、事、物的「敬」。「敬」就是「禮」我們古人講「禮」是人與人最優美的距離。只有我們內心存敬,我們的行為就會讓人感到合適,感到舒服,感到得體。我們今天學了一句:「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這是四個動作,我們知道弟子規是行為規範,行為是什麼呢?起心動念,是我們心的行為。
  • 迎奉五顯大帝,楓林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禮敬
    迎奉五顯大帝,楓林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禮敬宋客薄霧蒙蒙,遠山含黛。
  • 傳統文化視野中的喪葬禮制
    (《荀子·禮論》)荀子謂「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斷」地在道德上給予此類人以判定,是其由微知著,從此類人對待逝者的態度就已經推知了其對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對待文化傳統也必定不敬。我們一般認為仁只是關於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交往的理論。
  • 發展傳統文化要堅持唯物辯證法
    中國的封建社會較長,封建文化的轉化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從17世紀即明朝末年開始,西歐各國相繼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國仍然停滯在封建社會中。清朝雖然出現了幾個短暫的太平盛世,但這並不能掩蓋封建社會的文化日益衰敗的總體趨勢;清朝末年,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陷入了總危機。落後就要挨打,不想在落後中沉沒,就要在抗爭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