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在昆明正式發布。徽標(LOGO)的誕生,意味著從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起,這個全國規模最大的同類型活動和雲南省著名的德育品牌,擁有了自己的圖形標誌和活動標識。
彰顯文化特質
徽標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特殊圖形符號,表達著特殊的精神理念。在VI視覺體系中,徽標是核心要素。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徽標將具體活動的精神和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
2016年來,從首屆「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開始,「彩雲杯」系列活動已經成為廣大中小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盛大節日和學習成果展示舞臺,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同類型活動。從第四屆開始,「彩雲杯」活動升格為「文化節」,並被中宣部譽為「維護邊境文化安全的生動實踐」,被教育部評為省級層面的全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隨著「彩雲杯」系列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設計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理念的徽標,就擺上了文化節組委會的議事日程。
為做好設計工作,「彩雲杯」文化節組委會確立了「寫意五千年,銘刻方寸間」的設計思路。希望「彩雲杯」文化節徽標(LOGO)能穿越5000年時間隧道,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進而通過書畫、金石的鑰匙,讓廣大師生在「方寸」之間,銘記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傳統美德。
「詩書畫印」完美結合
當把印有徽標(LOGO)的「彩雲杯」文化節旗幟徐徐展開,一幅包含了「詩、書、畫、印」的中國水墨山水畫,頓時映入眼帘。
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詩、書、畫、印本為四種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在宋元之後,這四者被完全結合到了一起。我們來看「彩雲杯」徽標(LOGO)主體圖案是如何將「詩、書、畫、印」完美結合在一起的。
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並用六句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進行了概括,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為此,「彩雲杯」組委會特將這6句話、18個字雕刻成印文,目的就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書:在「彩雲杯」徽標(LOGO)上,書法藝術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中主體上方的流動圖形,系篆書「行」字變體化用而來,極富藝術美感和動感,寄寓廣大師生,既要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要知「行」合一,身體力「行」;主體下方的「彩雲杯」等文字,採用的是有極高史學價值的「爨」碑體,極具雲南地方標識。
畫:「彩雲杯」徽標(LOGO)主題圖案由書法、印章、漢語拼音有機構成,注重色彩搭配和平衡,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本身是一幅創意獨特的中國畫,可廣泛應用在節旗、節徽、隊旗、服裝上,形成獨特的傳播效果。
印:篆刻小小,天地方寸。作為「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的主體圖案,鐫刻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18個字。「講仁愛」是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重民本」的思想在中華文化史上源遠流長,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守誠信」既是治國為政之本,也是進德修業之根。「崇正義」是天下和諧、和順的前提,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尚和合」是中華心、民族魂的體現,是當代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求大同」一直是中國人關於理想社會的夢想,並不斷地被注入新的內容和精神。
此外,印章邊款還概括凝練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印章邊款,共有三句話,根據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文件精神,從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三個層次凝練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寄託了對新時代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一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的中國人」。二是「仁愛共濟、立己達人——做高素養、講文明、有愛心的中國人」。三是「正心篤志、崇德弘毅——做知榮辱、守誠信、敢創新的中國人」。今後,每個參加文化節活動的師生,都會身披印有會徽和邊款的精美綬帶。
藝術家傾情奉獻
為做好「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的設計,一大批藝術家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召下,夜以繼日 最終完成了徽標(LOGO)的設計製作工作。
在此特別感謝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李小剛、楚雄州書協副主席張必有、雲南印社社員曹利剛對「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製作的奉獻義舉。
文化節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