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朗讀音頻
◆ ◆ ◆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裡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裡來。我們日裡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裡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裡,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啊!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名篇賞析】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魯迅先生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他的腦海裡忽然浮現出一幅美麗神異的畫面:深藍的天空、 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鋼叉,在勇敢地刺猹,畫面中那個結實健康、聰明可愛、機靈勇敢的少年,就是他三十年前兒時的夥伴閏土,這個美好的形象是如此鮮活地在他的記憶裡跳躍。童年的友誼對於人的社會性發展、情緒管理能力,對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朗讀指導】
選擇一首表現鄉村靜謐美好的音樂做背景,在靜靜地音樂聲中用自己溫暖的聲音去描繪閏土刺猹的美好畫面吧,通過反覆誦讀描寫閏土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去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感情,你會明白,閏土的出現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通過誦讀,你不僅會理解「我」為什麼在閏土要走時「急得大哭」還會和「我」產生共情。和好朋友分離,常常會讓孩子執拗地灑下傷心的眼淚。但是,很多人卻不能理解這眼淚裡的情緒和情感。因此,有共情能力,不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成人同樣需要懂得共情。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誠懇地接受孩子內心的失望,才能讓孩子獲得面對現實的力量。
【朗讀思考】
1. 作者描寫少年閏土看瓜刺猹的事,表現了他怎樣的特點?
2.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END-
這個群每天都發課本同步練習題,讓孩子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點,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