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從成語的尋根溯源中體會趣味考古的...

2020-12-22 廣州日報

一百個成語的尋根溯源,體會趣味考古的真諦;

一百幅古畫的風俗巡禮,展現古代生活之圖景。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

著者:許暉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唱三嘆,到底是怎樣「唱」、怎樣「嘆」的?

入木三分,什麼東西能夠進得這麼深?

大放厥詞,「放」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詞」?

入鄉隨俗,「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俗」……

理解一個成語,有沒有可能突破慣常的成語辭典式的拘束?不僅僅是釋義,不單單是用例,而是穿透時光的隔閡,回到它誕生之初的語源現場,去洞見另一種當時的旦暮朝夕、飲食男女,抑或驚心動魄、生死無常?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從語源學的角度,尋找失落在時光中的的動人典故:從「一唱三嘆」禮讚周天子的《清廟》之音,到韓壽「偷香」、貴妃「竊玉」的風流飄逸,從「八面來風」中的四季流轉,到「十惡不赦」裡的人間百態……在成語——這一古人用智慧鍛造的文字容器中,語言大師許暉以輕鬆曉暢的筆調,原汁原味、「入鄉隨俗」地展現了古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精心選取的100幅古畫則如同一場以成語為名的美術特展,用色彩與線條賦予活色生香的古代生活以一種視覺生命力,傳遞出不同時代人眼中的美的內涵。

作者簡介

許暉,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主要著作有《身體的媚術: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亂世的標本: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人格症》《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一、二、三、四、五輯)》《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一、二、三、四輯)》《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植物在絲綢的路上穿行》《香料在絲綢的路上浮香》《100個漢語詞彙中的古代風俗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孫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溯源成語體會趣味考古真諦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 許暉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孫珺)一唱三嘆,到底是怎樣「唱」、怎樣「嘆」的?入木三分,什麼東西能夠進得這麼深?大放厥詞,「放」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詞」?
  • 傳統生活之美|禮俗 造物 人間
    這套《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100個漢語詞彙中的古代風俗史》,推薦給愛生活的你。 01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
  • 成語「趣味」玩:小學生需要掌握,共389個成語之最!
    成語之最,即一種猜謎,謎面中往往帶有「最」字,而謎底是一個成語。如:最快的速度——風馳電掣;最長的腿——一步登天;最有分量的話——一毛不拔,這種謎往往會在一些語文考試的拓展題中出現。成語是我們小學初中學習的重點,因為每次考試的時候都必定會有這種題型出現,而要想不丟分,就得好好學習成語,這對我們的積累和知識儲備有幫助,學好了成語還能在寫作中好好運用起來,對作文的加分也有幫助!對於很多人來說,成語是比較難以記憶和學習的,但是只要花了時間,掌握了技巧,想要學好成語還是很簡單的。
  • 中國古代成語古詩美文鑑賞
    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央視熱播欄目《中國成語大會》官方獨家授權圖書,《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兒童彩繪版)姊妹篇★《中國成語大會》專家團隊寫給小學生的趣味成語文化讀本★畢淑敏/ 傅秋爽/ 韓田鹿/ 蔣方舟/酈波/ 蒙曼/ 楊雨/ 餘世存  妙語點評
  • 講成語 賽成語 愛成語 ——南校區二年級「趣味成語大賽」
    賽前,由教研組搜集成語接龍,各班利用語文課、書香誦讀等零碎的時間幫助孩子積累。品生老師利用品生課組織班級成語故事賽,語文老師通過「接龍填空」、「看圖猜成語」等形式進行年級參賽選手的選拔。賽場上,小選手們各個屏氣凝神、信心滿滿。      「趣味成語大賽」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講成語故事,一部分是成語擂臺賽。講故事的孩子們落落大方,聲音洪亮、感情充沛。
  • 古代帝王中,他才學兼備,創造很多成語,被稱之為成語大王
    今年的好聲音導師中,學霸歌手李健人氣非常高,成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包括女詩人餘秀華。李健外表帥氣英俊,氣質溫文儒雅,談吐幽默風趣,音樂優美動聽。作為好聲音的導師,他點評學員更是妙語連珠,成語信手拈來,成為很多人心中喜歡的「段子手」。
  • 十堰成語故事①「城下之盟」與古絞國
    悠久的歷史產生了十堰燦爛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探究十堰成語的歷史文化淵源,對講好十堰故事,彰顯十堰文化的時代魅力,進而激發大家關心和熱愛家鄉十堰提供一個新穎獨特的文化視角。■文、圖/記者 朱江「城下之盟」的絞國,位於習家店境內 成語「城下之盟」,出自《左傳·桓公十二年》。意思是,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籤訂屈服的和約。
  • 教師媽媽太有才:100個成語典故匯總,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
    教師媽媽太有才:100個成語典故匯總,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古人云:「以史為鑑,讀史使人明智」,中華上下五千年,有無數的文化典故流傳至今,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內容。成語不僅是語文中的必考知識點,也是孩子寫作的絕佳素材,在古代,很多成語都源自於一些寓言故事,歷史傳奇,神話傳說。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延遲了開學,開展了網絡授課,孩子們都留守家中。
  • 集思廣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三國 蜀 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近義詞有:群策群力、廣開言路,反義詞有:一意孤行、獨斷專行,集思廣益是褒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正本溯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正本溯源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正本溯源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正本溯源(zhèng běn sù yuán)成語釋義: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
  • 100個成語大全及解釋,了解成語釋義,提高孩子運用成語的能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成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豐富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成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一些成語故事比較生動形象,蘊含著寶貴的知識和道理。這些成語故事多來自於一些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歷史事跡,不僅故事情節生動,而且包含寓意很深刻。
  • 成語中的古代樂器——鼓
    我們熟悉的成語,如鼓樂齊鳴、一鼓作氣、歡欣鼓舞、開臺鑼鼓、大張旗鼓、鼓之舞之等,讓人聯想到莊嚴、吉慶、氣勢恢弘的場面,催人奮進的勇氣。在我國最早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篇《關雎》中就寫到了「鼓」:「參差荇(xìng)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 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越學越有趣(成語篇)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不妨換一種方法,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讓他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充分學習到語文知識,孩子會越學越有趣,覺得學語文可以這麼好玩。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吝嗇的人(一毛不拔)最長的腳(一步登天)跑得最快的馬(一日千裡)最乾淨的地方(一塵不染)最浪費的行為(一擲千金)四、成語趣味園
  • 「白話文運動」中的異體成語
    一是新語素替代成語中的舊語素。在成語的構成語素中使用新語素、新白話替代成語中的文言舊語素,使成語通俗化、白話化。比如,當時的白話報刊將成語「十之八九」中的文言語素「之」摒棄,換成白話語素「分」,形成異體「十分八九」。二是俗語素替代成語中的雅語素。在成語的構成語素中使用俗語素替代雅語素,使成語「不避俗字俗語」。
  • 「喝西北風」是成語?無腸公子也是成語?
    生活中,我們常會說到,「喝西北風」,它可是成語,出自《儒林外史》!除此之外,像令人噴飯、無腸公子也是成語,沒想到吧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具體的出處和意思吧!【4】又想起了康輝在新聞聯播中說到的「令人噴飯」,那是後的我還很天真,以為央視主持人在開玩笑,後來才知道人家是根正苗紅的成語!【5】那麼我是不是可以理解,鐵板裡脊非常團結??
  • 拓展丨古代成語中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洛陽紙貴 我國浩瀚的成語中有許多包含有古代地名、諸侯國名、山水湖泊名,語義或褒或貶,亦莊亦諧,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成語風景線。逼上梁山 梁山:山名,在山東濟寧市東北梁山縣。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林衝雪夜上梁山。」 廬山真面廬山:山名,在江西九江市境內。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這100個成語故事中,原來都藏著中醫智慧
    近日,一本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讀成語 學中醫》,將中醫藥文化和成語典故聯繫起來。作者用講故事的形式,解讀了100個跟中醫有關的成語故事。書中開篇「不為良相,則為良醫」講述了扁鵲、倉公、孫思邈等早期幾代中醫醫家的故事,以及近代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文末寫道:可見,社會上的病,遠比人身上的病,更難治。
  • 成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結晶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沒有中斷的國家,這其中語言和文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語又是我國語言和文字中的一朵奇葩。它來源於我國古代的寓言神話、歷史事件、詩文及人們的日常口語,又經過長期的錘鍊和演變,最終形成大家認可的固定詞組。
  •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淵源流傳,已經成為我們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語多為四個字,也有三個字,五個字,乃至於七個字以上。這些成語大都是凝結著古代人的智慧,它們分別可能代表是一個故事,也可能代表是一個典故。這些成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如果加以運用,不僅能提升自己的才華,而且還能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但是有時候,我們經常也對一些成語望文生義,用了之後,錯誤百出,同時讓人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