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三十三年》蘇軾

2021-02-19 古詩詞文欣賞


滿庭芳·三十三年

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


有王長官者,棄官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餘,因賦此。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幹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願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夢裡、相對殘釭。歌舞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譯文
這三十三年以來,今天還有誰存在?算來只有王長官的高潔品格能與長江相提並論。其風骨凜然如蒼檜,霜幹承受了多少苦難。聽說司州古縣,雲溪上,有一座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它的窗子由松木建造。如果王先生不是為了送陳慥去長江南岸,怎麼會來我所居住的黃岡縣?
雨聲鏗鏘有力。疏雨過後,風林舞被,煙雲霧靄覆蓋著房屋。只願持杯邀請先生,一口氣把酒喝乾。東坡居士已經老了,真好像是在夢裡與你通宵達旦地開懷暢飲,對著殘破的燈。歌聲中斷了,行人還沒有起床,船鼓已經嘭嘭響起,催促行人出發了。

注釋
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清真集》入「中呂調」。雙調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有不叶韻連下為五言句者。
王長官:作者好友,事跡不詳。
陳慥:字季常,亦為蘇軾好友。過:拜訪、看望。、
檜:即圓柏。一種常綠喬木,雌雄異株,果實球形,木材桃紅色、有香氣。壽命達數百年。此處以蒼檜喻王先生。
聞到:聽說。司州古縣:指黃陂縣,曾屬南司州。王先生罷官後居於此。
竹塢:用竹子建造的房屋。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摐摐:形容雨聲。
煙蓋雲幢:謂林間雲煙貌。韓愈《楸樹》詩:「青幢紫蓋立童童,細雨浮煙作採籠。」
一飲空缸:一口氣把酒喝乾。
居士:作者自稱,其號為東坡居士。
釭:燈
逢逢:形容鼓聲。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發配黃州時的作品。當時,蘇軾的許多朋友或怕株連,或避嫌疑,使他備感世態炎涼。然而,他的同鄉陳慥卻蔑視世俗,仍與其過從甚密。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五月,「棄官黃州三十三年」的王長官因送陳慥到荊南某地訪東坡,得以與東坡會晤,此作乃得以誕生。

賞析
  詞的上半闋主要是刻畫王長官的高潔人品,下半闋則描繪會見王長官時的環境、氣氛,以及東坡當時的思緒和情態。

  上闋全就王長官其人而發,描繪了一個飽經滄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一開篇就語出驚人不同凡響,在將長江擬人化的同時,以比擬的方式將王長官高潔的人品與長江共論,予以高度評價。「凜然蒼檜,霜幹苦難雙」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過「蒼檜」的形象比喻,其人傲幹奇節,風骨凜然如見。王長官當時居住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唐代武德初以黃陂置南司州,故詞雲「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後四字以竹松比喻託襯他的正直耿介。「江南岸」三句是說倘非王先生送陳慥來黃州,恐終不得見面。語中既有詞人的自謙,也飽含作者對於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過片到「相對殘釭」句寫三人會飲。「摐摐」二字擬(雨)聲,其韻鏗然,有風雨驟至之感。「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幾句,既寫當日氣候景色,又通過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與貴客的遇合之脫俗。「願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充滿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居士先生老矣」,是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感嘆。「真夢裡,相對殘缸」,寫主客通宵達旦相飲歡談,彼此情投意合。

  末三句寫天明分手,船鼓催發,主客雙方話未盡,情未盡,滿懷惜別之意。

  全詞「健句入詞,更奇峰特出」,「不事雕鑿,字字蒼寒」(鄭之焯《手批東坡府府》),語言乾淨簡練之極,而內容,含義隱括極多,熔敘事,寫人、狀景、抒情子一爐,既寫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曠達豪放之情感,實遠出於一般描寫離合情懷的詩詞之上。詞中凜然如蒼檜的王先生這一形象,可謂東坡理想人格追求的絕妙寫照。

相關焦點

  • 蘇軾《滿庭芳·三十三年》
    向來特別酷愛古詩詞,無意通過紀錄片《蘇東坡》(B站有資源)了解到蘇軾,佩服他的大徹大悟,經得起折騰和打磨。而且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一個人。 《滿庭芳·三十三年》 蘇軾 _ 有王長官者,棄官黃州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餘,因為賦此。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幹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
  • 蘇軾一曲《滿庭芳》,以議成詩,寫出人生得失,看透世間成敗
    功軾這一首《滿庭芳》將世俗所說的名利寫了出來,告訴我們這些普通人何為快樂,又如何獲得快樂,怎麼才能忘掉俗世煩惱。一旦讀懂蘇軾此詩,就能明了世間快樂還需要從自身的修為開始找到。緊接著蘇軾又勸說到「事皆前定」,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有自己的定數,強弱貴賤成敗,這一切都有自己的因果。蘇軾於當時的官場中已經明了,許多事不是以自己的喜好或者是眼前的強弱能夠定下的,一切都有內核中更堅硬的因果,所以沒必要庸人自擾,為那些眼前的利益去拼命追逐,最後很有可能會是讓自己到了更難堪的地步。蘇軾的主張是「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來疏狂」。
  • 蘇軾的一首滿庭芳,情調溫雅,留戀之情充溢字裡行間
    宋神宗也是一位很糾結的人,一邊把蘇軾發配到遠離京城的地方,一邊又很欣賞他的才華。在蘇軾貶謫期間,神宗曾多次準備起用蘇軾。元豐七年,神宗下手詔說,「蘇軾黜居思昝,閱歲滋深。人才實難,不忍終棄。」於是把謫居黃州達五年之久的蘇軾,從黃州團練副使,改為離京城較近的汝州團練副使。
  • 蘇軾這首《滿庭芳》,諷刺之中,帶有一絲豁達,最後一句盡顯灑脫
    蘇軾的文章讀起來也是有點議論的意思,只是蘇軾的文章從來不罵娘,也從來不靠著貶低別人來博眼球,實在是一股清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吧。這裡能夠看出,蘇軾雖然表面上安慰自己,能夠讓自己過得灑脫,實際上根本就是懷揣著一顆傷感的心,從心裡還是會十分難過的。
  • 滿庭芳·秋日香山好時景,賞心悅目樂其中
    滿庭芳·秋日登山賞景文/喬平楓葉飄飛,群峰迢遞,樓臺半在雲間。行經亭閣,又過菊花園。一徑幽通峭陡,岫影遠、層翠林巒。扶欄處,妖紅麗紫,銀杏樹參天。幾親朋結伴,閒中最樂,歲晚多歡。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滿庭花「等。以晏幾道《滿庭芳·南苑吹花》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十一句五平韻;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十一句五平韻等變體。
  • 見到33年前的朋友,蘇軾感慨萬千,寫下千古佳作,讀後悲從中來
    元豐7年(公元1084年),蘇軾在泗州遇到了一個朋友——劉仲達。說起這位劉仲達,和蘇軾的關係非常深,他也是眉山人,和蘇軾從小就在一起讀書,十七歲的時候,兩人就分開了,到元豐7年,蘇軾已經和他有33年沒見過了。
  • 蘇軾這首詞,教你看透人生的是非成敗
    也許會有人為此困惑,蘇軾在詩詞中對此也進行過一番探索。蘇軾,北宋著名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古今最具知名度的文人之一。他才情卓著,卻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歷經生死沉浮。人生的起起落落,非但沒能摧毀他的意志,反而讓思維見識在歷練中得以升華。
  • 這首《滿庭芳》,雖不曾留下姓名,卻讓我們感受到巾幗女人的偉大
    縱覽宋代詞作,為《滿庭芳》填過詞的文人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和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今天,我們不談這兩位北宋大家的《滿庭芳》,而是聊一聊一位南宋普通女子填的《滿庭芳》。徐妻莊重地梳洗一番,換上漂亮的衣服焚香禱告,在牆上寫下了這首絕命詞《滿庭芳》,然後便毅然決然地跳下水池,追隨丈夫的靈魂而去。我們看看徐君寶妻寫的這首《滿庭芳》。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裡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
  • 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
    儘管如此,日本文人寫詞還是代不乏人,他們學習、模仿唐宋詞人,其中特別喜歡效仿蘇軾的詞作。蘇軾是開闢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詞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早就流傳到了東亞各國。夏承燾在《論詞絕句》中云:「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說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國外傳播。日本詞人學習、效仿蘇軾的詞,首先是仿調,即採用蘇軾創作的詞調。
  • 笑看人生無奈——讀蘇軾《滿庭芳,歸去來兮》
    今天我們看一看,蘇軾在這種情況下是如何調整心境的?滿庭芳·歸去來兮宋代:蘇軾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君子,會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裡家在岷峨。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謫居黃州達五年之久,接到了到汝州安置的調令。鄰裡友人紛紛相送,蘇軾作此詞以示告別。這首詞可以說是蘇軾在親友前發牢騷,述發心中積鬱之作。只是詞中蘇軾情緒的轉變很明顯,畢竟豁達之人更容易看淡人生的苦難。首句「歸去來兮」,搬用陶淵明《歸去來辭》首句。不過情緒完全不同。
  • 為勸風塵女子從良,蘇軾引用白居易一句詩,名妓聽後含羞削髮為尼
    不過,琴操真正聲名鵲起,則是從她改寫秦觀《滿庭芳》詞開始的。 秦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婉約詞大家,憑藉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名震天下,其中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驚豔千古的名句。
  • 中呂·滿庭芳
    [中呂·滿庭芳]冬雪 (新 韻) 1.曲牌:【中呂·滿庭芳】 [滿庭芳]又名[滿庭霜],亦入[正宮]、[仙呂],小令專用,與詞牌不同。 2. 曲譜:平平仄平(韻,可上),×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去(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韻)。
  • 蘇軾一首詞通篇說理,古代時傳遍海內,近代大學者:索然無味
    這兩句,都是出自於蘇軾之詩。是的,宋詩好說理,蘇軾寫詩,尤愛說理。他的一生歷經沉浮,或許也曾失望失落過,但他最終以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迎面而來的苦難。所以,他將自己感悟的至理,蘊藏在了自己的詩文中,希望後世能夠感受到他的力量,笑對生活。
  • 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7首古詩詞,塵世裡誰不是心帶惆悵的過客
    7首詞,一曲滿庭芳,多少隱恨悲苦,多少往事如煙不堪回首。滿庭芳.小閣藏春——宋.李清照小閣藏春,閒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漸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從來,知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 蘇軾《滿庭芳詞》1.0版|已收錄2篇
    《書法全集》 蘇軾《滿庭芳詞 》 書於1083年(元豐六年) 行書,紙本,共10行96字,現藏於美國私人收藏家。
  • 蘇軾九首禪意詩詞,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後世的讀者才能一見蘇軾的心路歷程,體會他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許多作品不乏禪意。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蘇軾的這首詞,勸誡世人莫貪名利,不忘本心,又有幾人能懂
    而蘇軾所作的《滿庭芳》就是一首十分著名的議論詞,可以讓我們忘卻凡塵俗事,變得更加快樂豁達。「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這是這首詞的開篇,蘇軾引用了莊子的典故,「蝸角」、「蠅頭」二詞更加體現了蘇軾對世人所追逐之名利的
  • 蘇軾、辛棄疾豪放名句一覽
    1.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滿庭芳 5.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江城子 6.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水調歌頭 7.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8.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
  • 蘇軾用詞給他起外號 「山抹微雲秦學士」
    「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才名冠絕天下,其門下也是能人層出。其中,以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最為著名,合稱為「蘇門四學士」。蘇軾極為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到處加以宣傳,四個人也很快名滿天下。而在這四個人當中,就數秦觀最擅長填詞,他詞風溫婉,與柳永接近,因此後人常常把兩人並提。
  • 【墨海揚帆】丨花好月圓滿庭芳《總第148期》
    滿庭芳 中秋吟劉瑞麟(江西)丹桂飄香,涼風送爽,稻田裡、金谷言豐。嶺腰山畔,瓜果採收匆。一派農家好景,喜八月,秋色宜瞳。紅楓麗,青山綠水,盡在畫圖中。中秋佳節到,南來北往,無數飛鴻。返故鄉團聚,天下相同。不管途程幾遠,難阻那,血脈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