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的這個作品,告誡我們,一定不要學那些因為小恩小惠,追名逐利的人,把自己的氣節給丟掉的行為。曾經有人說,宋朝的很多文人寫出來的都是議論文,不是罵人,就是嘲諷別人抬高自己。
如此尖酸刻薄的文風,實在是讓人讀起來十分的不舒服。蘇軾的文章讀起來也是有點議論的意思,只是蘇軾的文章從來不罵娘,也從來不靠著貶低別人來博眼球,實在是一股清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吧。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用故事寫明了世俗,蘇軾用莊子先生的一個故事,來諷刺這世俗中的人都過於追名逐利,有一點小恩小惠就同自己的心願背道而馳。蘇軾在此時寫俗人的所作所為,來表現出了自己心目中對世上的可憐人的唾棄。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一切沒有落定塵埃,你我都是黑馬。蘇軾因為寫出了世俗中的人因為一點蠅頭小利,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想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觀點爭論中,敗下陣來,導致了自己遭受了排擠。但他堅信,事情還沒到最後,不一定誰輸誰贏,也不一定誰是正確的。
其實這個想法是借鑑於老子,最一開始厲害的不一定是弱者,而最一開始弱的,也許就是一位強者,這一切都是平衡的。
所以認識事情都不要提前下一個結論,最後很容易翻車。上面的一段作品,既是蘇軾對朝廷的不屑,也是對自己的同情,也有對人生的感悟與理解。
「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自由的身軀,誰都不能束縛蘇軾覺得,趁著其他人還都沉醉在夢境中,我還是狂一點吧。
誰都別來管我,誰都別想來框住我,我還是自由自在一點的好。要是真的能夠活到一百歲,那我就喝多三萬多場,天天喝,誰都沒有資格攔住我。
這裡能夠看出蘇軾的灑脫,和他對世事無常看得開的性格,沒人能夠阻擋他的狂。「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回首過去,突然感到自己的不幸其實整個看下來,蘇軾的一生其實是悲慘的,幾乎是喜憂參半。
不知道這樣慘痛的經歷究竟會持續多久呢?這裡能夠看出,蘇軾雖然表面上安慰自己,能夠讓自己過得灑脫,實際上根本就是懷揣著一顆傷感的心,從心裡還是會十分難過的。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看得開的人,最容易快樂自己的生活已經非常慘了,又何必要冒著被殺頭的風險,說一些皇上不愛說的話呢?反正自己得不到任何好處,不如讓自己看開些,這樣還能活得快樂一些。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舒舒服服地享受大自然,豈不美哉反正天上的月亮和吹在臉上,又不要錢,多吹一會多好。地上的苔蘚也是免費的,可以當褥子,天上的雲彩也都很不錯,可以當被子,這麼舒服的日子,什麼亂七八糟的小人,什麼為了追逐名利的人,全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東坡先生的心態其實已經非常好了,能夠做到如此的境地實在是世人少見,在這裡,他甚至對那些排擠他的人有了一點同情的意思。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這麼好的風景,配酒正好,蘇軾的最後這句話,感激了河山大好,在這麼美好的環境裡,還能喝著小酒,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並且,這裡的蘇軾還誇了一句自己的詩詞。這麼開朗的東坡先生,讀者們讀起來他的作品,可能想不快樂都非常難。
《滿庭芳》這首詞是蘇軾發配黃州時的作品。當時,蘇軾身邊的許多朋友害怕被牽連,紛紛疏遠了他,使他備感世態炎涼。然而,他的同鄉卻也蔑視世俗,仍與其過從甚密,五年中竟七次來訪。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的詞為主題,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他的一生得遭遇,更讀懂了他的豁達。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可以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需要79元就可以帶回家,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歷史不散場結語:
蘇東坡先生其實非常喜歡把生活、生命的感悟寫進自己的作品裡,雖然他的生活很寒酸,命運很波折。
但這並不影響他帶給別人的豁然開朗,這種豁然開朗,也正是東坡先生最厲害、最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因為他也能夠把自己的思緒剝離出來。東坡先生的整個作品,雖然帶有一些他自己的語氣,卻也正是說明他不拘泥於形式。同時,這樣的語氣也能夠淺顯易懂,讓讀者讀起來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