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是中國一部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故事主要描寫了白蛇精白素貞和杭州人許仙的愛情故事。但是因為白素貞是蛇,最終被法海和尚鎮壓在了杭州的雷峰塔下。故事經過數百年的傳頌,許多人真的認為,雷峰塔下鎮壓著白素貞;就算沒有,也猜想著下面一定得壓著些什麼。
雷峰塔建於公元975年,南唐時期的吳越王錢弘俶為慶賀寵妃黃氏喜得貴子而建,故原名為黃妃塔。此塔位於西湖邊夕照山的雷峰上,故民間稱之為雷峰塔。「雷峰夕照」也成為了西湖經典十景之一。雷峰塔就是座充滿傳奇故事,又不高高在上的歷史建築。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遊客入內參觀,近距離欣賞它的一磚一瓦。欣賞的同時,也帶著些獵奇心理,總得發現些和白蛇傳有關的東西才不虛此行吧。
1924年9月25日下午,擁有近千年歷史的雷峰塔終於轟然坍塌,成為一堆廢墟,從此消失在世人的視線裡。這件事後來我們都從語文課本裡的那篇《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得知了。原因是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當時的封建社會盛傳雷峰塔磚具有「闢邪」、「宜男」等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挖的人多了,自然就倒了。於是魯迅借題發揮,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新聞與《白蛇傳》的民間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道者。
2001年3月份,杭州市決定對倒塌的雷峰塔重新修建,讓現代人能夠目睹這一座遠近聞名的寶塔。在清理掉1萬多立方米的廢土之後,雷峰塔神秘的地宮門終於露出真容。沒想到的是,現場沒有發現人的遺骸,也沒有發現什麼蛇的跡象,反倒是出土了一個厚重的鐵函,後來被稱為「鎮塔之寶」。
鐵函重達200餘斤。專家打開鐵函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純銀鎏金塔,塔高35.6cm,這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塔」,俗稱金塗塔,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育王塔是指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阿育王所打造的數萬座塔,主要用來保存舍利)。
塔內裝一金棺,棺內應該就是吳越王錢俶供奉的佛門聖物——釋迦牟尼「佛螺髻發」真身舍利。據傳「佛螺髻發」是佛祖的頭髮遺物,與北京佛牙、西安佛指一起,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三大「真身舍利」。在一米見方的狹小地宮裡,考古人員又相繼出土了銅鏡、青銅佛像、玉器、瑪瑙、琉璃等近六十件珍貴文物,還有近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雖然出土文物沒有一件和白蛇有關,但是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歷經千年。
現在修繕後的雷峰塔,現代氣息十足,一度也因為畫風太違和引發爭議。在塔中心的部位,有兩座透明的電梯,可以直接到塔頂。雷鋒塔裡面,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故事,牆身刻著不同的木雕,在燈光照射下,栩栩如生。
唯一不變的是登塔以後欣賞到的西湖,還是從前那個西湖。挖掘後的地宮也向世人開放,大家可以近距離觀看那些保存下來的古磚,都是珍貴的歷史見證。有興趣的還可以帶一塊有編號的塔磚回家作為鎮宅之寶。
雷峰塔不僅是一處景點,一個西湖中重要的觀景平臺,一座珍貴文物的陳列館。民間向來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說法,實在是形象至極。那麼,你有沒有來西湖登上過這座充滿傳奇的佛塔呢?感覺如何?歡迎在評論區裡分享自己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