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勝利——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⑧
懷化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率先探索整市推進「精準防貧綜合保險」——
築牢防貧壩 幸福留在家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懷化日報記者 楊玉捷 通訊員 劉傑華 張煌洋
懷化市沅陵縣兩個扶貧數據引人關注。
2020年,脫貧後返貧人數和新增致貧人數分別為0。
致貧返貧數字「雙歸零」的背後,是沅陵縣開展「精準防貧綜合保險」的創新實踐。
「築牢防貧壩,幸福留在家。」省政協副主席、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說,實現整體脫貧的同時,築牢防貧堤壩,守住群眾幸福生活,懷化在全省先行先試,率先在沅陵試點開展「精準防貧綜合保險」並在全市鋪開,取得了良好效果。
籤下全省第一單
——創新保險險種,由「定人定量」到「群體共享」
一年過後,隆冬乍晴,李開巷家已然換了模樣。
李開巷是沅陵縣筲箕灣鎮龍潭坪村脫貧戶。去年底,一場大火將他的老木屋燒得一乾二淨。得益於防貧保險金等防返貧措施,今年端午節,李開巷一家喜遷新居。
木房變磚房,小房變大房。看著眼前這棟嶄新的的磚房,李開巷喜笑顏開。
「多虧『防貧保』,及時『拉』一把,不然徹底『落水』。」李開巷一臉燦爛地對記者說。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沅陵縣委副書記、縣長周重顏說,一些脫貧戶家底薄、技能少、抗風險能力小,很容易「一個風浪」打來就回到從前。為此,開展精準防貧綜合保險,從源頭上築起了致貧、返貧的「攔水壩」。
地處邊遠山區的沅陵,是湖南省縣域版圖最大的縣,為國家級扶貧攻堅重點縣。境內山高坡陡、地勢險峻,自然條件惡劣,地質結構特殊,因病、因災、因學、因殘導致返貧的風險極大。
「緊盯兩類人群防致貧返貧。」沅陵縣防貧辦負責人介紹:一類是部分貧困對象雖已脫貧,但收入不穩定,一旦家庭成員發生大病,或出現意外傷害,導致返貧;一類是處於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戶,一旦發生天災人禍極易致貧。
精準脫貧與精準防貧雙推進。2019年9月18日,在懷化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在太平洋產險公司的支持、指導下,沅陵縣政府與太平洋產險沅陵支公司籤下全省「精準防貧綜合保險」第一單,即縣財政拿出700萬元作為防貧保險金,為全縣「兩類人群」購買防貧綜合保險。
「『防貧保』是一筆救命的錢,感謝黨和政府想得周到。」談起「防貧保」,沅陵縣馬底驛鄉長界村村民舒榮生感受頗深。
好不容易把兒女養大,舒榮生平時靠養豬養鴨,日子還算過得去。
天有不測風雲,去年8月,他被查出了胃癌,巨額的醫藥費和治療費,讓舒榮生和子女家庭都滑向了貧困的邊緣。
「精準防貧綜合保險」讓他看到了希望。當第一筆37665元的保險金打到他的帳戶上,舒榮生激動得熱淚盈眶。
「創新保險險種,做到應防盡防。」太平洋產險沅陵支公司負責人介紹,「防貧保」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防貧對象的選擇上,防貧對象不事前確定,不事先識別,原則上也不重新建檔立卡,以上年度湖南省農村扶貧標準(或國家與本省確定的類似保障標準)的1.5倍設置「防貧保障線」,低於「防貧保障線」的納入防貧範圍。
「除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保險外,還以全縣農村人口的10%為基數,為邊緣困難戶購買了保險。名義上只是保障了一部分人,實際上覆蓋了當地全部農村人口,『防貧保』保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在保險的險種上推動了由『定人定量』到『群體共享』的創新。」周重顏說。
打造保險升級版
——擴大保障範圍,由「一事一保」到「全面覆蓋」
「『防貧保』真是為咱們著想。」12月21日,沅陵縣沅陵鎮落仙處村脫貧戶向輝感嘆道。
受疫情影響,向輝一度無法外出打工,減少了務工收入,受益於「防貧保」擴大保障範圍,他獲得了2500元的務工收入補償金。
對向輝的感嘆,該鎮羅家村貧困戶李小妹感同身受。李小妹的丈夫因病幹不了重活,一家人的開支,全靠李小妹每月2000元的打工工資。今年初,因疫情影響,李小妹打工的餐飲店閉門歇業,一度沒有了經濟來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部分農村群眾務工收入減少,在沅陵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太平洋產險沅陵支公司擴大承保責任範圍,增加「精準防貧綜合保險」復工、復產責任,將防貧保障由「因病、因意外傷害、因學、因災」擴展延伸至「因產業、因務工收入損失」。實現了「精準防貧綜合保險」由「輸血」到「造血」的升級,實現了保障範圍的全面覆蓋。
懷化市政協副主席、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說,緊扣「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和要求,將容易導致保障對象致貧、返貧風險較大的因病、因學、因住房受災、因產業損失、因務工收入損失致貧等因素全部納入精準防貧綜合保險保障內容,並將保障對象分為三類群體實行分類保障:Ⅰ類包括邊緣戶及脫貧不穩定戶,Ⅱ類包括除脫貧不穩定戶之外的所有已脫貧戶,Ⅲ類包括除邊緣戶以外的其它所有非貧困戶。
「『防貧保』『加料』,解了我一時之難,這個舉動太暖心了。」目前已經上班的李小妹深情地說。
截至目前,沅陵共接到報案596起,涉及23個鄉鎮273個行政村,累計賠付161起,支付防貧救助款100餘萬元,未發生一起投訴或上訪事件。
一花引來萬花開
——實行三管齊下,由一縣試點到整市推進
「我的11713元『防貧保』賠付款到帳了,感謝你們幫我解了大難。不然,我就成貧困戶了。」12月17日,靖州扶貧辦在該縣太陽坪鄉地芒村回訪,村民黃光明的妻子朱春梅感激地說。
今年6月,黃光明患腦挫傷,花去醫藥費數萬元。因有些藥不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報銷範圍,很大一部分醫藥費還需自費。為此,他四處借債。最終,「防貧保」解救了這個即將滑向貧困的家庭。
寒冬時節,穿行懷化各縣(市、區)鄉村,隨著「精準防貧綜合保險」在全市的推進,看到的是當地黨委、政府推進的力度之大,聽到的是農村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激話語。
沅陵縣作為首個試點縣,通過「精準防貧綜合保險」,有效消除了轄區因病、因災、因學、因產業等因素導致的致貧返貧問題,實現了零返貧、零致貧的效果,被國家農業農村部選定為農村改革拓展試驗項目,承擔「精準防貧綜合保險改革試點」任務。
「在沅陵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完善了防貧保險項目、風險分擔機制、覆蓋範圍等險種設計內容,並實行整市推進。」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說。
雷紹業給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懷化已實現脫貧的87.07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佔比27.7%,因缺技術致貧的佔21.95%,因學、因災、因殘致貧的佔比12.87%。「推進『精準防貧綜合保險』,在鞏固脫貧成果上又築了一道防線、託了一層底。」雷紹業說。
總結、完善、推廣「沅陵模式」,懷化三管齊下,緊扣「精準」。
提高保費效益,由「一年一交」到「循環利用」,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同時,保險金實行縣財政、扶貧辦、保險公司三方共管,改變了傳統保險理賠由保險公司說了算,保險費用「一錘子買賣」的現象,節約了財政資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不僅讓農戶受益,也讓保險公司保本微利。」懷化市扶貧辦主任諶孫武說,「我們合理分擔風險,由『一家承擔』到『政企共擔』對保險費用實行按年結算。」
行走山鄉,記者感悟:如果扶貧是一隻捧起沙礫的溫暖之手,那麼返貧就是指尖的沙,點點滴滴時時漏。「防貧保」的推行,兜住了指尖沙,也兜住了農村百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