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土皇帝」馬鴻逵,逃亡美國時帶走7噸黃金,去世前想回國

2020-12-26 騰訊網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逃亡美國時帶走7噸黃金,去世前想回國

導語:1970年,昔日寧夏軍閥馬鴻逵躺在了洛杉磯教會醫院裡邊,他已經生命垂危,也闊別了故鄉二十一年了。在馬鴻逵心中,寧夏永遠是自己的家,他想要葬入寧夏,可惜自己卻是戴罪之軀。他曾經欺壓過老百姓,後來逃之夭夭。現在他想要回國,這自然是不可能的。其實,在寧夏說起馬鴻逵的名頭,那絕對是響徹天宇的

1924年,北伐戰爭爆發,馬鴻逵趁機在寧夏起兵,並且奪取了北洋系在寧夏的地盤。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站穩腳跟,馬鴻逵第一個帶人前來擁戴,二人更是達成了協定。從此,馬鴻逵成為了寧夏的土皇帝,他只要打擊堅持紅軍,對蔣介石表示臣服即可。可是,這樣一來,寧夏老百姓可就被害苦了。

馬鴻逵生性貪婪,貪財好色。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迎娶了十幾房的姨太太,還搶佔了大批商業,搞得寧夏民不聊生。抗戰之中,馬鴻逵倒向了日本人,他助紂為虐,逼迫老百姓上交嚴苛的賦稅。當時為了阻止紅軍跑到自己的底盤上,他更是擴充部隊,公開和抗日紅軍作對。抗戰結束後,馬鴻逵又一次抱上蔣介石大腿。他主動討好蔣介石,甘願充當南京政府的馬前卒。1949年,解放戰爭局勢日漸明朗,國民黨精銳力量盡數被我軍消滅。馬鴻逵自知好日子到頭了,他便開始準備逃跑。

狡猾的馬鴻逵沒有選擇逃往臺灣,他最後在寧夏搜颳了一筆錢財,並且全部兌換成了真金白銀。不久後,馬鴻逵買下了一架波音公司的飛機,帶著七噸黃金和十幾個姨太太逃到了洛杉磯。馬鴻逵在美國的生活並不安定,蔣介石早就想要除掉他了。馬鴻逵只好依附在美國人手下,他用錢買通關係,獲得了短暫安全。此時,他內院又再一次起火,幾個姨太太紛紛出軌他人。馬鴻逵雖然惱火,但是他在美國並無權力,只能聽之任之。晚年之時,馬鴻逵落寞無比,他想要回國,卻只能是奢想罷了。

結語:馬鴻逵早年危害寧夏,被寧夏老百姓深惡痛絕。他晚年之時還想要回國,可能是思鄉心切了。許多人對馬鴻逵的結局表示不滿,認為他躲過了法律的嚴懲。實際上,馬鴻逵在美國每日提心弔膽,一直擔心遭到蔣介石的殺害。為了自保,他散盡錢財,姨太太們都幾乎走光了。這樣的悽涼處境,才是他最好的報應。

相關焦點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3個老婆跟8噸黃金逃亡美國,最終結局怎樣
    我們之所以敬重嶽飛將軍,是因為愛國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情懷,可有些人卻偏偏在戰亂之時,與百姓為敵,在時局動蕩的時候,只為自己牟利,做出傷害國家之事。馬鴻逵曾經是寧夏的土皇帝,他這一生做出很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並且不顧國家的安危與人民為敵,最終他帶著三個老婆跟8斤黃金逃往了美國,最後這位土皇帝的結局怎樣?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逃亡美國,結局怎樣?
    9月份寧夏省政府經費總計1700餘兩黃金,其中包括得有全省官員的工資,登上了花費1700塊銀元包租的60人座的「空中行宮」式客機,帶著全家及自己的警衛等人由重慶飛往臺灣。比如他當時在寧夏地區所實行的是一種所謂的合署辦公制度,但實際上,每天早上的時候,所有的軍政人員都必須要在他的辦公室排隊覲見,這跟古代皇帝的待遇差別不大。所以當時人們都說他是寧夏的「土皇帝」。
  • 寧夏土皇帝,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逃亡美國,晚年想回國被拒絕
    一方面,蔣介石將孫殿英擢升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實際上對準寧夏,意圖吞併西北。另一方面密電馬鴻逵,令其在孫殿英上任期間,予以重擊。不論是孫殿英還是以馬鴻逵為代表的「四馬」,都有極雄厚的軍事實力,而他們並非蔣介石的嫡系勢力。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蔣介石這一招,也算是一石二鳥了。
  • 陸軍上將帶8噸黃金逃往美國,被老婆騙走所有錢,晚年悽涼想回國
    導語:曾是陸軍上將、寧夏"土皇帝"的馬鴻逵,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從臺逃亡到美國。錢財被老婆騙走,晚年悽涼才想要回國,最終只能終老洛杉磯。 馬鴻逵,字少雲,西北軍閥,與馬步芳等人被稱之為西北"四馬"。最早馬鴻逵依附於馮玉祥,後又轉投蔣介石。
  • 他罪大惡極,帶著7.5噸黃金,3個貌美妻妾逃到美國,晚年卻想回國
    馬鴻逵的父親深知在西北這樣的地方,拳頭最硬的人才最有資格說話,因此很早就將馬鴻逵送去習武。馬鴻逵18歲進入甘肅陸軍學校學習,畢業後先是參加了同盟會,後來又當兵入伍,參軍之後的馬鴻逵得到了袁世凱的重用,他開始在西北作威作福,也從此開始徹底敗壞了馬氏家族的名聲。他在大西北主要任務之一是圍剿紅軍,除此之外,他還自己私下印製鈔票,破壞當地的金融市場為自己牟利。
  • 馬鴻逵逃往美國時,用飛機拉走7.5噸黃金,到晚年卻想回中國
    他出身門宦世家,前半生順風順水,在權力之頂過著皇帝般的生活,在金錢和權力之中沉淪,然而在動蕩中失勢後他也只能帶著7.5噸黃金逃離故鄉,晚年客死異鄉,昔日風光化作泡影,令人唏噓不已。從軍幾轉折馬鴻逵的家族世代從武,他的祖父馬千齡得左宗棠賞識,隨後家族勢力逐漸崛起。其叔 馬福祿 在戰爭中犧牲後,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繼承了馬福祿在軍隊的職務和部隊。
  • 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出逃,死後魂歸中國
    1950年10月,馬鴻逵偕同妻兒無奈之下離開中國臺灣,前往美國。雖然他們帶走了7.5噸黃金卻沒能讓他的晚年快樂。馬鴻逵的晚年,更多是在遙望中國,盼望回歸故裡,直至1970年他離開人世。反蔣行動失敗後,馬鴻逵因為揭發反蔣人士得到蔣介石信任,奉命參加圍剿紅軍。寧夏「土皇帝」1929年,馬鴻逵駐紮寧夏,並成為當地「土皇帝」。為了擴充馬家軍的勢力,他通過當地銀行控制了金融和工商業,並且依靠稅收穫得不少收入。
  • 此人曾是寧夏「土皇帝」,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卻淪為華人笑柄
    在軍閥混戰的時代,誰手中握有兵權,那麼誰就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就可以掌管著一個地方所有的軍政大權,甚至被稱為「土皇帝」也毫不為過。而此人就曾是寧夏「土皇帝」,他坐擁7.5噸黃金,晚年移民海外,卻淪為海外華人的笑柄。而這個軍閥,就是西北臭名昭著的馬鴻逵。
  • 寧夏王馬鴻逵帶著7.5噸黃金逃往美國,晚年卻說:想回家了
    四大軍閥統治西北十餘年,其中以寧夏「土皇帝」馬鴻逵最為著名。作為西北地區臭名昭著的軍閥,馬鴻逵有一個外號,「滑馬」,意思是他像老馬一樣狡猾。如果你看過馬鴻逵的照片,你會發現馬鴻逵看起來並不像一個殘忍狡猾的人。其實,馬洪魁和他一樣殘忍。寧夏解放後,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舊社會太黑,馬匪統治苦字,造成人民衣食無著!
  • 1949年他帶著7.5噸黃金逃亡美國,晚年對三個姨太太說:想回家了
    而靠著降清起家的馬安良卻瞧不馬福祥,辛亥革命時,馬福祥志在實權,不願去荒僻的邊疆,可馬安良卻還是逼著馬福祥去了寧夏,但不成想,馬福祥反而在寧夏發跡了。 1933年,馬鴻逵就任寧夏省主席,被人稱為是寧夏的「土皇帝」,馬鴻逵認定「兵」就是「權」,因此大肆徵兵,又搜刮民脂,使得當地流傳一話:「萬物皆上稅,唯有屁無捐。」
  • 他逃離臺灣,用飛機帶7.5噸黃金去美國,晚年常望著祖國喃喃自語
    1950年10月,他帶著家屬和7.5噸的黃金前往美國洛杉磯,直到1970年去世。 有報導稱,晚年的馬鴻逵在美國時常遙望中國,喃喃自語,這究竟是為何?
  • 寧夏土皇帝攜妻子畢生財富逃亡到美國,年邁以後卻思念家鄉
    在這段時間裡,有個西北大軍閥:馬鴻逵。當時他跟其他三個馬姓軍閥一起統治了西北地數十年,當時也被人們稱之為"土皇帝"。 在三十歲時候,馬鴻逵又晉升為國民的第四聯軍總司令,中原大戰開始後的時候,馬鴻逵站到了蔣介石的陣營管理著寧夏。
  • 「寧馬」馬鴻逵:帶3個老婆8噸黃金逃往美國,遺囑歸葬骸骨於故國
    馬鴻逵也是因為這一選擇的為其在寧夏地區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在1933年初,馬鴻逵正式就任國民政府寧夏省主席,開始執掌一省之政權。 同時寧夏也終於有了重見天日之時。
  • 馬鴻逵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夠統治寧夏17年,位列西北五馬?
    因此,在徵詢馬福祥的意見之後,他將馬福祥的侄子馬鴻賓任命為甘肅省主席,馬鴻逵則為寧夏省主席。然而,馬鴻逵對於父親重視馬鴻賓的舉措十分不滿,並未就任寧夏省主席之位。他一直率部留在河南,並曾奉命進攻鄂豫邊蘇區。1932年9月,馬鴻逵再次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寧夏省政府主席。此時,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已去世,因此,在中原並無立足之地的馬鴻逵決定接受任命,返回西北老家。
  • 「寧夏王」馬鴻逵
    馬鴻逵,西北軍閥「 四馬」之一,先依附馮玉祥,後投靠蔣介石,任寧夏省主席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被人稱為寧夏的「 土皇帝」。加授陸軍上將銜,曾獲得一等雲麾勳章,勝利勳章。抗戰時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後任西北軍政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
  • 馬鴻逵在寧夏暴政徵兵往事
    解放前夕,寧夏人口約75萬,而馬鴻逵的軍隊,計有步兵3個軍、騎兵1個師,再加上地方部隊和馬鴻賓的軍隊,總數在10萬人以上。這樣,寧夏平均每7個半人中即有一個兵。徵兵成為寧夏人民最大的災難。徵兵初期,曾規定每家有18~25歲合格壯丁者,三抽一、五抽後改為18-30歲,再後來改為18~40歲,最後因兵源枯竭,竟改為15~55歲。
  • 馬鴻逵趣事
    馬鴻逵,西北軍閥「 四馬」之一,任寧夏省主席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被人稱為寧夏的「土皇帝」。抗戰時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後任西北軍政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這個「土皇帝」是有說法的,主要有這麼兩點原因:一是,馬鴻逵在寧夏長期實行所謂「合署辦公」,其總司令部和省政府主管各部門的人員,每天早上到馬的辦公室外等候召見。前者出,後者進,依次問安、匯報、請示。
  • 歷史鉤沉‖揭秘〖西北三馬結局〗之馬鴻逵Ⅱ
    那麼,青海「土皇帝」馬步芳出逃大陸後,驕奢淫逸的他在中東鬧出了怎樣的醜劇?負隅頑抗的馬鴻逵敗逃臺灣,最後為何無奈去了美國當寓公?儒將馬鴻賓,關鍵時刻又做出了怎樣的抉擇?本期歷史鉤沉為您講述:民國軍閥「西北三馬」之馬鴻逵的人生歸宿。
  • 民國陸軍上將馬鴻逵,為何向「自己的部隊」開槍?
    前幾日看民國大佬馬鴻逵的傳記,裡面有一段老馬剿匪的記錄,很是精彩,頗具歷史戲劇意味,尤其是,箇中細節令人對彼時社會面貌有個粗略的認識。在此不妨拿來與讀者分享。馬鴻逵,一個民國歷史舞臺上,戲份不多的「演員」,不讀軍閥史的人,或許很少有人聽聞。
  • 西北三馬,馬步芳逃往沙特,馬鴻逵逃去洛杉磯,此人留了下來,當了副...
    民國時期,青年、寧夏、甘肅三地皆被馬家軍控制,而這三地的主要代表人物則是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在所有軍閥當中,只有馬家軍閥臭名最為昭著,因為他們有狠、毒、辣等特徵,對自己同胞痛下殺手,而且殺法極為兇殘,婦女被折辱至死,男的被虐殺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