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逃往美國時,用飛機拉走7.5噸黃金,到晚年卻想回中國

2021-02-13 歷史事件vip

馬鴻逵 ,1892年出生於甘肅河州,曾是西北軍閥"四馬"之一。他出身門宦世家,前半生順風順水,在權力之頂過著皇帝般的生活,在金錢和權力之中沉淪,然而在動蕩中失勢後他也只能帶著7.5噸黃金逃離故鄉,晚年客死異鄉,昔日風光化作泡影,令人唏噓不已。

從軍幾轉折

馬鴻逵的家族世代從武,他的祖父馬千齡得左宗棠賞識,隨後家族勢力逐漸崛起。其叔 馬福祿 在戰爭中犧牲後,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繼承了馬福祿在軍隊的職務和部隊。

馬鴻逵的家族屬於畢家場門宦,這一集團的武裝勢力在馬福祿之時開始發展壯大,因此馬鴻逵受家庭影響自幼習武,成年後隨父親意願進入甘肅陸軍學堂學習。

年輕時的馬鴻逵不是個安定的人,在動蕩的年代,他受影響加入了同盟會,隨後因為參與反清活動被捕入獄,多虧其父 馬福祥 為其奔走打點才得以保釋出獄。

在父親的安排下,馬鴻逵入軍擔任"昭武軍"教官,隨後因戰功被袁先生提拔,讓他到京城當侍衛武官,可以說馬鴻逵入軍前得虧家裡鋪路,但入軍後他也是靠點本事才能晉升的。

馬鴻逵人肥頭大耳,笑的時候有時候還帶著憨氣,看起來有些肥胖油膩,但他人實則非常精明,帶兵也有一手。他在軍隊期間戰功赫赫,包括後期的抗戰中都有很好的戰績,袁先生和蔣先生都曾授予他 勝利勳章 。

然而他從小就看多了用權辦事的便利,在動亂中明白兵權在握的好處,便逐漸在官場迷失了自己。

北伐時期,馬鴻逵跟在 馮玉祥 手下,但他向來善於審時度勢,當時的混戰中馮已處弱勢,看著蔣先生勢力逐漸壯大,馬鴻逵知道在馮手下混不了長久,轉投蔣先生麾下。

從短期來看,馬鴻逵的決定非常明智,因為他憑几年的戰績成為蔣先生手下的大將,蔣先生成為總統後,馬鴻逵就被任命為寧夏省的頭頭,往後在寧夏當了十七年的瀟灑"土皇帝"。

寧夏的"土皇帝"

為什麼馬鴻逵被稱為"土皇帝"?因為他自己搞了一套"合署辦公",每天早上,馬鴻逵坐在辦公室的太師椅上"召見"各個部門的人員匯報工作,屬下在門外一一等待召見,挨個兒進去請安。

馬鴻逵一人高高坐著,屬下站著問安請示,畢恭畢敬,對馬鴻逵隨心情好惡發布的號令言聽計從。屬下們都把這樣的召見稱為"上朝",馬鴻逵可不就是寧夏地方的"土皇帝"。

蔣先生也曾在馬鴻逵身邊安排過眼線對其進行制約,但專橫的馬鴻逵幾乎處處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除了一些政府委員和廳級處級人員外,其他人員都任由馬鴻逵安排保薦,他還趕走了五個蔣先生派來的教育廳長,所以寧夏實際上已經由馬鴻逵獨自控制。

再加上寧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通訊也沒有如今這麼快捷,天高皇帝遠的,蔣先生根本管得不嚴,馬鴻逵也就成了獨自控制寧夏的惡魔。

如馬鴻逵本人所言:"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所以他以兵掌權,用權攬錢,不斷壓迫寧夏人民,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在任期間他大量徵兵擴大勢力,民眾有苦不能言。

表面上,他一上任就裝模作樣發布了一套一套措施和條例,讓寧夏改頭換面,擺出一副勵精圖治的樣子,實際上背地裡欺壓百姓,所有的新法令都不過是為了讓他更舒服地當獨裁者服務。

有了權就開始盤算錢,馬鴻逵想著各種由頭斂財,藉口讓百姓捐款,美其名曰為戰事表支持,實際上捐款都進了自己的口袋。

捐款並不是唯一的斂財方式,馬鴻逵還利用 寧夏銀行 私印紙幣,讓寧夏當地的民眾用舊紙幣換新紙幣,這新紙幣出了寧夏就等於廢紙,根本流通不了,馬鴻逵則拿著換來的紙幣逍遙快活,建造起他的財富王國。

紙醉金迷到盡頭

除了錢,馬鴻逵身邊還有不少女人,他家中有六個妻妾,家裡女人一多就少不了爭吵衝突,家中日日鬧得雞犬不寧,一刻都沒有消停。

馬鴻逵為了安撫妻妾,學會拿錢打發她們,老婆們拿著錢就把心思花在買買買上,這才勉強維持了家庭的穩定。馬鴻逵本人的生活已經是奢靡無比,又慣得女人們花錢購物,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壓榨別人斂財而維持下去。

可惜好景不長,戰敗後,蔣先生及其黨羽逃往臺灣,馬鴻逵及其妻兒自然也沒法在寧夏繼續待下去,遂一同飛往臺灣。結果臺灣卻沒給他喘息的機會,因為不是"嫡系"出身,馬鴻逵在臺灣遭人排擠,馬鴻逵受人指控,要求其對西北敗局負責。

馬鴻逵一看在這裡處處受人針對,便藉口治病逃到美國去了。臨走前,馬鴻逵命財政廳把剛領的軍餉交出來,最後把這些的巨額財產——7.5噸黃金一同運往美國。

在美國的馬鴻逵沒有了權力庇佑,失去了斂財的工具,而錢總有一天會花光。馬鴻逵和妻兒們都習慣了奢靡無度的生活,這會兒一看馬鴻逵已經不能長久維持往常的生活,紛紛離開他的身邊。兒子們為了爭奪財產鬧得不可開交,也不再懼怕無權無勢的馬鴻逵,昔日風光無限的馬鴻逵威風不再,慘澹無比。

晚年獨思鄉

馬鴻逵在美國 洛杉磯 買了套房屋住下,並且辦了個牧場維持生活。畢竟洛杉磯只是他的逃亡地,不是生育養育他幾十年的故土,人往往在喧囂過後才愈發珍視心靈的歸屬地,馬鴻逵有想過回去,奈何國內對他的牽絆太多,他只能留在美國避難。

馬鴻逵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候可以說是擁有了他想擁有的一切,最後卻慘澹收場,往事都如雲煙散去,唯有鄉愁日漸濃稠。

再怎麼說美國也只是馬鴻逵暫定的避難所,他與那裡的一切未必相融,馬鴻逵在異鄉漂泊多年,卻不能回去,人到老年愈發思念故鄉,只能望著故鄉的方向訴說自己內心的眷戀。

1970年,馬鴻逵於洛杉磯病逝,他死前還叮囑夫人劉慕俠把他的遺骸歸葬故國。離開故鄉的人是在外的遊子,但大多都希望自己的歸處是生育自己的故鄉。

馬鴻逵一生的戰績不可否認,但他對民眾的壓迫仍舊令人深惡痛絕,如今看他流落異鄉思國懷鄉,還是讓人忍不住同情,他本可以成為受人愛戴的功臣,卻被身外之物迷住了眼。

相關焦點

  • 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出逃,死後魂歸中國
    1950年10月,馬鴻逵偕同妻兒無奈之下離開中國臺灣,前往美國。雖然他們帶走了7.5噸黃金卻沒能讓他的晚年快樂。馬鴻逵的晚年,更多是在遙望中國,盼望回歸故裡,直至1970年他離開人世。左右權衡之後,馬鴻逵認為大勢已去,無奈之下把戰場的指揮權交給兒子馬敦靜,自己逃亡到重慶。9月23日,馬鴻逵的寧夏兵團終於放棄抵抗,寧夏省被和平解放。出逃臺灣 忍氣吞聲眼看五星紅旗飄揚在祖國大江南北,蔣介石也狼狽逃往臺灣。
  • 陸軍上將帶8噸黃金逃往美國,被老婆騙走所有錢,晚年悽涼想回國
    導語:曾是陸軍上將、寧夏"土皇帝"的馬鴻逵,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從臺逃亡到美國。錢財被老婆騙走,晚年悽涼才想要回國,最終只能終老洛杉磯。 馬鴻逵,字少雲,西北軍閥,與馬步芳等人被稱之為西北"四馬"。最早馬鴻逵依附於馮玉祥,後又轉投蔣介石。
  • 他逃離臺灣,用飛機帶7.5噸黃金去美國,晚年常望著祖國喃喃自語
    1950年10月,他帶著家屬和7.5噸的黃金前往美國洛杉磯,直到1970年去世。 有報導稱,晚年的馬鴻逵在美國時常遙望中國,喃喃自語,這究竟是為何?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逃亡美國時帶走7噸黃金,去世前想回國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逃亡美國時帶走7噸黃金,去世前想回國 導語:1970年,昔日寧夏軍閥馬鴻逵躺在了洛杉磯教會醫院裡邊,他已經生命垂危,也闊別了故鄉二十一年了。在馬鴻逵心中,寧夏永遠是自己的家,他想要葬入寧夏,可惜自己卻是戴罪之軀。他曾經欺壓過老百姓,後來逃之夭夭。
  • 寧夏王馬鴻逵帶著7.5噸黃金逃往美國,晚年卻說:想回家了
    ……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92,閱讀約2分鐘民國歷史上,相對偏遠落後的西北地區先後出現了許多軍閥。其中,「西北四馬」廣為人知,即馬步青,馬步芳,馬洪斌,馬洪魁。
  • 此人曾是寧夏「土皇帝」,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卻淪為華人笑柄
    而此人就曾是寧夏「土皇帝」,他坐擁7.5噸黃金,晚年移民海外,卻淪為海外華人的笑柄。而這個軍閥,就是西北臭名昭著的馬鴻逵。馬鴻逵是回族人,他從小就開始跟隨父親學武,而且還有著非常顯著的軍事才能。也正是由於這些優勢,使得他很早就被袁世凱看中,還被袁世凱送進了蘭州陸軍學校學習。不過從蘭州陸軍學校畢業以後,馬鴻逵就直接成為了當時民國總統黎元洪的副官,可謂備受重視。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3個老婆跟8噸黃金逃亡美國,最終結局怎樣
    馬鴻逵曾經是寧夏的土皇帝,他這一生做出很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並且不顧國家的安危與人民為敵,最終他帶著三個老婆跟8斤黃金逃往了美國,最後這位土皇帝的結局怎樣?馬鴻逵出生於1882年,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使他喜歡習武,讀書的時候他還參加了同盟會,從陸軍學校畢業之後,馬鴻逵便成為黎元洪的副官,深受重視。
  • 「寧馬」馬鴻逵:帶3個老婆8噸黃金逃往美國,遺囑歸葬骸骨於故國
    馬鴻逵也是因為這一選擇的為其在寧夏地區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在1933年初,馬鴻逵正式就任國民政府寧夏省主席,開始執掌一省之政權。 同時寧夏也終於有了重見天日之時。
  • 1949年他帶著7.5噸黃金逃亡美國,晚年對三個姨太太說:想回家了
    而靠著降清起家的馬安良卻瞧不馬福祥,辛亥革命時,馬福祥志在實權,不願去荒僻的邊疆,可馬安良卻還是逼著馬福祥去了寧夏,但不成想,馬福祥反而在寧夏發跡了。 見局勢對他不利,馬鴻逵溜得比誰都快,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就帶著妻妾、兒子還有黃金飛去了臺北,但馬鴻逵在那也沒過上安生日子,後以「就醫」為由帶著7.5噸黃金和三個姨太太逃往了美國
  • 寧夏土皇帝,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逃亡美國,晚年想回國被拒絕
    不論是孫殿英還是以馬鴻逵為代表的「四馬」,都有極雄厚的軍事實力,而他們並非蔣介石的嫡系勢力。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蔣介石這一招,也算是一石二鳥了。另一方面,據史料記載,1933年馬鴻逵成為寧夏主席時,儼然一副寧夏土皇帝的做法,高坐在太師椅上,每天早上下屬要在門外排好隊,依次等待召見。就連蔣介石親派的教育廳長,馬鴻逵都毫不在意地攆走了5個。
  • 他罪大惡極,帶著7.5噸黃金,3個貌美妻妾逃到美國,晚年卻想回國
    馬鴻逵的出生並不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官三代。馬鴻逵的父親深知在西北這樣的地方,拳頭最硬的人才最有資格說話,因此很早就將馬鴻逵送去習武。馬鴻逵18歲進入甘肅陸軍學校學習,畢業後先是參加了同盟會,後來又當兵入伍,參軍之後的馬鴻逵得到了袁世凱的重用,他開始在西北作威作福,也從此開始徹底敗壞了馬氏家族的名聲。他在大西北主要任務之一是圍剿紅軍,除此之外,他還自己私下印製鈔票,破壞當地的金融市場為自己牟利。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著3個老婆和8噸黃金逃亡美國,結局怎樣?
    9月份寧夏省政府經費總計1700餘兩黃金,其中包括得有全省官員的工資,登上了花費1700塊銀元包租的60人座的「空中行宮」式客機,帶著全家及自己的警衛等人由重慶飛往臺灣。1949年,我軍解放西北地區之後,馬鴻逵趁亂逃亡臺灣。馬鴻逵本以為只要前往臺灣就能得到蔣介石的庇護,但誰曾想到,到了臺灣的馬鴻逵猶如羊進狼窩,危機四伏。
  • 歷史鉤沉‖揭秘〖西北三馬結局〗之馬鴻逵Ⅱ
    消息傳到寧夏,馬鴻逵又驚又喜,幸災樂禍道:「我不相信放不倒你馬步芳!」馬鴻逵估計寧夏遲早必失,便在4月開始大量轉移財產,在臺北、香港和美國購買房產,作逃亡的安排。據說馬鴻逵轉移出來的黃金有7噸半,還有大量珍貴珠寶,由陳納德幫助,存入美國銀行。甘肅解放了,寧夏成為下一個目標。解放軍希望馬鴻逵不要步馬步芳後塵,誠心誠意給他提供了多次棄暗投明的機會。
  • 他是馬家軍的首腦之一,解放前沒錢逃往國外,後來起義成為副省長
    馬家軍是民國時期實際控制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軍閥,又被稱為「西北三馬」,分別是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解放前,馬步芳、馬鴻逵逃往國外,後死於異國他鄉,馬鴻賓卻選擇起義成為了副省長。馬家軍包括青海馬家軍(青馬),代表人物是馬步芳,寧夏馬家軍(寧馬),代表人物是馬鴻賓、馬鴻逵,這三人中馬鴻賓實力最弱。馬家軍中的青馬與紅軍有著血海深仇,使西路軍最終失敗並幾乎全軍覆沒。馬鴻賓,出生於1884年9月14日,是馬家軍中少數善於讀書之人,他國學基礎甚厚,讀了不少中國古書,為人處事老成統達、穩健持重、講求圓通,西北官民常將馬鴻賓稱為「道學先生」和「馬善人」。
  • 美國拒絕運回600噸黃金,中國不再沉默,美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黃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在歷史上一直用作貨幣,作為戰略儲備資產,黃金在抵禦風險和穩定貨幣價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拒絕運回600噸黃金,中國不再沉默,美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建立了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體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量,總儲量為8133.5噸。當市場風險增加時,黃金會保證自己國家經濟的穩定,如今隨著衛生事件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想把美聯儲儲存的8000噸黃金運回自己國家。
  • 多國從美國運回黃金!中國有600噸黃金在美國,想運回不給咋辦?
    到目前為止,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儲存了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大部分黃金儲備,有將近7000噸之多。而中國黃金儲備有1054噸,大約也有600噸存放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因此,有人擔心:如果美國拒絕中國運回黃金咋辦?
  • 西北「二馬」馬步芳、馬鴻逵最後的堪悲結局
    馬步芳在麥加修建的哈吉館      「我把黃金一拉走,到哪兒都是揚州。」馬步芳說的這句話,看來真的沒有錯!到馬鴻逵出來送客時,蔣經國才過來應酬了幾句。蔣介石臨上車時,吩咐馬鴻逵到臺灣去。(馬振宇《逃離寧夏前後的馬鴻逵》)
  • 想從美國運回黃金被拒,這次不是德國,中國600噸黃金何去何從
    委內瑞拉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從多個國家運回約160噸黃金,同一時期還把國內的金礦進行了認證,很多人不理解,委內瑞拉一直把重心放在黃金領域,到底是要幹什麼?我們都知道,除了低價油帶來的衝擊外,委內瑞拉近年來一直被美國等國制裁著,長時間的消耗下,該國經濟已經到了發展低谷,物資更是十分缺乏。手續合理立法,美聯儲究竟以何種理由拒絕德國請求?
  • 西北三馬,馬步芳逃往沙特,馬鴻逵逃去洛杉磯,此人留了下來,當了副...
    民國時期,青年、寧夏、甘肅三地皆被馬家軍控制,而這三地的主要代表人物則是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在所有軍閥當中,只有馬家軍閥臭名最為昭著,因為他們有狠、毒、辣等特徵,對自己同胞痛下殺手,而且殺法極為兇殘,婦女被折辱至死,男的被虐殺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