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太平洋戰役已經進入尾聲,美軍節節勝利,自東向西佔領太平洋上諸多島嶼,戰線已經擴展進入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距離攻擊日本本土咫尺之遙。與此同時五年的連續戰爭,再加上美國作戰慣用的火力壓制這種高消耗的戰術,羅斯福政府赤字連連,不得不靠發售軍券來維持戰爭。前線的士兵渴望回家,舉國上下一片疲態,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美國需要注入一針強心劑,就在羅斯福政府頭疼的時候,這針強心劑來了。
當時硫磺島之戰中的插旗照片很快就傳回了美國國內,立刻受到各大媒體的追捧,這張象徵勝利的照片給整個美國帶來了久違的喜悅。然而美軍花了5天時間拿下的折缽山,其實只是硫磺島的一部分,而駐守硫磺島的全部日軍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消滅的。
1944年10月初,在塞班島美軍基地裡正在商討著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史密斯將軍被譽為美國現代兩棲作戰之父,他仔細研究了硫磺島的航測照片之後,表示硫磺島上極有可能有著非同尋常的防禦體系,所以他極力反對美軍以常規登陸方式進攻硫磺島,主張以圍代攻。可是脾氣暴躁的特納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對付這麼一個彈丸小島只需要5天就可以拿下.
面對兩種不同的態度,負責整個戰役的中太平洋司令斯普魯恩斯心裡還是有顧慮的,他專門向負責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的美軍航空隊司令李梅少將詢問,佔領硫磺島對於攻擊日本本土的價值,李梅立即肯定的表示沒有硫磺島就無法有效的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顯然以圍代攻的戰術會延遲對日本本土的攻擊,這樣就有可能給日本以喘息的機會,於是斯普魯恩斯最後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拿下硫磺島。
1945年2月14號美軍所有參戰部隊全部集結完畢,參加登陸作戰的部隊總兵力約6萬人,登陸艇500艘、軍艦400艘、飛機2000架,登陸編隊總指揮是美國海軍4星上將特納。美軍作戰火力先行,硫磺島戰役也不例外,登錄之前美軍把超過24,000噸的炸藥傾瀉在了硫磺島上,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島上的日軍只有零星的中小口徑炮火在還擊,美軍方面只有一艘戰列艦,一艘巡洋艦受了點輕傷。
接到海軍反饋的信息特納笑了,在他看來硫磺島已經是囊中之物。對於這個判斷只能說特納猜到了開始,但是他沒有猜到過程。1945年2月19日特納率領的登陸編隊到達硫磺島海域,此時硫磺島出現了少有的晴朗天氣,天高雲薄視野開闊,正是登陸的好時機。當第1波登陸車開上了灘頭後,海軍陸戰隊員迅速在灘頭建立了陣地,他們進行的非常順利,幾乎沒有遭到日軍的抵抗,但是海軍陸戰隊員們不知道,這時候在硫磺島無數的山洞裡面,有2萬多雙眼睛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無數的槍炮已經調整角度瞄準了他們。突然一顆炮彈直接命中一輛美軍戰車,就在美軍還沒有從這突然的爆炸中緩過神來時,無數槍彈從四面八方襲來,火力之猛力度之高令人驚訝,陸戰隊員們被偷襲的火力完全壓制死傷慘重,當場有200多名美軍士兵陣亡。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處心積慮的策劃,他就是硫磺島駐守日軍的指揮官慄林忠道,一個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職業軍人。1944年底慄林忠道被調到硫磺島擔任日軍最高指揮官,到了硫磺島之後他馬上巡查了全島的地形,清點島上駐守日軍的人員和裝備情況。其實慄林忠道心裡明白,硫磺島最終是守不住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儘量增加美軍的傷亡,讓美軍官兵對和日方繼續作戰產生畏懼心理。
在得知美軍登陸部隊的指揮官正是大名鼎鼎的四星上將特納時,他意識到面對特納作戰兇狠、快速突擊的特點和美軍絕對海空優勢和超強的火力支持,採取傳統的抗登陸灘頭作戰難以奏效,於是制定了憑藉硫磺島山地連綿的有利地形,建造隱秘的地下工事,實施縱深防禦的策略。也就是說慄林忠道主動放棄對美軍登陸灘頭的先期抵抗作戰,目的就是引誘大批美軍登陸,然後利用地下工事堡壘進行偷襲大量殺傷敵人。
此時美軍的局面非常被動,特納迅速調整編隊,調集陸戰4師按照原先的部署向北推進。可這時候日軍都藏在山洞裡、地堡裡邊,美軍在地勢低洼的開闊地帶。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每向前推進一米都要付出生和死的代價,這一天應該是美國太平洋戰爭以來最慘烈、最被動的一天。
駐守北部元山的日軍是一個坦克連隊,指揮官西竹一剛被派到硫磺島的時候,就下令將補充而來的32輛坦克車全部分解,將炮臺和機槍拆下安裝在山谷中固定使用,並且進行了精心的偽裝,這些隱藏在山谷中的炮臺給美軍的推進造成很大困難。憑藉著密如蟻穴的地堡和縱橫交錯的坑道網,西竹一的抵抗相當頑強,截至3月2日美軍傷亡總數已達6000人,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美軍將作為預備隊的陸戰三師和陸戰第9團、野戰炮兵第12團全部送上硫磺島投入戰鬥。
自硫磺島戰役打響,美軍陸戰隊員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是這些巨大的犧牲並沒有白費。3月4日就有一架C-47運輸機在硫磺島的1號機場降落,次日一架在空襲日本本土時受傷的B-29轟炸機啊在硫磺島緊急降落,硫磺島的價值已經開始體現了。
但這個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作戰能力已經下降到了平時的一半,日軍方面的損失就更慘了,他們2/3的指揮官已經戰死,大部分的戰車、火炮已經打掉了,原來2萬多人的兵力,現在只剩下4100人。他們躲在硫磺島北部的山野和洞穴裡面,硫磺島的山洞裡可不是什麼好去處,裡面又溼又熱散發著惡臭,當時日軍已經彈盡糧絕,為了活命竟然出現了人吃人的悲慘事情。
戰爭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天,按照美軍整體作戰計劃,硫磺島戰役必須在3月20日左右結束,特納決定開始向元山發動總攻,那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夜襲。但是由於元山地形複雜,並且美軍不善於夜襲而屢屢走錯目標,再加上日軍瘋狂的抵抗,這場戰鬥持續了近30個小時。
擔負中央突破的美軍陸戰三師英勇戰鬥,遇到難以克服的日軍陣地就設法繞過去繼續向前推進,兩天後攻到了西海岸,使盤踞在元山最後的日軍陷入美軍包圍中。在抵抗了兩個星期後,西竹一帶領殘存的300餘人向北方據點的主力匯合,在突破美軍包圍的時候幾乎全軍覆滅,此時島上的日軍只剩下由慄臨忠道親自指揮的部隊。
1945年3月10號,美軍把防守的日軍截成兩段之後,就開始向兩面展開夾擊之勢,眼看勝利大局已定,特納在美軍臨時司令部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同一天慄林忠道命令部下燒毀了日本軍旗,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誰勝誰負,沒有比這個更具有象徵意義了。1945年3月16號,東北部的800多名日軍被殲滅,美軍於當天18點宣布佔領硫磺島。
對於殘存於山洞內,不響應投降勸告的日本士兵,特納漸漸失去了耐心,他命令美軍士兵們開始對每個山洞用煙霧彈進行煙燻,見洞內的日軍還是不出來。美軍士兵向探明的山洞投入炸藥,用推土機推平封住洞口,企圖活埋洞內的日軍,但有些日軍逃入山洞深處仍可以逃生。特納開始用最後一招把海水灌入山洞,而漂浮在水面上的是大量汽油,灌滿後向洞內投擲一顆手榴彈,剎那間山洞內一片火海,燃燒的水將大部分殘留的日軍消滅。
3月17號慄林忠道向日本本土發出了訣別電報,稱準備做最後的抵抗。隨後親自率領約350名日軍對駐紮在機場附近的美軍發起了最後的偷襲,許多美軍在睡夢中被殺,特納大為惱火天亮後他親自組織美軍清剿這股殘餘日軍,經過三小時激戰將這股日軍全部殲滅,硫磺島之戰終於結束了。
硫磺島上36天的苦戰,成為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的島嶼登陸戰中最慘烈的一次,美軍傷亡人數總數是28,686人,而日軍傷亡人數是20,993人,也是太平洋各島嶼爭奪戰中唯一一次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慄林忠道的亡命抵抗的確給美軍造成了重大傷亡,這也讓美軍在日後對日作戰之前多添了一份考慮。
但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他們最後的瘋狂沒能夠阻擋盟軍的步伐,反而讓美國決定使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為了迫使日本儘快投降,美國於1945年8月6號向日本廣島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8月9號又向日本長崎投下另一枚代號胖子的原子彈。8月15號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因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