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收錄於話題#薦書2個
數字金融
重構傳統企業、金融行業、新經濟產業的
價值創造體系
開卷有益
本期一同打開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主編的新書
《數字金融:未來已來》
清華經管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博士生導師羅玫 執行主編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內容概要
《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從數字資產、數字貨幣、數字金融三個維度,圍繞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數據定價、數字版權保護、金融科技監管等數字金融前沿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全書立足大量實踐案例,借鑑國內外經驗,對數字金融時代企業、銀行、監管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條分縷析,並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議,既有企業層面的微觀問題,如「數字貨幣的會計確認和稅收實踐」,又有行業層面的關注考量,如「區塊鏈賦能小微企業融資的三種方式」,還有著眼未來的全局展望,如「數字貨幣 替代或顛覆」,以及數據資產的前沿探索,如「數據有價」,「數據生態的原則與趨勢」,可供廣大讀者學習、借鑑、參考。
內容全景
推薦序言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迅猛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社會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通過對數位技術的有效利用、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領域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金融科技、數據資產、數字貨幣等一系列數字金融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給金融理論、實踐和監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傳統資產的數位化和數據的資產化日益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資本和價值流通基礎,支撐起以數字資產為底層資產的數字金融創新實踐。
本書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編,由國內數字金融和數字科技領域的優秀學者和知名業界專家主筆,針對數字金融、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等數字金融發展中的一系列前沿問題展開了研討和闡述。相信這本書將有助於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圍繞如何依託數字金融,更好地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健全金融風險的防範展開研究和探索,為加快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
————陳煜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數字時代萬物俱變,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隨之而來的產業變革讓信息共享、價值互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奠定了「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區塊鏈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在關鍵領域的落地應用使信息共享、價值互連的實現成為可能,而創造井噴式的經濟效益需要產業數位化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融合創新,為我國領先全球數字時代的競爭提供戰略性競爭優勢。在數字科技創造經濟價值的領域,此書提供前瞻性各相關領域的思考,值得一讀。
————戴瓊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英文全稱: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Financial Asset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成立於2018年,依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白重恩院長擔任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心整合全球頂尖的業界和學術資源,以數字金融資產為研究核心,開創數字金融資產這個新興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促進數字金融資產和企業的融合創新,為數字金融資產領域的健康發展和規則制度的設計搭建全球領先的研究平臺,提供全球領先的智庫支持和學術探索。
相關閱讀
從「產業網際網路」的視角 探討中國產業的智能化躍遷路徑 | 開卷有益
《賈寧財務講義》:為你打開工作和生活中的決策新視角|開卷有益一本探討教人「學好」的書:《在明明德:大學的倫理之基》|開卷有益郝潔新書《溝通基礎》:在溝通中舒展你揉皺的靈魂 | 開卷有益錢穎一新書出版:作為學府,大學如何改革與治理?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實踐篇 |開卷有益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篇 |開卷有益錢穎一:商學教育創新的思與行|開卷有益錢穎一:人的創造性從哪裡來?|開卷有益《要領》:寫給有為者而非有位者的領導指南|開卷有益魏傑新書《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修復經濟的最重要工具|開卷有益內容來源: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原標題:《《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全景展示數字金融的無限可能 | 開卷有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