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全景展示數字金融的無限可能 | 開卷有益

2021-01-18 澎湃新聞
《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全景展示數字金融的無限可能 | 開卷有益

2021-01-13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收錄於話題#薦書2個

數字金融

重構傳統企業、金融行業、新經濟產業的

價值創造體系

開卷有益

本期一同打開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主編的新書

《數字金融:未來已來》

清華經管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博士生導師羅玫 執行主編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內容概要

《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從數字資產、數字貨幣、數字金融三個維度,圍繞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數據定價、數字版權保護、金融科技監管等數字金融前沿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全書立足大量實踐案例,借鑑國內外經驗,對數字金融時代企業、銀行、監管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條分縷析,並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議,既有企業層面的微觀問題,如「數字貨幣的會計確認和稅收實踐」,又有行業層面的關注考量,如「區塊鏈賦能小微企業融資的三種方式」,還有著眼未來的全局展望,如「數字貨幣 替代或顛覆」,以及數據資產的前沿探索,如「數據有價」,「數據生態的原則與趨勢」,可供廣大讀者學習、借鑑、參考。

內容全景

推薦序言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迅猛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社會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通過對數位技術的有效利用、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領域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金融科技、數據資產、數字貨幣等一系列數字金融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給金融理論、實踐和監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傳統資產的數位化和數據的資產化日益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資本和價值流通基礎,支撐起以數字資產為底層資產的數字金融創新實踐。

本書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編,由國內數字金融和數字科技領域的優秀學者和知名業界專家主筆,針對數字金融、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等數字金融發展中的一系列前沿問題展開了研討和闡述。相信這本書將有助於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圍繞如何依託數字金融,更好地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健全金融風險的防範展開研究和探索,為加快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

————陳煜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數字時代萬物俱變,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隨之而來的產業變革讓信息共享、價值互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奠定了「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區塊鏈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在關鍵領域的落地應用使信息共享、價值互連的實現成為可能,而創造井噴式的經濟效益需要產業數位化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融合創新,為我國領先全球數字時代的競爭提供戰略性競爭優勢。在數字科技創造經濟價值的領域,此書提供前瞻性各相關領域的思考,值得一讀。

————戴瓊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英文全稱: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Financial Asset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成立於2018年,依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白重恩院長擔任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心整合全球頂尖的業界和學術資源,以數字金融資產為研究核心,開創數字金融資產這個新興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促進數字金融資產和企業的融合創新,為數字金融資產領域的健康發展和規則制度的設計搭建全球領先的研究平臺,提供全球領先的智庫支持和學術探索。

相關閱讀

從「產業網際網路」的視角 探討中國產業的智能化躍遷路徑 | 開卷有益

《賈寧財務講義》:為你打開工作和生活中的決策新視角|開卷有益一本探討教人「學好」的書:《在明明德:大學的倫理之基》|開卷有益郝潔新書《溝通基礎》:在溝通中舒展你揉皺的靈魂 | 開卷有益錢穎一新書出版:作為學府,大學如何改革與治理?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實踐篇 |開卷有益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篇 |開卷有益錢穎一:商學教育創新的思與行|開卷有益錢穎一:人的創造性從哪裡來?|開卷有益《要領》:寫給有為者而非有位者的領導指南|開卷有益魏傑新書《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修復經濟的最重要工具|開卷有益

內容來源: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原標題:《《數字金融:未來已來》全景展示數字金融的無限可能 | 開卷有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演講,其中就提到以數位化、智能化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不斷走向深水區,基於「數字」這個樞紐點,聯結起了金融數位化和產業數位化這兩個意義重大而深遠的命題。從國內金融科技服務商的發展內涵演變來看,金融科技的服務邊界被重新定義。
  • ​ 數字科技賦能驅動金融產業融合,逐步構築數字中國全景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於12月17日在滬開幕,該論壇匯聚來自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以「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為主題,深入探討新時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通過科技公司視角為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提供真知灼見。
  • 陳海寧:數字科技引領 創新金融服務
    我們必須要把握數位技術發展歷史契機,強化創新力,重塑業務模式,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二、提升科技能力,推動全景銀行建設浦發銀行結合自身開放銀行的實踐與對未來趨勢的洞察,提出了「全景銀行」(SPD BaaS)。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深圳薩摩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從科技公司視角分享了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的薩摩耶數科經驗。林建明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到,金融科技的未來在於服務普惠群體,讓大眾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溫暖的品質生活;服務實體經濟,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服務智慧社會,使社會進入自我運轉、自我規範、自我進步的後現代共享時代。這是未來數字中國的美好藍圖,也是金融科技的使命。
  • 數字金融熱點研究:直銷銀行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據了解,CFCA每年發布的「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系列報告,已成為目前國內針對電子銀行最權威的調查報告之一。《數字銀行行業熱點研究報告》作為該系列調查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針對直銷銀行發展機遇與挑戰、銀行數位化發展背景、國內外開放銀行的核心技術及商業銀行創新案例進行分析,希望能契合當前金融行業發展趨勢,推動銀行業健康發展。
  • 羅漢堂秘書長陳龍: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相互支持,構成未來雙輪驅動...
    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的相互支持,螺旋上升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的一個亮點,也正在構成未來的雙循環,就是消費和技術驅動提供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也會在中國的全球競爭當中發揮作用。陳龍認為,金融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應該叫開放金融,金融跟科技開放融合。在中國的數位技術滲透率越來越高和普及的過程中,金融的開放融合也越來也深入。
  • 數字貨幣交易所與傳統金融機構實力對比
    幾年前,「行業破界」是一個熱詞,但最近似乎很少提及,其實並不是因為「破界」不存在了,反而是因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太多,人們已經習以為常,這種情況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行業尤為明顯,比如數字貨幣交易所跨界融合速度之快令人驚訝,邊界也似乎已模糊到沒有人覺得從業者在跨界。
  • 《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發布
    論壇聚焦國內外科技創新前沿和熱點問題,邀請國內外相關政府組織領導、優秀專家學者、領軍企業家、新銳創業者等共同參與、縱論創新、交流分享、思想碰撞、深度思考,為「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新思路、凝練新模式、引領新發展,並共同見證了《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的發布。
  • 推進山東數字金融產業園建設
    原標題:推進山東數字金融產業園建設   近日,槐蔭區金融事業發展中心召開山東數字金融
  • 彭文生:數字貨幣與金融供給側改革
    我今天講的主要觀點是,很多人關注數字貨幣的技術層面,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數字貨幣的公共政策含義。數字貨幣如果發展起來,必然對金融的結構產生重大影響,而現代銀行體系可以說是公私合營機制,體現為享受政府信用擔保和接受政府監管,由此只有理解了數字貨幣的公共政策含義,才能準確把握未來發展的趨勢。首先,簡要回顧一下現代貨幣體系出了什麼問題。
  • 鄒傳偉:數字人民幣具有更好的金融普惠效果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表示,央行數字貨幣(CBDC)有批髮型和零售型之分。批髮型的央行數字貨幣普通民眾在現實裡感受不到,因為它只用於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且解決的是中央銀行管理下批發支付系統的效率提升問題,它的應用場景也都是批發性的金融交易,如券款對付和跨境同步交收等。因此,它對目前的貨幣體系不會產生較大影響,新加坡的Ubin和加拿大的Jasper項目等已為此做過多輪測試。
  • 馬爸爸外灘金融峰會帶鹽數字貨幣 兩個觀點質疑未來金融會朝馬爸爸...
    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的身份,做了一場以科技金融建立和改革未來金融體系為主題的演講,其中用了很大篇幅來分析他對數字貨幣在未來金融體系中的必要作用,可以看作是馬爸爸對數字貨幣的布道了。先來說馬爸爸的分享,包括三個大的觀點,分別是1.在金融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改變過去的一些思維慣性。他認為不要刻意去追求和適應歐美國家的標準,而應該要去思考未來社會對金融的需求,將未來金融的需求作為標準,與未來的標準接軌。
  • 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一文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和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
  • BTAEX交易所-拓展數字金融新領域
    從網際網路開始,人們的資產交易行為開始發生巨大變化,金融模式有了新的發展,讓全球經濟極其迅速地得到提升。隨著比特幣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區塊鏈技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和網際網路之後的第四次技術大革命,引起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
  • 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漸行漸近,數字貨幣即未來
    11月18日,以「金融科技 點亮未來」為主題的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本次論壇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主辦,圍繞金融科技在技術研發、業態應用、創新監管等多個層面,立足三大國家戰略試點——「央行小微企業數字徵信試驗區」、「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同期匯聚北京的優勢,邀請金融行業頂級智庫、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赴北京,深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整個金融行業,點亮未來。
  • 玉山銀行揭露未來5年金融數字生態圈戰略:銀行即服務
    隨著3家純網銀即將開業,加入臺灣數字金融市場的競爭,國泰金、臺新金日前揭露了新的金融生態圈戰略,而玉山金控第二季法說會中,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揭露了未來5年的玉山生態圈戰略,「會採取Banking as a Services(銀行即服務)模式瞄準場景金融,銀行本身就是服務,可以嵌入任何場景中。」
  • 未來已來 將至已至 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為您全景展現行業...
    據悉,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將於今年11月10-11日在北京四季酒店舉行,目前正處於緊張的籌備階段。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創辦於2006年,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數位化智庫型財經媒體領跑者《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APP主辦,此前已成功舉辦十四屆。
  • 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N個應用場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N個應用場景數據是重要生產要素已成共識,數字經濟正在全國蓬勃發展。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陳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南京極有可能成為金融監管區塊鏈國家級標準的誕生地。江蘇股交區塊鏈業務系統形成了系列業務和技術標準,這些標準直接和中央的監管鏈做對接,協助中央監管鏈形成業務雛形。簡單而言,就是金融監管的江蘇標準未來極有可能成為全國標準。南京為什麼能這麼快?
  • 過客而已的金融科技,終極奧義的數字科技
    越來越多的行業加入到了資產數位化的過程當中,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對數位化的資產進行交易,進行深度融合和改造成為提升行業運行效率的關鍵所在。當傳統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的資產被數位化之後,他們在金融行業的表現形式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黃金和貨幣,而是某個政治形態下的法定的數字貨幣和某個行業裡的數字貨幣。
  • 首屆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創新周在蘇州相城啟幕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長三角創新中心、省級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正式揭牌,為蘇州相城全力構建數字金融「大生態」注入新鮮活力。共有29個項目和相城成功牽手,包含戰略合作、創新平臺、數字金融、產業基金等多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