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最愛」,江青卻罵「土包子」!

2021-02-07 我的好故事

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曾說:「毛澤東這個人雖然是蓋頂的大人物,而實際上也是個極平常的人……」


的確,偉人的生活也有平實有趣的一面。尊崇寺廟、最討厭錢,甚至會為了愛吃的紅燒肉與夫人大鬧一場,這樣的毛澤東你見過嗎?





一天,我跟著他離開南河底村後,便來到了白雲山一帶。那個山上有座白雲寺廟,很大。毛澤東突然問我:「銀橋,你到過寺廟嗎?」


我說:「小時候跟我媽去過小廟燒過香,大廟沒見過。」


毛澤東樂了,說:「看來你又跟我一樣了。我小時候也是跟母親到過小廟燒過香,還磕過頭呢!不過,我比你強一點,我見過大廟哩!那是在長沙讀書時,我與一個同學曾一次徒步五個縣搞社會調查,我們身上一文不名,有一次到了溈山寺,討得一頓齋。那寺廟好大喲,方丈是個很有學問的人……」


片刻,毛澤東轉頭問我:「想不想去看廟?」


我猶豫了:「這……不都是些迷信嗎?」


「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嗎?寺廟是中國傳統的名勝古蹟,它是宗教文化的集中地,是一種了不起的文化。」


我搖搖頭,心想:我只知道書本上的東西才是文化呢!


「明天我們上山,一定去看看廟。」毛澤東興致很高。




第二天早晨,天氣晴朗。毛澤東手持柳木棍,帶著我,順盤山的松林蔭道,向山上走去。當地的縣長聞訊後也從縣城趕了來,陪我們一起上山。


到了山頂,毛澤東俯瞰大地,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色,那博大的胸膛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對我說:「銀橋,你看要是再有點雲,今天我們可真成了騰雲駕霧的神仙了!」


可不是,我高興地笑了,問:「主席,世上真有神仙嗎?」


「有啊。」毛澤東一本正經地睜大兩眼對我說,「能改變這個世界,能呼風喚雨的就是神仙。這個神仙就是我們的人民,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哇!」


我和縣長聽他這麼一說,都笑了。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的人民用雙手能在地上種出糧,造出田;我們的黨領導人民從黑暗中走出,建立起自己的光明社會;我們的軍隊能以一當十,在短短時間內,打得胡宗南部隊落花流水,難道這不是神仙嗎?可這一切,難道不都是您毛澤東領導的結果嗎?啊,毛澤東,您才是神仙呢!



我真想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毛澤東。我剛想說,卻見茂密的柏樹叢裡鑽出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非常有禮貌,看見毛澤東是縣長陪著的,料定是個大人物,於是便合掌施禮。


毛澤東很高興地上前與他握手,說:「老師父,我們來參觀參觀你的這個大寺廟。」


老和尚忙彎腰說:「歡迎歡迎,首長請。」


毛澤東笑了:「你們過去是稱『施主』麼,怎麼改口了?可別破壞了佛門的規矩。」


老和尚一聽,肅然起敬地重新打量了一下毛澤東,我見他的眼裡閃著光芒。


進了寺廟,後入至方丈。屋子裡顯然是日久無人打掃過,桌椅上蒙了不少灰塵。老和尚又吹又撣的,毛澤東忙說:「不要費事了,我們隨便坐下來聊聊麼。」


老和尚還是很客氣地給毛澤東沏上一碗香茶,而後才坐下。


「你們現在生活怎麼樣?」毛澤東問。


老和尚敬畏地望了一眼縣長後,含糊地答道:「好,好著哩!」


毛澤東笑著一擺手,說:「出家人是不打誑語的,你們是講究超脫的,要講實話。」


老和尚聽後很是感動,於是也就不看縣長,只管與毛澤東聊道:「不瞞施主,以前這兒信佛的多,出家人也多,布施的人多,收入也多,我們生活得很好。後來成了解放區,信佛的人就少了,出家的人也少了,來布施的人更少,所以我們的生活便有時顯得困難。」


「嗯,很好,這才是實話。」毛澤東頻頻點頭,又問:「有什麼困難你都說說。」


毛澤東與中國佛教協會喜饒嘉措大師


老和尚受了鼓勵,於是便放開了膽子:「施主您是明白的,布施的人少,即便遇到廟會也收不了幾個錢,我們吃穿就都有困難了。現在廟裡的人已經走了不少。後來人民政府叫我們自力更生,種點地,搞些生產,開頭不習慣,乾乾就手腳靈活了,倒也能勞動。」


「好,這可是一大進步。」毛澤東十分讚許道,「你說說,現在生活到底怎樣呢?」


「出家人不打誑語。現在我們自己打的糧食夠吃,其他什麼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都由政府包下來,再加上收些布施香火,生活倒也蠻好的了。」老和尚說。


毛澤東聽到這裡,臉上終於露出寬慰的微笑。「老師父,你看這樣安排還妥當嗎?」


老和尚連忙拱起雙手,做鞠躬狀:「託您的福,安排很周到。如今我們出家人也得隨著社會一起進步啊!」


「講得好!講得好!」毛澤東好不高興,說:「社會變了,人也要變。過去和尚一不生產人口,二不生產糧食,現在要隨社會變一變,不生產人口可以,不勞動可不行。我們共產黨人是保護宗教信仰的,將來全國解放後也要這樣做。不過,和尚還有尼姑們,得參加一些能養活自己的勞動,參加勞動一可以解決吃飯問題,二可以增強體質。老師父,今天我來到你這兒真是『取經』了。」


老和尚高興得連連點頭:「不敢不敢。」


毛澤東接著又問了有關寺廟的情況,完後便在老和尚的領路下,參觀了整個寺廟。



這座白雲寺廟很大,有五十餘座殿、堂、庭、閣。毛澤東對那些雕刻、塑像、石碑、牌匾之類尤感興趣,一塊一塊地看,一字一字地讀,並不時感嘆地說:「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一定要保護好,不要把它毀壞了。」


轉頭,他對縣長說:「縣長同志,請縣裡再撥一些經費,這寺廟有些地方已失修多年了,得給它重新修一下了。」縣長馬上掏出小本本記上。


要告別了,老和尚依依不捨地送我們出了寺廟,臨別時說:「明天是九月九,這裡有廟會,還有大戲,歡迎施主光臨。」


「噢?明天就是廟會呀!」毛澤東很高興地接受了邀請,「好,明天我們就來看大戲。」


下山時,我見毛澤東的腳步似乎輕鬆了許多。看得出,他的心頭又去了一樁心事——這大概就是他平時難有閒暇顧及的而又十分注意的我黨的宗教政策落實情況。白雲寺廟這一趟,使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毛澤東的專列按照他的意圖,奔馳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儘管專列可以開到毛澤東想去的任何地方,但它卻無法滿足毛澤東想在毫無外界幹涉的情況下,親自到群眾中了解民情的願望。


一次專列行駛在山東境內,我走進他的臥室給他換茶和整理床鋪,只見毛澤東久久地站在車窗口,望著一閃而過的田野、村寨和山川出神。突然,他轉身對我說:「銀橋,通知專列停車!」



我感到很突兀,因為他事先說這一天是要返往北京的,於是,便問他:「主席,有重要事?」


「我想下去到老鄉家裡吃一碗紅燒肉。」


「什麼,吃紅燒肉?」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吃碗紅燒肉乾嗎一定要停車?一定要到老鄉家裡?我便不明就裡地輕聲問道:「主席,紅燒肉專列上也有,您……」


毛澤東轉過身,顯得有些不耐煩地朝我一揮手:「這個我知道。去吧,通知停車。」


無奈,這是毛澤東的命令,我趕忙通知隨行其他領導和列車長,同時又趕忙用專線電話通知所在地方,告訴他們毛澤東主席要到他們那兒去,要吃碗紅燒肉。


「什麼,要吃紅燒肉?」對方覺得毛澤東應該是到他那兒作指示、巡視的,怎麼只說吃紅燒肉,於是很驚異地反問。


「對,就照這個意思辦!」我乾脆答道。


於是,當毛澤東下到專列停靠地附近的一個村莊時,一位早已把院子裡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炕頭鋪上也換了樣的農舍主人,在省、縣、村幹部的帶領下,出來請毛澤東到他家做客,然後又忙端出香噴噴的兩碗紅燒肉請毛澤東吃。



毛澤東對主人的款待很自然很客氣地說了兩聲謝謝,但他沒有馬上端起那桌上的紅燒肉,而是把老鄉拉到身邊,親切地問:「你家也能吃得上紅燒肉?」


還用問?老鄉把早已準備好的話端了出來:「能吃到,一個月全家能吃上幾回紅燒肉。」


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毫無半點破綻。雖然毛澤東起初的目光裡帶有幾分懷疑,但儘管他明察秋毫,卻始終找不到能讓他懷疑的證據。


紅燒肉吃到了,但卻不見毛澤東以往那吃完紅燒肉後的興奮情緒。


回到專列上,他什麼話也不說,只是一根一根地抽著煙。



我知道此刻他的胸膛裡心潮起伏,洶湧澎湃。毛澤東分明硬是在克制自己的情緒。


我深深地了解他。他是一個對事物極為敏感的人,對老鄉家的紅燒肉,對老鄉回答他的話,他心中與我們一樣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是他不願當著群眾的面讓當地的幹部下不了臺。


再者,他明白群眾對黨,對他毛澤東所懷有的無限深情,正是這種深情使人民群眾在自己的領袖面前不願把自己本有的困苦和不滿情緒流露出來。然而他們哪裡知道毛澤東的心思呢?他是多麼想了解真實的民情、真實的社會、真實的中國啊!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毛澤東對紅燒肉有著特別的偏愛。甚至有一次,為了吃紅燒肉的事,毛澤東還跟江青鬧了一場,結果兩人從此分開吃了。


那是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的那陣子。有一次,毛澤東連續工作了幾十個小時,我一再提醒:「主席,您已經兩三天沒吃一頓正經飯了。」


「是嗎?」一頭埋在文件堆裡的毛澤東似乎有些驚異地反問我。當他的眼睛離開文件時,大概他也一下子感到肚子餓了,便說:「真有些餓了,好吧,我吃一頓飯吧!」


我說:「徐醫生早定好食譜了,就是沒有機會做……」


毛澤東一聽便擺擺手:「他的什麼食譜,我不要。你給我搞一碗紅燒肉來就行,這幾天用腦累了。」



我正要到廚房去交代,江青從她屋裡出來,她小聲說:「主席要吃飯了吧?」


我點點頭:「他要紅燒肉。」


「又是紅燒肉!」江青很不滿意,「吃什麼東西不比紅燒肉好?幾天了,主席沒正頓吃飯,昨天吃的什麼?」


「麥片粥。」


「前天呢?」


「小張說煮了碗掛麵。」


「看看,你們就是不會辦事!看我什麼時候把你們那個電爐子和茶缸扔到外邊去!」江青生氣了。平心而論,那時的江青還是比較關心毛澤東生活的,她說這些,也是希望毛澤東能改改飲食習慣,多吃些有營養的飯菜。


問題是,她不該獨斷和說那麼多的話。她衝著我說:「不要再囉嗦了,照我說的辦!紅燒肉不要弄,什麼好東西?土包子,就是改不了的農民習氣!」她是說毛澤東。



就這樣,按照江青的意思,給毛澤東弄了碗魚塊。吃飯時,我心怯怯地站在一邊,等毛澤東吃飯。


毛澤東吃飯總是離不開手中的書或報紙。他手裡抓著筷子,眼睛卻仍然盯在一張報上。江青夾了塊魚放進丈夫的碗裡,毛澤東發現不對頭,便轉頭瞥了一眼桌上。


「嗯,紅燒肉呢?」毛澤東眉頭一皺。


我的心「怦」地跳了起來。我是知道毛澤東的脾氣的,他一貫主張「交代了的事就要辦」,我這明擺著不辦,那是非剋不可的。可我心裡企望著江青會幫我說話。


「紅燒肉呢?」毛澤東的目光轉向了我,聲音也提高了。


我咽了幾口唾沫,想等江青解釋,可她沒說話,於是我只好回答說沒弄。


「為什麼沒搞?」毛澤東生氣了,大聲問,「交代過的事為什麼不辦?」


一片沉默,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說話,交代的事為什麼不辦?」毛澤東怒了,「我只要求一碗紅燒肉,過分了嗎?」



主席啊,您哪裡過分啊!您為中國革命,為億萬萬老百姓操勞幾十年,就是天天吃紅燒肉也不過分呀,我們衛士也願意天天給您做,可這次是江青不讓做的。我心裡這樣說,嘴裡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因為我知道,我一說,事情就鬧大了。毛澤東本來跟江青就過不到一起,這個時候我一說,毛澤東非得跟江青吵上一場不可,可江青你自己應該出來解釋呀!我感到委屈,又不能說,淚水簌簌地流了下來。


毛澤東是看不得人哭的,一見我哭,便又不安了:「算了算了,以後注意麼,交代了的事就要辦。你不要哭了呀,我還要吃飯呢。」


大概他也看出其中有些名堂,於是在我服侍他睡覺時,他小聲地讓我告訴他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不敢說,可他偏要我說。偏偏這個時候江青進屋了,毛澤東朝她白了一眼,江青立刻喊了起來:「你們談,你們談,我走!」



我知道事情又壞了,江青肯定知道我在毛澤東面前告她狀了。無奈,我必須回答毛澤東的提問。當我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之後,毛澤東沉下了臉,氣呼呼地說:


「她沒說錯,我是土包子,我是農民的兒子,改不了農民的生活習慣。她是洋包子,吃不到一塊兒就分開。銀橋你記住:今後我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吃的菜按我的習慣辦,江青住的房子,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菜由她自己定。我的事不要她管!」


就這樣,毛澤東一家僅有的兩人的吃飯問題也變成了「兩條戰線」。




根據中央有關部門的指示要求,毛澤東的衛士班主要是負責照顧毛澤東及其家庭的生活、工作、起居以及安全等。毛澤東家除李訥有時還能回家外,基本上就是他和江青兩人,但毛澤東的家族和江青的娘家人以及幾個子女加起來,也算得上是個大家庭了。


毛澤東從來不沾錢,他不止一次地說過,他平生最討厭錢,而江青又是個屬於享受型的人,所以,我這個衛士長除了負責領導好整個衛士班的工作外,實際上還兼當了毛澤東一家的「管家」。因此,毛澤東的家庭,我是最清楚的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毛澤東一家的生活實行的是經濟包幹制,因為當時還沒有實行薪水制。國家給毛澤東每月二百元左右,江青為一百多元,錢統一由我掌管。當時我是每月五十多元。



毛澤東自己不管錢,而且他曾不止一次地對我說:「我這個人最討厭錢。」在我跟隨他十幾年間,從沒見他動手拿過錢。一位叫張瑞岐的同志,在延安時當過毛澤東的警衛員,解放後,他寫信給毛澤東說家裡遇到了困難,毛澤東見信後立即吩咐我寄錢。


我從毛澤東的工資節餘存款中取出三百元,放在牛皮紙袋裡,準備寄之前讓毛澤東本人過過目。當口袋送到他面前時,毛澤東以為又是什麼公文,正準備抽出來看時,我說了聲:「是給張瑞岐同志的救濟款。」


毛澤東一聽,臉色突變,像是無意中抓了一隻癩蛤蟆似的那樣噁心,把牛皮紙袋扔到了一邊。「你以後要注意呢!我是從來不摸錢的。我最討厭錢這東西。」從那時起,我便知道毛澤東是不摸錢的。



然而,他自己不摸錢,對我們衛士,對身邊的同志,卻總是關懷備至、百般幫助,記得經我手得到毛澤東經濟幫助的就不下幾十人次。對我們衛士來說,除了平時家中和個人有什麼特殊困難毛澤東要救濟外,一般在衛士離開他時,在衛士結婚、生育時,在衛士離開數年再來看他老人家時,或者來信有意無意地提起有困難時,毛澤東無一例外地都解囊相助。


確實,毛澤東給同志的這種幫助一出手就是幾百元,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一定以為反正毛澤東是國家主席,要多少錢就會有多少錢。錯了,毛澤東儘管一年中總有幾次那樣幫助別人,但從來不動用公家或者說國庫裡的錢給別人。


他的這種資助,全是用他工資節餘的存款,也就是說,都是從他牙縫裡和身上摳出來的錢!我粗略地統計過,他一年幫助別人的錢,總是遠遠多於他自己吃飯和穿衣所花去的錢。



毛澤東有一筆數目不小的稿費,過去是由秘書代為保管,後來是全部繳中央辦公廳,就連李敏、李訥都不會得到。對過去的朋友,對生活過得清貧的民主人士,對那些素不相識但問題反映到他老人家那裡的平民百姓,毛澤東的幫助,大多動用他的稿費,由秘書代為處理。


最後,我還要補充的一點是,儘管我們衛士們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過毛澤東的經濟幫助,但他老人家把我們看做自己家庭成員中的一員的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政治上給了我們平等的權利,生活上給予了關照,以及精神和感情上的融洽。


相關焦點

  • 毛澤東如何為粉碎「四人幫」埋下了伏筆
    毛澤東與江青 「將來的事只有天知道!」1976年夏日的一個夜晚,病中的毛澤東向在他身邊值班的幾位中央政治局成員發出感嘆。1974年7月,毛澤東不得不帶病主持一次特殊的政治局會議。他對與會的政治局委員說:江青她並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接著,毛澤東指著江青說道:她算上海幫呢!你們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明確地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上海幫」的概念。他同時嚴肅地告訴從上海來的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
  • 江文:我與江青在特別法庭上交鋒(下)
    原來,江青自從不願要辯護律師後,自己看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書籍,同時又向監獄要來《辭海》和《楚辭》等工具書,苦苦捉摸了好幾天,才寫成這份「最後的演說詞」。 在辯護髮言中,江青對起訴書指控她的罪行,沒有做什麼辯護,而是利用辯護的機會,繼續攻擊國家領導人,說對她搞突然襲擊。她在法庭上滔滔不絕,似乎在作此生此世最後一次公開演講:「逮捕審判,這是醜化毛澤東主席。
  • 【周末讀史】毛澤東如何成了「月光族」
    其後,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又說「你們讓我當大元帥,是把我放在火爐子上烤我呀!一級幹部就我毛澤東一個人,你們都是二級、三級,我毛澤東太不夠意思、太不夠朋友!我們把一級讓給馬克思、恩格斯,把二級讓給列寧、史達林,我和你們一樣,都是三級幹部。」於是,周恩來等又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原劃分的24個行政級別未變,工資稍有改動。
  • 黃重諺暗諷韓國瑜「土包子」 高雄辦包子大賽回擊
    中新網2月26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日前暗諷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對此,高雄市借力使力,2月25日宣布舉辦「打狗包子爭霸賽」。  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恆旭表示,歡迎各界報名,也可以做「喝醉酒的包子」,就是包著酒釀湯圓或白蘭地、威士忌餡的包子,選出來的前3名作品,要送到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讓黃重諺品嘗一下。
  • 揭秘1959年驚動中央領導人的江青「匿名信」事件:嚇得她當場昏倒
    「匿名信」江青看了一眼當即昏了過去1959年3月24日中午,坐落於上海市茂名南路錦江飯店對面的「法國俱樂部」,迎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此人就是有著「第一夫人」身份的江青,她剛從北京飛抵上海。江青此行的目的,是以毛澤東生活秘書的身份,檢查並指導上海方面為毛澤東起居的準備情況。
  • 別拿包子不當乾糧 | 遭諷「土包子」,韓國瑜將計就計舉辦包子大賽
    【導讀】近日,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Facebook暗諷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土包子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通過「臉書」表示:「蔡辦發言人罵老韓是『土包子』,老韓就辦個高雄的『包子大賽』。這個點子我很欣賞,絕妙!」
  • 揭秘:陳景潤為何對江青充滿感激
    然而到了醫院,他因為沒有錢無法住院,走投無路之下他找到了在江青身邊工作的同學李志堅接濟。江青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憤怒:「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領域內最深奧的理論,不少發達國家的高級數學專家都在研究運算,陳景潤在這方面作出貢獻,這是中國人的驕傲。而他的境況竟是這樣,我們能不管嗎?」
  • 1976年天安門事件後 毛澤東將鄧小平秘密轉移
    江青和張春橋說,要做好思想準備,可能有「群眾」要去衝擊鄧小平,把鄧小平抓起來。華國鋒主持會議,對於「四人幫」說鄧小平坐車到天安門廣場直接指揮一事,他說,應該去向鄧小平本人問一下,以便核實。對華國鋒的意見,「四人幫」根本不想理睬。但是,現在華國鋒是由毛澤東指示主持中央工作的,聽吧,心不甘情不願;不聽吧,也不行。於是討論要派一個人去向鄧小平進行「查問」。
  • 毛澤東為何指定華國鋒為代總理?
    他想到江青會鬧事, 以後會有人除掉江青的。 但是他自己沒有做這件事。 如果他像狄托一樣生前處理好夫人的問題, 他的威望就更高了。張春橋寫詩洩恨, 江青沒把資歷淺的代總理放在眼裡2 月3 日, 農曆大年初四。
  • 「張公藝與百忍堂」系列一:毛澤東追問「壽張縣」
    毛澤東約許立群到中南海談話,給予表揚和鼓勵,指示許立群再寫文章,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並說要在《人民日報》發表。  調查組起程時,毛澤東赴前門火車站送行;實地調查結束,袁水拍、鍾惦棐、李進執筆撰寫《武訓歷史調查記》,經毛澤東修改後,刊發在《人民日報》上。  在這場批評中,對《武訓傳》最具殺傷力、也最富理性說服力的,就是《武訓歷史調查記》。  哈哈,遠了,趕快言歸「百忍堂」。  首先需要回答的是,李進是誰?
  • 讓毛澤東極為不滿的「揪軍內一小撮」是怎麼回事?
    毛澤東雖然口頭上說「形勢大好」,但對這種「兵荒馬亂」,不能不憂心忡忡。他在1970年同斯諾談話時說:「1967年7月和8月,兩個月不行了,天下大亂了。」「不能把軍隊搞亂」,這是毛澤東在「文革」中一個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條。當毛澤東看到《紅旗》雜誌第12期社論鼓吹「揪軍內一小撮」時,「義憤填膺」地提出「還我長城」!
  • 《七律·有所思》毛澤東
    在此過程中,毛澤東一步步戰勝中央集體,使文化大革命按其預想發動起來。這便是寫此詩時的歷史背景。1966年7月8日,他在武漢給江青寫下那封著名的信,可以判斷,這封信的基本內容是在滴水洞形成的。除了這封信外,毛在這段期間有無其無其他抒發胸臆的文字?
  • 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暗酸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一時酸言酸語不僅讓包子頓時大紅,更讓韓國瑜自嘲為「土包子頭」。
  • 今天,一起緬懷偉人毛澤東!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是目前公開的關於開國大典時間最長、內容最完整的視頻。來源:中央檔案館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在湖南湘潭青山綠水的韶山沖。他的母親文素勤共生育了7個孩子,長子、次子早夭,第三胎生下了毛澤東。母親為求子平安,拜石為母,給毛澤東取乳名:石三伢子。
  • 文革回憶:認識江青你就有罪!你見過這樣的罪名嗎?
    趙丹的罪是認識江青,認識罪。刑法上查不到這種罪名,但在文革中是重罪。他不僅認識「旗手」,還清楚地了解「旗手」在青島、上海的風流韻事,何時在康生的「張府」當過丫鬟,何時與唐納結婚,何時未解除婚姻與章泯同居跑到
  • 古華:扮演江青的特型演員
    因她神型兼備酷似江青,也是特型演員江青的扮演者,人民文藝家協會會員、鳳凰新聞社記。在中國雙創(比投電影人)中分別榮獲「全國偉人特型最佳魅力名譽大使」和「全國紅色文化最強名人大獎」。 他說想知道江青什麼樣就看牆上的照片吧,說來也怪,從那次以後,只要到家來的人看見過這張照片的,幾乎都說像江青,古華對此只是笑笑而已。2007年11月份左右,有位朋友從外地來延安,古華陪著他去楊家嶺觀光,忽然聽到有人喊"江青",他們下意識的左右看看,到底沒別的人啊!哪來『』江青"呢?正納悶時,有人拍著古華的肩膀笑著說,別找了,就說你呢。就在這個時候,我轉過身來一看,啊!
  • 從攝影技術解密毛主席的真實身高:毛澤東真實身高真的和只有1米69...
    很多網友喜歡拿上面這幅圖來對比,說明毛澤東和蔣介石的身高差不多。公開資料顯示蔣介石的身高是1.694米(這是其在日本留學期間體檢的詳細記錄),如果單看這幅圖毛澤東的身高僅比蔣介石高出2、3釐米而已。從而斷定毛澤東身高僅有172cm。其實稍有攝影拍照經驗的網友都能夠知道,誰離鏡頭近一些就會顯得更高一些。
  • 江青被隔離後住在20平米的房子裡,是真的嗎
    近日,一篇名為《江青被隔離每月生活費30元,不準用筷子,靠做這些事消磨時間》的文章在網上大為流行。仔細閱讀完後,發現文中的資料出處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當年秦城監獄江青的看守李紅的回憶(來自《南方周末》);另一個是《江青全傳》(美國R·特裡爾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江青女兒在韶山跪地長哭,讓人心酸不已....
    晨靄與炊煙合在了一處,它們順著山角的松尖纏繞,再纏繞,慢慢地,消失在遠方的風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正是全國非毛最厲害的時候,韶山的失落感,跟飄蕩在這山間的晨靄炊煙一樣,不知所終。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段裡,一個誰也沒有注意到的早晨,毛主席的女兒從長沙出發了,她是往韶山來的。
  • 毛澤東詩詞丨《七律·有所思》
    七律·有所思毛澤東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