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授牌儀式。
紅網時刻4月13日訊(記者 劉丹 通訊員 王潔 汪泉佺)4月13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優勢學科集群(醫學中心)建設啟動會召開,骨關節與代謝醫學中心、皮膚與免疫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危急重症醫學中心、腫瘤醫學中心等首批五大學科集群正式掛牌成立。
湘雅醫院將以學科建設為引領,聚焦學科重大前沿問題,在新興交叉領域和關鍵戰略領域,發揮團隊作戰聯合攻關優勢,著力建設若干在國內外具有顯著領先優勢的湘雅特色學科群,打造高水平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服務國家「健康中國」重大戰略。
打破學科壁壘,協同作戰提升診治和科研能力
目前我國存在眾多重大疾病疾病譜廣、發病機制不明、臨床分型和診斷標準尚未完善,疾病規範的診療及預防方案尚未普及等諸多問題。如何解決由於原始性創新能力不夠、重大疾病相關學科之間融合性不足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學科組織模式的創新,將鬆散、單科作戰的學科架構,逐漸過渡到綜合、多學科交叉的學科集群模式,解決單一學科難以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是「雙一流」建設的必然選擇。
「去年中南大學臨床醫學首次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作為學校臨床醫學一流學科建設的牽頭單位,湘雅醫院始終將學科建設放在重中之重。優勢學科集群建設作為學科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醫院創新發展、強化學科建設內涵、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張欣表示。
湘雅特色學科體系包括學科分層建設、優勢學科集群建設、新興前沿交叉學科建設等三大體系。優勢學科集群建設將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創新驅動、重點突破」的建設原則,以提高重大疾病的診治能力、培養複合型醫學人才、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國際影響力、培育新興前沿學科等為出發點,著力建設若干在國內外具有顯著領先優勢的湘雅特色學科群。醫院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將統籌協調醫院學科集群建設,各醫學中心成立專家委員會負責規劃運行,並下設若干發展方向(交叉研究團隊)進行具體實施推進。
湘雅醫院院長雷光華表示,醫院將在優勢學科集群建設的頂層設計、管理運行構架、協同創新機制、資源配置以及考核評價等方面大膽改革創新,以此實現聯合創新、交叉融合、協同發展,促進重大疑難重症診治、推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科技攻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成立五大醫學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峰學科集群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龍開超,中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陶立堅、常務副校長胡嶽華、副校長陳翔、副校長陳立章分別為五大中心授牌。
神經醫學中心負責人、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肖波教授表示,湘雅醫院是長江流域以南唯一承擔腦血管方向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的國家衛健委委屬管醫院,已形成完整的覆蓋神經系統疾病譜的5個核心學科,以及10個極富特色、優勢顯著的神經系統疾病研究方向。神經醫學中心將遵循全新的醫學模式,以疾病為導向,多學科交叉合作,基礎與臨床結合,搭建跨科室、跨專業的多學科創新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果轉化平臺,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力爭在主要研究領域取得基礎和臨床診治方面的重要突破,最終推動疾病向預測、預防和個體化診療等新方向加速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湘雅醫院危急重症相關學科作為「特種兵」和「主力軍」,通過重症醫學科、感染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急診科等多學科協作,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危急重症醫學中心的建立,是對接重大傳染病、突發傳染病防控的國家戰略需求,有助於打造以突發傳染病患者搶救為主體的區域性危急重症醫學中心。
據悉,湘雅醫院優勢學科集群的重點任務是突出學科優勢與特色、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一流拔尖人才、提高疾病診治水平、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等。醫院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建設具有湘雅特色的學科建設體系,持續激發創新活力,打造若干具有湘雅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