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有回憶錄記載:抗戰中的狙擊槍與特等射手

2021-01-21 裝甲參謀部


大約2001年之後,國內的各種抗戰題材電視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情節:一個個狙擊手拿著狙擊步槍百步穿楊,因此惹起熱議,中國軍隊到底在抗戰中有無使用狙擊槍?隨著史料的發掘,確實找到少數記載。

1945年4月24日,八路軍發起南樂戰役。在攻堅過程中,八路軍集中特等射手,用日本九九式狙擊槍射擊日軍火力點,掩護部隊土工作業迫近,從而打掉了日軍工事。

 

「第一次爆破未成功,我立即告訴溫團長,要防止一營產生急躁情緒。鼓勵部隊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並遂即調整部署,依託民房與日軍對峙激戰。集中特等射手,用日本九九式狙擊槍封鎖日軍碉堡和地堡的射擊孔,掩護部隊進行迫近土工作業,擬定翌日拂曉強攻準備就緒,實施步、炮、爆破協同動作強攻,一舉殲滅日寇。」

 

1945年5月9日,八路軍發起東平戰役,在圍殲小圍寨的日本鬼子之時,面對敵軍的頑抗,八路軍又一次命令特等射手使用日造九九式狙擊槍封鎖敵人的射擊孔,制服了日軍的機槍手,從而為土工作業的突擊隊贏得了戰機。

 

「這時,東平城只剩下小圍寨的日本鬼子仍負隅頑抗,作困獸之鬥。我攻城部隊主力逐步調出城外集結待命,只留下三營並配屬炮兵做強攻日軍的準備工作。當夜,三營組織小部隊襲擾日軍,掩護我土工作業部隊突擊近迫作業。日軍為阻止我軍作業,不斷用擲彈筒、輕重機槍向我作業人員射擊。為了保障我作業人員的安全,爭取時間做好強攻準備,我們預先集中了特等射手,用日造「九九」式狙擊槍,封鎖敵人的射擊孔,以打對打制服了日軍的瘋狂掃射,贏得了主動權,在敵火力下進行近迫土工作業,挖成了通往多方向的交通壕,接近了小圍寨,強攻日軍固守的小圍寨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1945年7月16日,八路軍發起陽穀戰役,總攻之時,特等射手使用狙擊步槍「照顧」鬼子的機槍,使得日軍的機槍成了啞巴。幫助突擊部隊取得了勝利。

八路軍戰士,注意其中一人的鋼盔

 

「24日凌晨實施總攻。主攻和助攻部隊深夜進入陣地待命。黎明,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城牆上敵人的槍眼時,我們火力隊的火炮、輕重機槍、特等射手一齊猛烈開火。頓時,四周的槍炮聲,軍號聲和喊殺聲籠罩著陽穀城上空。敵人的槍眼被我火力封鎖了,敵人的火力點、機槍步槍霎時變成了啞吧。」

 

以上使用狙擊槍的記載收錄於八路軍指揮員曾思玉的抗戰回憶錄中。可以看出,八路軍在抗戰後期的攻堅戰中使用了狙擊槍。至於是否為孤證,由於目前公眾能搜集到的戰鬥報告、戰鬥總結和回憶材料不多,有些語焉不詳,所以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

但是,有一張照片能證明八路軍確實繳獲過日軍的狙擊步槍。1945年,部分八路軍指揮員參觀了繳獲的日式九七式狙擊槍,在場人員的規格之高,令人驚異,如下圖:

 

關於國軍抗戰中使用的狙擊槍,目前只發現一張照片,如下圖:

照片中的狙擊槍並從外形上判斷可能是德國毛瑟A型運動步槍、毛瑟B型運動步槍或者美國溫徹斯特M70運動步槍。這些步槍的研製年代都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而且因為是面向體育比賽和打獵的運動步槍,相對容易買到。

不過具體的使用數量和戰鬥記錄不祥,,有待進一步發掘史料。

德國毛瑟A型運動步槍

美國溫徹斯特M70運動步槍

 


國內的影視劇上的狙擊槍形象顯然和歷史一點不一樣了。

有的電視劇裡,狙擊手使用德國毛瑟98K狙擊槍,有的電視劇裡還用起了在美軍中都很罕見的詹森M1941步槍狙擊型,有的電視劇裡用起了現代狙擊槍,如下圖:

 

詹森M1941

燕雙鷹的雷明頓狙擊步槍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國內影視圈拍狙擊手不是因為受抗日歷史啟發,而是受歐美影視劇的影響。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裡的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在諾曼第搶灘登陸時一槍打掉德軍機槍手,在遭遇戰時精準擊斃德軍機槍手,在最後的戰鬥中隱蔽在鐘樓之上,一槍一個德國兵。

再比如《兵臨城下》,蘇德兩軍的各種連狙、對狙、閃狙,所以臆造出各種遠距離精準狙擊的故事。

順溜的詹森M1941步槍問題複雜些。起因可能是一些軍事論壇上的議論,當時的討論是,一些經典戰爭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裡面的各個角色使用不同型號的槍,這些配槍加強了人物塑造。

於是,《集結號》劇組真的去了找了各種型號的槍枝,給狙擊手挑選了一支詹森M1941步槍。後來就傳說狙擊手的扮演者對這種型號的槍印象極好,所以在抗戰片裡就出現了這麼一副令人尷尬的場景。

《集結號》劇組明顯太死板了,各個角色使用不同型號的槍表現的是遊擊隊、武工隊或者偵查部隊。遊擊隊是因為基本武器彈藥來源不穩定,有什麼用什麼,武工隊和偵查兵是因為任務需要。正規野戰部隊裡一個人使用一個型號的武器,但從後勤管理角度都不太可能。

至於燕雙鷹系列的劇組,他們可能真的看過國軍那張狙擊槍照片,燕雙鷹系列的另外一句臺詞是毛瑟七九狙擊步槍。不過可能因為缺乏搜集資料的能力,錯誤地用了一支現代狙擊槍的道具。

然而日式步槍的口徑是6.5毫米,又稱六五口徑;

德式毛瑟系列是7.92毫米,又稱七九口徑;

美式步槍是7.62毫米(0.308英寸),又稱點三零口徑;

臺詞卻臆造出六七口徑,讓人無從適應。

神劇導演們模仿的外國影視劇雖然有些情節是虛構的,但是人家好歹認真查閱了軍服勳章研究資料。

然而中國影視圈導演們不看歷史資料,直接抄襲同類影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為自己是青出於藍,實際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關於抗戰中狙擊槍使用的記錄這麼少?

我們從上面已發現的戰鬥記錄也可以看出。

特等射手使用狙擊槍壓制日軍的機槍手,這是中近距離的作戰任務,而不像西方軍隊那樣還進行「自由狩獵」的任務,這種任務使用沒有瞄準鏡的步槍也可以執行。而且,注意用詞,回憶者使用的是「特等射手」,而不是「狙擊手」這個詞。

確實,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軍語中還沒有出現「狙擊手」這個詞。西方軍隊裡,執行中近距離的作戰任務的士兵被稱作marksman,套譯為特等射手,另外一種才稱為狙擊手(sniper)。

而且,無論是日式九七式狙擊槍還是九九式狙擊槍都優先裝備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國內戰場上很難見到,更何談大量繳獲?

有些狙擊槍雖然從制式步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是有些零件比如槍管不通用,使用專門的子彈才能發揮出優秀的精度和威力,那麼如果無法獲得足夠的專用子彈和備用零件,是無法發揮出相應的作戰威力的。


在後臺回復 au1,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德軍裝甲旅的歷史文章;


在後臺回復sgt6,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坦克戰的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八路軍特等射手狙擊日機,「順溜」兄弟確有其人
    廬陽老李在當下抗日神劇滿屏飛的時代,逐漸混淆了正真的抗戰和藝術誇張,但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八路軍在抗戰時期,確實培養了很多人才,也包括現在意義上的狙擊手,那時候叫特等射手,就像「順溜」一樣的射手,也曾真的打下過日本飛機。
  • 俄軍特等射手擊退百名美軍,兩公裡外彈無虛發,敘指揮官目瞪口呆
    據俄塔斯社5月19日報導,近日一名沙波什尼科夫高級軍官學校的特等射手,在代爾祖爾附近露了一手,用反器材狙擊槍擊退了百名美僱傭兵。沙波什尼科夫高級軍官學校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在蘇聯時期就是一所很有名的軍校,該校有很多優秀的畢業生。近期美俄巡邏車隊經常在M4公路上對峙,俄軍出動了一名特等射手,成功震懾了美軍。
  • 香腸派對狙擊槍射手步槍對比評測 狙擊槍和射手步槍哪個好
    香腸派對中狙擊槍和射手步槍哪個更好呢?狙擊槍和射手步槍在遊戲中都是單發槍械,那麼玩家如何選擇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特等射手
    無事就翻騰舊紙堆,發現了夾在日記本裡的這張紅紙片子——《特等射手證書》,由此,想起了自己大半輩子從玩木頭槍、洋火槍,到扛步槍、打機槍的一些事兒。       我的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七歲的時候,村裡來了一幫子日照造船的,給他們做飯的爺爺,就用下腳料給我做了個木頭匣子槍。       爺爺當過民兵,當過八路軍,還去東北當過民主聯軍和解放軍。
  • 「特等射手」陳炳昌
    先後參加1944年、1946年兩屆太行群英會,被授予「特等射手」「殺敵英雄」等光榮稱號。1951年,陳炳昌作為老區民兵英模代表赴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1960年,他應邀參加了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的英雄事跡至今在老區左權一帶廣為傳頌。陳炳昌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武巡縣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 廣州戰區評出28名裝甲特等射手 一射手遇卡彈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據央視報導,裝甲兵特等射手代表著裝甲部隊射擊專業的最高技術水平。近日,來自廣州戰區陸海空部隊的132名一級裝甲射手經過連續12小時高強度考核,其中28名被評定為特等射手。 參加這次考核的射手來自廣州戰區陸海空軍裝甲部隊,之前,他們都已經通過了軍事理論、教學組訓、應用射擊等11個課目的考核,具有裝甲兵一級射手資格。
  • 中國版「巴雷特」狙擊槍,1500百米之外輕鬆打爛裝甲車
    憑藉著射程遠、威力大的優勢,反器材狙擊槍自問世以來,就是不可或缺的單兵戰術裝備。其中,大名鼎鼎的「巴雷特」 M82A1狙擊步槍自上世紀80年代問世以來,一直是美軍的主力反器材狙擊槍,並且被數十個國家的軍警部隊採購。
  • 「特等射手」左權縣柏峪村人:陳炳昌
    「特等射手」陳炳昌晉中市史志研究室陳炳昌,山西左權縣(原遼縣)柏峪村人
  • 揭秘我軍特等射手的成才之路
    遠處山坡上,10個啤酒瓶立於草叢中。遠遠望去,還不及一個指甲蓋大。在場的官兵不禁為射手捏了把汗。「啪、啪、啪……」槍響,酒瓶應聲而碎,叫好聲四起。這位神槍手,是成都軍區某團九連下士班長趙連權,全軍特等射手。百步穿楊,非一日之功。2007年底,趙連權剛入伍時,射擊經常吃「鴨蛋」,在一次團裡組織的考核中,還因脫靶拖了全連後腿。趙連權羞愧萬分,發誓要練成神槍手。
  • 江西特戰武警暴雨中射擊訓練 特等射手失手(圖)
    暴雨中苦練本領。被編在第一組2號位置上的特等射手陳濤,隱隱嗅到今天的情況似乎有點不妙。  深秋的雨水打在早已汗溼的迷彩服上令人瑟瑟發抖,6名射手據槍貓行,野外應用射擊考核彈已入膛。  一支胸環靶突然顯現。「該死!兩點鐘方向!約180米!」陳濤一邊抱怨射向和距離怎麼都變了,一邊飛身撲倒。就在出槍瞬間,耳畔兩聲尖厲的槍聲同時響起。
  • 抗日英雄 特等射手——賀逢光
    在圍困日寇的二年半對敵鬥爭中,他是聞名太嶽的特等射手、民兵殺敵英雄。延安《解放日報》於1944年1月9日刊登過他的英雄事跡。1945 年元旦,太嶽區殺敵英雄、勞動模範工作者首次代表大會在士敏縣鄭莊隆重召開。威震太嶽的殺敵英雄賀逢光,作為沁源縣的代表之一出席了這次大會。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太嶽區黨委領導同志親自把殺敵英雄紀念章戴在他的胸前,把一支嶄新的「六五式」步槍送到他的手中。
  • 毛瑟98K是把手動步槍:裝上觀瞄器材以後,可充當狙擊槍使用
    可能受到網絡上軍事文章以及無處不在的軍事題材「吃雞」遊戲包括許多抗戰神劇即便遊擊隊都擁有狙擊步槍的影響,讓許多人對狙擊步槍真的非常鍾情和著迷。一把真正的狙擊步槍,實際上都是戰後才正式研發的,不僅研發了專職的阻擊槍,而且還專門研發了狙擊槍配套的狙擊彈,狙擊槍和狙擊彈的有機融合,才是一把真正的狙擊槍。
  • 解放軍特等射手幾秒鐘內判定風向風速誤差為零
    遠處山坡上,10個啤酒瓶立於草叢中。遠遠望去,還不及一個指甲蓋大。在場的官兵不禁為射手捏了把汗。  「啪、啪、啪……」槍響,酒瓶應聲而碎,叫好聲四起。  這位神槍手,是成都軍區某團九連下士班長趙連權,全軍特等射手。  百步穿楊,非一日之功。2007年底,趙連權剛入伍時,射擊經常吃「鴨蛋」,在一次團裡組織的考核中,還因脫靶拖了全連後腿。
  • 日軍精銳騎兵聯隊馳援包頭,35軍十餘名特等射手齊射擊斃聯隊長
    在抗戰期間,我軍曾有一例聚殲日軍騎兵聯隊的記錄。1939年12月中旬,中國第8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下達了進攻包頭的作戰命令。傅作義的作戰方略是對包頭實行奇襲戰,他命令35軍孫蘭峰的新31師、閻錫山部隊的於霖瑞團為主攻部隊,正面圍攻包頭城。
  • 就在廈門警隊,曾是軍中「特等射手」!
    他當了8年的兵,在原南京軍區直屬工作部組織的大比武中,獲得過特等射手稱號。    進入警隊後,他的表現同樣出色。他立刻疏散人群,讓周邊有經驗的人一起救援,給中年人做了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同事撥打了120,醫護人員及時趕到,患者轉危為安。    2016年6月到2019年2月期間,成聿萍協助抓捕組抓獲各類網上在逃人員19人。金磚安保期間,還獲得分局「安保之星」榮譽稱號。▲成聿萍(左一)協助抓捕組抓獲網上在逃人員。
  • 美國巴雷特M82A1是狙擊槍中的「老大」,被稱作人間大炮!
    所謂的狙擊步槍得符合下列四大條件:(1)使用性:狙擊槍得提供射手一致的握持與操作行為,亦即射手無須另行複雜或幅度較大的肢體動作進行武器的操作,甚至槍機與扳機的操作亦同;(2)精密性:狙擊槍上各部位的零件不得複雜或因為射擊所造成的後座力而鬆動;可移動的組件部位亦然;然而狙擊槍上的常態性固定組件與活動式組件之交互作用設計為各家槍廠之獨到見解,全然無固定模式可供規範之;(3)協調性:由於射擊為一物理性變化現象之產生
  • 羅遜︱葉淺予回憶錄《細敘滄桑記流年》出版始末
    人民出版社出過不少回憶錄,如《管文蔚回憶錄》(1985年)、《我的紅軍生涯》(上將王宏坤回憶錄,1991年)、《模糊的螢屏》(李一氓回憶錄, 1992年),作者以軍政高層為多。葉淺予擔任過中國美協副主席,雖有一定分量,但還是略顯不足。信中談及追逐書稿的人不少,花落人民出版社,與範用有關。
  • 和平精英:遊戲中狙擊槍特點分析,新手該如何選擇
    這遊戲到底有多火就不用多說了吧。相信只要玩這個遊戲人都知道在這款遊戲中找到一把適合自己的槍械是多麼的重要,今天要說的就是各種狙擊槍的特點,讓玩家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槍械。98k-是和平精英遊戲中最受喜歡玩狙的玩家們青睞的一把栓動狙擊槍,當然這裡除了AWM之外。
  • 《和平精英》圖書館狙擊點有哪些 圖書館狙擊槍卡點位置一覽
    導 讀 和平精英的圖書館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地圖,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和平精英圖書館狙擊槍攻略,也是圖書館狙擊槍卡點位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