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上世紀回歸奧運大家庭以來,中國體育代表團以其強大的實力,在歷屆奧運會獲得了眾多金牌,然而,和在夏季奧運會的強勢表現不同,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冬奧會上卻一冠難求,直到本世紀的2002年,冬奧選手大楊揚打破僵局,將500米短道速滑的金牌收入囊中,成為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獲得者,自此,大楊揚開啟了引領時代&34;的節奏,在她23年的運動生涯中,總共收穫了59枚沉甸甸的世界冠軍獎牌,中國短道速滑迎來了一個巔峰期。
出生於黑龍江的大楊揚,10歲左右開始接受滑冰訓練,四年之後進入哈爾濱體育運動學校練習短道速滑項目,憑藉在全國短道速滑冠軍賽和錦標賽的出色表現,大楊揚於1995年入選了國家短道速滑隊,從此,開始了她鑄造輝煌成就的冰雪之途。
最近,大楊揚與桌球奧運冠軍鄧亞萍進行的一次面對面對話中,談到了在鹽湖城為中國代表團奪得冬奧會首金的難忘經歷,雖然之前多次衝擊冬奧會金牌,但是並沒有成功,2002年28歲的大楊揚,儘管已經處在職業黃金期的末端,但是依然信心滿滿的她,沒想到卻在自己最有把握的1500米遭遇了滑鐵盧,對於失利的原因,大楊揚印象非常深刻。
當時,大楊揚在賽前被外界廣泛看好,冬奧會最大對手韓國隊的教練也希望她給韓國隊留點面子,使她心裡產生輕敵思想,加上對第一塊金牌零的突破的迫切期待,所以恨不得趕緊參加決賽,導致賽前所有的過程準備不充分,比賽當中大楊揚就感覺自己的擺臂與呼吸都不知道在哪了,人像處在一個真空狀態,以至於整個比賽技術動作完全變形。
專業短道速滑運動員都知道,短道速滑1500米一共有十三圈半,通常都是在比賽還剩七、八圈的時候提速,這樣才能保持後程不降速,可是大楊揚由於取勝心切與麻痺大意,過分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在剩十圈時就開始提速,使她在最後四圈體力跟不上,不得不放棄對金牌爭奪,輸掉了自己從1997至2002年之前所有的世界盃、世錦賽從來沒有輸過的比賽,最終僅獲得第四名無緣獎牌。
比賽過後,心裡有委屈和牴觸情緒的大楊揚,得到了隊友的理解與支持,她們都把失利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尤其是袁偉民主任的一句,&34;,讓她恍然大悟,感受到強大的團隊力量,使她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突破自己內心的恐懼,一定要為這個隊伍贏得接下來的比賽,大楊揚克服心中的浮躁心理,告訴自己必須要扛起來,把精力用到真正需要去花工夫的地方,開始認真地捋技術與戰術,第二天的短道速滑500米決賽,大楊揚一馬當先,始終處在領先位置,如願奪得了夢寐以求的冬奧會冠軍,也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零的突破。
在經歷2002年冬奧會結束後退役,進入清華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學習,又去美國留學,在現場見證了中國隊在女子優勢項目上青黃不接的現象後,面對國家短道速滑隊的召喚,大楊揚在糾結之後,沒有選擇激流勇退,而是遵循自己對短道速滑事業熱愛的內心,再次回歸國家隊幫助培養年輕隊員,也讓她體會到被人需要是幸福的。
退役之後,大楊揚在上海成立了冰上俱樂部,在實現自己當運動員時候一個願望的同時,也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由於南方城市室內外溫差大,沒有冰雪的基礎,每天維持運營的成本就需要兩三萬元,今年的疫情俱樂部也堅持了過來,並在最近兩年為國家隊和國家青年隊輸送了三名優秀隊員,對此,大楊揚自己覺得還是蠻驕傲的,很感謝時代給予了她更多的機會,激勵和培養青少年具備冠軍的素質和能力,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大楊揚在創業的同時,還進入國際奧委會、國際滑聯等國際體育組織任職,繼續投身到奧林匹克事業的發展當中,並在2019年11月7日召開的第五屆世界反興奮劑大會上當選為副主席,於2020年1月1日正式就職。孫揚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禁賽8年事件發生後,很多網友天真地認為,中國在該機構擁有了話語權,孫揚的事件應該會柳暗花明得到圓滿的處理。
當然,大楊揚作為中國人,肯定希望事件得到公正解決,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這些所謂的國際機構,其實權力都是掌握在某個大國手中,作為副主席也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話語權還是很微弱的,因此,網友需要理性看待事件的複雜性,對大楊揚給予充分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努力爭取中國在國際上話語權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質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翔子看球,專注體育球類項目分享,歡迎留言關注,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