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黑暴武器庫」有關?英美勿再搬石自砸 |中環一筆

2022-01-07 獨家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299個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如果CIA還要去策劃「孤狼式襲擊」,那不但香港人不高興,美國的金融寡頭也不高興呢。

圖:聯合報

12月19日是香港落實香港國安法、由亂及治之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必然展開「愛國者治港」的新一頁。對此,各種反對勢力自然心有不甘,千方百計進行破壞,一方面鼓吹抵制行動,煽動原來的「黃絲」投白票,另一方面則繼續策劃暴力行動,尤其是「孤狼式」的襲擊,如同去年七一用刀刺警員後自殺的兇案。香港警方成功破獲了一個武裝黑暴團夥,拘捕9男1女,繳獲一批大殺傷力槍械。警方表示,不排除他們將在「12.19」犯案,破壞這次立法會選舉。

筆者認為,作為愛護香港的輿論,有責任要求美國和英國當局澄清與香港的暴力行動的關係,包括與這夥被黑暴團夥的關係。尤其是,拜登政府搞「全球民主峰會」,還特別假惺惺安排流亡海外的「港獨」分子羅冠聰發言。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策劃者沙利文一再強調要為中美關係安裝「護欄」,那麼,香港為何還有這些黑暴分子蠢蠢欲動?你們的香港政策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是必須說清楚的。

再就是,那個不自量力的英國政府,近日還居然發表所謂的「香港半年報告」,妄議香港民主。誰都知道,一百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從來不給香港華人民主權利,只是臨回歸了才急忙「埋地雷」,部署「民主拒共」的新策略。回歸24年來,香港出現一個所謂的「泛民主派」,就是英國殖民統治的「遺產」。當2019年「黑暴」充分暴露了英美「顏色革命」的陰謀,中央政府斷然行動,由全國人大制定「香港國安法」,全面落實國家對香港特區的「全面管治權」,完全切斷了美英企圖通過「選舉」奪取香港政權的途徑,堵塞了發動「顏色革命」的漏洞。

如果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到1997年「未費一槍一彈」收回香港,是香港踐行「一國兩制」的第一戰役,那麼回歸至今則是第二戰役「收官」,至明年3月新的特首選出,「一國兩制」的第二戰役也就完滿結束。筆者認為,至此踐行「一國兩制」的深層次矛盾都已經充分暴露,國家也想明白了,「一國兩制」到底應該怎麼走下去。

其實,破滅了也好,就是老老實實做生意好了,可是就是有人心不甘。倫敦,現在成了香港黑暴分子、「港獨」分子、「黃絲」、「恨國者」的流亡黑窩。英國佬自以為得計,想在收留這些人中發一筆小財,誰知道這些人還是狡猾狡猾的,他們都怕在香港的住房賣掉了將來買不回來,到英國去大都租房住,搞得英國地方政府還要為他們找「廉租屋」。

說回這次香港警方在12、13日一連兩日行動,拘捕9男1女,在全港11個住宅單位及兩個倉庫檢獲大量槍械。這10人,當中7人是參與理工大學暴動的漏網分子及被捕分子。繳獲武器有,200支由外國郵購的改裝氣槍,包括11支可一槍致命的預壓式高壓氣槍,以及6,700發不同口徑鉛彈。另有發射土製煙霧彈的發射器,軍用級防毒面具及防彈器具。

筆者注意到,團夥中最年長的46歲姓黃的男子,曾涉嫌從美國郵購槍支和子彈,包括2把手槍、3支來福槍及逾9,000發子彈。他因此被判囚6年,服刑出獄便捲入「黑暴」行動。引起人聯想的是,這次他們郵購的槍械,是否來自美國?

香港警方鑒定,改裝的氣槍,部分發射動能超過法定兩焦耳,在香港《火器及彈藥條例》下被視為槍械。11支預壓式高壓氣槍,其殺傷力等同或超過用火藥發射子彈的長槍。筆者相信,香港警方其實知道這批槍械的來源地,不說,只是留給這些國家「幡然改過」,「戴罪立功」的機會。

筆者說過,美國的香港政策越來越蠢。本來,美國在香港有龐大的利益,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都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每年在香港賺取的服務費達幾百億美元。所以,美國在香港總商會,總是和美國駐香港總領館的口徑不一樣,一個要謀取經濟利益,一個要搞「顏色革命」。尤其在川普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可是犯了顛覆性錯誤。

為什麼這樣說?明年1月1日,RCEP啟航,RCEP經濟中心將加速發展,香港也將很快加入,並以其「自由港」及地理優勢出現在這個世界經濟新舞臺的重要一環。這點,川普看不到,拜登也可能還沒有醒悟,美國的跨國公司可不傻。如果CIA還要去策劃「孤狼式襲擊」,那不但香港人不高興,美國的金融寡頭也不高興呢。

本文作者:劉瀾昌

(作者是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臺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相關焦點

  • 「一地兩檢」的效益與「免責條款」 |中環一筆
    作出政策決議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效益與成本的比較。若是效益大於成本,自應去馬;如果既有法規阻礙著它的執行,亦即不利人民的福祉,那麼便有必要檢討這些法規,看看有甚麼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法。我在友報寫了篇「一地兩檢」的效益分析,得出的結果是,有「一地兩檢」相對於沒有,高鐵帶來的效益30年內可額外增加470億元左右。效益多少,取決於每天有多少人坐高鐵及若要「兩地兩檢」會浪費多少時間。
  • 破壞法紀的人,竟成了反對派議員的「左膀右臂」?|中環一筆
    林朗彥(左)和黃莉莉(右)「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和他的女友黃莉莉曾在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期間,以竹枝鐵馬爆破立法會大樓玻璃門,結果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被判囚13個月。這樣公然破壞立法會的人,是議員助理,他們在大樓自出自入,對機密如取如攜。還有個叫黃浩銘的社民連成員,案底纍纍,包括非法集結、擾亂公眾秩序、阻差辦工、藐視法庭、企圖妨礙立法會議員罪……這樣的積犯,都是議員助理,都可在香港最高權力機構橫行。
  • 劉瀾昌:「12.19」之後,香港政壇再無「泛民」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新聞說,多名「非建制」候選人早前向民主黨尋求支持,民主黨中委會決定,只批准前區議員李洪波以個人身份,支持獨立候選人劉卓裕。不過,卻有資深黨員李華明及副主席梁翊婷不按中委會決定,以個人身份為兩名「非建制」候選人狄志遠及潘焯鴻站臺。
  • 「舊城中環」讓旅客深度體驗地道文化
    小小的街區,遍佈殖民地古蹟、廟宇、藝廊、老字號、潮店、餐廳和酒吧……中西古今,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看似對立的東西,卻完美並存、融合、碰撞。 鑽進小街巷弄,您可以變身穿梭時光的旅人,或是成為美食家;如果您喜歡藝術,或到小店挖寶,這些路線都一定能滿足您。再貪心一點?看看精華路線吧!
  • 顧敏康:「違法達義」洗腦港生,戴耀廷流毒急待肅清 |中環一筆
    梁振英FB截圖事實上,一些學生本身也被「院校自主」蒙住了眼睛,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作為香港大學的學生,竟然做出如此背離社會底線之事,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第一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同伴影響,怕不參與有關行動會被人看不起或者失去同伴。第二是錯誤法律意識,例如「法不責眾」、「踢保」不會有事等等。「法不責眾」比較容易理解,學生錯誤地認為人多違反法律不會被追究。而所謂「踢保」指拒絕保釋,以逼使警方馬上決定是否將其帶到法庭或無條件釋放。
  • 劉瀾昌:「孤狼」後是「紳士」,擴展港人愛國陣營任重道遠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關係香港由亂達治的三場選舉揭開了帷幕。
  • 新入職教師需考《基本法》,港媒也應如此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特首剛發佈的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新入職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基準試,方能註冊成為教師
  • 學聯「混賬」報告 愚弄公眾
    本報記者翻查並對比多份文件,發現學聯不同時期的文件不乏「搬字過紙」之作︰投資報價可半年不更新、逾135萬元儲蓄存款可7個月不變、已卸任的董事可9個月後被「復任」,情況離奇,明顯愚弄公眾扮有透明度。各大專院校近年掀起反學聯的浪潮,批評學聯不公開、不透明、不民主,學聯最終在輿論壓力下公開其財務狀況,但最近被揭發有一筆來歷不明的千萬元人民幣存款,學聯至今仍無回應。
  • 法例何來「休眠」?香港律政司檢控人員豈會不知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我從2019年底開始直至到今日,在 「冼師傅講場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這一年,生意斷崖式下跌,但他沒裁員、沒減薪,艱難時期,沒人想背上「無良僱主」的罵名,但又有誰來明白僱主的苦楚?這邊廂老百姓無論貧富都在努力共渡時艱,然而,另一邊廂卻不是開倉派米,而是倒錢落海。
  • 中環「大館」曝光再揭秘
    自開埠以來,這裡一直是警察總部的所在地,並被稱為「大館」,2004年12月正式關閉。這裡,不僅遺留了港英政府統治的遺跡,在活化項目中,還將當代藝術融入歷史,讓民眾煥然一新。域多利監獄「域多利監獄」初建於1841年,是香港最古老的監獄。1970年代,這裡改為收押所,1980年代起再改為收容等候遣返的越南船民。1990年代起,改用作羈留已判刑及等候遣返的非法入境者。
  • 香港的悲哀:第四權已被暴力與謊言騎劫 |中環一筆
    2019年12月23日香港警方去信廣播處處長,投訴香港電臺在一則新聞報道中不負責任地以倒果為因的手法處理資訊,點名批評香港電臺一則報道的用字與事實不符誤導聽眾,並指有關報道會加深大眾對警隊的誤會。警方在信中指香港電臺在報道有關12月22日愛丁堡廣場集會時所用的字眼與事實不符。
  • 又一「港獨」組織哭喪嘴臉解散 貨倉曝光 「監獄騷案」迷局解開
    「石牆花」「獨」品倉曝光,內有大量煽暴物品,還有印上「黃絲」標誌及口號的洋酒。去年成立的「石牆花」,由曾因「佔中案」坐牢八個月的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策動,圖謀集結監獄勢力,暗植黑暴種子。邵昨日網上發帖宣布解散「石牆花」,稱將以書信形式通知與組織有聯繫的在囚者,並停止售賣物資;而有關書信及物資的支援工作,則延續至九月底,完成遣散程序後如有餘款,料將捐贈與理念相近團體。邵又聲稱決定解散,是參考近日時事、政府及各方反應,並以哭喪嘴臉博同情說:「保住條命最緊要」。
  • 說香港是「獨裁城市」正體現他們的無知 |中環一筆
    法治社會的「威權管治」的特質是以獨立司法與程序正義為工具,為限制公民權利與自由提供了法律與程序的合法性依據。法治社會中「威權管治」背後的政治理念是李光耀所說的亞洲價值體系,也就是整體社會利益高於個人的權利。這種政治理念與西方民主體制中推崇個人主義、和最大程度伸展個人權利的基本理念截然不同。過去幾十年新加坡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成功,為新加坡模式的「威權管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提供了現實的依據。
  • 從被扣查的裝甲車,看香港「國際都會」的特殊性 中環一筆
    」之稱而自豪, 港人每每把這一形容與我們這個城市的多元文化, 開放以及引領潮流的生活時尚等等掛上鉤。對於許多人來說, 這次事件更把一個已進行了數十年, 曾一度相當敏感機密的 「公開秘密」徹底曝光了: 那就是臺灣和新加坡之間的「星光計劃」這一計劃在70年代中由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提出, 得到蔣介石的同意, 之後李光燿與時任臺灣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共同簽署協議, 開啟了這一由臺灣提供訓練場地協助新加坡軍隊到海外訓練的計劃。
  • 觀察│釐清「自經區」與「自貿區」爭議
    近日有關「自經區」或「自貿區」的議題引發多方論戰,尤其,政府部門對於「自經區」的內容做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指控,造成許多誤解。
  • 從香港黑暴到華為事件,美國失去一整代中國年輕人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並不一定造成中美的敵對,但整個川普政府在最後兩年多的任期都在集中火力抹黑中國,拜登上臺後竟延續川普的反華政策,這便帶來兩個結論:第一,美國的制度可選出一個如此不靠譜的反華總統,肯定有缺陷;第二,美國並不打算與中國人民做朋友,中國人民也很難會崇尚美國的制度。
  • 「反骨工會」散水 「反骨公僕」須追究
    ,在政府內部煽動對立,挑動對抗,這樣的公務員不但沒有絲毫效忠之意,更是「吃香港飯砸香港鍋」。如今不是「反骨工會」解散了,他們的惡行就可以一筆勾銷,政府對有關反政府的公務員應繼續追究。公務員事務局日前發出通告,要求2020年7月1日前受聘的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和對香港特區政府負責。如果在4星期內無簽妥及交回聲明,局方會考慮終止有關公務員的聘用。
  • 短評 | 砸錢辦事的「捷徑」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 吳思儀/攝影世大運開幕在即,政客趁機炒作「中華臺北」的名稱問題。但近來纏繞體壇的派系把持和經費濫用醜聞,直接影響臺灣選手的參賽權益和競爭力,卻似乎又要給唬弄過去。曾在蝶式奪金的臺大女泳將丁聖祐發出不平則鳴後,泳協和體育署只給出不清不楚的答覆。
  • 與港英政府相比,現時「結社」更自由 |中環一筆
    的「香港民族黨」影響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及他人權利和自由為理由,建議保安局長宣布該黨為非法團體,發出禁令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香港民族黨」可以在21天內提出申述。對於警方的行動,「香港民族黨」指是特區政府以法律為名的政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