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教師需考《基本法》,港媒也應如此 |中環一筆

2022-01-03 獨家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295個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特首剛發佈的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新入職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基準試,方能註冊成為教師。筆者提出,新舊教師都應知道當中內容,新舊教師都應一視同仁,他們影響下一代,角色與功能等同。

文明社會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每一份子都要守法。雖然大家都不一定懂得這法那法,但約定俗成,都會自覺地守法。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依仗的法律保障,守著大門的,當指《基本法》。其實,當真心誠意遵守《基本法》總則第一章第一條所述的內容,「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一切好辦。但很可惜,過去10多年,確實有嘩眾取寵、政治掛帥的部分新舊媒體,在實體紙張上,在無遠弗屆的光纖傳遞飛快,在有殺無賠的電子媒體上,有意或無意,刻意以偏概全,多角度醜化一國,既撕裂一國兩制重要連體、不可分割的關係,亦直接矮化兩制的重要性。黎智英案審判,「蘋果惡行關注組」請願拿著公器卻私用的媒體,年復一年與仗著報道新聞自由的超級揚聲器,向著社會高聲喊話,學校更是主要攻佔的市埸,通識科教材是最好的藏身之所,「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寬闊空間,這些敵視國家、扭曲事實、充滿怨懟、批判味甚濃的「互動」教材,用武之地,年年有,且用之不歇。自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開始,至2019年社會大動亂為止,師生參與違法暴力事件愈益增多,讓人憂心如焚。香港國安法制訂後,社會趨於穩定,維持社會秩序的警署,門外防暴的巨型水馬逐一拆除,市民的笑容亦可多點展露。

如今,特首剛發佈的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新入職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基準試,方能註冊成為教師。筆者提出,新舊教師都應知道當中內容,新舊教師都應一視同仁,他們影響下一代,角色與功能等同。另外,除參與考試一途外,有無考試的代替品,致使教師群眾可多元選擇?筆者還要說明,校園的教師是專業,新聞編輯、採訪主任、記者都是專業,不容否認,兩者都具有影響社會、教化下一代的責任,前者要考要守《基本法》,後者有需要嗎?值得討論,並要有討論的果實出來。

本文作者:何漢權

(本文作者現職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風採中學校董、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及同心教育基金會長。常就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教育等課題在各大報章撰文,以及被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現亦為信報、星島日報等媒體之專欄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臺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相關焦點

  • 【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下學年起公校新教師須考基本法 或增國安法內容
    想做公務員,要考《基本法》人人都知,而從明年開始,公營學校的新教師亦需要通過《基本法》測試才能獲聘。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此舉是與公務員招聘看齊,當局亦不排除日後跟隨公務員事務局的做法,把《香港國安法》納入考核範圍。
  • |中環一筆
    聘請一個教師或補習老師,還要到警務處查核一下性罪行定罪紀錄,保障孩子。至於考政府工,若獲錄取,也要經歷一個審查程序,查詢你的過去、財政狀況(如有否破產)、有無犯罪紀錄、伴侶和近親資料等等。然而,有一份工,權力很大,知悉機密很多,活動範圍很廣,但卻完全沒有背景審查,沒有資歷要求,老細(老闆)說你可以就可以了。這份工,叫議員助理。
  • 香港選委會專業界別,可為紀律部隊留以席位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選舉委員會內第二界別——專業界別,現時有10個專業界別,每個專業界別有權選出30個選委,那為何紀律部隊不能在選委會的專業界別中佔一席位?這個念頭是受同文屈穎妍小姐鴻文所啟發。屈小姐寫道:「根據政府統計數字,紀律部隊人數約58000人,連同家屬及退休者,數目起碼30萬,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竟然沒有半個民意代表進入權力架構為他們發聲,實在說不過去。」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維他奶管理層到了7月3日仍然未醒。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假信誰寫?判案時,法官陳炳宙拿著男生老師所寫的求情信質疑:被告中六操行拿C級,但老師的求情信卻形容他個性樂觀隨和、尊師重道、守規盡責、熱心服務社會……陳官不禁問:「為什麼讚得他如此優秀?」
  • 【公務員宣誓】7.1後入職公僕須簽紙效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家好)公務員事務局建議,所有由今年7月1日或之後入職的公務員,均須簽署文件確認擁護基本法
  • 李靜儀:政府應釐清行業職位空缺情況,助本地人優先入職
    議員李靜儀表示,澳門失業問題是結構性問題,但市場上仍有少量職位空缺,例如批發零售、文員等一些本地人願意入行的職位,應讓本地人優先入職,若企業不願意招聘本地人,政府可作出處理。疫情持續,加上周邊零星爆發,澳門經濟困難度會加大,僱員和僱主更難捱,她促請政府從保就業穩經濟角度,因應疫情發展,再推出新一輪經濟扶助措施,紓緩居民經濟壓力。
  • 【香港新入職公務員需籤效忠聲明】港媒消息,香港特區政府將要求新...
    【香港新入職公務員需籤效忠聲明】港媒消息,香港特區政府將要求新入職公務員宣誓或籤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香港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10日表示,相關籌備工作已經進行中,目前建議絕大部分公務員通過籤署聲明落實宣言,至於高級公務員包括常任秘書長、部門首長等,就需要進行宣誓。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朋友是連鎖店老闆,擁有過百家分店,新冠疫情下
  • 香港教師之路(上)——註冊教師的要求,LPAT考經,香港教育學院PGDE面經+筆經
    中、英文教師最好本科就是學中、英文,教其他科目的最好也是讀相關科目啦,這關係到入職、未來加薪等問題,這個在後文的教職的區別中會說到。還有一點就是,大部份本地中小學在聘請中英文教師時,對對外漢語專業的認可性很低,因為這個專業既不是中文,也是不英文,教育局LPAT的豁免名單也沒有這個專業;小部份認可這個專業的如接收非華語學生的本地學校、培訓機構、國際學校、補習社等就沒什麼差,但是國際學校入職要求很高,比如有的要求必須要有海外留學/留學生教學經歷、有的要求教學年資要3年以上等等。
  • 【文匯社評】絕不能容許教師以違法思想給學生洗腦
    湯錦婷作為一名中六學生,公然美化暴徒,侮辱國家,鼓吹「港獨」,情況令人不安,更令人質疑,她的錯誤言行與教師向其灌輸錯誤觀念密切相關。多年來,少數有強烈政治用心的教師,一方面指責國民教育是「洗腦」,另一方面長期以自己偏頗甚至違法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洗腦」,導致學生顛倒是非,世界觀、法治觀、人生觀畸形,直至走上激進暴力的不歸路。
  • 輕忽去殖化,釀禍本土派|中環一筆
    須強調,從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開始,到《基本法》草擬和政權交接的整段香港去殖化過程中,「去殖」從未被列入議題,社會也從未認真看待。原封不動的港英制度,如何適應在一國之下的新形勢?一國與兩制將如何融合、如何區隔?在回歸的過程中避談、回歸之後更全面忌談。
  • 教育局澄清國家安全不應以爭議性議題教 學校應培養學生維護國安
    國家安全教育是國民教育一部分,應循序漸進從小培養國家安全教育與國民教育密不可分。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一直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學習目標。與海外許多地區一樣,香港的學校課程(通過個別科目、跨課程德育和公民教育課題、全方位學習活動等),讓學生從小有機會循序漸進地對國家歷史、文化和發展,以及《憲法》和《基本法》有所理解。
  • 劉瀾昌:「12.19」之後,香港政壇再無「泛民」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2020年香港「泛民」總辭「12.19」之後,香港政壇再無「泛民」。筆者這個命題,其實不是要去爭拗何為「泛民」、何為「非建制」?只是覺得,民主黨這個黨而不是某個黨員,民協這個黨而不是某個黨員,自我放棄香港政壇,真是「那個」,「那個的蠢」。
  • 佔中亂後尋治須回歸法統中環一筆
    作為民主基石的法治,既要懲前,更要毖後;既要保護根本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權利,也需監察政府依法施政、督促市民依法守法。任何人都不能因為自以為真理在手,或自稱願意承擔責任,就可毋視法紀、恣意橫行。佔中作為香港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其近乎政變的抗爭手段,以及期間湧現的反政府、反中戀殖的分離主義,已超越社會運動的本質,亦顛覆了社會運動的模式,帶來歷來最惡質的「無政府」衝擊。
  • 「一地兩檢」的效益與「免責條款」 |中環一筆
    如此低智的觀點,在每天都有大量人往返內地的港人眼中,一定會成為笑柄,但這也反映出某些從來不去內地的宅男宅女,其對內地的實況了解是如何膚淺。這些人自然有權保留其妄想症候群的思維,若他們杯弓蛇影,不乘坐高鐵便是,沒有人會強迫他們,但要無知之人告訴有知之人不要坐高鐵、不要「一地兩檢」,卻是沒有說服力的。
  • 香港就業資訊(34):特首檢閱入境處結業學員,入職需要什麼條件?薪酬多少?
    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7點[註一] (每月港幣41,380元)至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22點[註二] (每月港幣76,095元) (a)    (i)     持有本港大學頒授的學士學位,或具同等學歷;及符合語文能力要求,即在綜合招聘考試兩張語文試卷(中文運用和英文運用)考獲「一級」或以上成績[註三及四],或具同等成績(入職月薪:港幣46,150
  • 從香港黑暴到華為事件,美國失去一整代中國年輕人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本來中國的成功,歐美的失敗
  • |中環一筆
    香港九七回歸後,特區初生代今天已是英姿煥發的青年,他們本應肩負光輝的歷史使命,卻為何在迷失的時代迷失了?這亦是時代之問。第一個要問的,是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通識教育首要目的,是培育我們青少年明辨是非。但這個教師聯會卻倡導是非不分。
  • 解讀「以人民為中心」,先釐清香港發展是為了誰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今日,如果你住私樓,供樓的錢給地產商,到樓下商場吃飯花的錢也是給地產商,超市是地產商開的、藥房也是地產商經營的……今日,如果你沒有樓,你就要儲一個天文數字的首期,再不吃不喝幾十年去供款,算一算,還是及時行樂、躺平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