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2020-12-12 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

◎南郭居士

第二節 古詩詞中「騎」的讀音

第一節我們探討了「斜」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但如果說人們對「斜」的讀音存有異議,那麼對另一個字「騎」的讀音就可以說是存在爭議了。我最初知道把「騎」讀作「jì」是上初中語文時學到的一首詩。

過華清宮

[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本詩後兩句的意思是,飛騎馳來煙塵滾滾博得妃子歡心的笑,卻沒有人知道是南方送來了鮮嫩的荔枝。這裡「一騎紅塵」中的「騎」,就是指騎馬送荔枝的人,一人一馬謂之騎(讀作「jì」),這樣讀才能表達詩句的真實含義。但在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騎字的兩個讀音被合二為一,都讀作「qí」了。

而且,《過華清宮》是一首絕句,其平仄為: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這裡「騎」必須是仄聲,不然就不符合平仄了,如果讀作qí就成平聲「平水韻 四支(平)」,杜牧寫時也是按仄聲jì「平水韻 四寘(仄)去聲」的,否則就不成絕句了。當然平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詩中的原意。

「騎」的本義為跨馬,騎馬。《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並車擥轡。」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專士女於耕桑,習鄉閭以弓騎。」引申為跨坐;乘坐。《莊子·齊物論》:「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又從本義引申為一匹馬(舊讀jì)。《戰國策·趙策二》:「趙地方三千裡,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又引申為一人一馬(舊讀jì)。《文選·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唐白居易《賣炭翁》:「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辭源》的解釋為,騎 qí :跨馬。也指分腿跨坐。靠近。騎 jì :備有鞍轡的馬。如坐騎。馬兵。也指一人一馬。姓。

近代以來,由於語言演變,騎字含義中的動詞義(qí)和名詞義(jì)開始分化成了兩個讀音,成為多音字。一般做動詞或類動名詞時,騎讀為qí,如騎馬、騎兵、騎車等等。而當「騎」字後置,出現在偏正詞組中作名詞或量詞時,應讀作jì,如鐵騎、輕騎、車騎、坐騎、胡騎、千騎等。

但由於1985年國家語委頒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廢jì,統讀qí,這樣一來,一些人便理直氣壯地將「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作qí了。不過這的確如噎在喉,因為本詩中的騎是名詞,特指一人一馬,沒有複數的性質,如果讀作qí含義就產生了變化,詩意也就產生了變化,而詩意是詩的靈魂,因此我們不能輕率地把jì讀作qí。本著為古人負責,為詩意負責的態度,我們在讀古詩詞時就應該區別對待,如果騎作名詞或量詞時,我們就應該讀jì,比如下面幾首詩詞中的騎都應該讀jì: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實,筆者也不想當古板的人,也是主張漢字儘可能讀現代讀音,因此如果騎作動詞或類動名詞,或者說和現在的意思一樣時,我們就可以讀qí,比如下面兩首詩中的騎就可以讀為qí了: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歷史不能改變,古詩的詩意也不容改變,如果你的讀音改變了詩意,就是對古人不負責或不尊重。近幾年部分小學規範字典便將「騎」的本音jì取消,統讀為qí,這是不嚴謹的。專業權威的詞典都詳細註明了騎的讀音的區別,就是在港臺地區,「鐵騎」仍然讀作tiějì。

不過有人說,教材中對古詩詞讀音改動,可能是為了小學生方便理解。雖然這種出發點是好的,但小學生本來就是學知識的,他們會漸漸理解這些讀音的,如果我們「偷工減料」了,這並不見得是好事,他們將來或許會怪罪我們。

本節所說的「騎」的讀音,都是針對古詩詞而言,因為古詩詞涉及了平仄押韻等,有它的特殊性,而對於其它文體,沒有了平仄押韻等限制,有時我們就可以「屈從」於現實,按大眾習慣了的讀音。比如「千裡走單騎」,如果不是出現在古詩詞中(好像古詩詞中的確沒有該句),我們就可以讀作「qí」,當然讀作「jì」(本意)也對,只是反而不習慣了。當然對現代人所寫的文章,我們自然按現代的讀音了,「騎」也無須例外。

最後,筆者也寫過幾首含有「騎」字的詩和詞,讀音文中都已經涉及,就留給細心的讀者去判斷吧。

【甘州遍】驃騎戰祁連

◎南郭居士

關山望,明月出長安。向祁連。 雄兵悍將,犀弓鐵甲,軍行未歇朔方寒。

吞宿雪,點狼煙。胡兵漢騎相逐,鼙鼓不曾閒。 雁聲絕,戍角向天喧。拓疆難。家書更待,節使靖三邊。

【如夢令】懷古思伊人

◎南郭居士

鐵騎大漠黃塵,故國幾度風雲。 庭院落英處,啟眸不見伊人。 伊人,伊人,夢共起舞星辰。

七絕·千裡走單騎

◎南郭居士

縱刀策馬五重關,千裡戎裝護嫂還。

身陷魏營心在漢,英雄肝膽照人間。

(《蜀國英雄志》之三)

附: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

◎南郭居士

前言

最近一個文友把她的《詩詞300首錄音稿》發我,要我幫助核對一下其中一些多音字或異讀詞的讀音,她說這是一套小學生及幼小銜接啟蒙用的識字卡片,我突然感覺此事重大,馬虎不得,弄不好會誤人子弟,於是便認認真真地核對起來。不過核對過程中,發現許多字的讀音不統一,各有各的理由,甚至和該文友的觀點也不是太統一,於是我覺得校注該錄音稿出現了難度,已經有必要對古詩的讀音做一些明確的時候了,本著負責任的態度,起碼要表明我的意見。我覺得自己的觀點必須明確,絕不能模稜兩可,該怎麼讀應該說明自己的理由和依據,供讀者參考。

無獨有偶,曾有一篇《播音員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帖子引起熱議。「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cuī還是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念xiá還是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念jì還是q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野」,念yǎ還是yě?該帖指出,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野(yě),與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衰(cuī)、斜(xiá)、騎(jì)、野(yǎ)已不同。

其實針對異讀詞的讀音,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和廣電部於1985年12頒發過《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2016年5月作出修訂),它是關於異讀詞讀音規範的最新的法定標準,是我們規範異讀字讀音的主要依據。然而,它依然滿足不了我們讀古詩的要求。因為它「不列出多音多義字的全部讀音和全部義項」,且在字後註明"統讀"的,表示此字不論用於任何詞語中只讀一音,這便是引發「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議論的最終溯源。

我隨意查了一下「騎」字,《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註明「騎qí(統讀)」,沒有「騎(jì)」讀音。又查了一下「斜」字,也未被列入。看來的確有必要對古詩中的一些字的讀法做出明確探討了。好在涉及古詩讀音問題的字的數量並非很多,因此,針對此問題,下面我想通過一些具體的詩例,分節進行探討並與讀者商榷。

作者簡介:

南郭居士,本名郭軍,67年生人,隴南市武都工作,籍貫甘肅徽縣。有近千篇文學作品在各類報刊書籍及網絡平臺發表。著有《南郭詞文》,並獲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詩歌提名獎。合編有《雪藻蘭襟精華詩詞》、《清韻十二家》、《臨屏精華詩詞賞析》等詩詞選集。獲「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現代詩入圍獎。作品入編第四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被全國詩詞家神州行組委會授予「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詩詞家」及「新時代詩書人家」稱號。系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金融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會員,隴南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文化旅遊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武都區作協理事,《成州文學》顧問,雪藻蘭襟詩詞終審主編。原精品文化論壇總編,原《中國詩歌報》詩詞創研中心副主編。

相關焦點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四節 古詩詞中的「看」字到底該怎麼讀?話說在去年的中華詩詞大會上,有網友問「『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附: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前言最近一個文友把她的《詩詞300首錄音稿》發我,要我幫助核對一下其中一些多音字或異讀詞的讀音,她說這是一套小學生及幼小銜接啟蒙用的識字卡片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2019年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引起熱議的大部分內容來自該徵求意見稿,但該文件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內容應該不完全一樣。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暉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有些引起議論的讀音早已體現在詞典和教材中,比如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 南郭居士|鄉音無改鬢毛衰|古詩詞中的「衰」字到底該怎麼讀?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五節 古詩詞中「衰」字的讀音想不到一個「衰」字,竟通過網友的一段話不但不衰「兒子在家背《回鄉偶書》,我還特意糾正他,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應該讀cuī而不是shuāi,沒想到糗大了,兒子拿了課本指著注音給我看,果然書上注的是shuāi。」於是呼關於該字的讀音就出現了兩派意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於是解讀該字的讀音也許就成一塊硬骨頭,因為不管你作何解釋,都會有一派反對你。那麼這個「衰」到底該怎麼讀呢?
  • 「一些字改讀音」是假的?教育部回應來了!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如果用這種讀音朗誦古詩,語文老師往往會把「衰」糾正為cuī,「斜」應讀作xiá,而「騎」應讀作jì。但現在按照注音,它們都不再需要糾正。「說服」到底讀作shuō fú 還是shuì fú?「鐵騎」到底讀作tiě jì還是tiě qí?「越來越多的字詞讀法開始引發困惑。
  • 這些字的讀音改了 果真是為了遷就文盲麼?
    許多人都驚呼「上了個假學」,也有人認為不能為了遷就某些「文盲」而「亂改讀音」。這些字的讀音改了,果真是為了遷就文盲麼?資料圖其實這篇文章的內容,本就不是新聞,此前就在網絡上流傳一時,只不過未能引發如此大的反響。該文提到的所謂「新讀音」,來源各異,許多並不算新,但的確反映了普通話讀音規範的趨勢。
  •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
    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1/古詩裡的聲音要變調?漢語言是種活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字詞的含義、甚至讀音都在改變,這是規律。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新版教材中的古詩的原有讀音也被改動了。
  • 難題:給古詩改讀音未通過審議,那麼中小學課本已改讀音的字咋辦
    如下圖所示:還有七年級語文課本中所選古詩《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中「衰」字也註上了今音「shuāi」。如下圖所示:小徐老師畢業於中文系,對古詩詞有著極深的感情,也深深地為詩詞的韻律美所陶醉。如果「遠上寒山石徑斜」「斜」不讀「xiá」,又怎麼和後面的「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家」合轍壓韻?又怎能體現出山路陡峭、崎嶇的意境呢?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中國漢字讀音大調整,這場混亂該不該繼續?
    的文章,該文談及漢字中一些原本的錯誤讀音被「轉正」了。翻看對比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會發現確實不少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變化,中國人讀書時期的一些「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該文同時列舉多個例子,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jì)」現讀「q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xiá)現讀「xié」;「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
  • 莆仙話的「行」字有五個讀音?解析《清明》中的文白異讀
    ▲b站視頻 文白異讀是莆仙話中存在的一字多音現象,文讀通常用來朗讀古詩文、文言文等 方言中有些字會有多個字音,如本期古詩中的「行」,有五個之多,對應《廣韻》中「行」的不同的音韻地位,hang 、ng 對應匣母宕攝開口一等唐韻,heng 、hing 與gia 對應匣母梗攝開口二等庚韻,白讀gia 保留早期漢語匣母讀群的特點,上古擬音ɡra *。
  • 讀音到底由誰定?
    一個漢字的錯讀和異讀到底有什麼分別哪些需要糾正,而哪些需要順應圖/視覺中國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古詩詞讀音究竟怎麼定 語言學家:審音並不涉及文言詞古詩詞
    家住北京,畢業於名牌大學中文專業的李東(化名),最近教孩子讀古詩時犯了難:「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該怎麼讀?一人一馬為騎(jì),這一用法在古文中很常見,但現代漢語中讀「qí」,究竟該如何選擇呢?不少人與李東有同樣的困惑。  不久前,微信熱傳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未過審議,眾人呼籲把原讀音傳給下一代
    關於小學課本中,古詩改讀音改字一事,小徐老師關注很久了,從近幾年幼兒園教孩子讀詩開始,我就發現「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以前「斜」讀「xia」現在改成「xié」了,「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以前「騎」讀「ji」現在改讀「qí」了。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專家:(讀音)沒有太大必要儘量不修改
    新京報製圖 高俊夫「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在詩中本讀cuī,教科書上的注音是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在詩中本讀xiá,教科書上的注音是斜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騎』在詩中本讀jì,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騎qí……」近日,一篇題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網文列舉了教材和工具書中一些常見字的讀音變化並引發爭議。
  • 這些古詩字詞讀音沒有改!權威回應來了,省特級教師這樣建議
    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南京市鎖金新村第一小學校長曹海永告訴記者,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和杜牧的《山行》都是小學生必背古詩,杜牧的《過華清宮》雖然不是必背古詩,但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也是名句,很多老師都會向孩子介紹,也是學生們應該掌握的千古名篇。曹校長說,這次引起熱議的幾個字的讀音,主要分歧在到底讀古音還是讀今音,表示的意義是不是有差別。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 今年內就有正確答案
    家長蒙了懷疑自己上了個假學這篇引發廣泛關注的帖子中,羅列了許多修改讀音的字詞——「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該帖稱,此前,大家熟悉的正確讀音是:衰cuī,斜xiá,騎jì
  •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大喊拒絕
    還有不少網友表示:「不知道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了,以後連娃娃的作業都不敢輔導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究竟這些字詞的讀音有沒有被修改?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又對此持什麼樣的觀點和看法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鄧京經歷過《現代漢語詞典》幾次改版,對於詞典中一些多音字的改變有著自己的體察:「我看到好多把多音字給改了,雖然現在高考全國卷取消了字音字形的直接考察,但是字音字形的辨析,已經蘊涵在大量閱讀中,兩個形近字寫法不同,理解就不同。讀音亦然。」「漢字的不同讀音是有不同含義的,尤其是古詩。古詩本來字就少,寫得就含蓄,很多時候我們推敲,就是為了一個更好地傳情達意。
  • 專家說,讀音最重要的還是約定俗成
    「鐵騎(jì)」還是「鐵騎(qí)」,「說(shuì)服」還是「說(shuō)服」,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今天,一些漢語字到底該怎麼讀,再次被刷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改讀音」,對此,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上海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徐默凡。
  • 你知道說服的「說」到底是讀「shuō」還是讀「shuì」嗎
    在螺螄君的印象中,語文學習讀音的時候一直存在不少爭議,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爭論不休。比如「說服」的「說」到底是讀「shuō」還是讀「shuì」,「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到底是讀「xiá」還是讀「xié」,類似的還有「薄」、「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