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國內的新冠疫情終於告一段落!
累計治癒數量日復增加,新增病例數和死亡案例也大幅減少,呈現出可控狀態。近日,湖北地區的方艙醫院逐批拆除,大部分醫護人員也逐批返回。
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然職責。新冠疫情之後,大家對醫生這個職業,除了崇高的敬意以外,是否還會有一些嚮往?今天我們來聊聊報考醫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說明:本文中的選科數據,主要參考廣東省公布的文件)
醫學門類有哪些專業
醫學門類下,包括11個專業大類,58個細分專業,其中中醫骨傷科學、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和智能醫學工程,為近三年的新增專業。
具體的醫學門類專業目錄如下: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法醫學類的大部分專業學習期限為五年。
首選科目如何選擇
上圖為醫學類專業是首選科目統計情況,其中首選科目必須選擇物理的專業數量是844個,選擇物理或歷史均可的專業數量是505個。
也就是說,選擇物理為首選科目的,能100%選擇所有的醫學類專業;但選擇歷史的,並不意味著不能讀醫,仍然可以選擇505個醫學類專業,佔總數的37.4%。當然,還需要考慮再選科目的要求。
首選科目是歷史能報什麼
我們先對醫學門類下的專業大類進行統計:
從上表可知,首選科選擇歷史,我們仍然可以報考大部分的護理類、中醫學類專業,以及部分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類、醫學技術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專業。
法醫學類、基礎醫學類、口腔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和中藥學類,基本100%要求首選科是物理。
再選科目選什麼
從上表可知,僅護理學類和中醫學類的大部分專業,對於再選科目沒有要求。也就是說,再選科目中,任意選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的其中兩門即可。
但除此以外的專業大類,大部分要求化學或生物,而且化學的專業覆蓋率,是比生物更加高!因此,報考醫學類專業,選擇化學或生物中的一科或兩科,是明智的選擇!
選科組合建議
選科的組合因人而異,一方面要顧及專業的覆蓋比例,一方面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對於不同的選科組合,千職鶴建議如下:
組合一:歷史+化學或生物+其他學科
需要重申的是,首選歷史科目,報考的醫學類專業將受到限制,僅含護理類、中醫學類專業,以及部分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類、醫學技術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專業。這部分適合物理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又想讀醫學的同學。
組合二:物理+化學+其他學科
這個組合能夠覆蓋到大部分的醫學專業大類,例如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院校的部分專業均要求化學必選。上述的組合,如果用生物代替化學,將會造成一些中高檔醫學院選擇的流失。
組合三:物理+化學+生物
當然,物化生是學醫最理想的組合,雖然學習要求較高,但專業覆蓋率基本達到100%,因為像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的部分醫學專業,就要求三科必選。
畢業生可能從事的工作
1、基礎醫藥類:到高等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從事教學、醫學實驗研究等工作。
2、預防醫學類:到醫療防預部門和衛生檢驗部門從事疾病預防、食品衛生檢驗和管理等工作。
3、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到各級醫院從事診治和研究等工作。
4、中醫學類:到各級醫院和康復醫院從事中醫診治和科研工作。
5、法醫學類:到各級公安、機關從事法醫學鑑定等工作。
6、藥學類:到製藥廠和醫藥研究所從事各類藥物開發、研究和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