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將於6月1日對遊客重開

2020-12-11 界面新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像義大利的博物館一樣,梵蒂岡博物館也打算實行社交距離和衛生措施,將在入口處測量體溫:若體溫達到或高於37.5度,則將被拒入內參觀。

此外,訪客在博物館的整個逗留期間都必須戴口罩,彼此之間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

在博物館場所內將組織醫護人員值班,為有需要的遊客提供幫助。

只有在其官方網站上在線購買門票後,才能進入教皇博物館參觀。

此外,在「後隔離」制度期限內(該期限目前還未知),將不會向訪客收取四歐元的手續費。

博物館的行政管理部門強調,參觀時必須嚴格遵守門票上註明的時段。

如果遲到超過15分鐘,則可能會被拒絕入內,而門票費用也不會被退返。

相關焦點

  • 梵·高博物館、烏菲茲6月初重開,一批知名博物館陸續開放
    近日,在中日韓和德國一些博物館率先恢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藝術機構在因新冠疫情長期關閉之後,宣布重開計劃。澎湃新聞獲悉,羅馬奎迪納萊宮將於6月2重啟因疫情被迫中斷的拉斐爾大展,6月1日恢復開放的梵·高博物館原定檔於今年夏季舉辦的「梵·高書信精選」展將改為秋季舉辦,烏菲茲美術館(Uffizi)將於6月3日開放。
  • 義大利國門重開 歐洲遊客會來嗎?
    義大利國門重開 歐洲遊客會來嗎?沈敏義大利自3日起對歐洲遊客重新開放國門,期盼在經歷3個月的新冠疫情封鎖期後,讓旅遊業這一支柱產業推動經濟復甦。威尼斯河道中的「剛朵拉」小船整裝待發,維羅納的陽臺正等待各國情侶到來、上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會」,莊嚴而滄桑的羅馬鬥獸場也準備當好遊客的自拍背景。
  • 義大利旅行,羅馬不能錯過梵蒂岡博物館旅遊參觀指南
    梵蒂岡(義大利語正式名稱: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面的國中國,國界以城牆標記。這裡是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以及教宗居所所在地;雖為世界面積最小國家,但全球有超過17%人口均為天主教徒,梵蒂岡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梵蒂岡博物館除了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外,梵蒂岡境內的梵蒂岡博物館也非常值得參觀。
  • 全球最小國家梵蒂岡,義大利的城中之國,為何影響全球1/6人口
    梵蒂岡是義大利的城中之國 實際上,梵蒂岡原本也歸義大利管轄。1929年義大利籤署《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別看它國土這麼小,歷史原因卻讓梵蒂岡成為整個天主教的聖地。全球天主教教徒數量約為12億左右,也就是說,梵蒂岡甚至能夠影響到全球約六分之一的人口。有了強大的信仰力量,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來犯。而且,梵蒂岡的公民多有雙重國籍,其中一些梵蒂岡人實際上也是義大利人,除梵蒂岡公民的另外一個身份,才具有社會生活上的意義。 另外,梵蒂岡的部分收入也來自於教徒的捐款。
  • 一座會生長的博物館,從古至今,梵蒂岡有世上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
    梵蒂岡博物館創立於16世紀初,是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也是全球第六大受歡迎的博物館。它它位於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緊鄰著古老的臺伯河,擁有超過70000件藏品,每年接待超過600萬遊客。地圖館長120米,這裡包含了義大利全國各地的地圖,教皇格雷戈裡十三世(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委派Ignazio Danti繪於牆上。Ignazio Danti 花了三年(1580~1583)完成了40幅畫作。
  • 唯觀紐約|大都會重開「不掙錢」 紐約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韋斯感慨稱:「來來往往的遊客,才賦予了博物館生機和意義」。8月29日一早,韋斯及一眾高管、工作人員現身博物館大堂,帶著口罩與重歸的紐約市民擊肘慶賀Met重開。此時,距離3月13日閉館已時隔近170天。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裡,Met最長的閉館期也不超過三天。
  • 梵蒂岡博物館重新開館:羅馬家庭與當地團體歡喜踴躍的一天
    在新冠疫情緊急危難下閉館將近3個月後,梵蒂岡博物館於6月首日上午10點重啟大門,迎接首批戴口罩的預約訪客。當天,1600人從容又安全地享受了教宗博物館的美妙。(梵蒂岡新聞網)梵蒂岡博物館在關門長達80天後,6月1日重新開門迎接訪客。
  • 梵蒂岡博物館 不去後悔,去了更後悔.
    ----羅馬  宿梅森克羅依科斯酒店如果你不是天主教,如果你不研究歐洲歷史,如果你不懂藝術,如果你只是如我般走馬觀花逛逛,著名的梵蒂岡博物館,還是別去了,真的。 於是很悲哀的是,我記憶裡的梵蒂岡博物館,到處擠滿了遊客,是此次義大利自由行中,最為意興闌珊的一天。大概也是因為離家半個月,有太多的想念和疲倦的緣故。不喜歡那樣的擁擠,不喜歡那樣的走馬觀花,所以梵蒂岡博物館,成了一個不去後悔,去了更後悔的地方。
  • 梵蒂岡新聞12月1日
    本次會議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秘魯舉行,主題為「建設社會正義,邁向全面落實弱小者的基本權益」。與會的法官和律師等司法人員,來自阿根廷、巴西、加拿大、美國、古巴、瓜地馬拉和摩洛哥,以及宗座社會科學院的成員。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曾於去年6月3日至4日在梵蒂岡出席峰會,並與教宗方濟各相會。這次為期兩天的線上會議,延續了去年在梵蒂岡的峰會。
  • 美國多州博物館重開,紐約大型博物館仍在「待命」
    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博物館(San Antonio Museum of Art)於5月28日開放;佛羅裡達州的博卡拉頓博物館(Boca Raton Museum of Art)將於6月3日開放;堪薩斯州威奇託藝術博物館(Wichita Art Museum)開館日定於6月23日;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大約於6月30日開門。
  • 梵蒂岡有支瑞士衛隊
    在羅馬有這樣一個傳說:1527年5月6日,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軍隊血洗羅馬城,僱傭軍紛紛逃散,只剩147名瑞士士兵為保衛教皇浴血奮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事後,教皇下令,以後教廷的安全就由瑞士衛隊全權負責。
  • 全球最小國家梵蒂岡,義大利羅馬的城中之國,為何一直沒被吞併?
    從地圖上看,全球共有3個「國中之國」,分別是賴索托、聖馬利諾,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梵蒂岡。梵蒂岡和聖馬利諾一樣,整個國家都被義大利給包圍。不過準確來說,梵蒂岡更為獨特,應該稱之為「城中之國」,因為它甚至是被義大利的一座城市,首都羅馬給包圍了。梵蒂岡的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天安門廣場那麼大。
  • 梵蒂岡為什麼能夠保留在義大利羅馬城內?
    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戰敗後被流放,之後從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間,歐洲列國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一次外交會議,史稱「維也納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宗旨是使各個被拿破崙佔領土地恢復到被佔之前的局面,同時防止法國的再次崛起。受此影響,義大利再次遭受分裂。這一舉措引起義大利各地人民的不滿,各地一直進行著起義運動。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梵蒂岡博物館,藝術價值最高的博物館!
    今天小編來到了梵蒂岡博物館。說起梵蒂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它被羅馬城緊緊的包圍在中間,這裡充滿了藝術氣息。而梵蒂岡博物館是這裡最有名的景點了,裡面收集了各種稀世珍寶,據說,裡面但任何一件展品拿出來放到別的博物館裡,都會是這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世界上最小面積的國家——梵蒂岡
    梵蒂岡是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它也是世界上領土和人口最少的國家,陸地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因為它四面與義大利接壤,所以被稱為「中國」,它是世界各地天主教的中心,教皇教廷所在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 說說歐洲「袖珍」小國梵蒂岡印象
    2016年5月4號,在歐洲旅遊,一天玩了兩個國家,義大利、梵蒂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梵蒂岡,一是小,二是國家特別。梵蒂岡國家剛進到大院子,氣氛就不一樣了,每一個遊客不準帶包,不準戴帽子,非常肅靜,大家都在慢慢往前一點一點移動。這時候導遊開始給我們介紹梵蒂岡的故事了。
  • 十五國巡禮|梵蒂岡(上篇)
    >梵蒂岡是梵蒂岡城國的簡稱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堪比城市的超小型國家它,位於義大利羅馬西北角高地,是一個內陸城邦國,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它,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僅僅只有
  • 藝術的盛宴: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座落於羅馬市中心的天主教國家梵蒂岡內,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的博物館。但它卻是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 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年前購買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這座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的雕像,於1506年1月14日在聖母瑪利亞主教堂附近的一個葡萄園裡發掘出來。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究竟有多小!
    梵蒂岡城國,簡稱梵蒂岡城或梵蒂岡城,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被稱為「中國」,因為它與義大利接壤。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它有多小啊!它也是天主教在世界各地的中心,是教皇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岡是一個內陸城市國家,位於義大利羅馬西北高地,它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是天主教會的最高權威,也是教皇的住所。奧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又稱「城國」,故名「城國」,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宗教中心,梵蒂岡也是世界上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
  • 義大利與西班牙進一步解封,允許重開餐館、理髮店等場所
    據路透社18日報導,義大利當天起允許餐館、酒吧、咖啡館、理髮店和商店重新開業,但店員與顧客之間都仍須保持社交距離。與此同時,義大利天主教會也正準備恢復彌撒,然而,在進行宗教活動時也將維持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如參與者必須戴口罩。據悉,其他宗教也將被恢復宗教活動,不過義大利衛生官員對此警告稱,大型集會的危險仍存在,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