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簡·奧斯汀》:驚世才女的愛情觀,有哪些最值得我們學習?

2020-12-11 淳于朵

簡·奧斯汀:沒有什麼能毀滅你的靈魂,包括貧窮與愛情。

那一日,湯姆和簡在晨光熹微的森林裡重逢,二人決心拋下身邊的一切,為了愛情私奔,但簡的勇氣卻即將在一個驚人的真相面前消失殆盡。

在看到湯姆身上掉落的信的那一刻,簡才知道,湯姆那為人詬病的浪蕩習氣,其實只是他的掩飾,他將從舅舅手上得來的所有錢財,都寄給了他鄉下的母親和兄弟姐妹。

湯姆如果和簡一道私奔了,他絕對會失去經濟來源,他的母親及兄弟姐妹們,今後又該如何維繫生活呢?

當發現所愛之人浪蕩的表象背後,居然肩負著如此重要的責任,當這愛已至最濃烈之時,卻不得不面對此等情形,以至責任與情感註定要站上天平的兩端,簡不由得捫心自問:我們的愛情,究竟是對還是錯?

與腐朽陳舊的階級觀念相比,貧窮真的是愛情的原罪嗎?

簡徹底迷惘了,她並不畏怯貧困艱苦的生活,但她卻害怕孤注一擲的行事會就此毀掉湯姆的家庭,毀掉湯姆所珍視的一切,最終,也必將毀掉他們的愛情。

那個寂寥的傍晚,昏黃的小餐館,簡和湯姆坐在窗邊,彼此深情對望。簡壓抑著心中澎湃湧動的深情,對心愛的湯姆說道:「我愛你,但如果我們的愛情會毀了你和你的家庭,那我寧願放手。」

對於湯姆來說,結局同樣殘酷,那聲飽含了無盡深情的「jane」,隱著他錐心的愛與痛,借用一句調性文藝的話概括:「在最無能為力的年紀,遇上了想要守護一生的人。」

愛情永恆,卻惜無緣相守。

能廝守到老的,不只是愛情,還有責任和習慣電影《成為簡·奧斯汀》選自十八世紀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感情經歷,由安妮·海瑟薇與詹姆斯·麥卡沃伊共同主演,影片講述了發生在1796年的一段已成過往的愛情故事。

安妮·海瑟薇完美演繹了這位偉大的女性,這位平生曲折卻又充滿了傳奇性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始終都展示著她的情感觀念,即自成體系的婚姻觀、愛情觀:

奧斯汀崇尚男女平等原則,摒棄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同時,奧斯汀筆下的理想婚姻除了平等、尊重以外,還有自由和理解,她希望以此來幫助人們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從而找到自我,實現自我。

朵朵曾在某處看到一句至今記憶猶新的話:簡·奧斯汀的一生,始終都在用理智和情感,編織著傲慢和偏見。

那一年,20歲的鄉紳之女簡·奧斯汀遇到了來自愛爾蘭的年輕律師湯姆·勒弗羅伊,在相處的過程中,在一次次智慧的交鋒之後,情竇初開的她,與這個狡黠聰敏的年輕人情愫漸生。

但最終,面對世俗的重重壓力,以及不忍湯姆的家庭再次陷入貧困生活的泥潭,簡決定鬆開愛人的手,以犧牲愛情來成全他對家庭的責任和對理想的守望。

諸多影評都認為,簡·奧斯汀在面臨愛情與現實的抉擇時過於理性和隱忍,但若換個角度去思考,這樣的理性與克制,正是簡骨子裡所具備的大愛與自尊的充分體現。

出於大愛,簡不願湯姆為了她拋下遠方的親人,她深知如果湯姆真的與她一起遠走高飛,他們的愛情註定會在生活的瑣碎中慢慢消逝,那個風趣幽默、善良正直的湯姆也必將被生活改變,這絕不是她想要的結局,儘管她是如此深愛著湯姆。

出於自尊,簡和那些甘願做男性附屬品的女性大為不同,在生活中,她頗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將寫作視作生命的簡,有著純粹澄淨的人生,更有對自我的探索與不懈追尋,這是簡·奧斯汀超脫了一般女性思維,所獨具的智慧及格局。

論相遇——你忽然的出現,照亮了我的靈魂電影開場,禮拜天的清晨,六點一刻,簡已坐在書桌前,沉醉於紙筆之間的美好。

鄉間的日子一如既往的悠閒,少女指尖下流淌的琴聲,喚醒了沉睡的家人,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早晨,簡在姐姐的訂婚禮上為大家朗讀寫給姐姐的信,正在所有人都認真聆聽的時候,一名年輕男子的到來打斷了簡。

這名男子便是湯姆,他的舅舅是城裡有名的大法官,他則是一名實習律師,因揮霍無度,浪蕩成性,被舅舅責罰著,到鄉下的親戚家靜心思過。

湯姆對簡的朗讀提不起絲毫興趣,不僅當眾打起了瞌睡,還肆意評判說簡幼稚無趣,企圖博取大家對她的關注。

一向自視甚高的簡,在聽到湯姆對自己的評價後,深感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她回房之後,憤而將自己的手稿全部撕毀,扔進了爐中。

不久後,兩人又在舞會上結下了梁子,成了冤家對頭,但其實,二人之間的愛情也逐漸萌芽。

後來,在一次次接觸中,兩人開始改觀對彼此的看法,簡看到了湯姆的博學和善良,湯姆感受到了簡的自信和勇敢,他們的愛情開始舒展枝丫。

但在那個年代裡,即便兩人真心相愛,世俗的壓力以及貧富的差距,都是橫亙在他們之間的鴻溝。

簡的母親希望簡能夠嫁一位富有的丈夫,湯姆的舅舅則因階級與地位的原因不同意這場婚事,兩人也曾攜手努力,抵抗著來自身邊的所有壓力,簡拒絕了身為貴族的韋斯利先生的求婚,湯姆也曾孤注一擲,想要帶著簡私奔。

論愛情——假如你想要愛情,那就放他走但在當時的英國,嚮往愛情或擁有愛情都是可笑的,真正能夠決定社會運轉的,是地位與資本。

世俗壓力以及階級差距,成了懸在他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便他們再如何心心相印,也還是敗在了貧窮與現實的腳下。

簡可以說是在世俗之劍的追獵中,猛然成長起來的女孩兒,從前的她為了愛不顧一切,但過於剛烈的性格,卻使她撞上現實的壁,頭破血流,錐心刺骨。

奧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達了自己的無奈與傷心:「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湯姆·勒弗羅伊告別。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

但是,自這一刻起,她也已經蛻變為更強大的簡·奧斯汀了,她美好如初,且擁有了更加柔軟又堅毅的一面,她敢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敢於迎接世俗驟雨的洗禮,這是在與殘酷的現實交鋒之後,被賦予的品格與勇氣。

這便是特立獨行的簡·奧斯汀,她蔑視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卻也充分認識到了物質基礎的重要性,而非一味搭建空中樓閣,也正因現實的不完美,才催生出她筆下完美如許的愛情故事。

在金錢和愛情面前,她選擇了愛情,而在理智與情感的面前,她的理智又佔據了上風,這才是簡·奧斯汀,一位真正的女性主義先驅。

以後的時光裡,她將亭亭,無憂亦無懼。

論自尊——|因為愛他,所以更要離開他無垠之間,時光回溯著。

稍早些年,曹雪芹在煌煌巨著《紅樓夢》中,已刻畫出了一位簡·奧斯汀式的女子——林黛玉

曹公是深諳女性心理的文壇巨匠,他塑造的黛玉品性高潔,情思細膩,她與簡有著同樣的桀驁,她們都有才貌,有個性,有思想,有愛侶,但是處在同樣桎梏身心的時代裡,面對現實與愛情,兩人的應對方式,卻又截然不同。

黛玉娉婷柔弱,似岸邊的楊柳,她隨風飄搖,無靠無依,敢愛卻不敢表達,只是將所有的愛戀與敏感納在心底,當她得知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爭取,反而默默哭紅了雙眼,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黛玉受制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思維,儘管她對寶玉用情至深,但因沒有面對流言蜚語的勇氣,沒有「捨我其誰」的自信,更沒有放下這段情的果敢,所以她很難得到愛情,反而在這段感情中折墮了自身,以致玉隕香銷,留給世人無盡的唏噓。

封建時代裡,出身名門,頗具叛逆精神的黛玉結局尚如此,更遑論普通的貧家女子了,我們的傳統社會,就這樣扼殺了女性對自我,對愛情的追尋。

民國時的女作家蕭紅亦是如此,出身封建大家庭的她,儘管文學造詣極深,但傳統思想的禁錮,對愛情的盲目追尋,長久的低自尊,以及極端缺愛的心靈,都使她不斷深陷於情愛的齟齬。

還有沉櫻、張幼儀、凌叔華、張愛玲、於立群等等,她們的不幸婚姻,有遇人不淑的因素,亦有自身的原因。

在婚姻中,在愛情裡,都切忌將自己的位置擺得過低,任何低自尊的言行,都註定無法獲得平等與尊重,零落在塵埃中的花,又怎會被人珍惜呢?

論「第二性」——普通的人生,不普通的簡·奧斯汀簡·奧斯汀則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現象,比她成名更早的勃朗蒂姐妹亦如此,那麼為什麼同樣是身處弱勢地位,東西方的女性在思想上,竟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究其根本,若要探討東西方女性覺醒程度之異同,就要著眼於她們的整體處境,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環境、思想狀態等層面。

首先,不同之處在於社會環境的差異,正如存在主義女作家,女權運動先驅西蒙娜·德·波伏娃所分析的那樣,女性之所以會被稱為"第二性",不為男權體系所重視,其首要原因在於女性生產力低下,因而導致了社會地位的低下。在舊社會,東方女性普遍是沒有生產力的,多數女性,終身都作為男性的附庸以生存。真正開始關注、提升女性之地位,起始於民國初年,資本主義的衝擊,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十大才女及部分職業女性的出現,才推進了女性生產力的逐步解放,也才使東方女性逐漸踏上了自我覺醒的路程。

而西方自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工業革命開始,就已經開始關注和重視女性生產力,譬如最先發展及擴張的紡織業,就急需招收大量的紡織女工,許多家庭女性陸續進入工廠,成為支撐家庭經濟的一員,西方女性的地位開始逐年提高,二者單在時間上就已經相差了近兩百年。

其次,東西方的文化環境也造就了女性自身思想的不同表達形式。中國傳統文化向來以含蓄隱晦自居,尤其在男權社會中,諸多女性在表達自身情感時,只能隱晦的寫在詩詞之中,以防封建禮教之窺伺。

而西方的女性相對來說,文化環境則略為寬鬆,她們可以在文字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及觀念,甚至已開始通過文字來爭取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權利。

兩相對比之下,東方女性的意識覺醒因受文化環境的制約及影響,進度及思想性則相對較弱。

最後,依舊以黛玉和簡來對比舉例,籍以闡述因不同的思想狀態,進而導致的不同人生結局。作為金陵十三釵正冊之首的黛玉,清冷高貴,自尊自愛,她本身極具迷人的詩人氣質,同時也蘊涵著較濃鬱的悲劇氣場。

在寶黛的愛情悲劇中,黛玉始終都處於想愛愛不起,想放放不下的糾結與困頓之中。

一首《唐多令·詠絮》,便道盡了黛玉心中的情思悲苦: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而同樣飽受世俗輿論摧殘的簡,她的臉上則自始至終都沒有絲毫悲苦與怯懦,因為簡始終認為女性是可以充分享有對愛情、對婚姻的自主抉擇權。

即:不要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別人的目光,哪怕是愛情!

相比黛玉,她更愛得起,放得下,既不被金錢裹挾,亦不為世俗左右。

簡·奧斯汀將自己的愛情觀、婚姻觀訴諸文字,最終成就了世界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簡奧斯汀,也成為了非常值得一代代女性學習的自尊自強標杆。

相關焦點

  • 《成為簡·奧斯汀》:獨守真情,終生未嫁
    《成為簡·奧斯汀》愛情是什麼?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愛情留下無數佳話,又有多少人因此遺憾終生。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衍生出了無數經典作品。
  • 《愛瑪》:她可能是簡·奧斯汀最想成為的「白富美」了,風靡百年
    我個人認為,愛瑪是簡·奧斯汀最夢想成為的樣子。這種渴望,不僅關乎她能繼承的財富。更關乎她的靈魂,和她的愛情緣分。刁蠻任性的「白富美」並不可愛,善良謙遜的富家女才有「高貴感」。這是簡·奧斯汀對富貴人家的「完美小姐」的終極幻想。誰不想成為這樣的女孩?或者擁有這樣的朋友。愛瑪的愛情,簡·奧斯汀是如何解讀的?
  • 《成為簡·奧斯汀》:當你迷茫時,不妨學習下簡·奧斯汀的婚戀觀
    02、選擇放手,成為簡·奧斯汀可是,作為家裡的小女兒,簡的父母對她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她的婚姻改變家裡的經濟條件。簡也確實有這個條件,她生就了一副好皮囊,再加上她獨具的才華,確實使很多年輕人為她著迷。其中就有,漢普郡最富有的格雷沙姆夫人的侄子,也是她的繼承人,衛斯理。這個古堡未來的主人,巨額財產繼承人,也是簡父母眼中,最理想的女婿候選人。可是簡卻對衛斯理無感,不僅是因為他的木訥無趣,和對老夫人的唯命是從。
  • 愛情觀夠成熟!這4個星座最適合成為愛人,給你滿滿的安全感
    有關愛情的話題總是層出不窮,不管說到哪些內容,其實到最後都關乎愛情觀。成熟的愛情觀,可以帶來更加美好的體驗,而愛情觀是否成熟,有時候真的跟年齡沒有關係。有些人哪怕是很年輕,也可以擁有成熟的愛情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十二星座中都有哪些星座的愛情觀很成熟。
  • 鍾娜&祝羽捷:薩利·魯尼與簡·奧斯汀,如何「和而不同」
    「在生活中,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這樣寫郵件的時候,就說明這個人對自己是很自信的,要不然它有一定的隱含意義。她能準確捕捉到非常微小的細節,然後用這樣一個細節來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同時賦予它在情節上的張力。」
  • 成語故事:「詠絮之才」——絕代才女謝道韞(yùn)
    東山再起、胸有成竹、鞠躬盡瘁、一諾千金…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學習成語,不僅要記住意思,更要了解背後的故事,一起來學習吧,每天一站,即刻出發!柳絮隨風飛揚,狀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謝太傅誇獎「柳絮因風起」的故事,由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流傳下來,人們稱讚謝道韞是才女,後來便把在詩文創作方面卓有才華的女子讚譽為「詠絮之才」或「詠絮才」。
  • 《世說新語》之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關於《世說新語》兩則昨天分享了《陳太丘與友期行》,今天就分享另一則與才女謝道韞有關的《詠雪》。內容簡介:這一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註:這一則故事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句式、古今異義詞、還有幾個文言詞。(這是值得學習、借鑑、理解的。)1、內集:把家人聚在一起。進行一場家庭聚會。
  • 他們曾去過簡·奧斯汀的筆下世界
    原創 弗勞文兒 看電影雜誌簡·奧斯汀創作的愛情故事頗為深入人心,從《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與達西先生的感情糾葛,到《愛瑪》中愛瑪與奈特利先生之間的兜兜轉轉,這些都牽動你我的心弦。
  • 《成為簡·奧斯汀》:豆瓣評分8.2,奧斯汀的愛情故事竟如此動人
    奧斯汀也憑藉這本小說成為了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傲慢與偏見》不僅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也深受各大導演的喜愛,2005年同名電影上映後,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2年之後,《成為簡·奧斯汀》的上映則讓人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奧斯汀本人的人格魅力,這部迷人的名人傳記電影在豆瓣上有高達8.2的評分。
  • 那是寫出《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的地方,簡·奧斯汀博物館因...
    若關閉,所有的員工也都將會被裁掉,其藏品包括簡·奧斯汀的初版小說、信件和奧斯汀家族的物品都將流散四處。該博物館也是簡·奧斯汀六部小說的誕生地。目前,該博物館開啟了緊急集資活動,呼籲全世界愛簡·奧斯汀的人們幫忙渡過難關。
  • 民國十大才女,為何被稱為才女,有哪些成就
    尤其是她們將自身大膽的人生情愛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滲透融合於文學作品之中,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其中史良,盛愛頤,吳健雄,陳衡哲,蘇雪林,陸小曼,凌叔華,謝婉瑩,林徽因,張愛玲被稱為民國十大才女。
  • 民國才女林徽因到底有多美,為什麼這麼多才子傾慕她?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進步的速度已經超越了我們想像,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能真是發生,現在網上的一些能人,把林徽因的黑白照片,通過修圖技術變成了彩色照片,也是讓我們一睹了林徽因的芳容,讓人驚嘆一時。相信大家都知道林徽因是誰,民國的第一才女,家庭成員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所以林徽因的的身上總是富含才氣,從教就飽讀詩書,長大後更是出口成章,當我們真正看到林徽因的照片,就可以感受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優雅,優雅中又透露著一點俏皮,由此可見一個人真正的美麗,不僅是外表,還是有內在。
  • 14歲女孩「愛情觀」火了,老師拍手稱讚:比我看得透徹
    與之相比,還是爺爺奶奶的愛情有底蘊,值得記錄。孩子的文筆非常細膩,對細節的描寫讓人看了十分感動。在文章的最後孩子還寫下了兩句非常值得尋味的話,「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原來,我們都不懂愛」。在一些家長看來,孩子應該好好學習,避免早戀。
  • 談簡·奧斯汀最浪漫的兩部作品:《傲慢與偏見》與《勸導》
    簡·奧斯汀,一個令人著迷的英國作家。幾百年來,她的作品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能夠迎合女性心理——羅曼蒂克極了。有一天,鄉村搬來了一個有錢的單身漢賓利先生,一時成為光芒所在。他又帶來了好朋友、另一個有錢的單身漢達西先生。班納特一家人的生活因為兩個年輕男子的到來而泛起了波瀾。樂觀活潑的賓利對女主伊莉莎白的姐姐簡一見鍾情,達西因為處處表現得無視傲慢,引起鄉村眾人的反感,尤其是伊莉莎白也產生了偏見。儘管如此,達西還是愛上了伊莉莎白。
  • 世界如此多的國家和民族,哪些才是中國最值得學習的榜樣?
    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國家和民族,能夠從古走到今天,就說明沒有被歷史所淘汰,就有值得讓人敬佩的地方。中國是一個悠久的國度,我們從從夏朝到今天已經有了4000年的歷史。我們在古代基本保持著亞洲大國的地位,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級的大國。
  • 小魚兒與花無缺:15年了,你明白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江玉燕了嗎?
    然而,15年過去了,很多人都還沒有明白,其實《小魚兒與花無缺》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恰恰也是這個蛇蠍心腸的江玉燕。都知道,江玉燕從小過得十分辛苦。出生就被父親拋棄,跟著母親吃盡苦頭,直到母親臨終前才告訴她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
  • 《成為簡·奧斯汀》:願每個成為簡奧斯汀的女孩,不負愛與自由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是一部傳記電影,主要圍繞了簡奧斯汀年輕時的一段感情故事展開。二十歲那年的簡遇到了一生的摯愛,然而在最後私奔的過程中,她還是選擇了放手,獨自回到那個簡單安寧的小鄉村,終生未嫁,最後成為了十九世紀著名女性作家的故事。影片傳遞的有關愛,自由,成長,獨立思想,選擇的暖色情感,讓我不禁為之熱淚盈眶。
  • 《愛瑪》:簡·奧斯汀本可嫁有錢人,卻孤獨終老,她寫書彌補遺憾
    如果將《愛瑪》和《成為簡·奧斯汀》結合起來看,會很有意思。因為在現實中,奧斯汀與繼承者戀人沒修成正果。他們門不當戶不對,被對方家長拆散了。而《愛瑪》裡,有一對身份懸殊的小情侶,用秘密戀愛的方式,終成眷屬。
  • 都說人人都有愛情觀,那麼愛情觀到底指的是什麼?八個性質告訴你
    臺灣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這樣描述真正成熟的愛情觀是彼此有相濡以沫的堅定,也有互不打擾的淡定,有同舟共濟的願景,也有互不依賴的勇氣。從這描述來看,真正成熟的愛情觀=堅定+淡定+願景+勇氣。1000個人當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同樣的1000個人中有1000種對愛情觀的不同看法,那麼對於普通人的愛情觀又是什麼呢?002.
  • 《世說新語》裡一段很有趣的對話,寫得活靈活現,成為了一段佳話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一部著名的筆記小說,作者為劉義慶,裡面的內容極為豐富,並且人物眾多,達到了1500多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所以一經出版,便是受到了人們的追捧,不過早期的名字並不是《世說新語》,而是《世說》,直到宋朝的文人再經過加以整理,慢慢地使得這部書變得更為完善,從而讓我們有幸能夠讀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