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收藏494】民國時期縮省計劃的實物見證——東北十省袖珍地圖

2021-03-05 後宮地圖三千


地圖守望者

東北九省由來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將東北地區重新劃分為九個省份,即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同時還設立大連市、瀋陽市、哈爾濱市三個直轄市,直屬於行政院。

東北九省的劃分是民國時期縮小省區的唯一一次短暫的嘗試。1945年9月,國民政府公布了內政部制定的《東北劃為九省案》,該方案拆分、重劃偽滿洲國行政區劃,即合併奉天、錦州兩省為遼寧省;合併安東、通化兩省為安東省;合併四平、興安南兩省為遼北省;合併吉林、間島兩省為吉林省;合併濱江、牡丹江兩省為松江省;合併三江、東安兩省為合江省;合併北安、黑河兩省為黑龍江省;合併興安北、興安東兩省為興安省;龍江省改為嫩江省。1947年6月,國民政府再次公布經修訂的《東北新省區方案》,主要對原先各省的邊界、內部建制等進行了系統調整。

民國建立之後,有關縮小省區的提議就不絕於耳,早在1928年國民黨元老宋淵源就向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提交了《縮小省區以定國家根本大計案》,1930年國民黨三屆四中全會上,伍朝樞、陳銘樞等人又各自提出了縮小省區的方案。伍朝樞的《縮小省區案》認為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幅員過大,提議將每省縮分為兩到三個。陳銘樞的《改定省行政區域案》亦認為省級行政區過大,易形成軍閥割據,提議以 「道」為標準進行縮省。全會最後通過了《完成地方自治更定地方區劃》的決議,原則上同意縮小省區的提議。1939年國民黨五屆六中會議上,彭學沛等十八人提出了《請決定即行縮小省區案》,次年由地理學家胡煥庸主持擬訂了省制改革草案。

胡煥庸的方案大致按照原每一省縮為二至三省的基本原則劃定,全國共計縮小重劃為66省區。東三省則根據其地理、人文、國防等因素按一省劃分三省。黑龍江省劃為龍江、黑河特別區、呼倫特別區三省,吉林省劃為延吉、濱江、同江三省,遼寧省劃為遼河、白山、洮安三省。抗戰勝利後,鑑於東三省長期淪陷,縮省計劃在東北推行不用顧忌原偽政權機關及地方勢力的反對,阻力比內地小很多。同時,考慮到偽滿的行政建制混亂,省級行政區過多,本身就亟待重新調整。因此,東北就成為縮省計劃的理想實驗地。

不過,當時東北地區除少數幾個大城市外均已為我黨所控制,到1948年年底東北全境即已獲得解放,東北九省縮省方案實際上是解放區沿用國民黨政府公布的省名予以具體實施的。

地圖一瞥

東北九省新行政區劃施行之後,全國各大地圖出版機構陸續出版發行了相關的地圖,但這些地圖幾乎都是單張的形式,結集成冊出版的難得一見。作為我國歷史上省區縮小實驗的實物見證,流傳下來的也是單張居多,冊子則是相當稀罕的了。

筆者所藏《東北十省袖珍地圖》(以下簡稱《袖珍地圖》),上海同茂地圖社編纂,同茂印刷局印刷,長春同茂書店總發行,製作者冷文成。這裡之所以叫做「東北十省」,是因為編者將熱河省也包含了進來。在抗戰之前,熱河與黑龍江、吉林、奉天一起也合稱「東四省」,東北淪陷期間熱河是偽滿洲國其中一省,導致戰後不少人習慣上仍把熱河當作東北的一部分,稱之為「東北十省」。

《袖珍地圖》為六十四開(10.5×14CM)紅色漆面精裝本,內有大小不一的摺疊地圖十二幅,依次是東北鐵路站名一覽圖、東北十省全圖、吉林省全圖、遼寧省全圖、嫩江省全圖、遼北省全圖、安東省全圖、松江省全圖、合江省全圖、黑龍江省全圖、興安省全圖、熱河省全圖。各圖單面印刷,其中東北鐵路站名一覽圖為黑白單色,其餘皆作五彩石印。有意思的是,發行者在地圖印刷過程中,所用紙張是舊地圖再利用,很厚實,好幾幅背面可見是某單張世界地圖,應該是在這些大幅面的廢棄地圖背面印刷後剪裁裝訂成冊的。

東北鐵路站名一覽圖較其他各圖特殊,用紙完全不同,是很薄的白棉紙,呈長條形。偽滿時期,日本關東軍為擴大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的便利,先後新(改)建約5700公裡的鐵路線,計有敦圖、朝開、拉濱、北黑、寧霍和霍黑、長白和白溫、圖佳、四西、梅輯和鴨大、錦古、綏佳鐵路等。到日本投降,東北鐵路總裡程已達11479公裡,超過全國鐵路總長的一半。編者於此專列鐵道線路及站名地圖,標記慢車車站、快車停車站、大車站、車站四種車站符號,大小車站數百個,以示東北鐵路之於全國的重要性。當時國內地圖集冊的編纂,插入這種日式風格的鐵道線路圖還是很少見的。

製圖手法方面,東北十省全圖和各分省圖著重表現行政區劃,未繪製地形地貌。各圖均列數字式比例尺及線段式比例尺,線段式比例尺分示公裡和市裡。東北十省全圖圖名誤作「東北九省全圖」(圖中所示仍為十省),增圖例於右下角。分省圖內本省各縣(旗)以不同顏色區分,外省(或外國)為同一種顏色。總體而言色彩美觀明快,清晰易讀;註記符號搭配較為簡潔,地名標註不多不少,符合小比例尺地圖的負載量。比例尺基本以1:200萬為主,佔了六幅;其餘1:225萬一幅,1:300萬三幅。最後的熱河省圖未標出縣一級行政區劃,與其他各分省圖幅迥異,疑為以他圖臨時補入。結合前面的全圖圖名誤作「東北九省全圖」,猜測編者最開先是按九省規劃製作本圖的。

出版時間溯源

 《袖珍地圖》還有一個獨立特行之處,即版權頁未註明出版時間,這又是一少見的編纂特點,造成難以對具體年代進行確認。筆者推測大約在1947年6月後,最晚不會超過數月。判斷標準按照國民黨當局自抗戰勝利後至1947年6月止的各省行政區劃變動,與各分省圖對照查證,即可得知大概。

遼寧省:

1、增設瀋陽市(省轄市),1947年6月改直轄市,仍為遼寧省省會駐地。十省全圖中哈爾濱、大連標註為市,瀋陽未標註;2、增設大連市(1945年9月),為直轄市;3、1947年6月5日,撫順縣治移千金寨。圖中縣治仍在原址。4、1947年6月5日析遼陽縣增設鞍山市。圖中鞍山為一般城市符號。5、1947年6月5日,營口縣改營口市。圖中已作市治符號。6、1947年6月5日析錦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錦州市,圖中無。7、1947年6月5日增設旅順市,圖中無。  

安東省:  

1、1947年6月5日析通化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通化市,省會由安東遷此,圖中無。省會仍在安東。2、1947年6月5日析安東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安東市,圖中無。3、增設孤山縣,治大孤山。圖中無,大孤山仍舊在莊河縣境內。  

遼北省:  

1、1947年6月5日析梨樹縣增設四平市,治四平街,圖中省治已作四平。2、1947年6月5日西安縣改北豐縣,圖中仍作西安縣。3、1947年6月5日省會由四平街遷遼源縣,圖中省會仍在四平。4、1947年6月5日撤銷雙山縣,裁入遼源縣,圖中雙山縣仍存。  

吉林省:  

1、1947年6月5日額穆縣改蛟河縣,縣治移蛟河。圖中已作蛟河。2、1947年6月5日析永吉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吉林市,省會由長春遷此。圖中無吉林市,但永吉已作省治符號。3、1947年6月5日乾安設治局改乾安縣,圖中已作縣。4、1947年6月5日增設九臺縣,治下九臺。圖中已繪出。5、1947年6月5日析長春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長春市,圖中已作市治符號。6、1947年6月5日析延吉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延吉市,圖中無。  

松江省:  

1、增設哈爾濱市(1945年9月),為直轄市。2、撤銷濱江縣(1945年9月),裁入哈爾濱市。圖中濱江縣名稱仍在,但跨入呼蘭縣境內,且著色不一致,疑有誤。3、1947年6月5日增設綏芬縣,治小綏芬。圖中作綏陽縣。4、1947年6月5日析寧安縣增設牡丹江市,省會由哈爾濱市遷此,圖中無,省會仍在哈爾濱。5、1947年6月5日東興設治局改東興縣,圖中已作縣。6、1947年6月5日以郭爾羅斯後旗轄地改設肇源縣,圖中縣名仍作郭爾羅斯後旗。  

合江省:  

1、1947年6月5日增設鶴立縣,治鶴立崗,圖中已繪出。2、1947年6月5日析樺川縣增設佳木斯市,圖中樺川縣治所在地已作佳木斯。3、1947年6月5日增設林口縣,治林口,圖中已繪出。  

黑龍江省:  

1、1947年6月5日鐵驪設治局改鐵驪縣,治鐵山包,圖中已作縣。2、1947年6月5日增設孫吳縣,圖中已繪出。3、1947年6月5日嫩江縣改嫩城縣,治墨爾根,圖中仍作嫩江縣。4、1947年6月5日德都設治局改德都縣,圖中已作縣。5、1947年6月5日克東設治局改克東縣,治二克山,圖中已作縣。6、1947年6月5日析龍鎮縣增設北安市,圖中仍作北安縣。  

嫩江省:  

1、1947年6月5日富裕設治局改富裕縣,圖中已作縣。2、1947年6月5日析龍江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齊齊哈爾市,圖中龍江縣治所在地已作齊齊哈爾。3、1947年6月5日泰康設治局改泰康縣,圖中已作縣。4、1947年6月5日甘南設治局改甘南縣,圖中已作縣。  

興安省:  

1、1947年6月5日布西設治局改布西縣,圖中仍作設治局。2、1947年6月5日索倫設治局改索倫縣,圖中已作縣。3、1947年6月5日析呼倫縣城區及其附近地增設海拉爾市,圖中縣治呼倫下以括號加注海拉爾。  

熱河省:  

1、1947年5月魯北設治局改魯北縣。2、1947年5月天山設治局改天山縣。3、林東縣治移舊貝子府,圖中縣治仍在原址。4、1947年5月析平泉縣增設寧城縣,治小城子,圖中已標出。5、增設凌南縣,圖中已標出。

對照上述國民黨方面行政區劃的變動,圖中有的已依據變動後的區劃繪製,有的仍是變動前的樣子,略顯雜亂不堪。據此分析,《袖珍地圖》的編纂正是在變動後幾個月的時限內,編者囿於時局的動蕩,尚未完全掌握區劃變動的情況,抑或因東北大部分已解放,國民黨當局鞭長莫及,區劃變動各行其是,信息不暢,無法查證所致。  

分省略記

分省圖各省轄縣,均依國民黨當局公布的區劃釐定,而解放區內各縣的劃定並未予以遵循,解放區各省人民政府所轄與國民黨方面公布的多有所不符,部分省區,如合江省、嫩江省等區劃變動極其頻繁。尤其是1947年4月23日,我黨領導下的內蒙古自治區在王爺廟(圖中位於遼北省科爾沁右翼前旗,今烏蘭浩特市)成立,轄區包括察哈爾省、寧夏省、興安省、遼北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分地區,與國民黨當局的九省區劃大相逕庭了。故此僅列《袖珍地圖》所示,以資參考,解放區各省區所轄變動暫付厥如。

遼寧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69912平方公裡,省會瀋陽。轄金縣、復縣、蓋平、海城、遼陽、本溪、新賓、清原、鐵嶺、撫順、瀋陽、法庫、康平、彰武、新民、黑山、遼中、臺安、北鎮、盤山、義縣、錦縣、錦西、興城、綏中25縣及大連直轄市。省轄市僅標出營口一地。  

安東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68221平方公裡,為面積最小一省。省會安東。轄安東、岫巖、莊河、鳳城、寬甸、桓仁、輯安、通化、臨江、柳河、輝南、金川、濛江、長白、撫松15縣。  

遼北省,比例尺1:225萬,面積89021平方公裡,省會四平。轄海龍、東豐、西安、西豐、開原、昌圖、梨樹、遼源、雙山、長嶺、通遼、科爾沁左翼前旗(後新秋)、科爾沁左翼後旗(吉爾嘎郎)、科爾沁左翼中旗(巴彥塔拉)、科爾沁右翼中旗(代欽塔拉)、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哈達)、科爾沁右翼後旗(察爾森)、扎賚特旗(巴彥哈喇)10縣8旗。  

吉林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112743平方公裡,省會吉林(圖中作永吉)。轄長春、懷德、雙陽、伊通、永吉、九臺、德惠、舒蘭、榆樹、扶餘、農安、乾安、蛟河、樺甸、磐石、敦化、安圖、延吉、和龍、汪清、琿春、郭爾羅斯前旗(前郭旗)21縣1旗。  

松江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88768平方公裡,省會哈爾濱市。轄濱江、雙城、呼蘭、蘭西、巴彥、青岡、安達、肇東、肇州、阿城、賓縣、木蘭、東興、延壽、珠河、五常、葦河、寧安、穆稜、綏陽、東寧、郭爾羅斯後旗(肇源)21縣1旗(濱江縣疑為誤繪)及哈爾濱直轄市。  

合江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110134平方公裡,省會佳木斯。轄樺川、湯原、鶴立、蘿北、綏濱、富錦、同江、撫遠、饒河、虎林、密山、寶清、依蘭、勃利、林口、通河、方正17縣。  

嫩江省,比例尺1:200萬,面積69244平方公裡,省會齊齊哈爾。轄龍江、景星、甘南、林甸、富裕、訥河、泰康、泰來、大賚、鎮東、安廣、洮安、洮南、突泉、開通、瞻榆、依克明安旗(大泉)、杜爾伯特旗(巴彥查幹)16縣2旗。  

黑龍江省,比例尺1:300萬,面積167326平方公裡,省會北安。轄北安、德都、嫩江、遜河、孫吳、奇克、璦琿、呼瑪、鷗浦、漠河、烏雲、佛山、通北、克東、克山、依安、拜泉、明水、海倫、望奎、綏稜、綏化、慶州、鐵驪24縣。  

興安省,比例尺1:300萬,面積249177平方公裡,為面積最大一省,省會海拉爾。轄呼倫、臚濱、室韋、雅魯、索倫、奇乾、布西設治局6縣1設治局。  

熱河省,比例尺1:300萬,面積179982平方公裡,省會承德。轄承德、灤平、平泉、隆化、豐寧、凌源、朝陽、阜新、建平、綏東、赤峰、開魯、林西、圍場、經棚、林東、魯北、天山、寧城、凌南,轄20縣。另有昆都一處作縣治符號,應為阿魯科爾沁旗。  

後記

從版權頁可知《袖珍地圖》的編纂人、出版人、發行人、印刷人、銷售人皆為同一家機構,不過遍查網絡竟無隻言片語,找不到任何相關信息,其製作者冷文成生平亦無可考。這本《袖珍地圖》是目前筆者所知僅有的「同茂地圖社」的作品,國圖無館藏,無任何資料可供參考。此本筆者購自於淘寶網站,其他再未有任何拍賣、出售等記錄,殊為不解且更增幾分神秘感了。


      以上就是本期【地圖收藏】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哪些想在本平臺推送的地圖、想了解的地方,歡迎私信推薦我們~

      整合全球地圖資源、分享全網地圖資訊,歡迎關注後宮地圖三千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第一時間獲取推送。

 

       喜歡就關注並轉發啦~

相關焦點

  • 【民國收藏】中華民國地圖和現在地圖有什麼不同?
    中華民國於建國初期承襲清朝舊制,一開始便轄有江蘇
  • 【地圖收藏442】《福建省會城市全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福建省會城市全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省高管局與高德地圖的合作之舟啟航了!
    省高管局通過氣象合作、道路巡查、高清監控、施工審批和現場處置,海納百川地將各類信息融匯在一起。高德地圖則充分發揮豐富的交通數據收集、處理和發布經驗,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電子地圖上的紅色「小雪花❄」只是小試牛刀,後期合作空間廣闊。——為智能交通描繪遠景。
  • 【往●事】縮省方案中以邢臺為省會的兩種方案
    民國縮省方案中以邢臺為省會的兩種方案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基本延續了明清以來數百年的區劃定式,近代民國時期,從官方到民間掀起了此起彼伏的縮小省區、實行省縣二級管理的縮省運動,貫穿整個民國,乃至新中國成立後,退守寶島的國民政府仍在對大陸進行縮省規劃,這段時期是中國近代最接近於打破傳統的省級區劃的時期。如今早已時過境遷,那些曾經的縮省方案自然也就無限期地被擱置了。
  • 東北三省人文地圖
    以北京為首都,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中國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絢爛多彩。萬裡長城、北京故宮、杭州西湖、蘇州園林、秦陵兵馬俑等自然文化遺產享譽中外。
  • 【互動】紀念為地圖逝去的青春
    圖3:1945年8月國民政府第一次重劃東北九省,1999年做,此系列共十幅,1907-1979我念國中是1989-92年,當時臺灣國中地理課本還上大量的中國分省地理,基本上是一省一課到兩課,比同時期中國大陸教得還多。好笑的是,直到1990年代臺灣的地理課本,還用1949年的中華民國「三十五省」區劃來教,此外鐵路、城市也都是舊名,實在是把地理當成歷史!
  • 【地圖收藏459】1928《京師內外城詳細地圖》
    ☞微信後臺回復【地圖收藏】即可獲取1928《京師內外城詳細地圖》高清原圖
  • 王春林:民國時期東北大學的創辦與流亡
    經過同學提示,我選擇以東北大學為研究的切入點。關於東北大學的專門研究,當時有王振乾等編著《東北大學史稿》以及張馥、程丕來等幾篇學位論文。程丕來論文是研究抗戰內遷四川時期的東北大學。關於民國時期大學國立化問題,王東傑教授的《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是比較經典的研究。
  • 曾經的東北四省,如今只剩下東北三省,消失在歷史進程中的熱河省
    東北三省這個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在近代,東北地區是按照四省劃分的,即:奉天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還有現在已經被取消的熱河省。今天我們就說說曾經的熱河省以及它為何會被取消。至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置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改制為省。也就是說最早的熱河省的起源是從1928年開始的。二、熱河的轄區範圍熱河當時的省會為承德,1914年2月設立,1955年7月30日撤銷。他位於目前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三省的交界地帶。其中幾個比較大的城市為承德、赤峰、朝陽、錦州。
  • 中國加上外蒙就是民國時期的秋海棠地圖嗎?
    眾所周知,民國時期的中國地圖形似一片海棠,因此也稱作是秋海棠地圖,面積為1154萬平方公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中國外蒙地區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宣布獨立,隨後又回歸中國的統治,中央也在此地留有駐軍和辦事人員。1921年,蘇俄紅軍以清剿白俄匪軍為由,侵入中國外蒙,擊敗中國駐軍,扶持外蒙獨立,但未獲中國和國際承認。
  • 大明輿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商丘老地圖合集
    1824年-1825年 清道光四年至五年 六省黃河埽埧河道全圖1832年-1855年 清道光十二年至清鹹豐五年 豫省輿圖 1938年 民國二十七年 河南省明細地圖 比例尺100萬國民黨統治時期政區示意圖
  • 民國時期 | 新疆省歷任行政長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不久,清帝宣布退位詔書,中華民國成立關於民國時期新疆省行政長官的稱謂:1911年辛亥革命後至1912年,稱「都督」;1912年至1914年5月23日,新疆省行政長官被稱為「民政長」,1914年5月至1916年7月6日稱「巡按使」。
  • 唐山玉田燕山疊翠發現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
    村民:「在這裡發現的地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芳)日前,網友高先生給環渤海新聞網編輯部打來熱線電話,稱有村民在玉田境內發現了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經有關文物專家鑑定,該地圖確為抗日戰爭時期遺存。  村民修路意外發現抗戰地圖  7月7日,記者沿著玉田當地百姓打通的海拔360多米高的山路,來到高先生所說發現民國地圖的地方——玉田縣唐自頭鎮小燕山口村東側燕山疊翠後屏山腰老母洞。
  • 民國時代的中國漫畫地圖:外蒙古尚未獨立,庫頁島依舊留有中國人
    地圖以漫畫形式描繪了民國時中國各地山川地貌、民族風情、名勝古蹟、珍稀動物等,中英文標註。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看,現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中。《象形中華民國人物輿地全圖》全貌,詳細的記載了民國時期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黑龍江與蘇聯接壤處,沙皇俄國通過1858年《璦琿條約》和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逼迫清政府割讓黑龍江以東的土地及庫頁島。
  • 講座|王春林:民國時期東北大學的創辦與流亡
    另外從地域角度觀察,東北大學有其獨特性。故最終將題目定為《地域與使命:民國時期東北大學的創辦與流亡》。從經費攤派到校務管理,乃至學生生源方面,奉天省的首省地位都得到充分體現。雖然吉林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但也有較強的省籍意識,甚至有趕超奉天省的想法。吉林未參與東大經費分攤與該省計劃創辦吉林大學直接相關。但受財力之限,吉大建設也面臨相當的困難。東北大學文法學院九一八事變之前,地方勢力對於東北大學的支持可謂不遺餘力。
  • 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新中國地圖》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和世界行政區劃有很大變更,交通設施亦日新月異,舊有地圖已不適用,全國迫切需要新地圖了解國內和世界形勢。1949年9月橫空出世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初版《新中國地圖》和《新世界地圖》,關於這個理想的「民主共和國」也只有在此時此刻曇花一現!關於《新世界地圖》昨日已做初步介紹,今日主要任務是詳解「民主共和國」的國內形勢,窺探這個理想國度!
  • 看看臺灣出版的中國地圖,心情好多了!
    此地圖中,中國有三十五個行省,十四個直轄市,兩個地方,一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臺灣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貴州省、雲南省、海南特別行政區,以上屬於華南地區。浙江省、江蘇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屬於華中地區。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北六省屬於華北地區。
  • 這些省推出的疫情地圖原來有這麼多功能
    目前,該系統已經提供給四川省衛健委使用,後續將持續跟進省衛健委需求,不斷優化和完善服務內容,全力服務疫情防控攻堅戰。因疫情發生正值春節假期,技術人員分散,福建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在省測繪地理信息發展中心的支持下,於1月31日成立了福建省疫情防控地理信息服務突擊隊,及時聯繫福建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等部門,獲取權威疫情數據,開展疫情地圖手機版資料的收集、編制和製作,主動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 臺灣出版的中國地圖:一平米也不能少!
    這種地圖在臺灣省到處可見,在香港和澳門不多見,但可以買的著。感覺3200萬港澳臺同胞(臺2400+港740+澳60)真的很幸福,他們心中的中國比大陸同胞心中的大。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北六省屬於華北地區。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及蒙古地方,屬於塞北地區。西康省、青海省、新疆省及西藏地方,屬於西部地區。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此九省屬於東北地區。
  • 看看臺灣出版的中國地圖:心情好多了!
    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北六省屬於華北地區。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及蒙古地方,屬於塞北地區。西康省、青海省、新疆省及西藏地方,屬於西部地區。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此九省屬於東北地區。哈爾濱、瀋陽、大連、北平、天津、青島、西安、漢口、上海、南京、重慶、廣州、臺北、高雄,是十四個直轄市,也叫做院轄市。由中央(行政院)直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