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豐巢二次取費事件,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這裡不再贅言,直接切入主題:
豐巢二次取費,到底向市場傳達了什麼信息?
一個疑問。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信息後,就有一個疑問,豐巢二次取費,傷害的是其服務對象快遞企業的客戶,為啥自始至終,快遞公司沒有一家站出來,表達關切呢?
從哪個邏輯上講,豐巢都不敢將黑手伸向快遞公司的客戶,除非是快遞公司借豐巢之手向客戶二次收費。如果二者不是一個幕後老闆,穿一條褲子,共用一個決策中心,你想快遞公司會允許豐巢損害自己客戶利益嗎?剝削階級而已,一旦條件具備,就會暴露嗜血本質。
一次兼併重組。
2020年5月5日,順豐官網披露信息,順豐控股企業豐巢與中國郵政子公司速遞易實現合併。豐巢股東序列自此由順豐、中通、申通、韻達等,變為順豐、中國郵政、中通、申通、韻達等;合併后豐巢快遞櫃佔有接近70%市場份額,服務快遞企業幾乎涵蓋國內所有快遞企業,那麼,在快遞櫃市場,一個名符其實的巨無霸「豐巢」形成。自此,豐巢由一家社會企業變為了國有持股企業,成功代表了國內快遞企業的全部訴求,不存在天敵,除了消費者,大家注意中國郵政是其第二大股東,佔股18%。
一次強硬表態。
2020年5月9日,豐巢強硬表態,大概意思是豐巢自己企業制定市場政策是其內部實務,與消費者無關,消費者你愛用不用,但不要幹涉豐巢內部工作。
一次道歉。
2020年5月13日,郵政總局約談豐巢。
2020年5月15日,豐巢修改取費模式,最大變動為免費時限由12小時變為18小時。
2020年5月16日,豐巢北京宣布暫停北京地區豐巢快遞櫃雙向投遞業務,理由是升級需要。
這裡面有亮點。一是消費者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我什麼時候成為了豐巢的用戶,豐巢的用戶不是快遞公司嗎?他們二者合分我的快遞費用嗎不是。再一個就是,當前防控疫情形勢如此嚴峻,豐巢暫停首都快遞櫃使用。這不得不讓人多想呀!
關於豐巢的一些思考:
一封快遞,兩次收費。走遍世界獨一份!
關於豐巢道歉?馬前卒而已,有啥誠意可言!
豐巢怎麼這麼有底氣?
豐巢代表的是主流快遞企業的利益。
豐巢表達的是其股東順豐/中國郵政/中通/申通/韻達等主流快遞企業的訴求。
豐巢事件是希望對全體消費者二次收費。
如此褥羊毛的「良苦用心」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來的呢?了解了這個演變過程,結合壟斷資本的特性,就不難理解整個豐巢事件向我們傳達的市場信息了。隨著我國市場化發展深入,逐漸開始出現一些社會資本對社會資源的壟斷現象,資本一旦實現壟斷,就會很容易暴露唯利是圖的本質,值得警惕。
快遞企業為解決投遞問題,聯合成立了豐巢。
豐巢建好了,發現「哇!這個是可以向消費者收費的。於是處心積慮,多放洽談,通過了合併重組方案,至此消除了快遞行業內部壁壘,統一了最後一段快遞之路共識:
即服務對象由快遞企業逐步轉變為消費者。向消費者發起進攻,轉移豐巢盈利方向,進而實現快遞企業額外創收!
豐巢,股東為全體快遞企業,市場份額幾乎壟斷國內快遞櫃市場,快遞櫃市場名副其實的超級託拉斯!有什麼不敢幹的!
面對超級託拉斯企業,店大欺客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
意識普法。積極學習反壟斷法。
制度維權。建議民間成立自己的工會組織,方便主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