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爆發之前】這是1950年韓戰爆發之前的漢城,在朝鮮歷史上漢城和平壤一樣,都是半島上非常重要的城市。不過在1945年因為日本的戰敗,這裡隨著日本人的離去反而成為了美國人進駐的地方。同時半島北方也進入了蘇聯人,於是朝鮮成為了兩大強國對立的前沿,時刻面臨著分裂的危險。從這個建築上寫的標語就能知道南朝鮮想要北進,統一整個半島的意願。
【韓國銀行正門】圖中漢城銀行正門上懸掛著很多國旗,這是在歡迎聯合國的派遣團。當時的聯合國已經成立,而韓戰就是聯合國早期遇到了一場戰爭。也可以看出這個銀行大樓建造的非常氣派,很有歐洲風格。想必這應該是日本人佔據時期建造的,隨著日本人的敗退在朝鮮半島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日本人遺留的建築,很多也保留到了如今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漢城商業街】對於朝鮮半島,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都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商業街上的店鋪招牌都是漢字書寫,還是繁體字。「據說在清朝晚期,很多朝鮮地區依然在用明朝末代崇禎皇帝的年號,」可以說很多人還是很懷念明朝的。但美國人的到來使當時的韓國成為了美國人在戰爭期間重要的盟友,直到如今韓國都有美國軍事力量的存在。
【漢城街頭】朝鮮這個國家在古代和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有一種說法是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很多中原先民來到如今的我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定居。尤其是商朝末年,隨著商朝的覆滅很多王族成員帶著家族老小來到了東北,也包括後來的朝鮮北部定居。商朝崇尚白色,民眾的服裝經常以白色為尊,這個商朝習俗一直留到如今。所以在1950年的朝鮮半島上,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能看到百姓們經常身穿白衣、白褲,這顯然已經成為了民族傳統。
【美軍駐韓基地】這裡是美軍龍山基地外的漢城街道,這裡除了一片祥和寧靜以外,沒有任何戰爭即將來臨的氣息,但表面的安靜祥和只是一種假象。隨著「南北」雙方的對峙愈演愈烈,「三八線」上衝突不斷,而漢城這座離「三八線」近在咫尺的韓國首都,也即將在戰火中被以成平地。同時這座城市也幾度易手,成為了半島上遭遇戰火蹂躪最多的城市。
【韓國兵營】這是韓軍步兵第三十二師團的駐地,雖是兵營卻也看不出殺氣騰騰的感覺,反而是車輛、行人自由穿行。雖說在當時的半島雙方高層早已劍拔弩張,但是平民的生活依然如故。然而1950年的和平只持續了半年的時光,便於6月25日爆發了戰爭,漢城以及整個半島的祥和生活,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的凌厲攻勢擊的粉碎,6月28日漢城便被人民軍佔領。
【進攻漢城的志願軍】1950年6月28日漢城被攻佔,3個月後的聯合國軍再次奪回了這裡。我國出兵以後於1951年1月4日再次攻克漢城,然而聯合國軍再次於1951年3月15日奪回漢城。原本在戰爭爆發之前的漢城一片祥和,但幾度易手以後,這裡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遍地都是瓦礫成堆的廢墟和滿目瘡痍的街道。戰爭的殘酷讓朝鮮的民眾無處可去,也讓很多人喪失了家園,希望戰爭遠離,世界永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