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什麼組建聯合國軍,難道對自己沒信心?

2021-01-10 深更讀史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了,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打得韓國狼狽不堪,根本組織不了有效的反擊,再退就要退到海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出手了,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個國家組成了所謂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改變了半島局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最終我國無奈派出志願軍參加了這場戰爭。

那麼,這裡面有個疑問,美國為什麼要組建聯合國軍,難道對自己單獨參戰沒有信心?

韓戰爆發後,北朝鮮軍隊接連取得勝利,不斷向南推進。韓國沒幾天就把漢城丟了,幾乎是無路可退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竟然還在聯合國商量著要組建聯合國軍,難道不但心黃花菜都涼了?我們一般認為仁川登陸才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戰的開始,其實不然,早在聯合國軍組建前,美國就已經參與了。

對於半島,當時美蘇兩國都已經沒有駐軍了,所謂的軍事顧問團不包括在內。在兩國分別建立後沒有多久,就紛紛撤離了。

誰都知道三八線守不住半島的和平,美國對於半島還是非常重視的,在美國戰略裡,半島是遏制共產主義的前沿陣地。

然而,在戰爭爆發前,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曾經發表過一個演說,在演說中,艾奇遜劃出了一條針對共產主義的防線,然而半島和臺灣卻不在其中。對於這兩個地區的威脅,他也提出首先要依靠被攻擊的民族來抵抗,然而就要靠聯合國憲章下所承擔的責任了。

其實這個表述非常明顯了,即便半島爆發戰爭,那麼首先也要靠他們自己,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要靠聯合國了。

在戰爭當天,美國就得到消息了。韓國的表述是開城已告失守,其意思是說人民軍進攻神速,有點頂不住了。沒多久,漢城丟了,這讓美國大驚失色,急忙派遣軍隊入朝作戰。

第24師原屬駐日本佔領軍,駐防日本九州的熊本,因為該師駐地距離朝鮮半島最近,所以中了頭彩,緊急情況下,第1團史密斯特遣隊緊急在朝鮮登陸,並在烏山投入作戰,美國正式參加了韓戰。

儘管美國已經出兵了,但美國在聯合國的活動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由於蘇聯的缺席,在美國操控下,聯合國通過了多項決議,拼湊16國部隊組成了「聯合國軍」,投入到朝鮮戰場。

之所以組建聯合國軍,其實就是美國想披上合法的外衣,進而擴大戰爭規模,這並非對於美軍的不自信。

雖然聯合國軍以美國為首,除了英國還有點實力外,其他國家都是打醬油的,無非是巴結一下美國,或者給美國個面子罷了。

但是在美國的想法中,這是聯合國的行為,並非美國無理幹涉他國。

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幌子罷了,所以當時美國助理國務卿魯斯克就叫囂:「我們就是聯合國。」

其實他一句話就表明了一切。

相關焦點

  • 韓戰爆發時,蘇聯為什麼缺席聯合國安理會?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做出了武裝幹涉朝鮮的決定,陸續有數十萬美軍進入朝鮮戰場。7月7日,美國輕易地促使聯合國同意了組織「聯合國軍」的提議,之所以美國可以迅速出戰並操控聯合國,是因為蘇聯缺席了聯合國安理會,也就沒有使用寶貴的一票否決權。
  • 韓戰爆發,偉人決定向東北運兵70萬,美國情報機構竟然沒發現
    朝鮮的梅雨季節已到來,天空下起了大雨。南朝鮮的前線指揮和美國的軍事顧問正在享受周末,根本沒有想到金日成正在指揮軍隊向「三八線」附近開赴。那天夜裡,滂沱大雨下個不停。突然,一聲聲悶響從「三八線」上傳來,頓時火光沖天,映紅了黑漆漆的夜,也打破了朝鮮半島的寧靜。1950年6月25日,隨著一聲槍響,無數炮彈從「三八線」上空划過——韓戰爆發了。
  • 中共黨史研究︱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何不同意臺灣出兵?
    蘇聯檔案解密後,中蘇之間的國家關係、兩黨關係以及中朝之間的國家關係、兩黨關係等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彌補了長久以來對中美、蘇美關係的單方面分析的不足。自韓戰爆發始,中國政府就認為臺灣問題與己密切相關,美國同樣持此種看法。如何使用或圍繞臺灣作決策,是中美兩國都在思考的問題,從而有了中國在聯合國的「控訴美國侵略臺灣案」。中美臺之間的較量,是同時在戰場內外展開的。
  • 韓戰:菲律賓軍蚍蜉撼樹 以卵擊石
    韓戰的菲律賓軍人韓戰爆發後,菲律賓追隨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致使兩國直接貿易中斷。之後,又變本加厲成為美國的幫兇。菲律賓軍隊是「聯合國軍」中除美英軍之外,反應最積極的一個———第一個抵達戰場,也是僅有的兩個派出作戰部隊的亞洲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泰國。
  • 韓戰爆發,蔣介石企圖派國民黨軍參戰,被美國人拒絕
    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爆發。當這一震驚世界的消息傳到臺北時,剛剛復職3個多月的「總統」蔣介石正在用早餐。「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將自漢城的一些零星混亂的情況簡單匯總之後,報告給蔣介石。中午,蔣介石在陽明山「總統」官邸召集緊急軍政會議。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可是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不久之後丟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讓戰爭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計劃還很長久的戰爭突然間就到了尾聲了! 這時候的蘇聯在遠東也是勢如破竹,但是現在的美國已經不願意看到蘇聯在朝鮮地區一家獨大,但是苦於自己的兵力又遠在千裡之外,所以就緊急制定了一個對策。
  • 美國組織「聯合國軍」幹涉朝鮮內戰,為什麼蘇聯沒有投反對票?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第二天中午,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提出議案,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認定北朝鮮為「侵略國家」。1950年6月27日上午,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成員國發照會,要求聯合國成員提供必要的援助來抗擊「朝鮮的侵略「,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此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正在距前線1000多公裡的日本東京「第一大廈,樂觀地等待著「感恩節」——這個被他確定的美國士兵得勝班師時刻的到來。仁川登陸的成功,「聯合國軍」的勢如破竹,眼看即將打到鴨綠江岸的幾乎已不可逆轉的趨勢,使眼前這場韓戰幾乎成了他個人展示軍事天才的舞臺。
  • 韓戰的結局,為什麼停在了三八線?
    1950年六月,韓戰在三八線附近爆發,因為美國的突然幹預,使原本只不過是一場朝鮮的內部戰爭逐漸變成了一場國際化局部戰爭。中國因為保家衛國的需要,被迫參加了這場戰爭,以志願軍的名義入朝作戰,並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到1953年七月,在三八線附近結束戰爭,並籤訂停戰協定為止,韓戰總共進行了三年零一個月。
  • 韓戰結束後,對美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戰爭結束後,在美國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給美國國內帶來的影響也是沉痛的。但也正是這場不光彩的戰爭,使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並且改變其在全球的戰略布局。從冷戰開始一直到韓戰結束之前,美國的遏制政策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層面,如北約的建立和馬歇爾計劃的提出等。
  • 韓戰爆發的真正原因:都是誤判惹的事
    很顯然,這時史達林對於朝鮮進攻韓國的立場已經從原來的不支持開始有所轉變了。在得到史達林的同意後,1950年3月金日成秘密訪蘇,最終得到蘇聯對其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的全面支持。為什麼史達林會在這時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 冷戰下的局部熱戰:韓戰爆發的始末
    1947年10月,美國片面終止了蘇美聯合委員會的工作,將朝鮮獨立統一問題提交給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並操縱聯合國大會於11月通過非法決議,決定在外國軍隊無限期佔領下,在朝鮮舉行議會,選舉成立朝鮮政府和建立武裝力量。
  • 韓戰時期,印度為什麼要批評美國,幫助中國
    幾十年前的韓戰,直接捲入了中國、朝鮮、韓國三個東亞國家。同為亞洲大國的印度並沒有參與朝鮮的軍事行動,但它也沒閒著。 1950年1月26日,現代意義上的印度國家才正式成立。
  • 韓戰爆發後,中國此司令員提前預警:美軍會在仁川等地登陸!
    1950年6月,朝鮮南北戰爭爆發。隨即,美國宣布介入戰爭,出兵助戰李承晚。7月13日,為了保家衛國,新中國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調解放軍第13兵團歸邊防軍建制,任命鄧華為第13兵團司令員。7月底,鄧華率領第38、第39、第40軍等部隊由廣東、湖南、河南等地北上,到達東北中朝邊境地區,保衛邊疆,並隨時準備入朝作戰。鄧華正好40歲,但是老紅軍出身,是從排長、連長一步步打出來的,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到達東北邊境後,立即了解和研究朝鮮的敵我情況,並找出對策。
  • 韓戰,三十九軍水淹美國海軍陸戰隊,李奇微直言:沒想到
    吳信泉知道炸開水壩對美國人的傷害,但他也深知如果炸開水壩也會給朝鮮人民帶來傷害,而且水壩一旦炸毀,戰爭結束後還要重新修建。利用水壩作戰,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抗戰時期的花園口決堤就是個例子,雖然給日軍造成了殺傷並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但下遊的百姓也深受水患之苦。無奈之下,吳信泉只決定開閘放水,而沒有對大壩進行大規模破壞。
  • ...媲美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_歷史|越戰|韓戰|越南共和國
    根據美國二戰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來排序:一、亞洲流感:美國死亡人數估計在7萬至11萬6千之間。亞洲流感可能大家聽得不多,亞洲流感是一種最初於1957年在中國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遍全世界(包括美國)。病毒一直持續到1958年,是人類第二次威脅性的大流感是「亞洲流感」。這次流感因首發地為亞洲而得名,應稱為甲2(H2N2)亞型流感。
  • 朝韓關係惡化,回顧三年韓戰
    近日,因「傳單問題」,朝鮮徹底炸毀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聯絡辦公室,朝韓關係急劇惡化。和平來之不易,今天我們共同回顧六十多年前的韓戰,緬懷先烈。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與蘇聯約定,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接受日本的受降。至此朝鮮半島被一分為二,分別在美國與蘇聯的影響下,走向分裂。
  • 韓戰爆發後,蔣介石三次請戰三次被拒,美軍也擔心他的野心
    1950年韓戰爆發後,我軍接連發起五次大戰役,一度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附近,這讓當時的美軍將領麥克阿瑟陷入了絕望,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利用核武器結束戰鬥,甚至極力建議美國總統杜魯門將臺灣國民黨軍隊編入「聯合國軍」,企圖讓國民黨大肆侵犯我國東南沿海,以此為朝鮮戰場減負。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 朝鮮戰場上面為什麼沒有臺灣的介入,原因是美國不同意
    假如沒有韓戰的爆發,解放軍可能就打過臺灣海峽解放臺灣了。當時的解放軍已經做好了解放臺灣的一系列準備,而且那時候的美國因為對蔣介石和他的政黨已經失去了信心,哪怕是宋美齡多次來到國外,美國對於國民黨的軍援也是不可避免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