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連續不急轉彎 科技內需是任務...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6日至18日召開。

  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會議部署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八大重點任務。

  正文

  與政治局會議相比,有以下新信息值得關注。

  一、宏觀政策強調連續性、不急轉彎,即邊際收緊,慢踩剎車

  政策連續性體現在會議提出,繼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同時,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從「可持續」、「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表述來看,我們判斷明年宏觀政策仍是回歸中性,相比今年而言即是邊際收緊,從「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表述來看,與我們之前判斷的「邊際收緊,慢踩剎車」是一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強調了諸多結構性支持領域,且均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首位,同時政策定調段落提出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也有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有效之意。

  二、強化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科技創新產業迎來新發展階段

  明年八大任務中的前兩項是強化科技力量和增長產業鏈自主可控。會議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

  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確定性加大、美國對我技術脫鉤背景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作為首要任務體現了中央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也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和必然選擇。在人口紅利基本釋放完畢和大建設時代基本結束的宏大歷史背景中,科技被賦予重要的歷史任務是時代的要求,是保持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穩定潛在增速和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必然選擇。

  從未來相當長的時間維度來看,科技創新產業註定要替代傳統產業。從產業進步方向、政策支持領域和產業利潤來看,科技創新產業或將成為獲取超額收益的明星產業。

  三、堅持擴大內需、注重需求側管理,消費升級和新基建是亮點

  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消費端提出的主要著力點在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投資端提出的主要著力點在增強投資增長後勁,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需求側管理不是需求側刺激,而是著眼於解決限制需求的深層次體制性制度性問題,重點是改革和管理。重點包括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教育、醫療和養老體制的改革等等。

  特別是房地產堅持房住不炒,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防止房地產價格高企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四、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是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條件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繼續釋放改革開放新紅利。要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五、將糧食安全、碳中和工作納入重點任務,種業和新能源蘊藏新機遇

  此次經濟工作會議將將糧食安全、碳中和工作納入重點任務。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風險提示:冬季疫情反彈,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

(文章來源:文濤宏觀債券研究)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各大機構全面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
    下面是各大機構對此次會議解讀:安信證券:政策強調「不急轉彎」 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安信證券指出,12月以來市場的下跌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未來退出和收緊的過度擔憂。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不急轉彎」,我們研判未來政策逐步退出,投資者所擔心的「政策懸崖」現象出現概率極低。
  • 宏觀調控「不急轉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相比去年,今年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會議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八大重點任務的部署,勾勒出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十大看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矚目 明確特殊重要一年任務
    【環球時報記者李勇 青木 辛斌 張旺 張靜】「中國提出宏觀政策不急轉彎」「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位列八大任務首位」「北京將為新的五年規劃爭取一個強有力的開端」……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外界關注。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防風險、穩槓桿、慢轉變
    強調外圍風險,要求政策連續。201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的是國內「三期疊加」影響之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得力之下實現全球最高增速,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卻更加強調外圍的不確定性。對外圍風險的擔憂,對國內經濟修復基礎的警惕要求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   財政保持適度支出強度。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八大任務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對於明年經濟工作具體怎麼幹?
  • 中央最新定調明年經濟:宏觀政策不急轉彎 資本市場也有提及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張達、程丹、江聃、賀覺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5點吃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附要點對比圖)
    看多邏輯包括: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核心關鍵詞——「不急轉彎」,釋放出明確政策信號,此前投資者擔心的「政策懸崖」出現概率降低;2)國內:經濟復甦繼續,其中製造業+可選消費超預期;工業方面,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0.1pct),出口交貨值創
  •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
    保持必要支持力度 宏觀調控「不急轉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上,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為明年經濟政策劃出重點。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中信建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重視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附股)
    中信建投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舉行,會議指出明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會議確定,明年的重點任務中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此次會議繼續強調要大力發展租賃住房,並在表述上更為細緻全面:要求「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具體在租購同權、土地供應傾斜、供應主體要求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稅費負擔降低、市場秩序整頓、租金合理調控六方面提出要求。我們認為,明年行業政策總基調平穩,為行業發展創造相對穩定的環境。此外,會議還要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利於房企城市更新貨值的轉化和物業管理行業拓展市場空間。
  • 汪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正常化,但不會急轉彎
    【財新網】(專欄作家 汪濤)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確定了2021年政府的主要發展目標和政策基調。和往年一樣,本次會議未公布經濟增長等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應會在2021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正式公布。
  • 天風策略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已定 布局春季躁動
    會議核心內容點評:  1、相對溫和的宏觀政策表述:1)整體定調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意味著不會出現太大幅度的主動收縮,避免政策的大開大合。2)肯定了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對於今年以來攀升的槓桿率,後續的態度在「穩」不在「降」。
  • 詳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怎麼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詳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怎麼幹?12月16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來源:中泰證券資管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海通宏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轉 但不「急轉」
    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宏觀政策強調「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會急轉彎。我們認為今年貨幣、財政均加碼穩增長,部分措施只是疫情衝擊下的「偶然」,穩增長和防風險並重才是「常態」。貨幣靈活精準,穩定宏觀槓桿。
  • 穩增長和防風險並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政策穩定性信號
    ■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慧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宏觀政策強調了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完善減稅降費政策。貨幣政策定調為精準、合理,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財信研究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政策不急轉彎,新格局要...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 李沫 陳然正文事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八大重點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強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主因在於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製造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等經濟內生動能恢復仍需必要政策支持,而「六穩」「六保」目標是經濟內動能恢復的基礎,因此明年「六穩」「六保」主基調不變。
  • 安信策略:堅持長期主義、提高風險預判能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
    原標題:【安信策略】堅持長期主義、提高風險預判能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   主要結論   1、
  • 趙偉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退潮」已定 前路指向「轉型」
    >「退潮」方向已定,「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兼顧託底性和結構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表述較7月政治局會議的「更加積極有為」、「更加靈活適度」出現明顯調整,政策「退潮」的大方向已經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