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彭禮堂教授、我校傑出校友袁新意為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給農村各鄉鎮中學做些實事好事,為麻城16個鄉鎮搭建了校友群,宋埠中學校友群也搭建完成。歡迎宋埠中學(宋埠中學前身為市二中,後因合區並鄉、合校並校等原因,如拜郊中學、龍井中學、肖畈中學、新林中學等學校都已合併或隸屬現在的宋埠中心學校)校友加入。
彭禮堂教授、校友袁新意在做公益活動
十年公益教育勵志:彭禮堂教授在堅守
「有趣,是一個人的高級魅力,但有故事有情懷,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這是彭禮堂教授對孩子們最常說的話。而彭教授的故事和情懷,無不和「教育」與「公益」緊密相連。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彭禮堂教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站在講臺上已有三十年了。十年前他開始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做麻城黃岡在湖北全國海外各地大中學孩子公益教育。回首近十年,他的課程中多了一門特殊的課——公益教育勵志。在華科,無論是學校新進教師培訓還是法學院的本碩博新生開學,第一門課經常是彭教授的勵志講座。此外,學校的貧困生和義工平時的校園生活,選調生入職崗前培訓,院系年輕老師如何應對生存壓力,也都會有彭教授的《苦難輝煌:從曲中見直從不利中見利》、《做一個對家鄉和社會有用的人》、《公益教育幸福人生》等勵志課。「心態超好」、「精神強大」,是彭教授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子們的期待,也是他十年公益教育堅守的初心。這麼些年來,他開展公益講座百餘場,受益數十萬人。彭教授儼然成了數千人華科黃麻學子之家和985黃麻學子群體的大家長。
作為一名公益教育的踐行者,彭教授的公益教育活動覆蓋了大中小學生和家長,他的「勵志講堂」也早已走出了華科的校園。華師一附中、黃岡中學、黃石二中、荊門龍泉中學、新洲一中、黃梅一中、黃岡外校……武漢及周邊縣市的初高中學子和家長們,也時常受到彭教授《做一個唯一的自己》、《心態好一切皆好》《為他人好也是為自己好》等勵志課的鼓舞與激勵。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還受邀給雲南臨翔一中、湖北通山一中、華中科大附屬中學兩省三校3000多名高三師生做了一場《爭做「高大上」熱愛生活的人》的勵志講座。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彭教授每年都去麻城一中、麻城實驗高中、麻城三中等中學做勵志講座。麻城和華科作為彭教授的家鄉和工作所在地,是他教育公益的情懷所系,也是這十年教育公益開始的地方。憑藉著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彭教授以華科麻城黃岡為中心,將「黃麻學子萬松公益教育」的影響力一點一點向省內國內海外輻射,鼓舞更多的大中學孩子和家長們。
除了為大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對中學生堅持勵志教育外,近年來彭教授也開始將目光放到了小學生的身上。關注小學生甚至學齡前兒童的健康順利成長。從娃娃抓起建立良好的習慣、強大的心理和樂觀的心態。這也是彭教授公益教育勵志工作的新起點。
個人簡介
彭禮堂,麻城人,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法學院工會主席、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兼任中國財稅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湖北省財稅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