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彭禮堂教授、校友袁新意為麻城市宋埠中學搭建校友群

2020-12-27 黃岡人看世界

華科彭禮堂教授、我校傑出校友袁新意為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給農村各鄉鎮中學做些實事好事,為麻城16個鄉鎮搭建了校友群,宋埠中學校友群也搭建完成。歡迎宋埠中學(宋埠中學前身為市二中,後因合區並鄉、合校並校等原因,如拜郊中學、龍井中學、肖畈中學、新林中學等學校都已合併或隸屬現在的宋埠中心學校)校友加入。

彭禮堂教授、校友袁新意在做公益活動

十年公益教育勵志:彭禮堂教授在堅守

「有趣,是一個人的高級魅力,但有故事有情懷,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這是彭禮堂教授對孩子們最常說的話。而彭教授的故事和情懷,無不和「教育」與「公益」緊密相連。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彭禮堂教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站在講臺上已有三十年了。十年前他開始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做麻城黃岡在湖北全國海外各地大中學孩子公益教育。回首近十年,他的課程中多了一門特殊的課——公益教育勵志。在華科,無論是學校新進教師培訓還是法學院的本碩博新生開學,第一門課經常是彭教授的勵志講座。此外,學校的貧困生和義工平時的校園生活,選調生入職崗前培訓,院系年輕老師如何應對生存壓力,也都會有彭教授的《苦難輝煌:從曲中見直從不利中見利》、《做一個對家鄉和社會有用的人》、《公益教育幸福人生》等勵志課。「心態超好」、「精神強大」,是彭教授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子們的期待,也是他十年公益教育堅守的初心。這麼些年來,他開展公益講座百餘場,受益數十萬人。彭教授儼然成了數千人華科黃麻學子之家和985黃麻學子群體的大家長。

作為一名公益教育的踐行者,彭教授的公益教育活動覆蓋了大中小學生和家長,他的「勵志講堂」也早已走出了華科的校園。華師一附中、黃岡中學、黃石二中、荊門龍泉中學、新洲一中、黃梅一中、黃岡外校……武漢及周邊縣市的初高中學子和家長們,也時常受到彭教授《做一個唯一的自己》、《心態好一切皆好》《為他人好也是為自己好》等勵志課的鼓舞與激勵。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還受邀給雲南臨翔一中、湖北通山一中、華中科大附屬中學兩省三校3000多名高三師生做了一場《爭做「高大上」熱愛生活的人》的勵志講座。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彭教授每年都去麻城一中、麻城實驗高中、麻城三中等中學做勵志講座。麻城和華科作為彭教授的家鄉和工作所在地,是他教育公益的情懷所系,也是這十年教育公益開始的地方。憑藉著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彭教授以華科麻城黃岡為中心,將「黃麻學子萬松公益教育」的影響力一點一點向省內國內海外輻射,鼓舞更多的大中學孩子和家長們。

除了為大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對中學生堅持勵志教育外,近年來彭教授也開始將目光放到了小學生的身上。關注小學生甚至學齡前兒童的健康順利成長。從娃娃抓起建立良好的習慣、強大的心理和樂觀的心態。這也是彭教授公益教育勵志工作的新起點。

個人簡介

彭禮堂,麻城人,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法學院工會主席、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兼任中國財稅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湖北省財稅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同為武大校友,李文亮同事,華中科技大學紅凌教授在同一天去世
    武漢疫情的發生,很多平常時平凡的普通人都脫下了自己的稚氣,穿上了自己的成熟,轉身變為時代的英雄奮鬥在一線,接下來的這兩位醫生值得我們銘記,他們都是武漢大學的校友,他們也是同事。武漢大學校友、華中科技大學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楚天學者(特聘教授)紅凌也不幸於2月7日23時左右因新冠病毒感染,醫治無效在武漢協和醫院去世,僅53歲。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到應城一中作報告
    12月3日上午,應城一中03屆校友、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負責人劉飛博士帶隊回母校宣講。首先,華中科技大學李冬教授向合教中心高三學生作了題為《加速器技術與應用》的學術報告。李冬簡介:李冬,男,博士,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主任,分管科研和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加速器應用技術研究,自2011年以來,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作為核心人員參與3項科技部重大/重點項目。
  •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與大學科技園共建EMBA科商融合實踐基地
    東湖高新區黨工委組織部副部長餘季生,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金凌志、院長助理戴鑫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總經理常學武、副總經理徐傑、副總經理高明、副總經理張利國,華科EMBA校友、學員企業家,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第二期「追夢計劃」企業代表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 下一站,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華中科技大學共投入3.3萬名醫護人員,8900餘張床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的11家醫院均直接參與抗疫,均為三甲醫院與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下兩圖是2020年2月央視「新聞1+1」欄目白巖松採訪我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的截圖。
  • 華中科技大學、福建融信公益基金會向武昌實驗中學捐贈防疫物資
    4月2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學工處處長易元祥、教務處副處長柯昌劍(省實驗校友,招生組組長)、生命學院副院長盧群偉(省實驗校友,招生組成員)、招生辦姜顯宗老師一行四人,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和福建融信公益基金會,向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捐贈一套海康威視紅外測溫設備和12把海爾額溫槍。
  • 華中科技大學船海學院校友羅開紅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81級校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當選。  羅開紅,於1985年在華中工學院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現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於199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 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發布,華中科技大學挺進前7,創最高排名
    華中科技大學能夠在全國眾多大學中脫穎而出,名列第七,與其濃厚的大學底蘊密不可分,它的輝煌歷史註定了現在的輝煌地位,讓我們回顧下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華中科技大學校徽為該校機械學院工業設計系李春富教授設計,校徽由藍色、紅色和灰色組成。
  • 中國高校深圳G40校友羽毛球團體賽舉行 華中科技大學隊勇奪冠軍
    華中科技大學一隊隊長林毓瑾在與搭檔王蘭飛拿下決賽混雙決勝局後,無比感慨地說道。2020年11月29日,「賴茅·聚合杯」第三屆中國高校深圳G40校友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以下簡稱「G40校友賽」)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文體中心羽毛球館舉行。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為學生撐腰,怒掀後勤領導桌子!網友:掀得好!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書記鄭強教授發表公開信,他為給學生撐腰,聲討華中科技大學的後勤服務存在嚴重問題。甚至還掀了負責後勤部門的領導桌子,引起輿論的關注。 根據華中大官方資料,鄭強目前分管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宣傳、校友工作,負責本科生國際交流專項工作。
  • 黃岡中學校友心繫故鄉,「大別山書聲」為學子閱讀鑿出一扇窗
    12月3至4日,根據「大別山書聲」閱讀公益組織的安排,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竺長安、副教授黃麗華,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孔慧芳,來到鄂皖交界的湖北黃梅縣,為12所小學帶來18場科普講座。這些講座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他們用科技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激發了他們求知探索的興趣,更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常亞平教授獲評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
    2020年10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發布《關於公布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評選結果的通知》文件,我院常亞平教授獲評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熱烈祝賀!常亞平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為女性科技人才...
    給火箭固體燃料「裹上」納米級防護層、為顯示屏「穿上」納米保護衣……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武漢欣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 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
  • 本科校友擔任世界前10大學正教授的人數排名,復旦大學躍居第二!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大學排行榜都是大學的綜合實力、名氣、留學生佔比等為依據的,很少有培養出學生質量為依據的,就算有,也是以畢業薪資為標準。那麼大學培養的學生在學術方面會有多強大呢?近期CNUR.COM整理了1978年-2019年本科校友擔任世界TOP10大學正教授的人數排名。
  •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四十周年校友群展」在浙江美術館...
    ,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杭州市中華職教社主任周智林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校友群展開幕,杭州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吳山明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吳小華作為校友代表發言,杭州市美術職校校長俞松濤致答謝辭,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高寧講話,省市教育局領導、美職歷任老校長、老教師代表、兄弟學校校長、省市中職工美專業大組成員、畢業生代表、新聞媒體及師生代表等200餘人,濟濟一堂共同見證美職四十年辦學成果。
  • 揭秘華中科技大學:四大工學院,合併同濟醫,有為青年迎娶白富美
    各個高校的寶貝--專職院士19人,華中科技大學作為一所頂尖的985高校,在各個方面表現不俗,大學排行榜排名前10,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和醫學的實力很強。行外人看排名,大鵝覺得評價一所大學是否適合你要看2點,一是行業內的校友資源,二是學科的歷史淵源。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科學探索獎」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獎,獲獎勵300萬元。「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李培根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產生不超過50位獲獎人。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
  • 如何看待華中科大院士候選人駱清銘教授被任命為海南大學校長?
    2018年,海南大學入選 「部省合建」高校,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排序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18年9月,原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教授被任命為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教授駱清銘在華中科技大學求學工作多年,由一個農村娃成長為院士候選人。駱清銘,1966年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縣。
  •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地區國家科技獎排行前三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位列華中地區國家科技獎排行前三湖北高教網訊:今日艾瑞深校友,最新發布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和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國家科技獎排名華中科技大學獲獎數17次,全國排名第6,華中地區第一。中南大學獲獎次數11次,全國排名第9,華中地區第二。武漢大學獲獎次數9次,全國排名第12,華中地區第三。
  • 華中科技大學發布《情況說明》,回應「鄭強教授事件」
    就近日網絡關注的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書記鄭強教授發表公開信,聲討後勤服務集團遭到通報批評處分一事,10月27日,華中科技大學官網發布《情況說明》。
  • 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MBA學員2020年畢業典禮圓滿結束
    6月2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校長李元元院士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不懼風雨路 邁步新徵程」的致辭。因新冠疫情導致師生分別的150多天裡,華中科技大學10多家附屬醫院的3萬多名醫務工作者奮不顧身全力搶救生命,做出了重要奉獻和犧牲,校長李元元提議全體師生向在戰疫中犧牲的烈士和不幸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