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如今在上海,每個居民小區都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確定了自己小區的投放點和投放時間,這個制度不僅讓市民改變了以往扔垃圾的習慣,也讓分類投放很快取得了實效。
這裡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個老小區,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傍晚6點不到,不少老人已經吃完晚飯陸續來到小區的兩個垃圾廂房扔垃圾。
許女士:習慣了,現在都習慣了,倒進去都是溼垃圾,塑膠袋拿出來放到幹垃圾裡面,都習慣了。
記者:分得清楚嗎?
許女士:分得清楚,這分得清楚,燒菜的、果皮等都是溼垃圾,幹垃圾有些紙張回收的都分得清楚,而且這裡都寫好了,什麼東西什麼東西,一看就清清楚楚。
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前,許女士小區的居委會廣泛徵求大家意見後,對小區的垃圾廂房進行改造,並規定了2個投放時間,分別是上午7點半到10點半、下午5點半到晚上8點半,並在投放時間安排桶長和志願者駐守,指導小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培養扔垃圾的新習慣。
上海市靜安區靜安寺街道景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張寒韻:有可能因為年紀大的比較多,他在投的時候有可能會有一些遺忘或者疏忽,當「定時定點」我們有專人值守之後,我們在居民把垃圾投入垃圾廂房之前可以進行監督,還有一個引導的作用,包括有些時候他一下子不明白的,到底是幹的溼的有害的,給他一個正確的引導。
目前,上海還開展市民綠色帳戶積分換購生活用品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刷卡積分,鼓勵居民通過定時定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獲得積分,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